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件作文 >課堂作文 >

初中課堂作文教學方法

初中課堂作文教學方法

掌握了獲取知識的方法就等於獲得了啟開知識寶庫的鑰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課堂作文教學方法,希望大家喜歡。

初中課堂作文教學方法

一、引導學生堅持寫週記,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2017年,荊門市龍泉中學北校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其問題是:你對作文感興趣嗎?為什麼?在回答“感興趣”的同學中,他們的理由有(1)從小喜歡(36%);(2)老師精心指導(35%)(摘自《語文報》)。可見,儘早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老師精心指導,對學生的寫作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興趣就會主動去做,;主動去做就會成為練作文的有心人,他的作文練習就一定會有成效。孔子曾經説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好之,樂之,就是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漲,以學為樂,欲罷不能。在我剛接這一屆的新生時,我就開始注意培養學生寫週記的興趣,我只所以讓學生寫週記而不是日記,一是這種訓練形式更靈活,二是時間間隔適度。起初,大多數學生害怕寫,覺得無話可説。為了打消學生的畏難心理,我讓他們大膽去寫,我跟他們講,週記還不是日記,我們在一週內總是會做或見到許多事情,或有許多想法,大家可以隨便寫。但有一個要求,就是要寫實話,寫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只要學生態度認真,不管長短,我都給予表揚。一個學期下來,學生就不害怕寫日記了,於是我提高要求,讓學生選擇有價值、有意義、有思想內涵的事去寫,我每個星期一早上將週記收上來,下午就去講評,主要目的就是鼓勵學生寫,評講以讚揚為主。再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學生對寫週記有了深厚的感情,。這樣長期堅持下來,週記不僅記錄了他們的喜怒哀樂、成長變化,而且為作文打下了基礎,收集了素材。

 二、讀寫結合,以讀促寫,培養基本的寫作能力

中學作文教學一個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讀寫結合,以課文為寫作範例,模仿借鑑,以期實現對範文的超越,最終走向創造性作文。如何做好以讀促寫的工作?首先,要對課文讀懂、讀活,加強思維火花的點撥。學習《故鄉》一文後,我以《變》為題要求學生模仿魯迅寫楊二嫂和閏土的方法來寫一個相隔多年後才相見的同學。我引導學生思考:(1)魯迅筆下的人物外貌有什麼變化,語言有什麼變化,動作有什麼變化?(2)為什麼這兩個人物會有這樣的變化?(3)作者這樣寫要揭示什麼主題?如果沒有這些問題作基礎,學生就會走入機械模仿的誤區,過去我在作文指導中,過多的注重對課文寫作方法上(即形式上)的分析,對課文思想內涵方面指導較少,結果有不少學生寫自己的同學時就用上了“像一支細腳伶仃的圓規”,“他恭恭敬敬地叫我‘王小明’”之類的話,這些語只不過是生搬硬套。而讓學生讀懂、讀活教材,並加強思維訓練之後,學生在借鑑時就不再是“邯鄲學步”式的搬抄,而滲透了自己的思想。這樣練下去,學生要不了多久就會拋開課本,走自己的路,用最適當的方法,寫自己最想寫的話,他們的作文能力必將得到大的提高。

三、加大閲讀量,走進作文的新天地

(一)學習最新期刊,打開學生靈感之門

寫作,最怕落入俗套,脱離時代,缺少新意,千篇一律。這種現象固然與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有關關,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對周圍活生生的事缺乏發現,缺乏寫的勇氣。從學生初二時起我就讓他們每人訂一份中學生期刊,並且每週專門用一節課指導他們閲讀。因為學生在閲讀上存在着嚴重不足,表現在:(1)閲讀無目的、無計劃、無時間保證、無做讀書筆記的習慣;(2)隨便翻翻,只重情節不善於質疑;(3)對故事看得多,對其它知識讀得少。於是我加強這幾方面的指導,努力使學生讀有所獲。在閲讀中有的學生髮出了驚歎:“哎呀,假如記憶可以移植,這樣的東西也可以寫進作文?我也可以寫!”

“《windosXP,我的新朋友》。我也喜歡電腦,我怎麼就沒想到寫它呢?”顯然,這些最新的期刊傳遞了最新的信息,寫出了他們的同齡人的思想和生活,這就無疑擴大了學生的視野,開闊了他們的思路,增長了他們的知識,提高了讀寫能力,更重要的是這些出自同齡人之手的文章啟開了他們的靈感之門,增添了他們寫作文的勇氣。在這些活動後不久,我的學生就有作文在《荊門晚報》、《全國中學生優秀作文》等刊物上發表,也有學生在分局作文競賽上獲一、二等獎。

(二)讀名著,吸取思想與語言的精華

葉聖陶先生多次強調:“要提高學生閲讀能力,靠薄薄的課本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要大量閲讀……一學期讀它80至100萬字不夠多”。閲讀和寫作相輔相成,開卷有益不僅僅表現在閲讀期刊上,更要在對文學名著的閲讀上得到體現,因為名著、名篇是千百年來人類智慧的高度概括和結晶,這些作品的豐富思想和文化內涵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和巨大的激勵作用,這些作用不是幾本課本就能取代的。例如:《鋼鐵是怎能樣煉成的》一書主人公保爾的內心獨白:“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這段獨白成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座右銘。今天,保爾的光輝形象仍然激勵着中國年輕的一代。像這樣思想深刻的句子,或是自己認為的佳段妙語,或生動的描寫,或生動的對白,如果能摘錄下來,經常讀一讀,一定會有新的體會。因此,當學生剛上初中時,我就讓他們準備了摘錄本,三年來,有的已經積累了三大本材料,涓涓細流,匯成江河。日集月累,學生的知識豐富了,寫作時,自然有路可循,有話可説,有事可寫,有感受可發,他們的作文一定會步入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新天地。

 四、研究作文命題,強化課堂作文的練習

上述三點作法,我從積累語言素材和內容材料上談得較多,這些材料如何得到運用,成為學生自己的東西?關鍵還在“練”字上。如何練?簡言之,一是要多練,二是要限時練,三是讓學生能練。

多練。如果不多練,學生積累的材料再多也只能算作一堆死材料,時間一長,這些材料就會“生鏽”。因此長期以來,我堅持讓學生每週練兩篇作文,一篇由老師精批精改,精講精評;一篇由同學們互批互改,互相交流,並推薦優秀作文在全班交流。

限時練,就是讓學生必須在一節課的時間內按要求完成一篇作文。一開始的時候,大多數學生不能按時完成,有的雖然能完成,但是質量不高,這説明學生還不善於將平時所觀察的、所想的以及所積累的材料最大限度的調集起來進行篩選、取捨、運用。但是我沒有降低要求,而是堅持按這種方法練了下來,通過兩個學期的訓練,全班大多數學生能夠在45分鐘內完成一篇內容完整、選材新穎(或較新)、主題明確、語言通順的習作

關於命題的研究。學生作文命題無非有三種方式,一是自由寫作,不作任何限制。這種練習比較自由,我們通過寫週記這種形式不間斷地進行着練習。一種是給材料作文,這種作文方式既有一定的限制又可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我們練習的重點之一。還有一種是半命題和全命題作文,這種作文訓練方式最為普遍,對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他們的作文能力也最為直接、最為有效,但是如果文題命得不科學,往往會阻滯學生思維的發展,造成學生無所適從,無話可寫,無處着筆,或雖然寫了,也缺乏真情實感。比如近些年有的地方就出現了諸如“做跨世紀的主人”、“頭上的一片藍天”、“三月,播種理想的季節”等作文題,這些文題,意義抽象、形象模糊,初中生很難準確把握,最後只好去堆砌一些“假大空”的漂亮話,或者從一些教輔書上生吞活剝一些似懂非懂的語句。這樣去作文,別説提高水平了,最後會練得連學生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説什麼了。

荊門市參加了全國中考語文改革試點,在作文命題上,荊門市提出了一條響亮的口號:“不給學生設置審題障礙,讓每個學生都有話可説;讓能走的走,能飛的飛。”命題者在命題時寫了一段充滿感情的導語,然後給出一個非常容易理解的題目:“最珍貴的……”,這個命題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不僅使每個考生有話可説,而且有一大批好作文脱穎而出。其實我的學生之所以能夠在每週都寫兩篇作文(不含週記)而有話可説,學生能夠在一節課內完成一篇有質量的習作,與我的命題樸實、清新不無關係.。如何命題?一句話,多多深入學生的生活,多多瞭解學生的所思所想。比如,我命的文題《第一次進語音室》、《今天,我忘了帶作業》、《我最愛唱的一支歌》等無不來自學生的生活。對於這樣的命題,學生的潛能就能最大限度的被髮掘出來,他們又怎麼會不喜歡寫作文,作文水平又怎麼會不提高呢?

幾年來,我的學生課外自覺練筆的多了,偷偷向外投稿的多了,作文被刊用或獲獎的多了,這些情況不正是我作文教學取得成功的明證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jianzuowen/ketangzuowen/mmwxy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