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總結 >

小學跟崗學習小結

小學跟崗學習小結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結束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經驗,不如來好好的做個小結。那麼一般小結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跟崗學習小結,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跟崗學習小結

為期五天的xx中心小學跟崗學習結束了,現在讓我來小結一下這次學習的一些收穫吧:

1、接觸了一些好的治校理念。雖然以後不一定有機會做這些行政的事情,我喜歡考察學校,目的是為了孩子將來的教育作準備。第一天中心小學樑校長就跟我們跟崗學員進行了親切的座談。我深深被樑校長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他們的辦學理念是“悦納至正”,意思是愉快地接受,爭取做到最好。彰顯一種“接納和崇高職業道德”的教育境界。樑校長的一句話“一日中心人,永遠中心人”,這句話深深地打動每一位中心學子和全體教師。甚至他還把我們所有的跟的老師當作是中心人,真得是深深感動了我。他虛懷若谷,讓我們多找他談話,提意見,那天我真得有衝動想找樑校長談話。

2、聽了鄧寧霞的講話很受鼓舞和啟發。鄧老師介紹了課堂如何破冰,提出了我們的課堂教學應該是高趣味性和低難道的小步子教學模式,我非常贊同這種教學理念,它尊重了孩子的心靈成長和學習外語的規律,從以前只關注一些研究一些教學方法到慢慢更多關注學生心理和學習外語規律中來,不只是關注老師“教”的問題,也關注學生“學”的問題。這跟我未來英語教學研究的'方向很一致,我會很關注學生情感因素對英語教學的影響,當然也包括教師的專業素養(重點關注教師心靈成長對教學的積極影響方面的研究),教師課堂機智對教學影響的探討。鄧老師還勉勵我們要總懷學習之心,要不斷以時俱進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勉勵我們要常懷感恩之心,感謝幫助過我們或啟發過我們的人和事,她還指出個人的成長還需要別人特別是團隊的幫助。真得發自內心佩服鄧老師人生境界和人格魅力!

3、聽了很多優質的課。由語音教學到單詞教學、對話教學、閲讀教學,聽了很多張凝名師工作成員的精品課,和一些xx中心小學骨幹老師和一些工作室學員的優質課。可以豪不誇張地説這是我從教10多年來聽得這好的課,這些課都很好地傳遞了教學改革的方向,當然有一些課也會存在一些問題的地方,這些課不既質量如何,關鍵是能夠引起我的強烈的頭腦風暴和教學思考,讓我思考下來的教學改革與創新,也為我提供了很多可貴的教研素材。期間也聽了很多實用、寶貴的講座,包括:語音教學、對話教學,閲讀教學、高效作業與科組建設等等……這些講座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

4、認識了羣志同道合的良師益友。我每發現一個志同道合的老師,就會主動跟他們交流並索取他們的聯繫方式。這些志同道合的同行有:張凝主任,唐曉江老師,岑振祥老師,鄭野弟、吳吉鑫、潘芳芳、郭婉琴等等……優秀老師,當然也包括遇見了很多以前的同學。我跟新鋭老師吳吉鑫一見如故,暢談了很長時間;跟岑振祥老師志同道合,他的很多教學理念跟我有很多的共鳴,他還邀請我參加他以後的名師工作,真得讓我受寵若驚,唐曉江我們也有很多共同的教育教學理念,期間我也有幸跟全國名師張凝主任有過交流,我真得為張老師的教學、教研能量所折服,很佩服她的名師工作室團隊(非常厲害的一個團隊),我當時也後悔沒有勇氣去報名她的名師工作室學員,我現在真得有一個衝動去向張凝老師自薦,加入名師工作室學員。因為現在我強烈需要一個充滿能量的團隊為我的專業化成長提供營養。

5、在跟崗學習期間我積極虛心好學。每天完成起碼700多字的跟崗學習日誌;沒有遲到早退,認真聽好每一節課,寫好教案和筆記,積極評課,不懂就問。幾天的下來的跟崗日誌超4000字,現在我也慢慢養成這種寫日誌、寫教學案例的習慣,現在我慢慢清晰了自己未來的教學成長方向和未來的一些教研方向。未來我主要研究的方向是結合心理學的一些知識來觀察課堂教學和課外教學,重點關注學生心理情感對課堂教學、課外學習的影響,教師專業化成長對整個教學的影響,不但關注教師“教”的問題,更會關注學生“學”的問題。

總之,整個跟崗學習的過程是十分有意義的,這是一次專業成長的旅程,這是一次查找不足的一次旅程,這是一次建立自信的旅程,這是一次明確未來教學方向,清晰自己教研的旅程,這也是一種心靈得到成長的旅程。這是一次尋找志同道合夥伴的旅程,總之,整個旅程收穫是豐碩的。我總是能夠懷着一顆平靜、愛和喜悦的心來愉快地接納,真正做樑校長所提出的“悦納至正”,“一日中心人,永遠跟中心人”,能成為一名中心人我真得感到自豪,內心充滿感恩,內心充滿能量。我也會以這句話為動力在我人生道路不斷鞭策自己。把教育當終生的事業來追求。我堅信在鄧老師的帶領下,東莞小學英語教學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我的人生也會活得越來越豐碩、幸福,有價值,讓我們一起為東莞教育的美好明天奉獻出我們的一分力量吧!

標籤: 小學 學習 小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zongjie/j8wzx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