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件作文 >課堂作文 >

有關高效課堂作文十篇

有關高效課堂作文十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效課堂作文10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有關高效課堂作文十篇

高效課堂作文 篇1

今天,我是我們六三班數學課的主講人,下課後我真後悔自己沒用錄像機記錄下課堂上同學們精彩的辯論,老師也説:這種對抗式的辯論是課前無法預設的,我要為同學們精彩的表現而喝彩!

今天早上第二節數學課我要引領大家處理《分數乘除法應用題對比練習》導學案,課前我要各組把本組錯誤最多的題或者不會的題出示在黑板上。展示課上各小組的成員講解、質疑、點評都有序地進行着,後來棒幫組的組長曲曉燕帶着小黑板上了講台,小黑板上出示的題目是:商店運來一批蘋果,其中蘋果有180千克,比梨多九分之一,蘋果比梨多多少千克?她引導大家分析完這道題後,我心裏正想着:這一組真棒!課前我和老師在交流時,老師説這份導學案最容易出錯的就是這道題,我該如何表揚他們呢?林立浩一個箭步衝上講台,説這道題還有一種解法:算梨的重量可以用180+180÷,當時有個別學生小聲嘀咕:“該用減法而不是加法,因為最後問題是蘋果比梨多多少千克?”我重述後林立浩説:“我算的是梨的重量,最後再用蘋果的重量減去梨的重量就行了。”還有學生欲言又止,看來有學生知道這種方法不對,但不知道為什麼不對,我開始徵求學生的意見:“同意曲曉燕這種做法的舉手”呼啦啦幾十個學生都舉手了,“同意林立浩這種解法的舉手”只有吳州航、吳歡歡、張翼澤等五六學生,於是我向老師投去求助的目光,老師把全班分成兩大組,討論你如何把對方説服,其中同意林立浩這種解法的五六個同學編為B組,圍在一起討論。

我發現第一小組的一個學生在老師巡視時問老師説:“老師,照他這樣算,答案都1000多了,那就不對!”還有一個學生説:“這兩個算式利用的不是除法的性質。”老師問:“除法的性質是什麼?”他無言。另一個學生想補充但是説半截好像發現自己説錯了。B組的成員已經開始在黑板上畫線段圖了。

辯論開始,B組的林立浩開始指着線段圖為大家講解,在講解過程中有很多漏洞,同學們一一指出,他甚至把線段圖改了,

最後臨下講台時,他自言自語:“錯了,錯了”沒想到他的兩個接班人繼續上來講述他們的思路。

三個B組成員講完之後,付曉霞才站起來反駁:單位“1”未知用除法,用幾分之幾對應的量除以幾分之幾,而你們的量和分率根本就不對應,也就是説蘋果的重量180千克對應的分率不是九分之一。緊接着禹青青站起來説:他們的線段圖畫的就不對,蘋果的重量180千克應該是這一段,她邊説邊上講台用紅筆標識。

A組的成員勝了,一張張笑臉就像一朵朵盛開的鮮花,一種無法言語的幸福瀰漫整個教室,而那幾個同學用不好意思的笑表示自己輸的心服口服。其實要不是他們,同學們怎會把這個易錯的問題弄得更清楚?

而除法的性質沒有同學提,在我的提示下,平時很大方的趙鵬濤才扭扭捏捏地站起來説,兩個算式之間不是利用除法的性質,問起除法性質的內容,他説a÷(b+c)=a÷b+a÷c,唉!又暴露出一個問題。此時下課鈴響起,老師説要我們善待錯誤,把這個留作課下討論的問題。下課了,同學們上廁所的路上仍在討論着,一個個興高采烈,意猶未盡。

在“30+5+5”高效課堂模式下,課堂由我們來主宰,像這樣的精彩更是不斷,我們體驗到了更多的成功,學習對我們來説成了一件快樂美妙的事情,通過一次次的自主學習、小組合作與展示交流,我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知識只有靠自身的學才能學會,能力也是靠自己把握機會鍛煉出來的。新課改讓我們學到了很多知識,也讓我們悟出了很多道理。

我為“30+5+5”高效課堂喝彩!

高效課堂作文 篇2

許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並沒有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有的學生在課堂上度日如年,盼望着下課,盼望着下課玩,全然不把學習知識放在心上。

其實,不然。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得到認識的快樂和得到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克服困難的快樂,這是教師的天職。”阿莫納什維利在《孩子們,你們好!》中一語道破了天機。

教學自語營造一種氛圍,有效且高效的教學,可以使學生獲得對該學科學習的積極的情感體驗。課堂不快樂,人生不快樂;課堂不精彩,人生不精彩。這正是“快樂”成為高效課堂構成要素的原因。

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的背後有許多因素,其中,因為學生缺乏興趣不愛學習以及因為教師的課講得太枯燥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是最突出的問題。

打造快樂的高效課堂,教師應該通過對課堂的“四園建設”,讓課堂成為學園、樂園、花園和家園,優化課堂學習環境。因為課堂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氣氛是產生良好情感體驗的温牀和土壤。

學習環境決定學習效果。誇美紐斯説:“創設一個歡樂光明的教學環境是激發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的主業途徑。”教師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創設一種積極的學習環境:寬鬆和諧,民主平等,讓美國學生身處其中都有安全、親切、歸屬感;應該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不同學生的實際需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並獲得成功的體驗。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自主的尊嚴,感受到自己獨特存在的價值,感受到心靈成長的愉悦。

良好的體驗和情感能提高學習的效率。四園建設給學生提供了表現的平台。要為課題設置具有豐富教學資源的教學環境,創新設置擺放課桌凳,更好的方便師生交流。教師要善於調動多種感官促進學生實踐體驗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培養學生的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打破學科界限,學以致用。教師要指導學生善於美化教室,在教室佈置中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點、生活需求和心理需求。把教室打扮的給學生一種“家”的感覺,使學校裏充滿着濃郁的“家庭文化”。每個學生在班級裏都有自己的任務,各負其責,體驗自己的準社會角色。打造快樂的高效課堂,需要師生共同努力!期望在這樣的課堂裏愉快的學習!!

高效課堂作文 篇3

隨着科技的發達,網絡遍佈家家户户。我們孩子的課堂也是一樣,老師們開發了新的教學方法和引用了網絡教學。讓教學走到了每個同學們的家裏。

上了三年級後,我們校數學年級組的老師分工錄製了微視頻,視頻時間5-7分鐘不等。別看這短短的幾分鐘,老師們可是費了很大功夫,一遍遍的錄製。錄製滿意後再上載到我們QQ羣,讓同學們晚上在家觀看,讓微視頻替代了以前的預習方法,如果一遍看不懂可以反覆觀看。等第二天老師在課堂上講新知識的時候,孩子們就很容易接受了。

剛開始的時候,我還嫌每天下載微視頻麻煩,後來慢慢的習慣了。看到孩子幾分鐘就搞定了預習,學習新知識很輕鬆。覺得數學老師們這個方法真的很不錯。

三年級孩子增加了英語課,孩子對英語老師留的作業老是不當一會事兒。我問他為什麼不完成英語作業,他説他覺得英語作業不是作業。有了這種心態,英語成績可想而知,我提問他的英語單詞他總是説不清。正在我不知道怎樣調動孩子積極性的時候,英語老師給我們發了一個校信通短信,讓家長開通“一起學習作業網”,而且已經給每個學生申請了一個賬號和密碼。我按照老師的提示登錄了網站和開通了微信,原來“一起學習作業網”是一個以遊戲為主的,這種方式正好對了孩子的胃口。放學一回家就開電腦,每天都捨不得停下來。成績從原來的60多分,到現在的100分,而且還一直誇他們的英語老師真聰明,能弄這麼好的網站(其實網站不是他們老師建的)。

英語老師利用這個網站也是用心良苦,每天一上班在網上發作業,還要及時改。加上微信後,老師和孩子的動態一目瞭然。真正是把課堂帶到了家裏。假如沒有這樣的互動方法,一週兩節的英語課,孩子真的是學不會,也聽不懂,真就是“天書”了。

在這裏我們要感謝網絡的發展,感謝老師們的用心。為辛勤付出的園丁們點個贊!

高效課堂作文 篇4

雖然冬天的第一場大雪已經普降大地,但我絲毫沒有感覺到嚴寒的侵襲,在我的心中,金秋十月的温暖和收穫卻時時縈繞在我的心田。在這兩個月的打造高效課堂的號召下,我熱情高漲,踴躍參與,認真學習,勇於實踐,教研時主動提出自己的認識和看法,指出自己的迷惑和疑問。兩個月下來,我受益匪淺,嚐到了高效課堂帶來的甜頭。

首先,高效課堂強化了集體教研,要求教師必須提前備課。我們組在許鴿平主任和組長何金平的帶領下,每天都要抽出一節課,進行集體教研。每天教研都有一位主講人。為了準確把握教材,每個人都提前翻閲相關資料,鑽研教材。教研時,我們針對自己的理解提出好的建議與方法,經過討論,使得該方法不斷完善,達到理念共享,資源共享,策略共享。同時,我們還會提出自己的困惑與迷茫,大家齊心協力,互相探討,得到滿意的結果。因為做到了這些,我們老師都能在高起點上發展,博採眾長,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提高了整體專業素質。因此我走上講堂時更自信,更有底氣。同時,我感覺工作起來更輕鬆,更高效。

其次,高效課堂要求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以目標的完成情況為衡量教學效果的尺度。為此,我們每上一節課,都要精心制定目標,根據學生情況採取自學指導方法。這樣以來,課堂上目標是師生共知的,體現了“先學後教,當堂檢測”的教學方法。教學中真正做到了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採用多種學習方式,積極主動、興趣濃厚的進入學習狀態。在這樣的課堂上,老師成了學生的服務者,成了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合作者、幫助者,激勵着。再也不用挖空心思去想課堂怎樣去吸引別人的眼球,千方百計去尋找一些華而不實的東西。使課堂變得去偽存真,簡簡單單,真真實實,只要達到目標,學生學得好就是好課。這讓我們有了更充足的時間搞教研,抓成績。我在主講《“掃一室”與“掃天下”》時,我確定了兩個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2、理解“掃一室”與“掃天下”的特殊含義。3、學習反問句。經過集體教研,大家一致認為,正確流利的讀課文應該是第一課時的目標,第二個目標應該與第一個目標合併一下。因此改為目標1、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掃一室”與“掃天下”的特殊含義。針對第三個目標,大家認為目標指向不明,語言不夠準確,改為學習反問句並理解其作用。這樣集中了大家的智慧,教學目標更具體,更明確。在設計教學環節時,大家讚賞我的思路清晰,但對指導朗讀提出質疑,認為指導的不到位。這也是我在設計教學過程中的一個弱項,正苦於沒辦法解決。這時,大家給我出點子,介紹自己的經驗。於是,我茅塞頓開,重新調整了朗讀指導方法,通過讓學生抓重點詞句,創設情境,讓學生設身處地的去讀去想,再加上我精心設計的導讀語言,我在上課前已經成竹在胸了。在多媒體教室公開講課時,我沒想到效果出人意料的好,受到年級領導和教研組姐妹的充分肯定。我嚐到了成功的喜悦,這是高效課堂帶給我的甜頭。

最後,高效課堂讓我們真正實現了“惜時增效,輕負高效”。在我校舉辦的《規範辦學行為,打造高效課堂》主題講座中,我懂的所謂的“惜時增效,輕負高效”是指“惜課內之時,增課堂之效,減課外之負,建高效課堂”。我們的高效課堂要在當堂完成學習任務,把學生從過重的課外負擔,題海戰術中解放出來。孩子們在課堂上注意力更集中了,精力更充沛了,學習效果更明顯了,學習興趣更濃厚了。我也不用跟在學生後面像要帳似的催作業。孩子們有了更多的時間幹自己喜歡乾的事,笑得更燦爛了,更願意和我接近了,和我説了很多悄悄話。我更能掌握孩子的思想動向了,做思想工作更得心應手了,我喜在心裏,樂在嘴上。

在實施高效課堂的階段,我也積極嘗試實踐,每節課都以高效課堂標準要求自己,反覆斟酌學習目標,制定自學指導。課堂上關注潛能生,以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節作為教學重點。當堂檢測,當堂查缺補漏。孩子學得更充實了,我也感到更自信了。當然,在高效課堂的號召下,我只是前進了一小步,還有許多的疑惑需要我不斷的鑽研課標,學習教材,虛心探討,但我已經嚐到了甜頭,這條路我一定要堅持不懈的走下去。

高效課堂猶如冬天裏的一縷暖陽,讓我在這和煦的陽光中汲取力量,迎風飛翔。

高效課堂作文 篇5

高效課堂,是給我們帶來快樂的課堂,是讓我們盡情施展自己才能的課堂!

就拿上一次演課本劇《西門豹》來説吧。彙報展示時,大家配合默契,演得很投入。到了西門豹扔巫婆一段,劉瀟男扮演的西門豹特有風度。只見他像古人甩馬蹄袖一般一甩胳膊,吳雲鬆和劉宇龍扮演的兩個侍衞立刻就如狼似虎的衝上來,把演巫婆的李想架起來扔進了“漳河”(其實就是推到了多媒體後邊)。頓時,一陣掌聲從台下響起。

我們組的同學都有了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過了把演員癮,我這個組長也因為成功地做了回“導演”而心裏像吃了蜜一樣甜滋滋的。

經過我和大家的共同努力,勝利組在班中日益脱穎而出,在各科課堂中表現都特別出色。我們的能力也逐漸提高了!

高效課堂不僅讓我們做了學習的主人,給我們提供了盡情施展自己才能的機會,還為我們每一個人的進步提供了廣闊空間,讓我們的經歷更豐富。

作為勝利組的組長,幾次更換副組長後,我終於發現,更換組長不是辦法,重要的是培養組長。於是我開始培養我的同桌:苦口婆心的勸説,手把手的教方法,不斷的鼓勵。經過艱苦的培養後,一個很棒的副組長就走馬上任了。

在幫助同學提高能力的過程中,我也充分體會到了老師的辛苦。

在高效課堂中,我也經歷了一些挫折,更加成熟起來。

這個學期開學後的幾次展示,我們組戰績都不佳,我覺得難以抬頭,便想打退堂鼓。正在這時,老師找我談心,幫我分析原因,給我鼓勵、信心、支持,使我原本頹喪的精神又重新振作起來。我又開始積極投入到小組的工作中去,並調動小組成員們的積極性,努力讓小組回到重前的狀態中。前不久的公開課上,我們小組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並得到了老師獎勵的四本書!這件事使我認識到,成長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有困難與挫折,我應該努力克服困難,勇敢前進,不能知難而退。有一句話説得好:“跌倒了爬起來,不算失敗;跌倒了爬不起來,就是真正的失敗了。”

啊,高效課堂,助我們成長的課堂,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歡她,你們會受益無窮的!

高效課堂作文 篇6

伴隨着秋季的來臨,我們迎來了一個新學期、新年級,同時,也迎來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高效課堂。

所謂的高效課堂,就是上課時小組成員圍着桌子坐,大家自學合作探究。老師講的很少,把課堂完全交給了我們,讓我們盡情展示自己。

隨着高效課堂的深入開展,我發現自己在慢慢地變化。記得一至五年級,我在課堂上都是一個安靜的女生,不會講題,每次都是坐在下面靜靜地聽別人講,默默地記在心底。我本來以為只要能在試卷上寫出來就足夠了。可是,當我一接觸高效課堂,我就知道一個好學生不能只會寫,還要會説,不僅要自己會學,還要會給大家講。不僅要自己學好,還要幫助別人學好,“人不能只做襯托鮮花的小草,要做被小草襯托的鮮花!”這是我們語文老師告訴大家的話,我把這句話刻在心中,鼓勵自己,把課堂當成舞台,把自己當成主角,磨練自己。現在課堂上,當老師要我們對學或羣學時,我總是主動地幫我的同桌講解、分析,看着同桌舒展開的眉頭,別提我心裏有多開心了。在展示課上我更是表現活躍,一會兒帶領大家朗讀,一會兒帶領大家感悟像一個小老師。我變了,變得自信了,變得活潑了,當然這功勞有一半屬於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成就了我,高效課堂改變了我,這樣的課堂,我喜歡!

高效課堂作文 篇7

一、閲讀是作文的“訣竅”

要讓學生作文時“有話可説”,除了直接參加一些社會活動獲取素材外,更多地要從多角度、多層次的閲讀中獲取、吸納。閲讀是提升寫作能力的最佳途徑。

温儒敏説:“閲讀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想象力,提高分析概括能力,獲取大量寫作素材。”葉聖陶也説:“閲讀得其方,寫作的能力亦即隨而增長”。讓學生在閲讀教學中去領會寫作技巧,並用學到的知識去寫作,逐步提高。朱自清先生指出:寫作的訓練,還是從閲讀説起。雖然文章不等於生活,是“流”不是“源”,但通過讀文章的確可以影響寫作。

“大海不辭滴水,故能成其大;泰山不辭粒土,故能成其高。”學生只有通過點滴素材的積累,才會寫出出採的文章。所以,高效的作文課堂應注重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培養學生廣泛的閲讀興趣,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二、模仿

模仿是使學生由模仿到形成方法進而加以運用的高效作文訓練方法。温儒敏説:“模仿是藝術能力提升的基本途徑。”他認為,對於中小學生來説,對好的文章進行模仿練習是寫好作文的基本途徑。語文教科書上的每一篇課文、課外閲讀的名篇佳作和每年的高考滿分高分作文都是極好的範文,學生作文時都可以借鑑模仿。

在借鑑模仿範文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提要求,不搞“簡單化”操作,更要引導學生在認真閲讀範文獲得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深入剖析所學範文美在哪裏,好在何處,精彩的地方讓學生畫一畫,典型的好詞佳句讓學生抄一抄,弄清範文作者是怎樣謀篇佈局、觀察事物、敍事説理、表情達意的,並讓他們做仿寫、改寫、續寫訓練,進而實現從借鑑模仿到創作創新的“程序化”演進。

三、“聯想——拓展”法

“聯想——拓展”是引導學生打開思路的有效方法之一。聯想就是根據一事物與它事物的聯繫,而想起了別的事物。美學家朱光潛説得十分明瞭:“聯想就是見到甲而想到乙。”人們在生活中看到北燕想到春天,看到瑞雪想到豐收,説到李白想到杜甫,人們這種思維活動就是聯想。

在作文中,聯想是一種最重要的能力,起着不可忽視的作用。我們就要藉助事物之間的種種相近、相似或相反的聯繫展開聯想。例如,《荷塘月色》中的朱自清抓住荷葉與“舞女的裙”、“明珠”、“星星”、“出浴的美人”、“歌聲”、“閃電”……的相似處,寫盡荷花的色彩、光滑之美,香味、光影、歌聲、琴聲,時斷時續若有若無,摹寫了月夜荷塘的聲、光、色、味,從而創造了一個如夢如幻使人沉醉的意境。《山中訪友》中作者把山中的自然景物,想象成自己的一個個朋友,深深地表達出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要讓學生學會聯想的方法,養成聯想的習慣,形成聯想能力,只教給一點知識,兩三個例子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告訴學生一些具體的方法、可操作的步驟,並且經過多次實踐才能完成。如:

再如以“公園”為內容的自命題作文,我們啟發學生通過聯想標出各種信息,如:

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把他們對“公園”的感性認識,充分地表現出來,然後根據以上詞語,交叉組合,篩選擬題,如“秋日公園一角”、“碧沙崗上看晚霞”。儘可能聯想出生活的積累,然後根據主題的需要進行取捨。有此豐富的聯想,學生作文就不會感到無話可説了。只要聯想展開了就會思如泉湧,“下筆如有神”。但是我們也要注意,聯想始終是為中心服務的,絕不可漫無邊際,喧賓奪主,應該做到放得開,收得攏,適可而止。

四、小組合作,讀寫循環

美國著名作文教學專家唐納德·格雷夫斯指出的:“學生最好在一種有組織的,且能起到互相激勵和支持作用的專門專業氣氛中進行寫作,這樣的寫作訓練才是真正有效的。”而《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探究,實踐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和接受性學習方式的有機結合。”這都讓我們意識到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重要性。因此,筆者在作文教學中嘗試引進“小組合作、讀寫循環”寫作訓練方法,它是華東師大熊川武教授根據“自然分材”的教學理念,結合語文學科作文的特點,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發散思維為主要目標,結合學生的特點,還課堂給學生,讓弱生上進,優生更優,全體學生齊發展,而研究出的一種新型的高效作文課堂教學模式。它是在教師組織下,由全班學生共同參與,分工合作,輪流寫作,循序漸進的一種寫作訓練。它一般有三至五個同學組成一個寫作小組,同學們按照目標、閲讀材料、發散、説文、讀範文、寫作、自讀、互評、修改九個步驟,每人寫一篇作文,循環批閲,週週相遞。習作間常常因為在主題的某一方面(或思想上、或藝術上、或語言上、或情節上)互受啟悟而篇篇相生,反覆求證,繞一條明線直瀉而下;或宕開一筆,另闢領域,再造意境,重又引發諸生的下一輪的爭鳴。這是一種讀寫互生,循環相續的動態發展過程。寫作小組的每一個成員都身兼雙職:既是作者又是讀者;既是風景的創造者,又是風景的欣賞者。循環作文因而會被建設成為同學們的感情驛站,精神家園。小小的作文本,對小組成員來説,具有很高的紀念價值。

小組合作、讀寫循環尊重了學生的自主寫作,強調寫作是學生自己的事,是學習生活的需要,是成長髮展的需要,是生命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自主寫作是對“被動寫作”的一種否定,是為寫作主體正名,是對寫作主體“以我手寫我口”的正視和尊重。寫作是種情結,是心情的自然流露,是思想的反覆對話,是和生命軌跡同步發展的文字載錄。讀寫循環作文恢復了寫作主體應有的地位,於此同時,也把教師從越俎代庖的支配地位上請了下來,回到引導幫助的本來位置上。

小組合作、讀寫循環是一種集體關注之下的個體寫作活動,體現了知者先行、抓大放小、自學互幫等“自然分材”教學原則,是一種在合作中交流,在合作中分享,在合作中評價,在合作中提高的寫作訓練。它的出現契合了學生寫作的心理需要,是教師提高寫作指導有效性的重要途徑之一,是促進學生作文能力提高的.重要保障。

五、作文講評要講藝術

長期以來,老師的評語從小學到中學全是套話,批改拖沓,一篇作文拖上十天半月,學生自己寫的什麼都快忘光了。批改之所以出現這些現象,原因在於教師的教學觀念導致批改方式僵化,講評隨便,無針對性,藥到病不除,儘管學生作文寫了不少,但寫作水平提高卻不快。《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的寫作態度作出了明確的要求:“有獨立完成寫作的意識,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節。”從某種程度上來説我們可以把寫作態度理解為寫作覺悟,具有良好寫作覺悟的人往往具有這樣的情感體驗:“自信、自由、健康、創新、興奮、專注、清醒、覺知、虔誠、獨立、歡快、流暢”(《新課堂作文——寫作狀態》),在這樣的條件下,學生的寫作才會是真正意義上的“言為心聲”。因此教師作文講評要講藝術,進行成功教育、快樂教育。在課堂上,師生一起討論評價,共同交流心得,同學習、同進步,此時老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導者,學生也不再是唯言是聽的接受者,大家互相尊重,互訴心聲,陳説理由。那種“你教我學”的講評方式被徹底打破了,在這裏,學生“眉飛色舞”地陳説自己眼中的世界,自由地對作品、作者及所描寫的事物、人物發表意見。老師在這裏的角色,是個讀者,對好的,表揚一下;對不夠準確的,頂多説説自己的看法而已。一句話,生生合作的寫作交流,師生合作的訴説心聲,傳道解惑,使教與學的角色平等轉換,促進了師生間情感的交流,使師生共同進步。

當然,文無定法,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善於發現、挖掘、拓展、創新,就會極大地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智慧能源,就會使我們的作文教學煥發出最燦爛的光彩。

高效課堂作文 篇8

日前,我們學校的“適度教育”研究(國家“十一五”研究課題)已經順利通過了中期評估,我們全力打造的“自主高效”課堂也深受各位專家的好評。課堂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我們圍繞“自主高效”對學生進行的課堂五環節教學模式的訓練發揮了很好的作用。現總結如下:

一、“預習探究”環節

我們把預習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由輔助性環節演變為獨立的教學環節。學生的課前預習,並不是把預習簡單的放給學生,而是經由老師設計好學案佈置給學生,學生根據自己的相關經驗、知識水平去體會、感悟,找出解答方法和答案。學生通過預習,品味感受語言文字;通過預習,積累運用語言材料。有些文章的精妙之處,獨運匠心,不是靠教師講解所能理解、體會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養成課前預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又培養了自學能力。

具體操作方法(教給學生預習方法):

一看:看每篇課文後安排的練習和思考題,讓學生做好帶着問題讀書的準備。二查:讓學生查閲課文作者情況;查閲課文中的人物情況;查閲課文的時代背景,就為後面的讀書理解作好了鋪墊。三讀:讓學生通讀課文。對學生的閲讀速度、遍數可不作硬性要求,應讓學生視個人情況而定,讀通讀順即可。四劃:要求學生把生字新詞、多音字、好詞佳句、重要內容、自己疑惑的問題、文章段落等用符號標劃出來,真正養成“一邊讀一邊想”的好習慣。五想:要求學生在預習時對①寫了什麼?②怎樣寫?③為什麼寫?這三個問題進行思考。

二、“交流展示”環節

目的: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能專注的傾聽別人發言,並適時適度補充、鼓勵、讚美對方。人人勇於交流,善於 交流,達到高效合作。

具體操作方法:(1)小組內針對本課學案進行交流,對標註出的疑難問題重點交流。 (2)強調小組長的統領作用,調控交流時間、進程、方向和內容,督促組員落實。(3) 各小組彙總自己組內不能解決和解決不到位的問題。(4) 老師對本節課的自學從學習、紀律、小組合作等方面進行總結、評價,逐漸規範學習程序。

三、“質疑釋疑”環節

目的:訓練學生能從不同角度提出高質量的問題,提高質疑能力。從而讓學生體驗提出問題、思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快樂。

具體操作方法:教給學生質疑問難的方法,如從“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字詞發問,從能體現思路、揭示重點、統率全文的題目設問,從不理解的句子、句子之間的聯繫方面發問,還可以從標點符號方面發問等。對於學生的質疑,教師還要善於點撥釋疑,針對具體的教材選擇一些值得探究的問題,引導學生討論。

四、“主題訓練”環節

目的:力爭一課一得,使學生在閲讀中學會聯繫和發現,使語文學習真正成為讓人智慧的學習。

具體操作方法:

1、按類整合教材中的文章,做好整冊規劃、單元規劃。2、及時提煉總結學法、寫法,並能舉一反三。如寫人的文章,可以總結人物的描寫方法:外貌,動作,語言,心理,細節描寫等,然後緊跟上一個小練筆進行有針對的應用練習;敍事的文章,可以總結事件發展的過程,理清記敍的順序;寫景的文章,要總結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點來描寫的。

五、“拓展延伸”環節

目的:拓展語文學習的範圍,通過廣泛的實踐,提高語文綜合應用能力。

具體操作方法:

1、比較閲讀,提升能力。即選取相關的教學資料,把內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聯繫的讀物加以對比,由此及彼、求同求異、拓展延伸,從而讓學生牢牢掌握所學知識。

2、拓展閲讀,豐富語文素養。教師用誘導、點撥、激勵等方式促使學生就某一篇課文的某一主題,搜尋更多的閲讀材料加以整理與閲讀。

3、發揮想象,補充情節,利用課文所留出的“空白點”,對文章進行再創造。

4、隨堂練筆,應用反饋。教學過程中,教師適時地採取隨堂練筆的形式,恰如其分地引導學生感悟體驗作者的情感。

當然,要創出我們學校的特色,雖然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是隻要我們堅持這種信念,制定詳細的規劃,經過我們的努力,一定會創出一條路子,學生會還給我們一個精彩!

高效課堂作文 篇9

在每個時代上學學習都是很快樂的事情,但是在我們這個時代學習是更快樂的事,因為在這樣的課堂上可以展現自我,讓我們性格開朗,學習更自在輕鬆。

在上課的時候,課堂就有我們自己主宰。這樣我們就會把不會的題記得更清楚,把會得題弄得更明白,同時上台展示不僅是展示你的風采,更是鍛鍊你的勇氣和信心。記得我第一次上台展示的時候,我特別緊張,肚子裏像有好幾只兔子在怦怦地跳,雖然我不是第一個上台展示,但收尾的重任卻落到了我的肩上,組長臨上台的一句話讓我更加緊張了:“收尾就全靠你了,你要收不好,我們前面就算白展示了”聽到這句話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調整心態,等到展示的時候好好發揮……

我們展示完後給予了我很高的評價,正因為這高的評價,我的勇氣才收了回來,經過這一次的展示,我上台展示的次數也頻繁增多,我的學習也有了很大的進步。我覺得這種學習方式比以前好多了,而且好處也很多。比如:可以讓我們不懂就問,訓練語言表達能力,體會老師的艱辛,而且還能培養膽子。

我希望我能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更加優秀。

高效課堂作文 篇10

勤教授説過:“無論課程改革怎樣改,鑽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我們教師永遠的基本功。”只有把握好教材,教師在教學中才能遊刃有餘。所以,高效課堂教師深入研讀教材,整體把握教材佈局尤其重要。

一、高效課堂要在備課上下功夫。

要想把握教材佈局,在備課前教師一定要經過大量的閲讀和準備,不單是寫寫教案那麼簡單,自己必須獨立深入認真鑽研,第一次備課可以不參照任何名家教案或參考書,第二次對準自己背的課參照別人的備課,看看哪些是別人想到而自己沒有思考到的,想想別人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吸納別人的智慧補充自己的教學設計;最後在上課後,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寫出課後反思,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這樣的備課能促進我們教師獨立思考,使能力不斷提高。

另外,備課要立足兩角度,緊扣兩條線。

① 兩角度備課。對同一教材的內容,師生的年齡、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都有巨大的差異,必然對教材內容的實際解讀相差巨大。因此備課時,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準確理解編者意圖,不但要站在教師的角度去備課,同時還要設身處地站在小學生的角度去讀教材,並提出疑問。首先站在學生認知的角度,站在文本整體的高度,體察學生閲讀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需要具備的方法,分析應該落實的知識、訓練重點,找到三維目標的交匯點,在心裏和學生先期對話,徹底吃透教材,能夠對教材內容舉一反三,變式練習層層遞進。然後再統籌安排在教學中應教什麼、怎麼教?學生學什麼、怎樣學?

②兩條線教學。教材的編排有兩條貫穿始終的主線:一條是明線,即知識的聯繫;另一條是暗線,即掩藏在知識背後的數學思想方法。如:在教學《分數加減法》時,明線是:分數加減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減法的意義相同。暗線是:在本節課教學中藴藏着遷移類推等數學思想方法。在教學時在學生根據主題圖提出問題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解決問題先嚐試解決提出的問題。(1)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根據題中的信息,第①題和第②題該怎樣列式呢?讓學生動筆寫一寫。根據學生彙報,板書: 1/16+7/16=,7/16-1/16=。讓學生説出算式的意思,引導學生理解:分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的意義相同。(2)利用分數的意義,理解同分母分數的算理,並總結其算法。學生嘗試動筆算一算1/16+7/16,通過交流得出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這樣學生就將整數加減法的意義遷移運用於分數加減法的問題解決中了。教學中有意不呈現分數加減法的意義,而是刻意引導學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數加減法的舊知遷移到分數加減法這一新知中。緊扣兩條線索,幫助學生利用已有知識經驗來嘗試計算分數加減法。學生經歷了計算的全過程,就會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不少教師在備課時,只習慣於備教學內容,而忽視備學生。如果教師不去研究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不去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選擇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合理設計教學活動。仔細考慮課堂教學中的細節問題,對於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的認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慮,針對可能發生的情況設計應急方案,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還要設計高質量的有針對性的課堂練習。例如:教學相遇問題時,在鞏固練習中設計工程問題、工效問題、還有相背而行,因為它們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相遇問題完全一樣。最後在變式聯繫中設計一道追擊問題,拿它和本節知識做比較,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這樣安排學生能對本節課的知識牢固掌握、靈活掌握,也就是能夠舉一反三。

二、高效課堂要改變教師觀念,關注教與學的過程。

新課程背景下,老師的角色變了,教與學的方式變了,我們對高效課堂關注的重點也要改變。新課程要求學生全員、全程和全身心地參與教與學活動,學生的情緒狀態要關注,老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學生要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學習之中,並能自我調節和控制學習情緒,對學習能保持較長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慾。教師要激發學生的深層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獨立思考,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闡明自己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遇到困難能與其他同學合作、交流,共同解決問題。另外,課堂上要善於換位思考、轉變老師與學生的角色,例如: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讓學生自己閲讀畫角的方法,然後告訴老師畫角的步驟,學生一邊説老師一邊畫,共同完成。這樣做的目的是學生以後在閲讀教材時能夠讀中有思,思中有讀。在課堂上還要鼓勵學生敢於提出疑問,引導學生產生疑問,進而發現問題,要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可以隨時質疑,會質疑本身就是思維的發展、能力的提高。通過質疑使學生獲得有益的思維訓練,變“學會”為“會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再發現問題”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例如:教學認識四邊形一課,老師讓學生觀察所有的四邊形,問對於這些圖形還有什麼疑問,一個學生就問到:為什麼都是四邊形而形狀不一樣,學生能提出這樣有價值的問題,説明這個學生已經積極思維並養成了勤于思考問題的好習慣,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

三、規範作業書寫,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良好學習習慣。

教師需要做的是精心設計作業、創新作業批改方式、減少學生重複、機械、無效的作業。教師精心地設計具有針對性、層次性、選擇性、實踐性和開放性作業,創新作業批改形式,發揮作業批改中學生的主體參與作用,師生心靈交流的激勵性作用,作業及時評價,促進學生不斷改進和發展的作用。

主要措施:加強教師作業佈置和批改情況的檢查和講評,組織作業設計研討,開展優秀班級作業展評、學生家長評教等措施,推進作業設計的優化,使教師形成自主設計高質量作業並及時批改評價的良好習慣。我們不僅要鼓勵學生成績的進步,更要鼓勵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對學生能積極地發言、認真地練習,及時完成作業等都要及時地鼓勵。我們適當的激勵,正是為實現全體學生高效學習,實現課堂更大面積高效作準備。

我心目中的高效課堂

一、要“清”。知識清、方法清、思路清、環節清、滲透點清。“清清楚楚一條線體現數學味”。二、要“新”。內容新穎,方法創新,更吸引人,有更多探討的價值。三、要“活”。方法靈活,學生思維活躍,師生靈動,課堂開放。四、要“實”。又活又實,活而不亂,該落實的知識、方法、技能、情感態度等方面都能落實。五、要“奇”。出其不意,與眾不同,設計奇特環節,探討有價值的教法。讓我們共同努力:將我們的數學課堂變成真正人文的,靈動的,現實的,煥發生命活力的舞台。在這裏,只有智慧與智慧的碰撞,心靈與心靈的交融;在這裏,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每一個人都能擁有自己的尊嚴,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成長。

標籤: 十篇 高效 課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jianzuowen/ketangzuowen/3r3oq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