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總結 >

中學生學農活動總結範文(通用5篇)

中學生學農活動總結範文(通用5篇)

不知不覺中一個快樂有趣的活動又告一段落了,我們的個人能力得到了很大進步,寫一份活動總結,記錄收穫與付出吧。現在你是否對活動總結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學生學農活動總結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學生學農活動總結範文(通用5篇)

中學生學農活動總結1

這個星期我們高一一行浩浩蕩蕩地來到了廣州市中學生勞動技術學校進行為期一週的學農活動。

雖説是學農,但每一個同學都將其看作是一個鍛鍊技能、放鬆自己身心的好機會。可以擺脱學校每天像打仗一樣的生活,過一下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寫意生活,即使每天要背扛朝露、肩挑星月,也是令人快樂的。

我們在風光秀麗的學農基地見到了許多前所未聞或者只從圖片電視上看到的植物,現在正值春天,每一棵樹都嫩綠得像上了一層秞,如同一朵朵綠色的花朵迎風招展,令人看了心生喜悦。尤其是湖邊的水杉和紫荊樹,在風中輕輕搖曳,紫荊花點綴在一層層的嫩綠中,與春天相映成趣。學農基地的百草園是我每天早上都要偷偷去閒逛的地方,數十種不同的花卉草藥栽種在小山坡上,如果學校裏也有如此大規模的花卉草藥園就好了,既可以陶冶情趣,又可以放鬆心情,更可以讓學生學習到植物的知識。

每天都有不同的農活等着我們去做,説是學農,也無非是揮舞一下鋤頭、挑一下籮筐而已,並沒有意想之中的艱辛。最令人難忘的莫過於在田間鬆土那一天了,那是一個天高雲淡的清晨,我們來到一片鬱鬱葱葱的田野裏鬆土,在休息的時候我偷偷地爬上了周圍的小山包,遠眺隱約在霧氣中的樓羣,前方是大片大片叫不出名字的高大喬木,偶爾有一兩隻鳥飛過,那綠色就靈動起來,觸手可及。山風像絲綢一樣纏繞在手上,遠方有打樁的聲音緩緩傳來,像羣山的心跳,一瞬間讓人覺得自己如此卑微,天地就像擁有絕世容顏的傲慢小姐俯下身來,睥睨在她裙下勞作的芸芸眾生。想起自己每天在學校抬起頭望到的只是一成不變的教學樓,竟以自己這些年未曾見過這般風景而覺得羞愧難當。

宿舍生活是出遊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在五天的集體生活中我竟然成為我們宿舍最愛乾淨的一個,每天都把自己的小牀鋪和行李物品收拾得整整齊齊。然後躺在放好蚊帳的舒適被窩裏聽別人找襪子的大聲叫罵,真是難得的快樂體驗。記得最後一天的晚上我們幾個老爺們在黑暗中談論着自己未來的樣子,我們曾經有着相同的起點,最後會走到如此不同的結尾,不知道那個時候會不會為此時的異想天開而覺得唏噓不已。的確我們尚是快馬仗劍的白衣少年,所能關心與討論的大都是台上會打爵士鼓的英俊少年或是歌聲動人衣着時尚的少女,世界僅僅停留在集體榮譽感至上的美好時代。即使是多麼大的呼嚕多麼傻的事情我想在以後看來,也只會是——光輝歲月。

的確阿的確,學農不就是一個人長大的歷程麼,第一次看到如此寬闊的世界,第一次與年齡相仿的人居住在一起,第一次揮鋤頭,第一次煮飯……我們就這樣走過那麼多的第一次,以更加成熟的姿態走向世界。

中學生學農活動總結2

7月17日,由於一些特殊的個人事務,我在中午才趕到結隊學校——XX中學。在那裏的體育館,我匆匆忙忙的聽完領導講話,認識了自己的結隊夥伴。她姓楊,總是笑眯眯的,和善好客而熱情。然後,我們搭乘公交車回家。途中看到許多同學,他們大都是頂着烈日、在路上步行的。大包小包的拖着、提着,很是狼狽。想想城市之中的汽車已經那麼普及了,而這裏連筆直平穩寬闊的馬路都沒有一條,這就是明顯的城鄉差別。彎曲的小路很是顛簸,即使是坐在車上也是顛得讓人夠嗆。不過比起正午走在太陽下暴曬,這就不算什麼了。經過整整2個多小時的車程、轉了三趟車以後,“苦日子”沒算白熬,我們總算頭昏腦脹的來到了她家,真是不一般的辛苦阿!

第二天清早被“楊寶寶”的弟弟吵醒,一瞬間還沒反應過來自己身處何處。所以,當我從清涼的夢境中回到悶熱的現實中時,還被周圍的環境下了一跳。這一驚醒,我才發現自己早已是滿頭大汗。這一年之中最熱的天氣——伏旱將農村一幢幢的房屋搖身一變成了不折不扣的桑拿房,即使牀上只鋪了一張席子,頭頂上電扇搖得呼呼響,悶熱的環境還是讓人直冒汗。所以這沒空調的日子似乎有些難熬,想起自家的條件,夥伴的日子的確比我要苦多了。或許,我們是應該到農村來體驗現在農民家的生活,看到自己的條件優勢,更加懂得合理利用和珍惜這些優勢,創造出讓所有人都享受美好生活的未來。

或許是因為家裏人都很勤快,收割、曬穀、插秧他們都趕在前些日子做完了。剛來那天,我們只能哀歎着錯過了好機會然後興致勃勃地觀察她家養的小豬。不過這幾天曾經隨姐妹一起到過菜園,它就在屋後不遠處。在那裏我們還幫着姐妹扯了一些做菜要用的辣椒。不少熟透的辣椒都已經離蒂而落,讓我們又可惜了好一陣。但農村的農活可不僅僅止這些,主要收入還是來自稻田的。

在這裏,每天的生活都是既有規律而且健康充實的。但是在精神生活層面,農村還是非常匱乏的。在姐妹價並沒有看見什麼書刊雜誌,更別説報紙了。他們對外界的瞭解大概都是通過電視吧。而什麼國際新聞、世界要事,勞動人民都是無暇顧及的。是由於勞動過忙,沒有閒暇時間關心多餘的事,還是勞動程度多大,沒有多餘的精力去顧及呢?或許是他們認為這些並不重要,對他們來説,只有家和田地才是最重要的吧!

很羨慕農村的生活,很慶幸自己現在的生活。

感謝學校給我們這個機會,讓我們瞭解別人的生活,從而珍惜現在自己的生活。

中學生學農活動總結3

今天是學農結束的日子,在這次學農裏,我獲得了許多的體驗和收穫,還去了很多風景優美的地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學農的過程中裏,我們學習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識和體驗了城市做不到的事情。如,上青春期的課程,體驗了掏糞水、插秧、野炊等,還嘗試了自己洗碗,擦桌子,疊被子,鋪牀單。令我最深刻的事情就是野炊。

野炊不僅可以鍛鍊自己的獨立能力,還能鍛鍊自己的廚藝。當天色稍暗的時候,教官先選擇炒菜和煮飯的同學,然後就帶我們來到野炊營地,幫助同學炒菜和煮飯。進入營地的時候,只見到處煙霧瀰漫,薰得同學們眼淚直流,但依舊堅持炒菜。同學先把雞蛋放下去炒,他們先放鹽,再放糖,再倒入番茄,然後熟練地炒一炒,翻一翻,美味的番茄炒蛋就出來了。同學吃着自己做的菜,都笑了。我明白了,雖然自己炒菜很辛苦,但很好吃。我們一定要能吃苦,但肯定有報答。

到了第三天,我們要回廣州了,同學們都很捨不得,然後我們上了大巴,回了廣州。

這次學農,雖然日子過得很艱苦,但是過得很踏實,這次學農讓我明白了,不要任何事都依靠別人,要學會獨立,做到自己事情自己做。

中學生學農活動總結4

人字形的大雁飛過天空,殘荷填滿池塘,秋天正已然來襲,沿途兩邊高大的樹木,底下是落葉的地攤。金秋開學的我們,踏入了學農基地的大門,帶着喜悦和期待,行李箱拖動的噪音蓋不過談笑聲。

説起農活,每個人的臉上肯定不會露出輕鬆,可以説是有些懼怕又有些陌生,不熟悉在這件事裏佔了九成。更別提學姐學長們做的“挑糞預警”,一想到烈日下的汗水、骯髒的肥料……學農這一趟旅程就註定不會輕鬆,離開學校的興高采烈在到達學農學校的同時就開始消退。到了宿舍,迫不及待地逛了一圈,就開始瘋狂地與原學校對比,什麼陽台比那邊大啊,但是沒有插座。抱怨和驚喜並存,此時的激烈反應完全沒想到後來會累到癱倒什麼都不去在意了。在學農裏最為重點的`莫過於鋤地拔草了吧,泥地並不完全乾燥,下過雨的泥地更是一腳下去見不到鞋,勞動後的鞋底白的全變成黑的了。

但這還不算是辛苦的,令人無以適從的.還是從沒用過的鋤頭釘耙。金屬的頭實木的把一個個好似鐵甲機器人,倒是希望是鐵甲機器人,好歹可以自己動彈,可是這鋤頭還得靠自己扛自己挖。琢磨了半天也不懂如何使勁,縱用一身的蠻力此時也倍感痛苦。時不時捶下疼痛的腰,擦下流汗的臉,應該感謝天公作美,是個陰天,不然才半小時就沒了氣力的我怎麼可能熬過這麼長的時間。反而到了中段,不知是動作更加嫻熟還是那段辛苦勁已經過了,幹勁又猛地反了上來。那邊的男生把田地當成人,每一次鋤地都大喊同學老師的名字,引來各種笑罵聲,這邊的女生又發聲歌唱,一會兒《最炫民族風》,一會兒《巴啦啦小魔仙》,每個人都是狼狽卻又詭異的情緒高漲。

看到他們漲紅的臉,因笑鼓起來的蘋果肌,手上的動作更不停息,反而跟着節奏動了起來。這讓我不禁明白為什麼從古至今就有那麼多勞動號子,因為勞動就是會讓人不禁地喜悦想要向全世界宣佈自己的感覺。老師喊了暫停休息,手卻像黏在工具上,這邊説着弄完這點再休息,那邊又喊着我還在興頭上,不是同學們不知道累,可是沒有完成任務的不甘心感始終縈繞。沒有一個人想要停下,眼裏看到的是眼前自己負責的區域。

學農不是稀有的體驗,但可能有的人一輩子只有一次,無論是怎樣的體驗,都有青春的熱情撐起。

中學生學農活動總結5

22日的清晨如往常一樣,朝陽斜照,水霧朦朧,一切都顯得那麼平淡無常,但我們的心卻是洶湧澎湃。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那天我們舉辦了學農結營儀式,這是對我們三天努力學習農耕知識,刻苦訓練軍紀隊列的肯定,在此我們的表現得到了肯定,內心得到了昇華。

民以食為天,我們當下一天天的美好生活,一餐餐的香甜飯菜,無不來自於在農間的勞作。學農是一個增強我們農耕知識、安全知識以及軍隊風紀的活動,這一次的學農活動使我受益匪淺。回望三天這刻骨銘心的時光,從軍姿隊形、跑操遠足的體力訓練,到消防演習講解的安全教育,課本劇的文藝演出,再到挖紅薯種萵苣摘桔子户外燒烤的野外學習,我們明白了許多,學會了許多,收穫了許多。此時此刻,回想學農時的一點一滴,隊形的步伐整齊,農耕的辛勤勞作,老師教官的諄諄教誨都深深的映在腦海之中。

克服重重困難,我們學會了堅強自立。

三天學農生活,我們所面對的最大困難無不是飲食住宿。身為家中父母的掌中寶,習慣於頓頓雞鴨魚肉的美食大餐,突然面對着眼前這粗茶淡飯,心中自然是極度的失落,對這些田園菜餚產生了無形的排斥力,在第一天學農基地超市的方便麪香腸麪包就一遭瘋搶,然而身處學農實踐活動中的我們應當學會適應,去體驗這簡樸的農間生活。隨着學農活動的進行我們也逐漸懂得了這一點,在隨後的幾天中,我們學會了忍耐與堅強,克服心中對於飲食的障礙,逐步融入到農間生活中去。而對於住宿作文,兩人睡一張牀,面對寢室裏簡陋的單人牀與一張薄被,也許這就是對我們的挑戰,值得肯定的是我們都能成功的克服困難戰勝自我,以充盈的朝氣面對每早初升的太陽。

體驗農間生活,我們領悟了“基本”知識。

飯桌上熱騰的米飯,飄香的佳餚,這些都源自於田間為食物努力耕作的人們。在學農期間我們體驗了挖紅薯,種萵苣,摘桔子,户外燒烤等農間生活。手裏捧着的還粘有泥土紅薯,土裏種着的一條一列整齊的蝸居菜苗,懷裏抱着的一袋袋象徵秋季美好的金桔,嘴裏品着的我們精心烤制而出的香腸玉米豆腐,這無不表現着我們對農業生活的勞動成果,我們領悟了這對於整個人類最“基本的”知識,這農耕知識。

觀看話劇演出,我們陶冶了藝術情操。

縱觀歷史長河,橫跨中外文化,課本中的人物被活生生的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鳳凰杯課本劇大賽舉辦的成功,註釋着課本內外暗含的知識,從戰國時期悲壯的《荊軻刺秦王》,到漢朝流放北海他鄉的《蘇武傳》,到民國年間家族風雨的《雷雨》,再到王氏復仇傳奇的《哈姆萊特》都將一個個人物演繹得活靈活現,體現出我們為此的充分準備,陶冶着我們的藝術情操。

時光匆匆流逝,三天學農,雖然短暫,但唯一可以明確的是,在這三天裏我們懂得了堅持,學會了團結,領悟了知識,我們提升了自我,瞭解了安全知識,體驗了田園生活,陶冶了藝術情操,我們長大成熟,我們的內心逐漸堅強,我們向一名優秀的“鳳凰學子”逐步邁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zongjie/p0e8o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