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總結 >

下鄉人員的個人工作總結(通用5篇)

下鄉人員的個人工作總結(通用5篇)

忙碌而又充實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了,這是一段珍貴的工作時光,我們收穫良多,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工作總結了。那麼問題來了,工作總結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下鄉人員的個人工作總結(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下鄉人員的個人工作總結(通用5篇)

下鄉人員的個人工作總結1

這是我第二次下鄉,而且是到同一個地方,沒有了初次下鄉時的好奇,而多了一份沉穩和承擔,因為這次我擔任着調研組組長,深感責任的重大和艱鉅。

在方案撰寫時,經過老師和隊長的建議,小組討論大致確立調研的主題——生態保育,並結合,以愛國為核心展開一系列的調研。組員之間相互配合,任務的分配主要根據個人的愛好選擇。雖然之間出現了增加方案和修改方案等小插曲,但都得到了及時的解決,最終順利完成了方案的撰寫。

終於開始下鄉,展開實地調研活動,由於借不到自行車,全體調研組人員為了.訪到儘可能多的調研對象,只能徒步行走。我由於忽略了個人的體質各異,沒有及時休息,導致師妹們有輕微中暑的現象。在吸取經驗教訓後,重新安排了調研時間,而把時間定在了清早和下午四點後,這樣既避免了在烈日出行,減少了中暑的可能,又符合當地人的作息時間,方便我們.訪當地人。

由於有了第一次下鄉的經驗,我們準備好了大量的.訪問題,能圍繞方案主題展開各個方案的調研。我們深入到各養殖場,對養殖問題展開提問。多位養殖户都積極配合,我們收穫了大量關於當地養殖業現狀與發展的信息。我們聯繫到了“名仇”水果研究會會長謝鬆凱先生,對南澳特色支柱白花石榴、白籽石榴有了一定的瞭解,並..了白花石榴、白籽石榴作為標本。調研組還到港口,對當地的捕撈業展開調研……

除了實地.訪,我們還通過派發調查問卷收穫信息。問卷在宣傳日當天派發,在全隊人的團結合作下,問卷的派發及回收情況的良好。為了更多人填寫問卷,隊友們不侷限於宣傳地點還深入到大街小巷,讓不同身份背景的人填寫,是數據更具有廣泛性和代表性。

每次調研回來,我們都及時..好筆記,記好通訊稿,避免了信息的意識,這使我們接下來..資料的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計劃趕不上變化,並不是每個調研方案都能在當地順利開展,有些與當地實際不符的地方,我們只能調.和修改,使調演活動繼續開展。在調研.訪中,很容易犯給.訪對象暗示的錯誤,是.訪對象不自覺地給出.訪者想要的答案,這些錯誤都得到了及時的糾正,同時在.訪對象陳述的事實,並不一定就是真實正確的,我們仍需保持清醒的頭腦和不斷收穫信息來判斷。

在調研中,我們付出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南澳的山、海、天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激這次的下鄉活動,讓自己在貢獻自己微薄力量的同時又得到了歷練。

下鄉人員的個人工作總結2

根據縣委關於“萬名幹部下鄉進村入户大走訪”活動的要求和部署,我局迅速行動,精心組織,紮實準備,切實把大走訪工作作為進一步推進我局各項工作的一件大事、實事來抓。經過努力,大走訪工作取得了進取成果,贏得了羣眾的普遍讚賞,現就我局大走訪工作情景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精心部署

縣委3月6日召開大走訪活動會後,局長張佑元立即邀請縣煙草局唐局長、四明山鄉黨委書記曾愛軍等召開會議,對大走訪活動進行周密部署。為紮實有效開展好這次走訪活動,我局成立了以局長張佑元為組長、書記為指導員、副局長等幹部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活動的任務落實,並制定了活動實施方案,方案中重點安排了走訪慰問、為民辦實事等事項,對下鄉時間、工作資料、走訪要求、注意事項等都作了明確的部署。要求每一名進村入户的工作人員都要記好民情日記,建好民情台帳,撰寫好一篇調研文章。同時,要求工作隊員要以解決突出矛盾、突出問題為目標,沉下心去了解民情,宣講政策,紮紮實實為村辦好1—3件實事。

二、深入走訪,瞭解民情

3月7日上午,由書記帶隊、副局長等幹部參加的工作隊伍進駐四明山鄉四明村和李家村,拉開了大走訪活動的序幕。一個多月來,全體工作隊員共走訪慰問了兩個村的40户困難羣眾,送出慰問金8000元。走訪方式多樣,取得了實際效果。一是首先召開村幹部座談會。瞭解村裏的基本情景、該村的民情以及困難和問題。二是重點走訪困難户和老黨員。瞭解羣眾疾苦和呼聲,送去慰問金和温暖。三是不拘形式召開羣眾座談會。雨天或中午晚上休息時,到農民家裏就近召集幾個羣眾一齊拉家常聊天,傾聽羣眾呼聲,瞭解羣眾最關心最實際的問題。四是到田邊地頭,訪問種養大户。瞭解羣眾生產需求、科技需求,現場指導和解決一些困難。五是參加生產勞動。體驗生產的辛苦,拉近與羣眾的距離,進一步融洽感情。在走訪過程中,工作隊員認真寫好民情日記,做到了三個清楚,即清楚困難家庭的基本情景,清楚困難家庭的致困原因,清楚困難家庭的意願和要求。經過走訪,收集羣眾意見提議10餘條,真正傾聽了羣眾的心聲、感受了弱勢的困苦,摸清了兩村的現狀、知曉了百姓的期盼。

三、興辦實事,解決難題

一是協助開展衞生大掃除活動,出動了包括剷車、拉土車等重型機械,重點對村主要道路兩側的柴草、枯枝落葉、垃圾等雜物進行了清理。在清掃的過程中,許多村民自發拿起各種工具,進取參與到衞生清掃的隊伍中。經過工作隊員和村民的共同努力,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善。二是局黨組專門召開黨組會議,對在走訪中羣眾反映最迫切最實際的問題認真加以分析研究,制訂切實可行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就當地的通村組道路、農田水利設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村醫療衞生等當地羣眾亟待解決的問題與鄉政府交換了意見,承諾支助資金2萬元用於兩村的村級公路建設。三是對加強村兩委建設和村長遠規劃提出提議。活動中,工作隊對駐村的長遠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科技致富等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和提議。“大走訪”活動為局機關搭建了聯繫羣眾的橋樑,和諧了幹羣關係,為我們進一步做好特殊時期和特定環境下的審計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羣眾基礎。我們必須要在認真總結階段性“大走訪”經驗的基礎上,建立常態工作機制,真正為聯繫村解決好1—3個實際性的惠及民生的問題,並以此為契機,促進各項工作全面推進。

下鄉人員的個人工作總結3

根據網絡中心的安排,本人於x年3月1日安排到了常熟市廣播電視總枱尚湖服務站工作鍛鍊,我十分感激網絡中心領導對我的重視並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鍛鍊機會。如今半年時間已經過去,在領導的關心下,同事的幫忙與支持下,我以進取的態度,飽滿的熱情投身於廣電網絡的工作中,在實踐中學習新的知識,增長了才幹,提高了自我各方面的本事,得到了鍛鍊。現將半年來的學習和工作情景作如下總結:

一、迎接挑戰,適應主角轉變

在安排到尚湖廣電站工作前的半年我一向在網絡中心工作,那時在各個部門輪流學習專業知識,算是處於學習與實習階段,工作比較單一,自身壓力並不是很大,每日完成所在部門下達的任務即可。而如今,安排在尚湖廣電站工作鍛鍊,讓我在中心各部門學到的知識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給我供給了一個全新的舞台,我僅有迅速適應主角的轉變,才能更好得勝任新崗位。為此,我十分重視新的知識的學習,時刻提醒自我,虛心向領導及周圍的同事請教。經過自我的努力,我很快適應了新的崗位,在新的崗位上,得到了領導及同事的一致好評。

二、認真學習,提高專業水平

在三網融合的大背景下,常熟廣電網絡面臨着嚴峻的挑戰,如今常熟廣電的業務不僅僅是侷限於數字電視這一塊,多業務的發展將會成為今後的主題,僅有挖掘出自身的潛在業務,才能在三網融合的大舞台上有立足之地。為此,做為常熟廣電的一員,我深刻認識到農村廣電站中,以往的一些老員工的專業知識尚停留在電視業務這塊,缺乏數據業務這方面的知識,而作為一名大學生,在農村廣電站中就應起到數據業務中流砥柱的作用。所以在這半年來,我不僅僅學習了廣電老一輩所留給我們的基礎知識,另外還經過網絡上的廣電,學習了常熟廣電當前使用的寬帶接入模式的相關知識,使我的知識結構更為紮實,在我的日常工作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踏實工作,完成各項任務

農村的網絡有別於城區的'網絡,城區的網絡由於房地產的開發,基本都是新建網絡,能夠説是基本都到達網絡的雙向化,網絡能夠完全到達數據業務正常運作所需滿足的要求。而農村網絡卻不盡人意,雙向化起步比較晚,導致了某些網絡還停留在十年前模擬電視時的水平,急需進行網絡的改造。我有幸參與到了這次網絡改造的工作中來,半年來,我參與並完成了包括大顧巷、車路壩、河金村、北範、高家灣等16個光點的雙向化網絡改造,涉及用户844户,在這些工程中,我主要負責線路的規劃設計,繪製設計施工圖,以及工程資料的編制及申報工作等。

隨着雙向化率的提高,線路上安裝的頭端數也越來越多,相應頭端的故障率也提高了,隔三差五會有頭端出現故障,必須更換頭端,為了使運維工作更加方便開展,所以頭端資料的整理工作也尤為重要。此刻,我經過onu網管軟件的幫忙,及時記錄下線路上已更換的或者新安裝的頭端onu的mac地址,然後收集有關這些頭端的信息,錄入電腦,同時,在eoc網絡管理平台以及onu網管軟件中都會做修改。每一天我會記錄eoc網絡管理平台上報警下線的頭端,然後組織運維人員前去維修,此刻尚湖的頭端下線數每一天能夠控制在5只以內,為寬帶上網用户體驗廣電寬帶供給了有力的保障。

另外,我還經常跟隨網絡運維人員及外線班去安裝頭端,熔接光纜,安裝寬帶上網以及維修等。通常當比較忙的時候,人員安排困難的時候,我會主動參加外線的工作,因為僅有經過在外面的工作,才能掌握第一手的資料,實際碰到的問題往往和理論是有所差別的,僅有不斷積累經驗,才能處理相關的問題。有些外線知識在書本上是學不到的,在外面遇到不懂的問題,我會及時請教同事們,豐富了我外線方面的知識。

下鄉人員的個人工作總結4

時間流逝,半年的支教生活即將面臨結束,回顧這半年來自己的工作和表現,雖然有剛走上講台時教師的稚嫩,卻也在不斷努力不斷付出與收穫中成熟,使我充分感受着支教賦予我的生命精彩。

這一學期的支教生活經歷在我的人生生涯中寫下不平凡的一頁。支教一學期,不僅是對我人生經歷的一次極大豐富更是一次磨練,它讓我懂得了作為教師的真正含義,也讓我更加明白了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讓我走進了我生命中作為教育者的人生第一頁,所以這次支教,我無悔於這次支教,通過一學期的支教,讓我在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與進步,現就一學期來的支教做一總結:

一、思想方面

認真學習有關教育的各種事情。工作中,我用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教學的各種方法,積極向同學們傳授知識,儘自己所能,用心教育每一個學生,用行動告訴自己,學生的成績便是自己的成績,學生需要的知識便是體現自己價值的機會,要為自己負責更要為學生們盡責。

二、工作方面

剛到紅旗小學,我初步瞭解了一下學生情況,接下來的工作就是腳踏實地,為我也為同學們一起努力。我為工作的開始定了一個方向,我認為,成人比成材更重要,應該讓孩子有一個遠大的志向,正確地為人處事方法以及健康的心理。課堂上,當學生的回答出現錯誤時,我會送給他一個“微笑”,因為“微笑”只有幾秒鐘,但對已同學們來説卻是下次更加努力的肯定。每天空餘時間我都在寫寫教案,看看課本中度過,我要讓自己的每一節課都會給同學們帶去收穫,同時也充分利用支教的時間,同學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她們的成績有個好的提高,讓他們的起步人生不要有太遠的差距,只要能夠看到孩子們的進步,我就會感到由衷的欣慰。

三、生活方面

在這一學期的時間裏,校領導的關心愛護下,在同事朋友的支持下,支教生活使我感受到了家的温馨,我覺得自己在各方面都有了或多或少的提高。雖然做了一些工作,離自己的要求和期望仍有一定距離,但看到孩子們積極的學習都給了我莫大的鼓勵,也給我的工作增添了無窮的動力。

結束語:我的“支教”工作雖然結束了,但一顆牽掛的心還留在那裏。也許我的到來不能馬上改變什麼,可是我想至少通過我能給他們帶來一縷清新的空氣。通過這一學期與老師們的深入接觸,我收穫到了真摯的情誼,讓我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更多的鍛鍊、提高,收穫了許多可貴的經驗,發現了這些教師身上的吃苦耐勞、踏實肯幹、純樸真摯……太多我可以學習的優點,這是難得的學習機會。

支教工作時間雖然短暫,但很充實。我將把這段經歷永遠地珍藏在心裏。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穫。“支教”生活給了我一段無極限的體驗和感受,給自己人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筆,生命因為它而更加豐富和精彩,這將是我今後工作的不竭動力。

xx月xx日中午十二點,xxx院的xx個支教志願者從本部出發,前往xx市xx縣的xx中學支教。經過六小時的長途顛簸,來到那個古老而淳樸的學校時,天色已黑,待安頓下來已是深夜12點。

支教,對於我來説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任務,當我知道去這所中學的時候,就知道哪裏的條件是比較艱苦的。但是能讓我真正的去體會一次做老師的感受,能讓我走進農村教育的一線,去了解中國農村教育的現狀。

雖然短短几天的支教,但對於每個支教老師來説,是一次難得的磨練。要求我們能吃苦耐勞,而且意志力要堅強,我們去那裏的目的是想把我們所懂得的知識交給他們,把城市的東西帶給鄉下的孩子。同時我們也是抱着互相學習,互相提高的心態來到那裏的。在支教中要以教師的要求來要求自己,服從學校的安排,一切支教活動才能得以順利進行。

那裏的老師和學生都很淳樸,第一天上課還不是很熟悉,就會覺得很孤單,但是一天天的相處,當他們叫一聲“老師好”或“師姐好”的時候,我就會非常的開心。每次下課都有很多學生問我問題,我很想把我知道的所有東西都告訴他們,讓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學習方向,鼓勵他們自信的朝自己的方向努力。

去到xx中學,我發現這裏的教學條件很差,師資水平也比較低,五十多個學生只有一個老師,像美術課這種專業訓練課,對以初學者來説,需要老師的詳細講解,我們7個組成一小組,針對他們的實際情況指定一個短期的計劃,達到一個是他們學會自己學習的目標,每天示範和講解,把學生分成小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穫,每次課後我都會對他們的作業進行講解。雖然我不能記住他們的名字,但我記住了他們那雙渴望學習的雙眼,每天晚上也會給他們一些教學視頻看,很多學生都不知道可以上網找一些教學視頻,我們叫他們以後怎樣上網學習,希望他們可以通過網絡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當教學活動進行一般的時候突然因為一些特殊情況停止了,學生必須回家,我們離開前天,我對他們的作業進行點評,還送去我們帶過去的學習用品,鼓勵他們在以後的學習中繼續努力。回廣州那天很多學生去送我們,其實我多想留下來繼續進行這次支教,但教育局的文件已下,有的學生哭了,捨不得,其實我們也捨不得……

我們的支教時間很短,所能做的事情畢竟有限。不過這樣的一次經歷,將是我教育道路中的寶貴經驗,我將永遠記得這次的xx之行。

下鄉人員的個人工作總結5

我非常榮幸地參加了我們學校組織的“送教下鄉”的活動,作為一個普通教師,學校能把此重任交予我,我真是感到莫大的榮幸。但內心更充滿了使命感和責任感,短短一節課的課,帶給我的感受卻是很多很多。

作為一名承擔送教任務的老師,首先我要感謝學校領導鄧校長和教研員黃波老師的信任與支持,感謝她們能給我這次的機會,還要感謝朱亭當地鄉鎮中心小學領導、興隆小學羅校長及所有老師的熱情招待和孩子們精彩表現。

這次送教下鄉,根據學科的安排,我執教的是數學科目。一走進興隆小學,那整潔的校園就吸引了我的目光,雖然路途有些遙遠,但走進校園看見一臉燦爛笑容的孩子們,連同一聲聲“老師好!”,還有那麼熱情、親切的校領導、老師,使我們一下子身感輕鬆心情愉悦,所有疲勞皆拋到九霄雲外。不一樣的地方,卻有着一樣的感動:感動的是各學校領導、聽課老師們的熱情好客和對我們的歡迎;感動的是鄉鎮的老師們聽課時那專注的眼神,認真地寫着比記;感動的是在進入課堂的一剎那,孩子們的淳樸、熱情,還有那一雙雙求知的眼睛。更讓我感動的是聽課的老師們,他們都很認真、很用心地聽着,時而思索,時而而認真地做着筆記。作為曾經在鄉村學校工作過4年的我更是感受頗深,這就是我們老師的樸實,對工作的熱情,也是堅守着自己的那份責任。

“送教下鄉”活動鍛鍊了我們如何用教學技能和機智去調動那些完全不同學情的陌生的學生。我為同學們準備了一節數學廣角課《集合問題》,這是一節數學與生活相關的一節很好的體現課。因為正好是陌生的關係,我特地設置了一個:認識朋友的導入方式,幽默的語言,隨和的動作。時刻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積極愉快的投入到活動中來,通過與他們的互動,我感覺這裏的孩子很棒,他們有着良好的常規,具備一定的數學素養,活躍,積極、主動地圍繞老師的問題進行有效的互動,教學我與學生配合默契,孩子們大膽動手動腦完成課的任務,將課一次次推向高潮,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民主和諧、快樂高效”的方針,展現了天元區“活力課堂”魅力,同學們快樂的掌握了數學知識,同時也驗證了這種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可謂達到了雙贏的最佳目的。

在評課時,老師們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好的地方他們加以高度肯定,不足的地方又給予中肯的建議。還有許多讓人深思的話語,使我豁然開朗。細緻入微的評課,給我提出了更具體的做法,更高的要求。説是送教下鄉,其實對於送者和接受者,都是收穫者。

這節課的亮點:

1、作為與孩子們的第一次上課,能用握手、擁抱等語言動作進行情感交流,讓師生一下子拉近了距離,為接下來的課堂順利進行起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2、組織教學的能力比較強,當學生有困難的時候,不是單一的給予否定,而是步步引導、轉化。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一下子就調動起來。

3、小組活動準備、合作具體環節有效性高,而不是簡單的走形式,所以合作效果顯著,真正實現了小組合作,快樂學習。

4、這是一堂數學味很濃的課,時刻都讓學生體驗到了數學給他們帶來的魅力。可見是一堂用了非常多心思的一堂課。

不足之處:

1、情境過多,畢竟是抽象的東西,太多了,學生就容易被老師牽着走,而且情境設計最好與學生本身有關,這樣,學生參與起來會輕鬆有趣一些。

2、數學建模,這也是當前數學教學中研究討論得非常多的一個話題,教師如何在課堂中把“模”建起來。相信,在以後不斷實踐中能得到解決。

很感謝黃波老師節所有老師的點評,也從中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處確實需要努力學習。讓自己在數學教育這條路上走得更穩更快。我覺得評課就像照多面鏡,讓我發現了自己平時上課中存在的問題,這為以後工作中得到及時改正。

總之,通過這次送教下鄉活動,對我來説,真是受益匪淺。是一次難得經歷,一段值得珍藏一生的經歷。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我覺得我過得很充實,只要這些事對他人有用,我就很快樂,這就足夠了。這次活動中還結識了許多當地的優秀教師,同時也得到教研員的指導和鼓勵,這對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是一件難得的財寶!我將吸取一次次成功與失敗經驗,一如繼往將明天的數學課教育事業進行到底。

標籤: 通用 下鄉 人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zongjie/pd3qz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