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總結 >

班主任學期期末工作總結範文(精選5篇)

班主任學期期末工作總結範文(精選5篇)

時間過得真快,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了,回顧這段時間中有什麼值得分享的成績呢?是時候在工作總結中好好總結過去的成績了。好的工作總結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班主任學期期末工作總結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班主任學期期末工作總結範文(精選5篇)

班主任學期期末工作總結1

回首每個學期的工作,有太多的共同點,接新班、定計劃、培養班幹……仔細品味每個細節,共性中又盡顯着一個個不同: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法,不同的階段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在一個個相同點與不同處之間,我不段地摸索着,總結着。在上學期工作的基礎上,根據班級實際,本期工作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一、鑄造班級精神

開學初,我即為學生灌輸了“班興我榮,班衰我恥”的精神,大到學校活動,小到班級小組,都注意培養學生的集體注意觀念。“快樂每一天,進步每一點”既是我工作的目標,也是全體學生的努力方向。為使學生有充足的自信,我率先垂範,以自身的自信去感染他們,用賞識的眼光去關注他們,用激勵的語言鞭策他們,用愛的行為影響他們,用成功的喜悦喚醒他們。為增強集體意識,在日常形為管理中,我把每月奪旗的活動放在心上,並且使其很好地發揮了作用。一個學期以來,我班連續奪得“衞生紅旗”。榮譽的取得鼓舞了士氣,學生值日更積極了,質量也更高了。雖説我們負責的是一直三樓的樓梯,但衞生一直保持特別乾淨。這全部要歸功於“衞生紅旗”的取得。嚐到了“成功”的甜頭,我又不失時機的告訴學生,“付出終有回報”,學習亦如此。鼓勵學生一鼓作氣,堅持到期末。日常生活中,鼓勵學生事事為班級爭光,為班級添彩,實現“人人為班級,個個是主人”。以增強主人翁意識,促“班級精神”的形成。

二、構建和諧班級

良好育人氛圍的形成,良好學習環境的創造,和諧是關鍵。個個因素之間的關係都是非常重要的。和諧班級的創造,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師生之間的和諧

教育的本能就是愛,愛是教育的基礎。面對不同性格,不同愛好的學生,我用愛心,耐心感染他們,用恆心去感化他們。一年來,我以“先做人,後求知”的目標來要求、引導學生,始終把做人放在第一位。我充分利用班會課,結合學校感恩教育活動的開展,在班裏開展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朋友等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動,不段從報刊、雜誌上選取感人文章,組織討論學習,並要求學生在日記中記下自己的真實感悟,讓學生從文章中,從現實生活中用心感受情感的無私和偉大,感受人性最純潔的一面。課餘時間,我會主動走到學生中間,陪學生聊天,瞭解他們的喜好與學習的困惑。有一次批改胡蕊薪的作文《老師,我想對您説》,我發現這個各方面都很優秀的女孩,心胸並不寬闊。當時我便在教育隨筆中寫下了《乖乖女的思考》,而後,就在思考如何化解她心中的矛盾,和別人的相處如何寬以待人。思緒再三,我提筆給她寫了一封信,信中,我以一個朋友的身份,給她講與人為善的道理,消除她對老師的誤會,對同學的誤解。事後,我還真誠地請她看我的日記《乖乖女的思考》。看後她流淚了,在回信中,她感謝我對她的幫助,信中“老師,我愛您”五個字尤為醒目,署名是:你的朋友——蕊薪。心與心的交流,使我贏得了學生的信賴,擁有了珍貴的友誼。紙條傳閲、書信交流等方式,使我走進了更多孩子的心中,也使學生感受到了“老師是最親的人”,師生關係和諧了,我也從中汲取了更多的工作熱情與動力。

2、學生之間的和諧

學生在交流中,由於每個同學性格不同,行為方式不同,極易產生矛盾,出現摩擦,甚至成為正面衝突,以至打架。真是時時有矛盾,事事有矛盾。鄧紀元是一個爭強好勝又性急的孩子,容不得哪一個同學在老師面前指出他的半點不足,否則“下課你等着”準會伴着禁攥的拳頭張口即出;郭志豪是個性格較內向的孩子,午休時,躺在上鋪睡不着,就翻來覆去晃牀,影響了他人休息。寢室長剛把頭探過去,他便當即一巴掌打過來,着實令人氣憤。凡此種種,我在教育中,便把“珍惜緣分,重視友情,與人為善,淡化矛盾”的思想,不斷灌輸給每一個學生,對班級的好人好事,大力宣傳,正面引導,並定期請在學生中有一定威信的孩子在班會上交流。樑致彬住院不過三五天時間,學生便紛紛問起病情,他們以信息的方式給樑致彬送去了問候、安慰,正所謂“幫助別人,快樂自己”,使得其家長連連道謝,稱讚懂事的孩子們。

3、學生與幹部的和諧

班幹部是班級的得力助手,雖然他們也是班級的普通一員,但班級的和諧發展,他們的作用舉足輕重。經過一年的努力,馬曼琳,馮銀博等同學已能獨立與一面,除了給他們找讀以外,我及時在工作中給他們創造工作的機會,使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我還抽時間與他們交流工作中的困惑與經驗,對他們自主開展工作給予支持,同時要求他們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用自己的威信影響帶動全體。一次青屏山活動時,馮銀博等同學們在撿拾飲料瓶離開了集體,當馬慢琳得知後,竟在我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替換了“馮銀博體育委員”一職,暫時由張延楨代替。當時看到這一幕,我全作不知情,隨着隊伍走下了青屏山。走至半道,我悄悄把馮銀博叫到一邊,笑着問:“集合時,你怎麼站到隊伍後面去了?”他不好意思地説:“馬曼琳批評我了。”完全沒有都是學生而受批評的不滿,反而再次低下了頭。

“曼林,你又是在什麼情況下決定這麼做的?”“當時可丟人吧!其他班同學都在圍觀,影響了班級榮譽,作為班長,我覺得很沒面子。”聽後,我笑了,即為馮銀博的知錯態度,又為馬曼林的及時處理。受這件事的影響,我一改值日班長輪流制,請同學們評選優秀值日班長11名,一大周,每人值日一天。但是,工作之前,要制定工作計劃並張貼於教室牆壁,接受同學監督,每天讀報課結束,請“小評委”以笑臉等不同的表情給予評價,也可根據當天情況,以文字形式提出建議或表揚,這大大增強了他們的工作幹勁。相處和諧了,學習工作時,身心自然時愉悦的

4、與家長之間的和諧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作為班主任,和家長的關係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近幾年的班主任經歷,使我真切感受到:要想班級工作有更大、更多、更快的進展,家長的支持,信賴是我們迫切需要的。我經常與家長聯繫,然後有側重地利用信息的方式及時送去“教子策略”,特別是問題學生家庭,我會從學習角度,學習基礎,同學關係,尊敬師長,品格為人等給予評價,儘量多肯定,多賞識,多建議,讓家長真正、全面瞭解孩子表現。同時,為營造和諧的親子關係,我較為關注孩子返校後的情緒變化,學生的家庭作業———日記,幫了我的大忙。父母發生了口角了,某位親人身體不舒服了,我都會及時打電話家長和家長聯繫,瞭解情況。長期的堅持,家長感受到了孩子的敏感,就會適當約束自己的言行,更重要的是家長可以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心。他們願意敞開心扉與我真誠交流,我感到欣慰。姚文靜爸爸因過度飲酒住院;馬同同爸爸手術後在家行動不便;樑致彬姥爺因車禍住院;楊藩老家四川發生地震……我都是在第一時間送去真誠的問候,以至於劉思遠爸爸研究生考試、拿到“礦長資格證”的喜悦也願意與我分享。

和諧可以凝聚精神,和諧可以團結集體,和諧可以發展教育,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感知了它的內涵。

三、其他方面

一萬個幻想,不如一次實際行動。平日繁忙的工作,一旦出現什麼狀況,我便會想象着班級會怎樣,某個學生會怎樣。事實是這樣的幻想耽誤了時間,錯過了很多教育良機。久而久之,我喜歡上了寫教育日記。記錄教育隨筆,撰寫教育札記,繁忙的工作中我充實了好多。不説收穫了多少教育智慧,至少其中的一篇篇文章影射了自己平日的工作。

語文教學方面,我重視“讀與寫”的結合,充分利用圖書角、生物角、各項活動,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授課過程中,我注意課內外的知識的有機結合,拓寬學生知識面,使其對語文學科的興趣更濃厚。我還與網絡成了朋友,既吸取了先進的教育理念,也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知識。複習期間,學生情緒不高,為調動大家的學習積極性,我在班裏提出“我當老師,我出試卷”。讓學生參考段考試卷試題類型,模擬出題。這可謂兩全齊美。學生既體驗到了老師的辛苦,認真對待每一張試卷;又從中吸取學習的動力,因為出題時,想的是怎樣難住對方,卻沒想到,我會讓他們自己先當“考生”。大家學習熱情高漲,上課聽講十分認真。期末考試成績公佈了,李一帆、趙萬啟、韓延情均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績,胡義軍也達到了優秀。

我用自己的愛心、信心、耐心面對工作,面對46個孩子,但捫心自問,“匠心”還做得不夠,如何藝術地管理班級,育人將是我工作追求的最高境界。“智慧在感悟中生成!”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用更多、更先進的教育理論,教育理念武裝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充滿智慧的人!

班主任學期期末工作總結2

平凡的班主任工作,是讓學生提高能力、養成習慣、塑造人格的工作,是一件光榮而有意義的工作,而它又是瑣碎、繁忙的。因此,要做好這項工作,必須花很大的精力和耐心。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抓好常規管理,繼續養成良好習慣

本學期,在原有29名學生的基礎上,又轉來了三名學生。孩子們的不良生活習慣與原班生格格不入。的確讓我頭疼了很久,在觀察中努力尋找教育的途徑。那就是單獨教育和大方向教育同步走。一方面不能放鬆其他孩子們的養成教育,另一方面,也在不斷的對新生進行個別談心。利用課上及時提問、課後和家長溝通,瞭解情況。經過反覆、耐心的引導和強化。段鵬祖和王菲、馮萬強三名孩子終於有所進步,也融入了班級的大環境中。

學生從早晨上學到放學,一日的常規是否規範、文明,影響到良好集體的形成及學生各方面的發展。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主要從小事抓起,抓好常規管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為學生創設一個和諧、整潔的學習、生活環境。學期初,我就根據班中的實際情況,明確了各個崗位的負責人。如:中隊長負責紀律、學習、衞生等全方位工作。學習委員負責學生的學習,如檢查作業、輔導差生等工作。生活委員負責每天的室內外衞生、教師的桌子、窗台、廁所的清掃工作。體委負責兩操隊列時同學的認真程度。同時,我利用班隊、晨會讓全班同學討論,明確小學生應做到哪些,不能做哪些。我又組織學生每週進行總結評比,表彰日常行為規範好的同學,評為優勝星,獎勵笑臉的同時期末每五個笑臉就獎勵一支橡皮可擦筆芯。以此不斷強化、激勵,幫助學生初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二、認真備課上課,夯實教學基本功

學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班主任教師如果不把學習放在首位,那麼是真正的不務正業。因此,在教學中,我不但努力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而且,自己做到認真備課、上課、批改。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掌握知識的實際情況,紮實、穩步、全面的提高孩子們的學習成績。課前讓孩子們做好充分的預習,課上用豐富的語言和情感魅力,最大限度的激發孩子們表達的慾望。想説就自己有禮貌的、有條理的去表達。久而久之,孩子們回答問題的能力在不斷增強。求知慾和積累知識的慾望也不斷擴大。學習成績也就相對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為人師表,率先垂範。

我認識到班主任不僅僅是一個班級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更是一個班級的教育者。平時與學生相處的時間比其他老師要多得多,因此班主任的一舉一動,都將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影響。俗話説:“身教重於言教。”老師的外在行為表現對學生具有一種榜樣和示範的作用,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尤其是對辨別能力、自控能力較差的低年級孩子,影響尤為突出。因此,在平時與學生相處的時時刻刻,我都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要學生做到的,老師先要做到”。比如,教育學生講文明懂禮貌,那麼我也會主動跟學生問好,説謝謝你之類的禮貌用語,孩子也會自然地用禮貌用語來回答我。當看到甬路和清掃區有垃圾,我會主動拾起,孩子們看到了也會主動這樣去做。每天和孩子們一起上課、課間遊戲、一起手牽手去食堂吃飯、再手牽手送孩子們放學。孩子們由衷地寫了一首小詩:《老師的手》寫到:老師的手,温暖的手、、、、、、老師的手,安全的手、、、、、、我真的很感動。老師的形象早已經印在他們的心中。

四、開展各種活動,提高學生素質

本學期,學校開展了創建書香校園活動,要求每個班級每人要購買兩本以上的課外讀物,為了讓活動更深入、更具體、更全面,我鼓勵學生人人蔘與,互相合作,並和爭章活動相結合,以此來調動學生活動的積極性,從購書到板報的設計、圖書角的擺放、管理、條幅的製作、教室的清潔等,真正讓學生體會和感悟到班級濃濃的書香氣息。在學校舉行的成語故事演講中,先讓他們自由報名,自己選材。班級名列前茅,利用學生興趣正濃時機,我又組織全體孩子們都參與其中來,利用每天午休,兩兩競爭演講,歷時四周全部結束。感悟頗深。孩子在鍛鍊了自己朗讀、背誦、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也鍛鍊了他們演講的自信心。更讓我驚歎的是:平日裏寡言少語的盧怡和高玉琪、常洋洋在演講中是那麼出色,令人刮目相看。時刻被他們的熱情和認真感動着。在參加通化市“綠色夢想,文明生活”徵文中,孩子們增強了環保意識,懂得了目前人類生存面臨的危機。並適時開展“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活動,真正的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但為他們創造展示自己的機會,也提高了學生和班級整體的素質。

五、加強家校聯繫。

孩子的教育離不開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協作,孩子在家中的表現只能通過家長來獲悉,同樣學生在學校的表現也應及時反饋給家長,只有雙管齊下,才能收到教育的效果。因此,在本學期建立了網上飛信,主動與家長們保持聯繫,將一些孩子的家庭作業和在校的表現通知家長,共同商量對策。在互動中提高了工作效率。

總之,班主任工作雖然忙碌而繁瑣,但同時又為我提供了更多與學生接觸交流的機會,只要我們用平常人的心態,充滿活力和熱情,認真的去逐一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相信,我們的工作是快樂的,我們班主任工作是多彩的。孩子們的將來也是美好的。

班主任學期期末工作總結3

兩度的春去冬來夏至,我才漸入班主任的角色。回味班主任這個角色,那就是累並快樂着。累,是因職業道德的不敢懈怠,是對一種責任的敢於擔當;快樂,是因孩子笑容的綻放,是對不斷成長的知足。

有人説,只有學會總結過去,才能展望未來。回顧過去的一年,我自覺採擷了勤、學、悟三個字。

俗話説:勤能補拙。我盡力做到:一是心勤,早上一睜眼,就開始思考班級的事情,分出輕重主次,做到心中有數。於是,坦然的從早上7點,忙到下午學生都離校了,大約也7點了,自覺像只辛勤的小蜜蜂了,也在釀造着甜蜜。二是腿勤,勤到班級轉轉,做到三看,看狀態,看衞生,看人數。提醒一下學習狀態不佳的孩子,動手掃掃衞生不合格的地方,及時與沒來的孩子的家長聯繫。三是耳勤,與孩子們交流,我注意了傾聽,傾聽他們的喜和憂,盡力幫助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四是嘴勤,勤與班委們交流,瞭解班級情況,引導他們樂於助人、熱愛學習、熱愛集體,嚴於律己,樹立良好形象,樹立威信。勤與各科老師溝通,凡事都主動地同任課教師協商,傾聽、採納他們的意見。慎重地處理學生和任課教師的關係,在處理師生矛盾時,儘量避免了激化矛盾,在這方面,我平時注意到多教育學生,讓學生懂禮貌,尊重老師的勞動,樹立老師的威信,增進師生情誼。勤在班裏反饋各科老師積極評價我班或個別學生的積極表現,並給予熱情表揚,提高了班級和個人的自信。

俗話説:活到老,學到老。如何當好班主任?我圍繞這一問題,一是讀書,我閲讀了《魏書生班主任漫談》《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第56號教室的奇蹟》《和優秀教師一起讀蘇霍姆林斯基》《羅恩·克拉克學校》等書籍,有了一點點底。二是積極參加培訓,在班主任交流培訓會上,李明彩老師説:每一個孩子都是絕版,讓我心靈震撼,我們怎能不好好珍惜、呵護每一絕版呢?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培訓會上,我明白了“早戀”一詞是中國特色的叫法,是一些無知、狹隘的成年人對孩子正常成長中一種美好感情的扼殺和扭曲,有些老師和家長不能正確引導而導致教育的失敗。三是向優秀的班主任學習先進的班級管理經驗,營造良好的班風、學風。一次在七班上歷史課,無意中瞥了一眼講桌上的座次表,四人一小組,各有組名和口號,調查了下學生,他們很喜歡這種學習形式,馬上進口到我們班,孩子們熱情高漲,競爭學習的勁頭調動起來,組名特有意思,“狂奔的蝸牛”“夢想起航的地方”等等。

有人説,教育是慢的藝術。在今天快節奏的生活,浮浮躁躁的時代,教育有多少無奈。當我們耐心的靜下心來聽聽一些孩子和老師的故事時,我們又會有多少感動和感悟。我班開展“感恩同學”班會時,一女生因自己生病在家,另一女生打電話慰問她,她為此感激涕零,我感悟到獨生子女雖能得到家人無微不至的關懷,但他們的成長最需要的是有個心靈的伴。在“感恩老師”的班會上,孩子們曬感動,有的記住了老師的一句鼓勵,有的接受了老師的一次嚴厲批評,有的因老師指點了他的迷津等等理由,使自己喜歡上了這位老師,進而喜歡上了這門課。我感悟到孩子的心靈是那麼清純,那麼平靜,但又那麼敏感,用心教育的老師會讓那靜如水的心靈,蕩起層層漣漪;而才高八斗,自以為是的説教會攪的怒濤拍岸。近來,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美國雷夫老師的故事,他放棄名校的優越條件,去教貧民窟的孩子,為了給這些上不起學的孩子創造最好的條件,他買書籍、樂器,帶孩子們去旅遊,他不但花光了自己的積蓄,還負債累累,於是他晚上去打工,白天來上課。見到雷xx是去年12月份,他已是60歲的高齡,來中國各地做演講,所得費用全部捐給基金會,用於孩子的活動經費。這是人間大愛。雷xx老師感人至深的行動,讓我感悟到,他的一生是把教育當作了神聖的事業,用無盡的愛去澆灌身邊的每一個生命,而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只把教育當作了用來謀生的職業。差距之大,令我汗顏。

班主任,天底下最小的“主任”,卻藴藏着迷人的藝術和智慧,我多想喊一聲“芝麻開門”,讓我一下變得富有智慧,任何問題快速化為烏有。醒轉過來吧,童話裏的故事都是騙人的。我明白,今後要做的是悄悄的改變自己,努力的豐盈自己,帶上我的、孩子們向理想的教育出發。

班主任學期期末工作總結4

20xx年9月,作為一名預備黨員,我榮幸的擔任了班的助理班主任,到如今已經有將近二個月的時間。其實,期待與他們相知、相識,像以前的學長學姐一樣帶他們進校園熟悉大學生活的想法早就萌發,在暑假之前聽學姐説和自己也有了解,沒想到真的有機會可以認識並幫助到這些又一批新鮮的人兒。

從九月到他們開始軍訓這段期間是最為忙碌的時間,忙着接人,告訴他們路線,拿行李,逛校園,還有羣裏各種問題,不知不覺就會把新生當做弟弟妹妹,而我們就像大哥哥大姐姐,發自內心的會想去多幫一把。還沒開學報道,就有人早早的來到了學校,大概是6號吧,學校的寢室還不讓住,他們只好去外面住賓館,還有的沒有父母陪同,還會操心着幫忙放行李,安排住宿,妥當了才會放心。而到了迎新的那一天,集中的新生湧來,特別是早上十點左右,一趟接一趟不停歇的接送,這算是跟他們第一次見面吧,帶他們進學校的第一個人是他們大三的學長,這份殊榮對我來説確實值得高興。

這段迎新期間主要是做了線上的解答,他們關心的問題大都是,網上照片上載,資料填寫(這個有時間限制),要帶哪些東西(報道聯上都有),路線(怎麼去學校,要多久,火車站有沒有學校車接,幾點開始接),學校報道流程,寢室讓不讓住,以及一些特殊情況比如,銀行卡身份證掉了可以在武漢補辦嗎(可以)等等。除此之外,我們要擔心的是幫他們搞清楚這些問題,以及一些晚上到的孩子有沒有迷路,有沒有安全到校。記得報道第一天我班的50個人來了48個,有一個男生説晚上六點左右到,於是吃晚飯的時候我主動聯繫了他,還好已經到校,就是沒找到在哪裏報道。剛到學校的他們還不知道哪裏是哪裏,會迷路,會不知道怎麼使用校園卡,水卡沒有激活,除了迎新的時候順便告訴他們外,還應該在羣裏發通知整體告知一下,免得有人不會還要到處問,也告訴他們不要亂跑出去,在學校逛一下,熟悉下校園。這期間也會遇到各種奇葩的事情,打電話來:喂,班助,我找不到路了;喂,班助,可以幫我砸下鎖嗎、、、又無奈又好笑又可愛的問題......誰讓你是接他們走進校園的班助學長呢,這種被需要的感覺當時可能感受不深,現在回想起來還挺讓人回味。

後來軍訓開始,有的.人軍訓服丟了,問他怎麼丟的,説記的拿着的,後來回來就沒有了;還有學生證各種貼錯,丟了的;沒有一寸照片的,交材料寫錯了的,不按要求寫的;這段時間會有很多材料要收,一個負責的軍訓聯繫人真的很重要,感謝我們工造班的兩個軍訓聯繫人,幫了我很多忙。雖然當初告訴他們怎麼寫,也有材料説明,但是他們根本不會怎麼看,雖然都已經上了大學,可能也跟自己説的零散有關吧,需要整理一下發給他們。軍訓期間,這一屆特別怪,病號都成了團,各種不舒服的,不過軍訓也確實比之前嚴格。每天幾乎都會過去看他們,鼓勵一下,關心一下,第一次離家還是要慢慢適應的吧。十幾天的軍訓,不免也會有人想偷懶,有的班出現了跟教官有矛盾,積怨較大的情況,我們班的新生還是比較聽話的,吃苦的。記得一個女生跟我抱怨吐槽,後來經過開導,第二天她還是迴歸了隊伍,並且走上了閲兵的隊伍。很開心,能夠看到他們堅持下去,畢竟最後一次軍訓了。這時候就要積極的鼓勵他們,可能有的人聽不進去,但是效果還是有的,可以感染他們,給他們點力量。軍訓開始就把寢室長都選出來,這樣方便管理和了解情況。

然後是晚點名,有的人不知道路怎麼走,會出現遲到的情況。即使説了也還是有方向感比較差的人找不到路。可以找幾個認識路的集合帶過去。

下面進行具體的反思與總結,自我認為做的好的與還需加強的地方:

優:

1、開學前與新生交流,主動的幫忙,讓他們感覺到學校的温暖,幫助他們儘快適應。對於在羣裏的任何問題和求助都可以做到解答,解決。

2、軍訓期間經常過去看望,對於不好的苗頭及時制止並引導。有天晚上給他們買了零食水果看望他們,並且説了資料填寫,軍訓紀律,對教官學長和其他學長學姐的禮貌等問題。不能一味的順着他們,遇到問題要及時指出來。

3、關心傷員動態,避免因此疏遠班級。

4、關注班委羣內動態,及時私聊解決問題。班委會選出來後,後面的工作主要就是以他們為主,但是遇到問題還是需要給予幫助。

不足:

1、不夠耐心細心,瞭解不夠深入。很多新生了解不多,活躍的讓人印象深刻,對於那些不太活躍的,更應該主動去了解。

2、在引導方面做的還不夠。例如有些問題應該提前給他們説好,遇到問題自己先想着解決,不要養成依賴的習慣,這樣對於他們獨立解決問題思考問題會更加有益。

3、做事考慮不周全。例如填寫學生證等問題上,不夠清晰有條理,導致他們填寫有誤,遲交緩交或丟失等。需要整理,有條理有準備的去做,會更加清晰明瞭。

4、在交流過程中,應該更加發揮表現出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對於優秀合適的新生應該留意培養。發揮榜樣的作用,更加充實自己,提高自己。

這次經歷,與其説是學長學姐們帶他們進校園,不如説是互相進步學習的過程。在跟他們相處的過程中,我也從他們的身上收穫了很多學習了很多、也發現了很多自身仍需努力的地方,今後我會積極提高自己,將這份經歷當成財富和記憶為後來更好的為他人提供幫助做準備。

班主任學期期末工作總結5

新的學期開始了,我又迎來了一羣可愛的孩子。我們共同的家叫做“一年級二班”。我班共有30人,是個小班。第一次接手小班,一下子感覺班級活動好開展了……

一、定目標

班集體的共同奮鬥目標,是班集體的理想和前進的方向,班集體如果沒有共同追求的奮鬥目標,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對一個班集體來説,既要有遠期目標,又要有近期目標。特別是近期目標要切合實際,學生易於接近,易於實現,只有實現了一個又一個近期目標,才能引導學生實現其理想的遠大目標,併為實現這些目標而努力。所以我們需要發揮整個集體中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其形成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

俗話説無規矩不成方圓。每接手一個班,我都要在孩子們來之前,精心佈置好教室,及時把要開展的活動板塊貼在牆報上。一是我認為優美的教室環境能給學生增添生活和學習的樂趣,消除學習後的疲勞,二就是讓孩子們心中有目標,做事講規則。

幾天相處下來,我發現了他們的很多優點。尤其表現在衞生方面。雖然是一年級的新生但大部分孩子都積極肯幹,不怕髒,不怕累。於是,我就以這方面為突破口,確定了班級的初步奮鬥目標——勇奪衞生和日規流動紅旗。並制定了衞生責任制,落實到小組和個人,做到天天檢查,週週小結,及時口頭表揚,樹榜樣。堅持下來,我們果然如願,大家信心倍增。

在牆報上的醒目位置是我們的“心願屋”欄目。在一顆顆粉紅色的心形上面書寫着孩子們和家長們的心願:“誰誰誰是我的榜樣。”“下次考試我要得雙百!”“我以後再也不亂扔垃圾了。請同學們監督我。”“希望我的寶貝聽老師的話,多讀一些課外書。”“兒子,你是爸爸的驕傲!”……這是孩子們立志的平台,也是孩子和家長、老師交流共勉的平台。

二、輪換制

有的班級,可能是一學年甚至幾個學年下來,依舊是原來的班幹部。作為班主任,可能認為這挺好的,既省心又省力(班幹部們經過幾年的工作,能力提高了,對班級的情況又比較熟悉)。但我卻不這樣認為。我認為,由於多年長期使用老一套的班幹部管理體制,這樣必然使一些有能力、有作為的學生失去鍛鍊的機會,而那些身為班幹部的成績平平的學生,由於無競爭,無危機感與緊迫感,因此無干勁。而且,大部分的學生,都懷着當班幹部的願望,他們樂意為班級出力。

我班的學生,特別喜歡當班幹部,他們以能當上班幹部為光榮,能為班集體出力,為同學服務更光榮。因此,每次輪到當值日生或班長,工作總特別認真、負責。記得有一次,一個學生因為寫欠作業,違反了紀律,因此,我撤消了他下個星期當班長一職。沒想到,他竟當場放聲大哭,並保證下不為例,請我給他機會。看!孩子就是這麼可愛,他們從輪流當班幹部中體會到當班幹部之樂、之苦,也懂得去關心、理解他人,認識到“管”與“被管”的樂趣,調動了他們工作的積極性,班級的紀律真是明顯好多了。

三、多表揚

人是渴望表揚的動物,讚賞和鼓勵能充分發揮人的才能。學生更渴望老師的表揚,班主任都有這樣一種感受,當你對全班同學宣佈:“我要表揚幾位同學。”這時,全班同學會立即安靜下來。蘇霍姆林斯基指出:“讓每個學生在學校裏抬起頭走路。”在日常工作中,我儘可能去表揚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問題學生,細心留意他們的閃光點,找準機會,讓他們切實感到老師對他們的瞭解和重視。

我們班裏有一個專門的表揚欄。用於表揚那些好人好事,主要包括學習、紀律、衞生、品德、體育方面有出色表現的孩子。例如,在校運動會上,孩子們表現出色,奪得了團體第一名。參賽的孩子一般都是學習較差的。我就利用這次機會把他們的名字寫在了表揚欄上,並多停留了一個星期。目的在於調動這些孩子們的積極性,儘量讓每個孩子都能發現自己的閃光點。使班集體一步一步地紮紮實實向前進。

四、善溝通

家庭、學校是孩子們生活、學習的主要場所。要使孩子們健康成長,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應該相互配合,步調一致。我們只有得到家長的配合和支持,才能保質保量地完成教育任務,順利地開展各項活動。所以我非常注重與家長之間的溝通。除了定期的家訪活動,我充分利用了“家校通”這個平台,採用個別留言,集體留言的形式,向家長們反應班裏的近況。例如在為災區捐款捐物的活動中,我便利用家校通及時對家長和孩子們表示了感謝。

不僅如此,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也很重要。我經常和孩子們談心,也會向孩子們吐露自己的心聲,努力讓他們感受到彼此心靈的交流,感受到我的真誠。老師不一定總要做強者,有時讓孩子感覺到你也需要他,有他在你身邊真好!那麼班級的凝聚力會瞬間提升。以後再去開展活動、抓學習就事半功倍了。

五、勇爭先

當今,是個到處充滿競爭的時代。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比別人強。小學生也不例外。但由於他們的自制力差,競爭往往半途而廢。於是,首先,我告訴孩子們要選一個合適的競爭對手。其次是幫助孩子創設競爭的機遇。讓成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他們逐漸增強了自信心,那麼積極競爭的意識也就樹立了。例如剛開學不久,為了幫助學生克服膽小不愛説話的心理,我開展了“演講”活動。到第二輪的時候,同學們都可以很好地表達了。接下來是鼓勵孩子們把想説的話,看到、聽到、想到的事寫在日記裏。每週讓寫得好的同學念自己的日記。通過“小展台”“我和好書交朋友”等欄目,反映了孩子們豐富多彩的生活。

現在,孩子們的學習成績穩步上升,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逐漸形成。我相信我們這個大家庭會越來越好,我對孩子們充滿信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zongjie/j3eqz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