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件作文 >課堂作文 >

高效課堂作文合集十篇

高效課堂作文合集十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效課堂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效課堂作文合集十篇

高效課堂作文 篇1

四年級時,學校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好辦法,這個辦法既能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又能鍛鍊學生的表達能力、對學習的興趣。它就是“師友互助”的“高效課堂”。

第一天上語文課時,老師沒有講課,而是讓我們師友共同探討,同學們很納悶,難道老師了嗎?老師就是老師,一眼就看透了我們的心思,忙向我們解釋教育的“進化”,原來是這樣!

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師友互助,讓同學們感受當小老師的感覺。當我的學師説出:“請大家坐好,認真傾聽我們小組的彙報!”我們每人都有一種自豪感。

我在師友互助中,也獲得了巨大的收穫。再別人發言的同時,不知不覺地提高了自己的語文成績。

希望在以後的學習生活裏,同學們都能“展翅高飛”!讓學習不在是困難!也希望學校在想辦法,創造出更好的“高效課堂”!我們也會多多努力,勤動手,多動腦!堅持不懈,為學校爭光!“高效課堂”的學習生活中讓我懂得:人生路上沒有捷徑,每一步都要踏踏實實地走,不要妄想一步登天!

高效課堂作文 篇2

古人有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古語似乎告訴我們:學生能否成才,老師起着決定作用。

中國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教育事業,老師也倍受人們尊重。封建時代,學子拜師要先對老師行跪拜禮,俗話説“男兒膝下有黃金”,由此足見他們對老師的尊崇。信奉“嚴師出高徒”的老師對學生的要求也極為嚴格。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舊時老師與學生地位懸殊,等級分明。但是也有例外:孔子和曾子都是一代聖賢,但誰能料到一個為師,一個為生的他們竟是一對知心朋友。他們的這種“亦師亦友”的關係讓我們稱道。現在這一幕也到了我們身邊。老師,既是我們在求學路上讓我們學會認知的導師,也是一位能讓我們傾訴心聲的益友!

今天,“新課改”的春風颳了過來,刮遍了神州大地,颳走了那些在人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的盲目尊師思想,剩下的,則是一種嶄新的、和睦融洽的師生關係。從此我們不用再“披星趕月”。風餐露宿了!有了更多的活動時間就不用再苦熬黃燈的寫作業;也就有了更多的學習課外知識的時間。在我看來它是我們千萬學子的大救星!大大減輕了廣大學生的學習負擔。

我們的課堂再也不是以往的老師高高在上拼命講,學生恭恭敬敬在下乏味聽,腰桿被沉重的書包壓彎了,腦袋被文山題海攪渾了。這一幕已是“滾滾長江東逝水”!課堂內,是一片生龍活虎的景象,老師時而説幾句幽默的話,引的大家鬨堂大笑,大家像老朋友一樣暢談着自己的感想,交流自己的心聲,在與別人思維的碰撞中,智慧的火花閃爍着耀眼的光芒。在歡樂聲中,我們度過了一節又一節課,懂得了一個又一個道理,掌握了一種又一種技能。誰也不會為下節課沒預習好而擔心受皮肉之苦,知識再也不是死記硬背,而是巧學妙用了,我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解放,實現了“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的願望!

課間時分,大多同學都到外面去活動了,還會有三兩個同學在向老師請教,他們紛紛“援疑質理”,卻無“俯身傾耳”之舉,有的只是那激烈的爭論和得到答案後陣陣爽朗的笑聲……

老師是我們課堂上的組織引導者,是我們成長做人的指路明燈,是我們課後的鐵哥們。新課改消除了我們和老師之間的隔閡,讓我們成為知心朋友,讓我們的學習成為享受!

高效課堂作文 篇3

一、閲讀是作文的“訣竅”

要讓學生作文時“有話可説”,除了直接參加一些社會活動獲取素材外,更多地要從多角度、多層次的閲讀中獲取、吸納。閲讀是提升寫作能力的最佳途徑。

温儒敏説:“閲讀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想象力,提高分析概括能力,獲取大量寫作素材。”葉聖陶也説:“閲讀得其方,寫作的能力亦即隨而增長”。讓學生在閲讀教學中去領會寫作技巧,並用學到的知識去寫作,逐步提高。朱自清先生指出:寫作的訓練,還是從閲讀説起。雖然文章不等於生活,是“流”不是“源”,但通過讀文章的確可以影響寫作。

“大海不辭滴水,故能成其大;泰山不辭粒土,故能成其高。”學生只有通過點滴素材的積累,才會寫出出採的文章。所以,高效的作文課堂應注重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培養學生廣泛的閲讀興趣,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二、模仿

模仿是使學生由模仿到形成方法進而加以運用的高效作文訓練方法。温儒敏説:“模仿是藝術能力提升的基本途徑。”他認為,對於中小學生來説,對好的文章進行模仿練習是寫好作文的基本途徑。語文教科書上的每一篇課文、課外閲讀的名篇佳作和每年的高考滿分高分作文都是極好的範文,學生作文時都可以借鑑模仿。

在借鑑模仿範文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提要求,不搞“簡單化”操作,更要引導學生在認真閲讀範文獲得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深入剖析所學範文美在哪裏,好在何處,精彩的地方讓學生畫一畫,典型的好詞佳句讓學生抄一抄,弄清範文作者是怎樣謀篇佈局、觀察事物、敍事説理、表情達意的,並讓他們做仿寫、改寫、續寫訓練,進而實現從借鑑模仿到創作創新的“程序化”演進。

三、“聯想——拓展”法

“聯想——拓展”是引導學生打開思路的有效方法之一。聯想就是根據一事物與它事物的聯繫,而想起了別的事物。美學家朱光潛説得十分明瞭:“聯想就是見到甲而想到乙。”人們在生活中看到北燕想到春天,看到瑞雪想到豐收,説到李白想到杜甫,人們這種思維活動就是聯想。

在作文中,聯想是一種最重要的能力,起着不可忽視的作用。我們就要藉助事物之間的種種相近、相似或相反的聯繫展開聯想。例如,《荷塘月色》中的朱自清抓住荷葉與“舞女的裙”、“明珠”、“星星”、“出浴的美人”、“歌聲”、“閃電”……的相似處,寫盡荷花的色彩、光滑之美,香味、光影、歌聲、琴聲,時斷時續若有若無,摹寫了月夜荷塘的聲、光、色、味,從而創造了一個如夢如幻使人沉醉的意境。《山中訪友》中作者把山中的自然景物,想象成自己的一個個朋友,深深地表達出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要讓學生學會聯想的方法,養成聯想的習慣,形成聯想能力,只教給一點知識,兩三個例子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告訴學生一些具體的方法、可操作的步驟,並且經過多次實踐才能完成。如:

再如以“公園”為內容的自命題作文,我們啟發學生通過聯想標出各種信息,如:

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把他們對“公園”的感性認識,充分地表現出來,然後根據以上詞語,交叉組合,篩選擬題,如“秋日公園一角”、“碧沙崗上看晚霞”。儘可能聯想出生活的積累,然後根據主題的需要進行取捨。有此豐富的聯想,學生作文就不會感到無話可説了。只要聯想展開了就會思如泉湧,“下筆如有神”。但是我們也要注意,聯想始終是為中心服務的,絕不可漫無邊際,喧賓奪主,應該做到放得開,收得攏,適可而止。

四、小組合作,讀寫循環

美國著名作文教學專家唐納德·格雷夫斯指出的:“學生最好在一種有組織的,且能起到互相激勵和支持作用的專門專業氣氛中進行寫作,這樣的寫作訓練才是真正有效的。”而《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探究,實踐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和接受性學習方式的有機結合。”這都讓我們意識到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重要性。因此,筆者在作文教學中嘗試引進“小組合作、讀寫循環”寫作訓練方法,它是華東師大熊川武教授根據“自然分材”的教學理念,結合語文學科作文的特點,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發散思維為主要目標,結合學生的特點,還課堂給學生,讓弱生上進,優生更優,全體學生齊發展,而研究出的一種新型的高效作文課堂教學模式。它是在教師組織下,由全班學生共同參與,分工合作,輪流寫作,循序漸進的一種寫作訓練。它一般有三至五個同學組成一個寫作小組,同學們按照目標、閲讀材料、發散、説文、讀範文、寫作、自讀、互評、修改九個步驟,每人寫一篇作文,循環批閲,週週相遞。習作間常常因為在主題的某一方面(或思想上、或藝術上、或語言上、或情節上)互受啟悟而篇篇相生,反覆求證,繞一條明線直瀉而下;或宕開一筆,另闢領域,再造意境,重又引發諸生的下一輪的爭鳴。這是一種讀寫互生,循環相續的動態發展過程。寫作小組的每一個成員都身兼雙職:既是作者又是讀者;既是風景的創造者,又是風景的欣賞者。循環作文因而會被建設成為同學們的感情驛站,精神家園。小小的作文本,對小組成員來説,具有很高的紀念價值。

小組合作、讀寫循環尊重了學生的自主寫作,強調寫作是學生自己的事,是學習生活的需要,是成長髮展的需要,是生命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自主寫作是對“被動寫作”的一種否定,是為寫作主體正名,是對寫作主體“以我手寫我口”的正視和尊重。寫作是種情結,是心情的自然流露,是思想的反覆對話,是和生命軌跡同步發展的文字載錄。讀寫循環作文恢復了寫作主體應有的地位,於此同時,也把教師從越俎代庖的支配地位上請了下來,回到引導幫助的本來位置上。

小組合作、讀寫循環是一種集體關注之下的個體寫作活動,體現了知者先行、抓大放小、自學互幫等“自然分材”教學原則,是一種在合作中交流,在合作中分享,在合作中評價,在合作中提高的寫作訓練。它的出現契合了學生寫作的心理需要,是教師提高寫作指導有效性的重要途徑之一,是促進學生作文能力提高的重要保障。

五、作文講評要講藝術

長期以來,老師的評語從小學到中學全是套話,批改拖沓,一篇作文拖上十天半月,學生自己寫的什麼都快忘光了。批改之所以出現這些現象,原因在於教師的教學觀念導致批改方式僵化,講評隨便,無針對性,藥到病不除,儘管學生作文寫了不少,但寫作水平提高卻不快。《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的寫作態度作出了明確的要求:“有獨立完成寫作的意識,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節。”從某種程度上來説我們可以把寫作態度理解為寫作覺悟,具有良好寫作覺悟的人往往具有這樣的情感體驗:“自信、自由、健康、創新、興奮、專注、清醒、覺知、虔誠、獨立、歡快、流暢”(《新課堂作文——寫作狀態》),在這樣的條件下,學生的.寫作才會是真正意義上的“言為心聲”。因此教師作文講評要講藝術,進行成功教育、快樂教育。在課堂上,師生一起討論評價,共同交流心得,同學習、同進步,此時老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導者,學生也不再是唯言是聽的接受者,大家互相尊重,互訴心聲,陳説理由。那種“你教我學”的講評方式被徹底打破了,在這裏,學生“眉飛色舞”地陳説自己眼中的世界,自由地對作品、作者及所描寫的事物、人物發表意見。老師在這裏的角色,是個讀者,對好的,表揚一下;對不夠準確的,頂多説説自己的看法而已。一句話,生生合作的寫作交流,師生合作的訴説心聲,傳道解惑,使教與學的角色平等轉換,促進了師生間情感的交流,使師生共同進步。

當然,文無定法,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善於發現、挖掘、拓展、創新,就會極大地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智慧能源,就會使我們的作文教學煥發出最燦爛的光彩。

高效課堂作文 篇4

高效課堂最近連續不斷地上課,寫實錄,逼着自己快速形成框架和課件。真是一件好事呢!從一年級到六年級上課,對於各年段的課堂特徵也有了實質性的理解,短期內卻收到了要六年才能獲得的感受,實在很難得。

對於教研組的工作,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如何整合整個小學部的教學教研,也從中有了想法。和程鋒偉一塊去商丘興華學校學習收穫頗豐。

高效課堂作文 篇5

在第一屆全國現代課堂博覽會上,我聆聽了幾位專家的精彩講座,分享到了來自全國各地課改前沿的先進經驗,觀摩了十二節優秀參展課及點評嘉賓的現場中肯點評,讓我深刻地認識到這一課堂模式的根本在於讓學生動起來,在學中玩,在玩中學。而高效課堂最核心的競爭力在課堂,學生最大的成長也是來自於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中充滿“生命活力”就必須創造以“活動性”和“發展性”為特徵的課堂教學,讓學生最大限度地處於主動激活狀態,有着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深層次的認知參與度,實現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習的主人。

一、 高效課堂使教學充滿活動性

活動教學就是受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從做中學”教學理論的中心原

則指導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那麼如何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動性呢?筆者認為:

1、小組合作學習,調動學生課堂活動的積極性

高效課堂以小組形式進行的合作學習,由於學生之間存在多向的信息交流,學習者不僅可以對自己的思維過程和結果的準確性、有效性進行監控和自我反饋,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意識,促進學習者進行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

2、自由組合學習,調動學生課堂活動的主動性

高效課堂比較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總結出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也可以是多種多樣的。這種形式應以“活動”為主,學生們在活動中學,不“鎖住”學生,故而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會極其高昂。這樣的課堂,多了自由與寬容,也多了自主學習者應有的自信和勇氣,這種不拘一格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在課堂活動中具有主動性。

二、高效課堂顯現教學的個性發展性

在充滿生命活力的高效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潛能都將得到充分的開發與利用,學生的個性也都將得到充分的體現和發揮。在多向互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注意學生的個性特點,瞭解學生的發展需要,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讓學生的潛能得到顯現,產生生活的激情和創新的慾望,促使其人性充分發展,人格逐步完善。具體做法:

1、 學會發現,激活學生的智力

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這樣學到的知識印象最深刻,也最容易弄懂其內在規律、性質及聯繫。在課堂學習中儘可能嘗試讓學生積極主動尋找學習的內在規律,通過找到的學習規律進行歸納,從而激活已有知識,順利地獲取新知。我覺得在這一環節裏,老師要相信學生,要大膽放手,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有更多的展示機會。

2、學會質疑,提煉學生的思維

學生是課程學習的主體,也是學習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核心因子。正是在這樣

的要求下,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質疑精神,不僅是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思維,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能力的有益嘗試。

葉瀾教授曾説過:“課堂教學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師生的生命活力

在課堂教學上得到有效的發揮,才能真正有助於新人的培養和教師的成長,課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高效課堂關鍵在於學習小組和課堂組織形式的高效,變“以全班統一學習為主”為“全班個人獨立學習、小組討論、全班統一學習相結合”。這樣可以大大增加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機會,也可以大大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吸收率,是我們增加學生學習機會的總策略。

回想嘗試課改的點點滴滴給我最大的感觸可以用梁啟超“變則通,通則變”這句話來説明,改革是必然的歷史潮流,一味的牴觸是行不通的,從質疑到理解,從在執行中理解,到在理解中執行,相信“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相信我們的課改之路一定會逐步的成熟和完善!

高效課堂作文 篇6

本學期我校決定在初一進行課改,可是怎麼上,課改的模式是什麼?不知所措。經過一學期的摸索,我們做了如下改變。

首先,抓住有效預習,摒棄傳統的佈置看書,或者做書上的練習,作為預習作業,我們備課小組精心研究了上課的導學案,在這節課的前晚每人發了一張導學案,要求在前晚先做自主學習的題目。課前批改導學案為主,充分了解他們在預習時的困惑。及時要求訂正,在預習時不是看他們會不會做題,而是讓他們找到做題的方法,為什麼這麼做,要讓他們達到一定的高度,而不是成為做題的機器。

在上課的模式上,以小組討論為主,力爭每個小組成員都要把題目搞懂,而在這時老師要參與進來,走進每個小組進行指導,老師這時候可以提出問題,也可以幫助學生解決他們還有些不懂、不理解的問題,等討論結束,讓他們用自己通俗易懂的語言説給另外幾組的同學聽,在這裏,老師可以出幾道題目,讓小組競爭,檢測一下是否所有的學生都掌握了這個知識點了?比如,學生如何得到的單項式乘單項式法則,是否真正理解的了?多媒體起了作用,出示一些相應的辨析題讓學生更能理解,而不是單純地解決導學案上的題目,而在上課時多媒體與實物展台相結合,並不是要捨棄課件,而是力爭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了,説出來。從而解決了困惑。我上完課後,節省了很多時間.其中最大的感受是我看到了學生的學習成功與失敗之處,其中當堂訂正更幫助他們進一步加深了印象,一節課不是要多少花樣,而是要看學生的掌握情況。

其次老師的講解是必要的,要精,要學會捨棄,另外要讓每一位學生説話,讓他們説出學習的困惑,好讓老師幫助他們。

我個人認為上好課,教師必須站得高,看得遠,不要怕浪費時間,要讓學生自己發現,自己尋找公式的。一定要有這一過程,不是照着書抄,這樣他們就會深深記住公式,從而會靈活應用。而我們的導學案上特色的“學生的困惑”這一欄,讓學生可以把預習時的困惑寫上去,我在批改時可以及時在上面參與點評,對於一些重要的信息,我們也可以在課堂上讓全班同學一起來研究,這樣才會有提前預防,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們做教師引導學生,要逐步放手讓學生學會自主、獨立地探索知識,嘗試自主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實現高效課堂的目的。我想這正是我校要進行課改的宗旨,高效課堂是一項艱鉅而長期的任務,但我想只要我們有決心有恆心,我一定會成功的。

高效課堂作文 篇7

感謝學校為我們提供了李炳亭的《高校課堂22條》這本書,讀後使我感到受益匪淺。這是國內第一本從實踐層面論述“高效課堂”理論的教學工具書。作者從“途徑和方法”入手,結合新課改的理念和一線教育的實踐智慧,創造性地提出了實用系統的高效課堂“方法論”。它使我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高效課堂,如何才能做到高效課堂,怎樣成為一名在當今課改新理念下的合格教師。

所謂高效的課堂,一定是每一個學生在每一個時間段都有事做。在新課程條件下,我們強調要關注每一個學生,不是時髦的理念,而是保證課堂高效的必需。就是在具體的一節課中學生能達到厚積知識,破難解疑,方法優化,能力提高,學習高效的境界。高效的課堂應該讓孩子們過得心情舒暢,有良好的安全學習心理環境。高效的課堂即學生學習的高效。為什麼就不可以少講,有針對性地講,把學生的作業消滅在課堂中呢?其同點是:課堂教學的目標是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展,它針對的主體是學生羣體。要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通過這一節課,使每個學生個體都有所發展,課堂教學的目標才能算實現。

即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二者有機結合,才能出高效。

讀後有一點讓我感觸頗深:那就是師生關係。高效課堂中的師生關係,較之傳統課堂,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傳統課堂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是相對固定的,老師就是老師、學生就是學生;高效課堂中的教師,既是老師也是學生,高效課堂中的學生,則既是學生也是老師。他們的角色可以根據需要不斷轉換,從“官教兵”到“兵教兵”,再到“兵教官”,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傳統課堂中,教師和教材是學生唯一的知識源;高效課堂中,知識源變得非常豐富,除教師和教材外,每一位同學也都成了其他同學的知識源。

作為一名教師,就要與學生做朋友,對孩子各種各樣的想法、探索精神給予理解接受,這就是高效課堂的一箇中心:“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以快樂為根本”。只有這樣,孩子的心靈才能得到自由,舒展自我,超越自我。比如,從高效課堂的評價要求上,我們也可以看出“一切以學生為中心”的要求:傳統課堂是“地心説”,高效課堂是“日心説”。學生是“太陽”,課堂教學教師要繞着“太陽轉”轉。因此, 1、以學生的“學”評價教師的“教”。讓學生學會的課才叫好課。讓你學生學會的老師才叫好老師。2.要“三看”學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深度。一看學生在課堂上參與的人數,是100%參與,還是大於或小於100%;二看學生參與的質量,語言表達是否通順,態度是否積極認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飽滿;三看學生的預習筆記,檢查“預習”情況,以便教師可以根據學情,適時導入下一個環節,準確做好課堂決策。3、“四看”教師:一看課中是否堅持了“學生中心”;二看是否依據模式備課、上課;三看是否體現了三維目標,培養了學習能力;還要四看教師的學案、備課。

總之,作為天底下最光榮的職業,在新理念知道下,我們教師要改變生命現狀,做一個發展的人,一個教育理念的行動者,一個敢於開拓,不斷學習進步,敢於創新的幸福的職業者。

高效課堂作文 篇8

校本教研就是為了改進學校的教育教學,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依據本校的教育資源進行教育教學研究的活動。但如何讓校本教研不流入形式,真正提高校本教研的質量,確實應該引起我們的深思。

2x11年4月6日,我校利用業務會時間,召開了新學期的第三次校本教研活動。本次活動主題為“如何讓小組評價機制更有效”,為讓本次教研活動確實能解決課改中的困惑,在召開教研活動的前幾天,教務處就以教研組為單位對在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調研,然後確立校本教研活動的主題,根據活動主題確立本次活動的主講人為趙玉合主任,他在小組評價機制方面已探索了一年有餘,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並且效果已顯現出來,他擔任的八四班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全校領先,他的經驗對其他教師有很高的借鑑價值。在教研活動之前,就告訴了趙主任,讓他精心準備,讓經驗更具有可操作性。趙主任在校本教研會上,系統地介紹了學習小組的構建原則、學習小組長的培訓、小組評價機制的確立原則、評價機制在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如何協調等。他雖然介紹了將近一個小時,但教師們聽得津津有味,時而記錄,時而深思,還有些教師對疑惑的地方進行提問,會後,又按年級組為單位進行了研討,並借鑑趙玉合主任的經驗,對自己在小組評價中的不當做法進行了修正。可以説,本次教研活動是有實效的。

通過本次教研活動,我有許多感受。

一是校本教研要有明確的主題。校本教研的目的是解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及困惑,這些問題來源於課堂,來源於教室,來源於某些教育情景,這些問題既可能是共性問題,也可能是個性問題,且這些問題也存在有輕重緩急之分,因此,每次校本教研活動必須要有明確的活動主題,這樣在校本教研時老師們就可以圍繞主題進行研究和交流,從而商討出解決問題的策略,用以指導以後的教育教學實踐。

二校本教研應在充分準備的情況下進行。由於校本教研是教師們在一起集體探討的活動,因此在活動開展前,教師們就應該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對教研主題進行思考,歸納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這樣在開展活動時,就能圍繞某一主題,進行思維的碰撞,就能進行深度的思維和爭辯,這樣的教研結論會更具深度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三校本教研應進行有效的延伸。通過校本教研所確立或修正的教育策略,從某種程度上説還是“紙上談兵”,還需要實踐的驗證,因此,校本教研的結論應是開放性的,應在實踐中進行不斷的完善和修正,鑑於此,當每次校本教研活動結束後,應對教研結論進行跟蹤印證,這樣,才能確保教研結論轉化為教育力,也才能使校本教研更具有科研力,讓教師切實感受到校本教研是實實在在的促使專業成長的平台,這樣才能更加激發教師參與校本教研的熱情。

四校本教研的形式要多樣化。由於校本教研的對象是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具體問題,是教師自己的問題,因此校本教研要形式多樣化,比如可以開展專題講座來促進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用案例反思促教學反思。把課堂作為案例,以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診斷與評價,幫助教師尋找課堂教學的有點和創新之處,尋找問題與不足,捕捉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後的教育觀念,從而找到改進的突破口;專家指導促教學骨幹專業成長。校本教研雖説是面向全體教師,但要為肯鑽研,善探索的教師提供施展才華的舞台,讓他們儘量多出去學習,同專家和名師進行零距離接觸,讓他們逐漸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獨特的教學風格,成為學科帶頭人,進而起到引領和示範作用。

校本教研的直接指向是改善學校實踐,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和學生共同發展,只有切實調動教師參與校本教研的積極性,讓教師智慧的火花在校本教研中進行碰撞和對接,才能提高校本教研的實效,也才能讓校本教研為學校教育教學助力。

高效課堂作文 篇9

如果説,知識是一片廣闊的大海,那麼課堂就是其中靈活輕巧的船隻;如果説知識是一個個珍貴的寶箱,那麼課堂就是開啟它的金鑰匙;如果説知識是藴藏在地底的甘泉,那麼課堂就是開鑿出它的井……回首我們走過的足跡,是閃光課堂,伴我們前行……

初入四年級,對高效課堂的一切感到很新奇,但操作起來卻十分生澀,只是懵懵懂懂地根據老師的提示自學、對學、羣學,也不知道如何大膽地與別人交流,依稀還記得,曾幾何時,連一句話都吞吞吐吐地説不清只是對着導學案隨便説上幾句罷了,終於,在甘老師的帶領,我發現,我們日漸熟練,我們的課堂逐漸成——

四年級下學期,我們越來越勇敢,雖然説不算很熟練,但展示的形式卻比以前要豐富了許多,漸漸地,我們學會如何“跳”出導學案的內容進行創新,讓同學們的思維發散,這使我們的課堂頗添了幾分色彩,而我們的小組也不斷進步,總能迎得下面的喝彩。

時間慢慢流逝,轉眼間,我們已成為了一個五年級學生了,對於高效課堂早已操縱自如,我發現,在高效課堂的幫助下,我們一直在不斷前行着。

高效課堂作文 篇10

雖然冬天的第一場大雪已經普降大地,但我絲毫沒有感覺到嚴寒的侵襲,在我的心中,金秋十月的温暖和收穫卻時時縈繞在我的心田。在這兩個月的打造高效課堂的號召下,我熱情高漲,踴躍參與,認真學習,勇於實踐,教研時主動提出自己的認識和看法,指出自己的迷惑和疑問。兩個月下來,我受益匪淺,嚐到了高效課堂帶來的甜頭。

首先,高效課堂強化了集體教研,要求教師必須提前備課。我們組在許鴿平主任和組長何金平的帶領下,每天都要抽出一節課,進行集體教研。每天教研都有一位主講人。為了準確把握教材,每個人都提前翻閲相關資料,鑽研教材。教研時,我們針對自己的理解提出好的建議與方法,經過討論,使得該方法不斷完善,達到理念共享,資源共享,策略共享。同時,我們還會提出自己的困惑與迷茫,大家齊心協力,互相探討,得到滿意的結果。因為做到了這些,我們老師都能在高起點上發展,博採眾長,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提高了整體專業素質。因此我走上講堂時更自信,更有底氣。同時,我感覺工作起來更輕鬆,更高效。

其次,高效課堂要求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以目標的完成情況為衡量教學效果的尺度。為此,我們每上一節課,都要精心制定目標,根據學生情況採取自學指導方法。這樣以來,課堂上目標是師生共知的,體現了“先學後教,當堂檢測”的教學方法。教學中真正做到了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採用多種學習方式,積極主動、興趣濃厚的進入學習狀態。在這樣的課堂上,老師成了學生的服務者,成了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合作者、幫助者,激勵着。再也不用挖空心思去想課堂怎樣去吸引別人的眼球,千方百計去尋找一些華而不實的東西。使課堂變得去偽存真,簡簡單單,真真實實,只要達到目標,學生學得好就是好課。這讓我們有了更充足的時間搞教研,抓成績。我在主講《“掃一室”與“掃天下”》時,我確定了兩個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2、理解“掃一室”與“掃天下”的特殊含義。3、學習反問句。經過集體教研,大家一致認為,正確流利的讀課文應該是第一課時的目標,第二個目標應該與第一個目標合併一下。因此改為目標1、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掃一室”與“掃天下”的特殊含義。針對第三個目標,大家認為目標指向不明,語言不夠準確,改為學習反問句並理解其作用。這樣集中了大家的智慧,教學目標更具體,更明確。在設計教學環節時,大家讚賞我的思路清晰,但對指導朗讀提出質疑,認為指導的不到位。這也是我在設計教學過程中的一個弱項,正苦於沒辦法解決。這時,大家給我出點子,介紹自己的經驗。於是,我茅塞頓開,重新調整了朗讀指導方法,通過讓學生抓重點詞句,創設情境,讓學生設身處地的去讀去想,再加上我精心設計的導讀語言,我在上課前已經成竹在胸了。在多媒體教室公開講課時,我沒想到效果出人意料的好,受到年級領導和教研組姐妹的充分肯定。我嚐到了成功的喜悦,這是高效課堂帶給我的甜頭。

標籤: 高效 十篇 課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jianzuowen/ketangzuowen/wkvrv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