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調查報告 >

關於小學生上網的調查報告範文

關於小學生上網的調查報告範文

在想要了解某一情況或某一事件時,我們要通過科學的方法去研究,並詳細地鑽研所獲的材料,最終形成調查報告。那麼你真的會寫調查報告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小學生上網的調查報告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小學生上網的調查報告範文

小學生上網的調查報告 篇1

一、問題的提出

為了瞭解小學生暑假上網情況,我做了一個暑假小學生上網的情況的研究報告。

二、調查方法

1、走訪

2、抽象調查

3、上網瀏覽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1、信息渠道:上網瀏覽涉及的方面:網絡的利與弊具體內容:網絡可以給我們查到需要的資料,但是如果把網絡當做成玩具的話。學習成績絕對會直線下降的。

2、信息渠道:抽象調查涉及的方面:同學上網時間及內容具體內容:本班14個同學,其中上網人數有11人。一天中10小時上網的有1人,2小時上網的有5人,玩遊戲、看電影上網有5人。

3、信息渠道:媽媽的講述涉及的方面:網絡對視力的影響具體內容:以前小學生戴眼鏡的很少,現在小學生的視力逐漸下降,都是由沉迷於網絡引起的。

四、結論

通過調查發現,上網為我們暑假生活增添了無窮的樂趣。暑期學生上網率比平時高、大多集中在娛樂方面,如:玩遊戲、聽音樂、看電影,這不同於平常。沉迷於網絡的位數也不多。

建議:

1、網絡是我們的工具,不能把它當做玩具,可以多增加一些網上閲讀。

2、注意上網時間分寸,不要太長時間玩。

3、多關注國內外新聞。

小學生上網的調查報告 篇2

一.調查原因

最近我發現許多人因為上網太久而導致近視。也有因為上網而導致學習成績下降的。於是我決定好好調查一下。

二.調查方式

1.先去查找因為上網近視的人並問問他們上網近視前和上網近視後的感受。

2.調查上網的小學生都會幹什麼。

三.調查情況記錄

時間:12月4日

我找到了一位因為上網而近視的小學生問他上網前和上網後的感受他告訴我説:“以前我以為上網很好玩,然後我天天玩,不僅學習成績降了,連眼睛也近視了。現在我再也不上網了。”

時間:12月8日

我做了一份調查表,調查學校的小學生上網都幹什麼。調查的結果讓我大吃一驚,有十分之五的小學生是上網打遊戲的,有十分之三的小學生是看電視的,只有十分之二的小學生是蒐集資料的。

四.結論

通過以上的調查我總結出了以下兩條結論:

1.小學生不應該上網玩遊戲,不然會導致學習成績下降。

2.小學生如果上網必須為自己設定時間,不然就會導致近視。

五.今後應該加強的措施

1小學生儘量少上網。

2小學生不能進網吧。

3上網儘量不玩遊戲。因為一旦上癮,就會一直玩個不停。

六.感想

通過對小學生上網的調查,我瞭解到,上網是一種有害學習的習慣。希望愛上網的小學生應該戒掉網癮。這樣才能讓學習成績更上一層樓!

小學生上網的調查報告 篇3

一、調查

隨着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上網已在學生中形成了一股熱潮,特別是高年級學生。為了更好地瞭解互聯網對少年兒童的學習、生活的影響、迷戀網絡的原因,我們於**年**月,對學校四--六年級的學生上網情況作抽樣調查問卷。

從抽樣調查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

1、對於上網,學生隨着年級的升高,基本上都會上網,熟練上網的比率也越來越高,且男生多於女生。

2、上網的目的,主要是玩遊戲、交朋友、聊天,其次才是閲讀或查資料,高年級一部分學生也有意或無意地進入過網站

3、在網絡中迷戀的、家庭氛圍過於壓抑的那些學生大多選擇去網吧上網。

4、學生上網時間,一般選擇在雙休日、放學回家時,平均每星期上網時間為2-3小時,做到有節制與適度;但有15%的學生痴迷於網絡之中,難以自拔,每星期上網時間至少7小時,幾乎是天天想去。

5、對於上網的感覺,有85%的學生覺得開心、舒暢、爽、刺激。

6、上網的經濟來源,65%的是來自於父母給的零用錢或壓歲錢,2.5%的是向同學借的,還有32.5%選擇其它,不願細説。

7、父母懂得網絡知識的只有38%;對於孩子上網,持支持、理解態度的不多,僅僅為20.6%,大多家長是見網色變,禁止孩子上網。

二、對策

(一)從學校方面出發

“遊玩費”、“戀愛費”逐漸增長。隨着旅遊的概念進入現代消費,大學生也逐漸有了這方面的花費。據瞭解,大學生平均一年內會出遊兩次,跟集體出遊或是與三兩好友同遊。另外,調查中佔30%的大學生在談戀愛,他們每月用於戀愛的費用都是200元~350元之高。這是當代大學生中出現的一種不甚合理的消費。學生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慾,喜歡追求新潮,消費的趨附性強,娛樂消費佔全部消費額的比重很大。

1、加強思想教育

網絡帶給了少年兒童巨大而無行的積極因素,也給他們帶來了很多嚴重的消極影響。小學生由於年齡少,辨別能力差,自制力、意志力都有待於進一步增強。作為教育者,應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同時進行意志力、控制力、責任心的培養,加強自律與他律,使他們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辨別能力。自律,就是讓學生從內部向自己施加準則與控制。著名教育家朱智賢教授指出:離開了兒童心理髮展的內因或內部矛盾,教育這個外因或外部矛盾是無法起作用的。蘇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激起學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教育。因此,在矯治學生痴迷網絡的行為時,讓他們自我教育,進行自律是很重要的。但是,要真正讓痴迷於網絡中的學生自拔卻不是一件易事,除了對學生加強自律,進行自我教育外,還必須讓他們進行他律,對他們的外部施加準則與控制。

2、把電腦作為研究性學習的工具

對於學生的思想教育,除了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還要以活動訓練為載體,讓學生通過對人物採訪、辯論會、資料查詢等活動,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他們在活動中説説、看看、查查、寫寫,從而達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由於活動中學生是以主體活動者的角色出現,而不是旁觀者,他們始終參與活動進程。因此,學生有了獨特的親身感受,才會不知不覺中明白了網絡所帶給他們的精彩,也清楚了上網應有所選擇與控制,進而達到自我剋制的目的。在學校的網站向全體同學發出倡議書,倡議全體少先隊員:①不進網吧玩遊戲;②進網吧上網必須徵得家長同意;③上網要上健康網。

3、以愛感染學生

學校是塑造學生人格的場所,無論孩子在家庭中有多麼特殊,在學校裏他們都是平等的,一視同仁的。特別是對於離異家庭的孩子,教師首先應瞭解他們的現狀,擬定教育方案,加強愛的教育,發揮班集體的作用,在生活、學習、同學交往上給他們多加關心和照顧。對於弱勢羣體,我們組織活動小組,在他們的生日開展祝賀活動,贈送生日禮物;做好家訪工作,促進家庭和睦氣氛的形成。召開家長會,提高家長素質,科學教育自己的孩子,給孩子多一點兒精神上的愛。因為父母的思想品德、情操性格、文化素養和生活方式等,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4、轉換教師角色

據調查研究,部分學生因為上網影響了學業,根本原因並不在於網絡,而是學生的現實生活中、學習中出了問題。網絡對人的影響是因人而異的:那些學習上不成功,受老師訓斥比較多或缺少朋友的學生,他們很容易沉迷於虛擬的網絡世界中;而對生活、學習成功的學生則不會有太大影響。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説:讓孩子在生活中獲得成功,是抵制不良信息的關鍵。因此,我們開設了木小論壇,提供學生與教師的交流平台,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學習的引路人,正確瞭解學生的年齡特徵、心理特徵,努力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

5、轉變學習方式

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一方面迷戀網絡世界使他們擠佔了體育鍛煉時間,不利於青少年健康的成長。同時有些網吧環境較差,大量的吸煙導致煙霧繚繞,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有的學生上網時間太長,容易導致眼睛疲勞和神經衰落,造成視力下降,情緒不振等疾病,影響了身體發育。還有的學生為了上網常常節省午飯費,長此以往,還會導致內分泌失調,引發一系列身體疾病。

進入新世紀,信息化時代衝擊着教育,以前相對簡單的講和答的課堂教學模式日趨失去其主導地位。利用網絡,優化了學生的學,課堂教學不再是枯燥無味的人灌或人機灌,而是可以自由且自主的尋找與課堂教學相關的資料,並在此基礎上發揮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學生通過網絡可以更深入地認識世界,瞭解世界,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網絡,藴涵着豐富的知識內涵,我們教育者積極倡導把網絡當作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課堂的延伸,成為學生課程學習的一種有效的技術支持,而不是將網絡作為玩遊戲、聊天的代名詞,應讓學生的主體發展、能動發展和綜合發展得以實現。

6、豐富課外活動

調查有24.93%的學生表示個人能力不足而成為制約成功擇業的首要問題,另有17.26%的學生認為求職技巧的缺失是求職過程中最為頭痛的問題。對這些能力進行分解發現,求職過程中最大的難題是自我表達能力欠缺,比例高達40.23%,比去年的調查數據高出近5個百分點,其次分別是外語能力、專業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現在的小學生,除了教室、廁所、食堂,就是家庭,根本沒有活動的空間,就連雙休日,也不例外,他們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因此,為了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同學校達成一致意見:拓展了學生學習、生活的空間,減輕學業負擔,學校的電腦房每星期六對學生開放,有專門老師指導,讓學生查查資料,交流體會;另外,學校還組織了許多興趣組:如學生們喜歡的航模、繪畫、書法、彈琴、舞蹈、手工製作等,儘量把學生的課外生活豐富多彩起來,用健康有益的活動來抗擊不良信息的侵襲,少受網吧的引誘,促進身心健康。

(二)從家庭方面出發

1、正確對待網絡

從問卷前測中,我們發現家長對於網絡存在着兩種不同的態度:要麼放任不管,要麼嚴加管制,見網色變,其實這兩種態度都很極端,很偏面,不易於正確引導孩子上網。作為一個網絡時代的家長,要以全新的觀念面對網絡,以積極的態度引導孩子,既要看到網絡所帶來的積極影響,也要看到消極影響。在鼓勵、支持孩子上網的同時,也要監督、控制孩子上網的內容和時間,因為孩子的鑑別力和自控力是有限的。對此現象,我們特與高年級班主任一起組織一次主題家長會--網絡時代中的家庭教育。為了防止少年兒童沉溺於網絡遊戲而不能自拔,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家長應該與孩子建立安全上網規則:

①善於在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

②要誠實友好地和他人交流,不侮辱別人。

影響中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目前,大多數中學生是獨生子女,他們本來就缺乏與他人溝通的機會,如果再沉迷於網絡遊戲或聊天,就會使他們減少和人交流的願望,甚至患上“電腦自閉症”,處於亞健康狀態或直接導致心理障礙。

③要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不隨意相信網友。

④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浸在虛擬的遊戲時空。

據調查顯示,人才市場未來長期的趨向是,有新知識,高技能的良好品質的人才有機會,而非大學生身份,這就要求我們大學畢業生,必須在畢業後,繼續學習各種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⑤要控制上網時間,有一定的自制力。

⑥不輕易告訴自己家的電話號碼與家庭住址

2、做孩子的傾聽者、引導者

當今社會,處處充滿了競爭,家長、老師都把自己的成功種植在學生身上,希望通過孩子的出息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因此,小小年紀的學生,揹負着重壓,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兩耳不聞窗外事。這樣要求孩子,他們有着很大的不滿與反抗,他們渴望與人交流、與人傾訴、被人理解、得到真正的`關心(包括身體上的與心理上的)。為了正確引導孩子身心健康,家長不管多忙,每天抽出一定時間瞭解孩子,做孩子的傾聽者、引導者,與孩子建立一種朋友的關係,家長絕不要老以一種我是家長,你必須服從的態度來教育孩子。另外,家長不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緒發泄在孩子身上。

3、掌握網絡技術

作為家長,對互聯網不應是拒絕而是瞭解,應從提高自身水平入手,從而進一步引導孩子用好網絡這把雙刃劍。從問卷調查中,我們發現有47%的家長根本不懂網絡的有關知識,只有16%的家長比較熟悉。好多家長為了孩子的學習,省吃儉用買了電腦,卻發現孩子玩遊戲入迷,好不痛心。為了改變這一現象,最好的辦法是家長首先要熟悉網絡,幫助孩子安全使用網絡,這也有助於改變自己的消極形象,消除與孩子的代溝。作為家長,只有熟悉網絡知識,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上網,一起探討網絡問題,這樣,既可以瞭解孩子,又可以增進父母與孩子的親子關係。

(三)社會提供環境

社會--少年兒童生活的大環境,應該以育人為主,培養健康一代為主,不妨多提供給他們學習、活動的場所,如青少年宮、圖書館、博物館等。可令人擔憂的是現在青少年活動場所越來越少,街頭網吧卻一家連一家,網吧事件牽動着許多人的心。喜人的是國務院總理朱F基於2002年9月29日簽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363號令,公佈《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這個條例共分5章37條,已於2002年11月15日開始施行了。該條例規定:從11月15日起,網吧、電腦休閒屋等上網服務營業場所不得接納未成年人進入,違者將受到罰款、停業整頓、吊銷經營許可證等處罰。條例還規定: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應當在入口處的顯著位置懸掛未成年人禁入標誌,並要對上網消費者的身份證等有效證件進行核對、登記,並記錄有關上網信息,供文化行政部門、公安機關依法查詢。每日營業時間限於8時至24時。該《條例》的實施,可以説是給青少年一個希望的春天。可是由於現在直接管理部門還沒到位,有些混亂,致使一些網吧老闆渾水摸魚,趁機昧着良心賺錢。我們真誠地期望着文化部、公安部與當地管理部門聯合起來,加強工作力度,把《條例》落到實處,使網吧管理走上正常化軌道,還孩子一片晴朗的天空。

(四)統一認識,加強管理

從性別來看,分別有45.2%的男生,37.3%的女生認為兼職可以賺到一筆完全屬於自己的錢,作為生活費,以減輕家裏經濟負擔,頗有成就感;對於少年兒童上網問題,家庭、學校、社會首先要統一觀點,加強管理。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我們有義務,有責任為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家長、教師、網吧老闆等大人,統一認識,既要支持、鼓勵少年兒童上網,又要承擔監督管理的責任、引導疏通的義務,將他們的興趣引導到對更多網絡資源的開發、利用上來,讓他們用更多的時間去摸索互聯網上其它異彩紛呈的內容,而不僅僅是遊戲和聊天。

小學生上網的調查報告 篇4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

調查目的:

瞭解小學生上網的情況,並提出建議。因為有許多少年兒童沉迷於網絡,已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生活。我們於 9年 月 日對六年( )班的 個學生作抽樣問卷調查。

調查結果:

上網的目的:我們調查了 人,有 %的人上網時為了玩遊戲,有 %的人是為了 聊天,有 %的人是為了查資料。還有一些人是查動漫的資料。有 %的人去聽音樂等其它事情。

上網地點:有 %的人是在家裏上網,有 %的人在網吧上網。

上網時間:有 . %的人上網半小時,有 . %的人上網一個小時,有 . %的人上網二小時,沒有人每天都上網,也沒有人上網上到通宵的。有 %的人放學時間上網,有 %的人雙休日上網,有 %的人放假期間上網。

調查材料分析:

小學生上網的居然會有這麼多,説明網絡對於我們的生活的影響是多麼重要,能上網的人,一般他的視野比較開闊,知識面比較廣。適當上網是好的。但我們也認為不能沉迷於網絡,要充分地利用網絡為我們學習服務。網路是我們的工具,不能把它當着玩具。如果當成玩具玩的話,學習成績絕對是直線下降的。此外,小學生上網的時間也不能太長,對身體不利尤其是電腦看得太久很容易造成眼睛近視。所以我們要注意掌握上網的分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diaochabaogao/0roxn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