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件作文 >課堂作文 >

【推薦】課堂作文合集八篇

【推薦】課堂作文合集八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課堂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推薦】課堂作文合集八篇

課堂作文 篇1

你可曾見過山中的小溪?汩汨流淌在山間,或清澈或微綠,精緻秀麗惹人喜愛。而那兩條同源不同命的小溪卻給我上了意義深刻的一課。

假期到來,我也想放鬆一下,於是便去奶奶家,爺爺要去山中,我想起山間壯闊的風景,便自告奮勇的同去。晴朗的天氣,空氣卻灼熱濕悶,但光線打在樹上投下的駁雜光圈所形成的翠綠美景撫平了我的煩躁。

漫步山間,炙熱温度的陽光被層層葉片阻隔,照在身上時只覺微暖,空氣中帶着清新的植物香氣讓人心曠神怡,正當我醉心於山中美靜時,視線卻在不經意間納入了一股清流那是一條小溪,似一條長長的傷疤,不平崎嶇,遍佈碎石,它歡樂地奔湧,用自己瘦弱的身軀撞擊着攔路的巨石,它沒有大河的彭湃,卻有着毫不遜色的氣勢,巨石被撞寄出了裂縫,不平的突起被水流掩蓋抹平,它驕傲的向下,與那地下的暗河匯合,繼續着向前方的征途。 似是察覺到我的視線,一旁的爺爺説:“這山裏啊,有兩條溪,一條在這,一條在這片林子的那頭,它們的源頭啊,都是山上的一口泉,只不過啊,只一條又流回了地下,那一條早在半路消失了。”心中一動,我偷偷去看了這條溪的兄弟,那條與它從同一源頭開始征程的小溪卻沒有它的氣勢,水道平緩,在細碎砂石中,它不緊不慢的流着,越流越小,最終被一小圈微凸的碎石圍在了中央,變成了一個小小的水窪,在烈日下被炙烤,慢慢消亡它再也不能流向遠方了。

站在溪旁,我感到由衷的敬畏,這兩條小溪給我上了重要的一課,我明白了:過度的安逸和平順會使人失去前進的力量,稍遇挫折便一蹶不振,只有不斷經歷磨難與挫折,在這之間打磨自己,造就一往直前的力量和氣勢,才能最終有所成就。

課堂作文 篇2

我對自己的課堂評價總是由感性入手。如果一節課下來,自己沒有獲得一種愉悦的滿足感,基本上就被否定了。向來,我是不挑剔學生的——學生本來就不是可以挑剔的。課堂出了問題,學生沒有因為這節課而感到快樂與充實,沒有新的發現或驚喜,責任一定在我自己身上。實踐告訴我,即使“隨心隨性”的課堂很少規劃的痕跡,即時生成的智慧更加亮眼,但課前沒有在心中進行邏輯嚴密的主問題和主線索的設計,就會缺少課感,課堂往往走不遠。

我一直是主張把課堂還給學生的,課堂上儘量讓學生去展現自己,挑戰自己。經常會發現,哪怕是教師覺得學生可能很難解答的問題,卻總會有學生帶來驚喜。並且,如此得來的答案,不知比教師反覆啟發或不厭其煩地講解得來的要強多少倍。今天有學生讀古詩《山行》時,將詩人杜牧讀成了“杜甫”,我想藉此機會涉及一點“李杜”和“小李杜”的知識,但又不希望從我的口中生硬地講出來,便這樣引出話題:“這位同學不小心將杜牧讀成了杜甫,説明在他的心中杜甫比杜牧更有名氣。説到杜甫我不自覺地就想到了李白……”我邊説邊觀察孩子們的動態,就在我認為他們都沒有這樣的知識積累準備取其下策時,一個女孩開口了:“我好像讀到過李白和杜甫合稱為‘李杜’,杜牧和李商隱合稱為‘小李杜’。”她發言的時候,孩子們聽得特別認真。肯定,如果這句話是從我的口中講出來的,學生不過是聽天書而已。

讓學生自己從具體的文本中發現語言文字的祕密,是我在課堂上踐行的觀點。例如,像《我們愛你,中國》這樣的現代詩,對於小學生而言,所謂內容的理解並沒有多大意義,因為詩歌表達的情感,哪怕忽略了具體的詩句與詩歌形象,題目也直白地告訴了讀者。關鍵在於,這首詩是怎樣運用詩的表達方式來抒發情感的——直接作用於聽覺的節奏、韻律、對仗更顯得感性。但是,如果學生沒有這樣的經驗,該如何引導他們去發現呢?我通過範讀和有意改變韻腳的方式,鼓勵學生邊聽邊感受,然後發表自己的看法。果然,不僅有學孩子發現了押韻,還有孩子發現了對仗。

但是,這貌似成功的課堂並沒有讓我找到成就感。問題出在哪裏呢?我覺得課堂上孩子們的思維並不流暢,無謂的干擾太多。這些干擾雖有來自孩子們的,而更多的卻是來自我自己。什麼樣的干擾呢?自己沒有全身心地投入,沒有一個可執行的願景作為課堂行走的嚮導。這些日子,忙忙碌碌,且欠缺章法,很少能為哪一節課精心準備,常有心不在焉之感。

毫無疑問,成就學生自主地位的課堂,不僅需要理念的支撐,還需要行動上的運籌帷幄。

課堂作文 篇3

俗話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每個小學生都要按照《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認真遵守課堂紀律。

我們班的情況可以歸納為:上語數英三個主科,主動向老師問好,上課坐得端端正正,大多數同學都認真聽講;科學課、電腦課、美術課等科目,被同學們列為“副科”,一致認為只要學好了主科,這些科目都不那麼重要。

我們經常會出現這種現象:“副科”上課鈴打響,老師已經走進了教室,可同學們還各自做着自己的事,很多人人抬頭看老師,甚至很多同學都不向老師問好。又一次,開始上課後,同學們有的玩遊戲,有的看漫畫,有的做作業,有的竟然在教室裏丟粉筆!L老師忍無可忍,大發雷霆,可還是沒有一人搭理他,老師生氣地轉身就走……

不遵守課堂紀律,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上美術、科學課等“副科”時,老師們辛辛苦苦做出的幻燈片,沒有幾個同學願意抬頭看一看。老師心裏會有多傷心啊!老師在講台上講課,講得嗓子都啞了,可是沒有多少同學在認真地聽講,都在各做各的。哪位老師會不感到難過呢?久而久之,老師就會對同學們喪失信心,為自己來到這個班級上講課感到難過。

上課不遵守課堂紀律,“開小差”的同學,錯過了老師講的知識重點,肯定會在當天的作業上出現問題,也為接下來的課程設置了“障礙”;同時,對其他同學的影響也很大。俗話説:“一隻巴掌拍不響。”那些上課不認真聽講的同學,當然會感覺到無聊,難免會控制不住自己,找別人講話。這麼一來,那些認真聽講的同學,就會受到他們的影響。

有些同學自己知道不該上課“開小差”,可是自己沒有辦法控制。其實,在課堂上,同學們偶爾的“開小差”是正常的。雖然走神了,我們也可以把“飛”出去的心再請回課上。

我們可以先和周圍同學或老師説好,在自己上課走神,不遵守課堂紀律時提醒一下自己;如果看到了同學上課不遵守課堂紀律,我們可以適當提醒,讓他的思維再次回到老師的教學中。

如果實在沒有止住“開小差”的行為,導致聽課任務沒有完成,要在課上將老師講的重點抄下來,課後立即詢問聽課的同學,以保證知識沒有欠缺,不影響下一節聽課。

一個遵守課堂紀律、認真學習、尊重老師、團結同學的同學,一定是一位成績優秀、品德兼優的學生,我們每個同學都要努力爭取做到這一點。

課堂作文 篇4

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髮明瞭自動發報機之後,他想賣掉這項發明以及製造技術,然後建造一個實驗室。因為不熟悉市場行情,不知道能賣多少錢,愛迪生便與夫人米娜商量。米娜也不知道這項技術究竟值多少錢,她一咬牙,發狠心地説:"要兩萬美元吧,你想想看,一個實驗室建造下來,至少要兩萬美元。"愛迪生笑着説"兩萬美元,太多了吧?"米娜見愛迪生一副猶豫不決的樣子,説:"要不然,你賣時先套商人的口氣,讓他出個價,再説。"

當時,愛迪生已經是一位小有名氣的發明家了。美國一位商人聽説這件事,願意買下愛迪生的自動發報機發明製造技術。在商談時,這位商人問到價錢。因為愛迪生一直認為要兩萬美元太高了,不好意思説出口,當時他的夫人米娜上班沒有回來,愛迪生甚至想等到米娜回來再説。最後商人終於耐不住了,説:"那我先開個價吧,l0萬美元,怎麼樣?"

這個價格非常出乎愛迪生的意料,他心中大喜,當場不假思索地和商人拍板成交。後來愛迪生對他妻子米娜開玩笑説:"沒想到沉默了一會兒就賺了8萬美元。"

頓悟

沉默是金。在人生的很多關口,譬如面對一個自我讚揚的環境,面對一個據理力爭的爭論,面對一個強詞奪理的上司等情況時,沉默雖然不會像愛迪生一樣創造8萬美元的價值,但它同樣會讓我們看到剎那間的前程和退路,沉默可以給對方和自己都留有餘地,沉默甚至可以挽救我們。

沉默是無聲的語言,有一種埋藏在深處的震撼力。沉默可以積蓄力量,有力量的人更多的是以沉默的方式表現出來的。

學會適時沉默,除了可以不戰而勝之外,還可避免自己成為別人的目標。

沉默是一種氣度,只有沉浸其中,才能體味到它的價值。

課堂作文 篇5

生活中是課堂。只要你細心感悟,就會獲得人生的真理。

大年三十的夜晚,我同家人們一齊歡享的喜悦。這時,鞭炮的巨響撼動了整個大地,煙花的光彩映紅了深藍的夜幕。在人們歡呼之際,我卻陷入了沉思:煙花在空中描繪出一幅絢麗的圖畫,繪出了節日的美景;鞭炮聲交織成一曲震耳欲聾的交響樂,奏出了喜慶的氣氛。但是,那畫筆是一筆一筆畫上去的,每一筆都是一束煙花用燃燒換來的綻放,都是無數火星用熄滅換來的閃光;那曲是一聲一聲奏出來的,每一聲都是一掛鞭炮驚天動地的破碎,都是一枚小炮從被點燃走向隨風飄落和過程。它們的生命固然短暫,但是它們在夜空中留下了最輝煌的一刻,在人的心裏留下了閃光的永恆。我不禁想到了人生。在短暫的一生中,有的人碌碌無為,成為了世界上真正的過客,有的人勤勤懇懇,儘自我的最大努力,為這個世界增添一分精彩。哪怕這一分精彩是微不足道的,但也足以感受到生命的價值……

在那一天,我獲得了人生的一大真理,而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依舊感受到了人生的哲理。

我是個戀舊的人,這在我的抽屜中就能看出來:舊書、舊文具簇擁在這個狹小的空,時而還有些針頭線腦之類。不知為何,我總捨不得丟掉它們,好像我與它們之間有一種割捨不下的情緣。但是,這些雜亂的舊物經常給我添了許多麻煩。於是,我最後下決心扔掉它們。抽屜一下子變得整齊了,我會隨之學會了捨棄。當你犯了錯誤時,試着捨棄導致你悔恨的種種錯誤,捨棄因犯錯而帶來的自卑與羞辱;當你遭受挫折時,試着捨棄你的沮喪與絕望,才能產生堅強的信念支持你應對現實……,捨棄是艱難的,但是在捨棄下才能有新的開始,才能漸漸成熟起來。那一天,我又一次上了人生中重要的一課。

其實,生活就是課堂。在這個大課堂中,我們不斷吸取教訓,不斷獲得新知;在這個大課堂中,我們不斷充實自我,不斷刷新生活。睜大你的雙眼,讓我們在浩瀚的課堂中,來探尋人生的真諦。

課堂作文 篇6

一個人走路時,我常常會忍不住停下,將腦袋仰到最大的角度,讓自己的眼中只剩下一片澄澈的藍。我喜歡徜徉在這無際的蒼穹裏,久久地沉醉。

我從不期望天空用風雲變幻、電閃雷鳴來激盪我的心胸,我只想靜靜地站在她面前,端詳她的面容,去感受她的爽朗、她的憂愁、她的嬌憨、她的沉靜……每一絲細緻入微的變化總要引起我的暗自驚喜,即使她熟悉依舊。

陶醉於天空,陶醉於她的明媚陽光、縷縷流雲。天空是愛美的,她喜歡用綢緞般的雲彩為自己縫製一件好衣裳,而那白亮耀眼的太陽,則是她精心打造的璀璨皇冠。天空又是愛笑的,當她淡淡地笑時,那片藍色是柔和而清透的,向我毫不吝惜地敞開心扉。當她想起了什麼開心事而開懷大笑時,雲朵便開始不安分地躥動,太陽也一改往常的和煦,放出熱烈而奪目的光芒,彷彿要讓所有人都知道她心中湧起的快樂,鳥兒也適時掠過天空,響亮地啼鳴,為她播撒笑聲一片。有時她又做回了女孩子,嬌羞可人,悄悄地收斂起陽光,雲朵也浮起一片緋紅……我喜歡抬頭望着這晴時的天空,好像看着一位與我年齡相仿的'姑娘,體察她的心細如髮,然後會心一笑。這樣的天空也是最為可親的,她會用温暖的陽光照亮我心中潮濕陰冷的角落,蒸乾我的愁緒與困惑,會用潔白的雲朵輕拭我的心房,直至光潔如新。

陶醉於天空,陶醉於她的霏霏細雨,落雪紛紛。陰雨天總令人心情沉悶,但只要用心品味,就一定能從中品出別樣的美麗。我執著於凝視將雨的天空,灰黑色的雲翳如同棉花團般緊鑼密鼓地堆積,使我不禁想去觸碰,看是否會有墨汁噴薄而出;我也執著於靜坐窗前,聽着或繁密或稀疏、或雄渾或綿軟的雨點敲打着雨篷,譜出規律卻不單調的樂章,我堅信這不是天空在哭泣,而是在傾吐,在吟詠自己的諸多感觸啊!住在南方的我,是很難見到雪的,每當空中飄起細如鹽粒的雪時,便是天空最慷慨的饋贈啊!此時,縱使地面並沒有披上夢幻般的銀白,縱使天空似乎昏昏欲睡,但我仍能感到一雙慈愛而欣慰的眼睛,正透過灰濛濛的雲層,注視着我陶醉的笑臉。

也許,陶醉於天空,只不過是一個愛夢的少年的痴想,但這又何妨?無論我身在何處,天空總在身邊無言相伴,這便是最好的承諾。

課堂作文 篇7

我喜歡四季裏含苞欲放的花兒,不管開在哪裏;我喜歡春天的迎春,夏季的荷花,深秋的向日葵,以及寒冬的梅花;我也喜歡開在路邊的小野花,淡雅的、濃郁的、清香的,我認為他們都值得我們欣賞。

我喜歡光;我喜歡白天的陽光,讓我們感受到温暖,我喜歡黑夜的燈光,為行人照明;多少次老師對我們的關懷就像白天的陽光,融化了我們冰封已久的心;多少次老師的諄諄教誨如黑夜中的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前行的路。

我喜歡山,我喜歡黃山的俊美,它的高大與廣博讓我歎為觀止;我喜歡故鄉的大山,它的寬廣與包容讓我留戀;站在高山之巔,看它的寬廣無邊,我似乎看到了爸爸對我的愛,在我成長的道路上,爸爸像一個指路標,為我指引着人生的方向。

我喜歡水,我喜歡湛藍的海水,當巨浪衝打過我的腳下,它依然平靜;我喜歡涓涓的溪水,當它默默地流過沙石,它依然無形,每當在大自然中摸到一股清涼的水,甜蜜又沁人的清香感便油然而生,它柔軟無比,純清似出,不含纖塵,自由自在,無慾無求,默默無聞,我似乎看到了媽媽對我的關愛,每天將我照顧的無微不至。 我還喜歡另一種水,是代表我們中華民族、我們祖國的,當我們祖國正處於危急時,它在咆哮,它在發怒,它在鼓勵中華兒女奮發圖強,它浣洗了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皮膚,它是中華的血液,它是中華的驕傲,它是中華的風骨!它,就是川流不息的黃河,它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我喜歡小草,不管被踐踏過多少次,我喜歡它不屈不饒的精神,我喜歡它不服輸的力量,我喜歡它生機勃勃的樣子,我也喜歡它的顏色、它的樂觀和積極向上。

我也喜歡樹,當我們在炎熱的夏天,火辣辣的太陽炙烤着大地。在那種火爐似的氣候中,找到一處綠樹成蔭的地方乘涼則是極大的享受。

我喜歡圖書,不論是哪一類;我喜歡益智的故事書、有趣的童話書、深奧的哲學書、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以及我們每天都接觸的供我們學習的教科書,我也喜歡報刊亭的報紙、雜誌、漫畫書,我認為他們都值得我們學習。

我喜歡大自然,喜歡大自然裏的陽光、青山、綠水,“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便在於此;我喜歡身邊的小草和樹木,“一草一木,心生憐惜”真愛無比;我更喜歡圖書和無窮無盡的知識,並且喜歡在我心裏充滿這樣多的喜歡!

課堂作文 篇8

走過十幾載春秋,聽過一遍遍朗朗的讀書聲,做過一張張測試的試卷,可唯有那為期一週沒有教室、沒有黑板、沒有教材的軍訓最令我記憶深刻。這也是課堂,它在我心中留下來最深的烙印。

回想那段困難挑戰,那是與炎熱酷暑搏鬥,磨練意志,超越自我的七天。遠離城市分喧囂,離開舒適的温牀,我們帶着未知和期待來到那裏,參加軍人的訓練,面對種種前所未有的挑戰,接受烈日汗水的洗禮。

在那裏,做任何事都要聽口令,守規矩。單是就吃飯來説,雖是件小事,但只要沒有口令,有椅子也不能坐,有飯菜也不能吃。一定要教官下達“請坐”的口令後才能坐下,如果聲音過大,就要起立重來,直到教官滿意為止。要是你以為坐下就能開飯了,那就大錯特錯了。那只是第一步,得等到所有人安靜就位,才能發出“吃飯”的口令開始吃飯。

古人云“無規矩,不成方圓”,在那裏我養成了規則意識,這也是課堂。

毫無疑問,訓練自然是軍訓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那裏,我們練習站軍姿要手貼褲縫一條線,跨立、坐下要抬頭挺胸向前看。在七天裏,這些動作我們一遍又一遍地在訓練場上枯躁地重複,慢慢地不再有一聲抱怨。軍姿的紋絲不動,隊列的整齊劃一,正步的鏗鏘有力,我們用心去體會軍人的一絲不苟,堅忍不拔。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在那裏我明白了自強不息的真諦,這也是課堂。

“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這力量比鐵還硬比鋼還強!”認真執着的神情呈現在我們充滿英氣的臉上,喊啞了,依然忍痛嘶吼着;腿疼得坐在地上,繼續爬起,委屈的淚含在眼裏,往肚裏咽。

直到今天,那句“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的口號仍舊迴響在我的耳畔。那七天艱苦的生活,鐵一般的紀律給了我這三年面對種種困難的信心和勇氣,這也是課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jianzuowen/ketangzuowen/82x3r3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