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件作文 >趣事作文 >

我的童年趣事優秀文章

我的童年趣事優秀文章

人,一生中最可貴的莫過於童年時光。童年,總是那麼值得回憶與懷念。其中一些幼稚得可笑的行為,現在想想,忍不住為也要為兒時的天真與無知而傻笑起來。故提筆此文,與大家一起穿越時光軌道,回覆到生命最原始的狀態——

我的童年趣事優秀文章

一:盪鞦韆

小時候,常和朋友在屋背後的樹上拉一條繩子,繩子間綁一塊木板,人坐在上面,搖搖晃晃,甚是新鮮與刺激,我們管那叫“盪鞦韆”。記得有一次,幾個小夥伴又在那棵快要被我們折騰個半死的樹上“享受”,姐姐上來看到把我們狠狠斥責了一頓,可她自己忍不住也要參與其中。姐姐長得比較胖,她坐上去只一會功夫,繩子超載立刻從中間斷成兩載,姐“啪”的一聲一屁股摔倒在地,我們瞬間呆住了眼。姐姐生氣得不得了,邊罵邊捂着疼痛的屁股走開了,並再三警告我們下不為例。我們望着斷了的鞦韆卻是不敢作聲,只好悻悻地收場,我們的夢想卻仍舊隨着鞦韆在空中飄蕩。

二:捉“知了”

夏天來臨,正值炎炎夏日之時,知了在樹上叫得興,一隻叫起來,其他就千呼百應,一起合奏,那情形可比洗星海的《黃河大合唱》還要壯觀轟烈。經常,在校上課的時候,外面的知了一叫,大家就再也無法定下心來學習。像一首催眠曲,讓人聽了不是心煩心躁就是想睡覺,真恨不得把它們一個一個給生吞活剝。小孩子對於知了總是甚感興趣,放學後便和村裏的同齡人一起去捕捉。所謂“捉”是怎樣捉呢?就是拿一根長長的棍子,在棍子頂端塗上一種粘粘的漿糊,然後在樹上找準目標,神不知鬼不覺地慢慢靠近,把知了“粘”下來。別看説來容易做來可不簡單,得有定力與耐性,否則只怕人未靠近知了早已不翼而飛。這知了還有特徵之分,好像是公的不會叫就不要,母的會叫才留下。捉下來的知了就放在一個塑料袋裏,在裏面叫個不停,甚是熱鬧,給枯燥的生活增添樂趣。

三:捕魚

閒暇時叫上幾個夥伴出去捕魚,所謂“捕”就是在一條小溪裏找一個水位不寬的地方放上一個簸箕恰好攔住水流,然後人們從溪水上流用東西沿水流而下一直揮動不停,這樣水裏的魚兒就都跟着被趕下來,到接近簸箕處及時把簸箕提起來,就可看到活蹦亂跳的魚兒了。捉回來的魚兒就用一個瓶子裝起來,裏面裝滿水再放上一些沙子石子水藻之類,擺放在屋子裏,看它們在裏面游來游去,倒也是一副可供觀賞的盆景。只是每次捉回來的魚兒養不了多久就死掉了,也許是它們不適應這種生活環境,渴望迴歸大自然,就如我們渴望自由一樣,一種生活方式。

四:“婚姻進行曲”

説到這最可笑,我小時候特喜歡玩雞,把雞當寶貝一樣,還煞有介事地給起一個名字,親呢地叫着。如果母親説要殺我心愛的那隻雞,我會堅決反對,拼盡全力保護它的生命不受損害。記得有一次母親硬是説要殺掉一隻我很喜歡的雞,我便提前悄悄把雞抱到屋後山上躲起來,讓母親找不到,母親只好作罷。還有一次,一隻我很疼愛的雞不幸患病死掉了,我為此足足傷心難過了好幾天,還特意在屋後挖了個坑把它厚葬了才算安心。最離譜的要算我和弟弟給雞進行的婚禮場景了,有一次弟弟捉了一隻公雞起名叫“張君寶”,我捉了一隻母雞喚作“綵衣”,忽然間心血來潮要“撮合”它們。於是乎,我們硬是不顧它倆反抗,“強人所難”地用一些花呀布呀地把兩隻雞打扮得“花枝招展”,然後非常認真地進行婚禮對白、拜堂等儀式,還要送“洞房”,那情形可絕對不比大人們的婚禮少步驟。可惜兩隻雞不領情,拼命反抗,浪費了此等“良辰美景”。這是“好”的一面,有時我們也難免搞一點惡作劇,如拿繩子把兩隻雞的各一條腳綁在一起,看他們拼命拉扯而開懷,甚至把雞往長滿植物的池塘上面扔去,看其在上面尖叫飛跑而逗樂。現在想想,那時怎會那麼幼稚與可笑甚至是殘忍,可兒時所做的一切都是可以原諒的,因為不懂事,不知者不為過。

五:上山採稔子

家鄉有一種叫“稔子”的東西,在春天時分盛開結果在大山上,外面紫黑色,剝開來是紫色的汁液,甜甜有,回味無窮。小時候特喜歡吃,放暑期時常會叫上村裏幾個夥伴往山裏面摘稔子去,翻越一座座高山,歷經千辛萬苦才是到達。小孩子貪吃,看到有稔子大家就爭先恐後地搶,看誰跑得快。記憶中有一次,我看到不遠處有幾棵稔子樹,上面掛滿又大又紅的稔子,我三步兩跳地迅速疾奔過去。就快到手的時候,樂極生悲,“撲通”一下整個人掉進了一個洞裏,嚇得我直哭。原來不知誰在那裏挖了個坑,被茂盛的草木遮住,人一個不小心就“中招”了。幸好不深,只是半個身子陷了進去,否則都不知會怎樣。從裏面爬出來,仍舊心撲撲跳得厲害,驚恐萬狀,也從那次以後再也不敢那麼心急了。這還算好一點,有的跑過去一不小心觸動蜜蜂窩,被蜇得臉上手上都腫起來,都是貪吃惹的禍。儘管這樣,還是消磨不了我們上山的決心。因為,一種簡單的滿足與快樂,也就無所謂那麼一點受傷了。

六:上山砍柴

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基本上無一不多是要種田下地,上山砍柴自不在其次。説到砍柴可不是易事,甚至比種田還要辛苦,這不僅要彎腰打砍,還得用繩子捆綁起來,挑下山去。平時多和母親一起出去,要母親綁好,挑到山腳下自己才開始接後一半勞力。記憶中有一次和朋友上山砍柴印象最是深刻,可以説是刻骨銘心,一輩子也不會遺忘。那時,幾個女孩子差不多把柴都砍好了,只等綁起來挑回去,便先坐下休息一會。忽聽一人驚恐萬分地高聲尖叫着“大家快跑”,瞬間大家逃荒似的四處散開,都還未來得及弄明白髮生了什麼事,只是被朋友那過於恐怖的聲音嚇到,只管撒腿就跑。我也在其中,不管前面是荊棘還是草堆都硬往裏闖,彷彿後面有妖魔鬼怪追趕,只顧逃命一般。當終於可以停下來,這腿腳早已變酥軟,渾身都沒了力氣,大家的呼吸漸漸平息,這才開始追問怎麼一回事。原來剛才朋友看到一條有拇指般粗大的蜈蚣從我們前面慢慢爬過,渾身都是厚厚通紅的粼甲,看樣子起碼活了有幾十年還是一百年春秋,其毒性可以想象,假如被咬到怕是凶多吉少,無迴天之術。事情雖然過去了,可大家想想都還挺心有餘悸,後來匆匆忙忙趕緊回去,怕再碰到。也就那次驚嚇以後,再也不敢上山打柴了,而現在回憶起來,辛苦中卻又藏着一份淡淡的愉悦,另類情趣。

七:下田

如果問,女孩子最怕的一種動物是什麼?當是螞蝗不過了,其次才到蛇和蟲子。在城市裏長大的孩子也許不知道,在農村裏長大的孩子絕對深有感觸。溪水裏最多就是那種能吸人血的螞蝗,渾身滑膩膩的,一旦被粘上你怎麼用力也難以扯下。下田插秧苗的時候,最怕就是這個,經常一邊插一邊瞻前顧後,左顧右盼,提心吊膽,那種惶恐不安又不能走開的心情,可不好受。不過,後來長大後,出到外面工作就很少在家插過田了,即使偶爾回去碰上,家人也不讓我們幫忙。而且現在都興用秧盤拋秧,快得很,省時省力,任何事物都在進步之中。

八:收割稻穀

要説在農村裏最辛苦的是什麼?莫過於六月天裏收割稻穀了。頂着炎炎烈日,臉朝黃土背朝天,大汗淋漓,飢渴難耐,又是割又是打又是挑,一系列工作,忙得不可開交。穀子收回來還得曬乾,比割禾還要費心費勁。夏天天氣多變,經常東邊日出西邊雨,遠遠看到天邊有烏雲,立刻以最快速度把稻穀打掃起來,慢一點怕被雨淋濕。最怕的.是稻穀收起來後沒見下雨卻是重見天日,又得重新攤開來。如此反反覆覆,讓你筋疲力盡,卻也不得不繼續。稻穀,這豐收的果實可是勝於一切。真的是“鋤禾日當千,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勞動,讓我們更加懂得珍惜生活。

九:挖紅薯

“紅薯”,有的地方叫“地瓜”,在我們家鄉叫“番薯”,稱呼不一本質卻是一樣的。“紅薯”作為雜糧的一種,可以用以養家禽牲畜,也可用來當飯吃。小時候,經常和同伴一起去地裏挖紅薯,然後在田裏打“番薯窯”。所謂“番薯窯”就是用地面之前挖出來已被曬乾的泥團築起一個地窖一樣的空間,就像燒磚那樣的留一個小口,然後往裏面放乾柴燃燒,直燒到泥土發紅,再把番薯放進裏面,然後把泥團弄倒塌,用鋤頭等東西緊緊壓平壓緊,有點像傳説中“叫化雞”的那樣。如此靜候十幾分鍾,讓番薯在裏面被高温燜熟,再挖開來就可聞到香噴噴的番薯味道了,用這種方法可是比在家裏用窩煮熟的番薯要好吃得多。也就如我們在外面經常可看到有人推着一個車子用木炭烘熟的番薯來賣,遠遠就可聞到那熟悉的香味,讓人忍不住懷念起家鄉來。因為,那是一種家鄉的味道,最讓人難以忘懷與神往。

十:追蜜蜂

小時候,家裏養蜂頗費精力,它們有時候會私自離家出走——搬窩。這蜜蜂搬起窩來可不是小事情,蜜蜂裏面有一隻叫蜂王的,它飛到哪裏,蜜蜂就跟到哪。有一次家裏的蜜蜂忽然移窩了,一隻蜂王帶着千萬餘隻蜜蜂在空中飛舞不停,緩緩移動,甚是壯觀。家人就一直跟着,直確定它最後在河岸邊的一棵樹上築窩下來,密密麻麻地繞在竹子頂端盤繞。怎麼把它們搬回來呢?用手捉是不可能的,只有把竹子砍下來,託着竹子往家裏走。只要蜂王不走,蜜蜂也就不會散去,乖乖跟回去了,真應了那句話“擒賊先擒王”。雖然養蜂不容易,但這蜂蜜可是極品,既能養顏又能起保健作用,價格還不低,而在外面賣來的蜂蜜絕對沒有自家養的純度高,更加清甜可口,一切還是自己動手得來的東西更有品味與價值。

十一:捉螢火蟲

在外面似乎很少看到螢火蟲的存在,在家鄉的夜晚則可看到眾多點點星光在舞動,很是好看。小時候對螢火蟲特別喜歡,經常晚上入夜時就跑到外面去捕捉。螢火蟲多是藏在那些樹呀葉呀較隱蔽的地方,你得大膽勇敢一點。捉到的螢火蟲就放在玻璃瓶裏裝起來,在房間裏把燈熄滅後,可以看到裏面點點光亮,就如星星點燈般絢麗。聽老人們説每一個螢火蟲都是一顆逝去的靈魂,也就是人們所説的“鬼”,這心裏就多少有點害怕,不怎麼敢捉。又有聽説螢火蟲是天使的象徵,是應該讓天使揮着翅膀載着夢想在天空裏飛翔的。那時便想,如果以後有一天自己走了,也幻化成一隻螢火蟲,飛呀飛,在夜空下用一點光和亮照亮孩子回家的路,還要把夢想繼續飛揚,很是單純幼稚可愛的想法。

暫時就想到這麼多了,童年,好玩的事情實在太多,都那麼值得回味與留戀。如果時光可以倒流,相信每一個人都願意回到童年裏去,哪怕用十年的光陰來交換。童年,就像一座人生的金字塔,那裏面裝着太多一些可貴的東西。當我們一層一層地往上攀爬時,卻是一次一次地失去,再也無法回頭拾取。

童年,就像一條河流,時刻在心底流淌;又如一首老歌,輕輕在耳邊唱起;還如一杯酒,隨着歲月的流逝越釀越濃,越醇越香……

在夢中,多少次又見童年的炊煙裊裊,依稀還記得樹上有個鞦韆在搖呀搖,有一段難忘的記憶在飄呀飄,可誰能為我們再度輕輕唱起這首老歌,誰能為我們再把這鞦韆來搖。盡情地搖,開懷地笑,擁抱童年的歲月,燃燒青春的激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jianzuowen/qushizuowen/ldwzd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