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件作文 >讀書作文 >

【精選】以讀書作文錦集7篇

【精選】以讀書作文錦集7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以讀書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以讀書作文錦集7篇

以讀書作文 篇1

四(5)班 莊毅帆 生活是一個豐富多彩的萬花筒。只要用心觀察、仔細品味,裏面的每一片花瓣都會讓你着迷。對我來説,從懂事起,最讓我着迷的便是讀書了。

在家裏,我可是出了名的小書蟲,到處都是我的書:牀上、桌上、地上、沙發上,甚至連廁所裏都有我的書。而且我的書形式多樣、五花八門,各種書我都喜歡看。

看了《象母怨》我彷彿走進了熱帶雨林的動物世界,體會到了那裏的善與惡和殘酷的生存法則。

看了《海底兩萬裏》,它彷彿帶我走進了神祕的海底世界。在那裏,我好像看到了各種各樣的海底生物。

看了《天淵》讓我彷彿穿越到了幾千年後的未來世界,那些新奇的高科技設備讓我驚歎不已。

看了《中華上下五千年》讓我一覽了中國五千年的發展史,體會了朝代的興與衰。

讀書豐富了我的知識,讀書豐富了我的感情。讀書讓我成長,讓我更聰明,讓我着迷。

以讀書作文 篇2

品嚐書本是一種生活的享受。

“閲讀讓生活充實”,在不同的心境下,可以選擇翻閲情調各異的文章。悠閒時不妨欣賞一些清雅脱俗的小品或散文,剛烈時也可朗讀幾首豪情奔放的詩詞,再不然,在閲讀了一大堆西方的名著之餘,也不妨順手拈來一本《張愛玲小説集》,嚐嚐傾城之戀的滋味,又或者找來《余光中詩選》,洗刷一下呆滯的腦袋,甚至是博益的“書仔”也會合胃口的。總而言之,正是“於書無所不讀,凡物皆有可觀”。

人生與書本,書本與人生,兩者對愛讀書之人來説,是分不開的一回事。人與書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因人的精神食糧可反映出他的內心世界。試問一個有氣質的讀書人又怎會沉醉於淺薄晦澀的書中呢怎麼樣的人,便會看怎麼樣的書;相對地,看怎麼樣的書,便會成為怎麼樣的人。這或許不是個定律,但也有它的道理。今日,在這種繁忙的工業社會裏,人要是沒有一點文學修養做底子,一味追求時髦和偏向物質的享受,張口閉口都是錢,南來北去都是房子、股票,問他莎士比亞是何人也則瞠目結舌。這種滿身銅臭的人,充其量只是語言無味,而且可憎的“空心一族”而已。

古詩人言:“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修養精湛,表現在外自是雍容的氣度,出俗的談吐,臉上洋溢的亦是灼人的光華(用“靈氣逼人”一句不算誇張吧)還記得美國前總統林肯曾説:“一個人到了四十歲以後,就應該為自己的臉負責。”

為什麼有的人上了年紀,雖然是頭皤齒豁,滿臉佈滿歲月滄桑,但在那填滿生命中的悲酸欣喜的容顏,卻是一派安然,慈祥和無邊的篤定但有一些卻又是一副猥瑣不堪的容顏這無他,日日端為衣食謀,卻不知多讀讀書,充實充實自己,因此離開學校的日子愈久,就愈是語言無味,愈是面目可憎了。相對地,書鄉浸淫日久,則胸次玲瓏、見識廣闊,自然語言有味,氣質高雅,此即“書卷氣”之謂也!固然,我們不必強調中國古代名文人黃山谷説的:“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但如果窮年累月,一襟風塵,滿面煙火,人就真的是俗不可耐的。

對喜歡閲讀的人來説,看書就是一種享受。書卷中的意念像一股無形的動力,影響你的思想和心態。書鄉浸淫日久,則心胸玲瓏,見識廣闊,自然語言有味,氣質高雅,此書卷氣也。篇七:我愛讀書

炎熱的暑假像一個大蒸籠。同學們有的選擇游泳,有的選擇到他鄉旅遊,有的則是呆在家裏吹空調。我選擇了讀書。

對於讀書的興趣是我上六年級才有的,記得有一次班級舉行一場辯論賽,主題為-----外星人是否存。我是正方一辯手。經過一番龍爭虎鬥,辯論進入白熱化,反方辯友的觀念讓我們無從下手。最後我站起來向反方辯友反駁道:?《科學大眾》上的一篇關於“外星人是否存在”的文章,文中種種跡象表明外星人是存在的,但不是像人們想象那樣,但又是非人類。我的觀念提出後,評委宣佈正方勝,辯論賽結束後,我們高興的拍手叫好,大家還誇我是見多識廣的好學生。

這件事到現在回顧起來還是那麼津津有味。説來多虧書上那些知識產幫助了我,使我增長許多見識。於是我要説幾句話,也算是我對書的情有獨鍾吧!你是我精神的營養品,生活中沒有你,就好像沒陽光智慧裏沒有你就好像沒有了靈魂!

我愛讀書它可以陶冶我們的思想,情操,教育鼓舞我們,我認為讀書貴在勤奮。中國有句俗話叫做‘一勤天下無難事’。唐代大文學家韓愈也曾説過:‘業精於勤’。這就是説學業的精深來源於勤奮。

一直我都認為讀書是最幸福的。我除了擁有現實世界外,還擁有另一個更為精彩的世界!

以讀書作文 篇3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正所謂“讀書好,好讀書,讀書好。”只要適當的選取一些有益的書籍來看,就能增長知識,擴寬視野。所以説“開卷有益”。

讀書能夠使人進步。就連偉大的毛主席以前用趙普的事例來教育他的生活委員。趙普年輕時讀書很少,平素又不喜愛多説話,宋太祖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可不願意因此就失去一位好大臣,一個左膀右臂。於是常常勸告他,甚至於很嚴厲的批評他。據説有一天,宋太祖“登明德門,指其榜問趙普曰:明德之門,安用之守?普曰:語助。帝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普無言”類似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可是趙普實際上是早已明白讀書的重要性,而且暗地裏很努力的學習。常常手不釋卷。個性是對於《論語》這一部書集,趙普是讀的滾瓜爛熟,而後“臨政處決如流”。後普一好友再見普時,驚詫道:“士別三日,定當刮目相待。”由此可見,讀書能夠使人進步。

讀書能夠磨鍊人的意志。漢朝時,匡衡十分好學,但家裏十分貧窮,供不起他讀書。只能白天干活養家,只有晚上才能安心的讀書。那時又因為他買不起蠟燭,而他鄰居家十分的有錢,每晚屋裏通亮,於是其回到家中,悄悄地在牆上鑿了一個小洞,使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微弱的小洞中透了過來。於是他就憑藉着這微弱的燈光,如飢似渴的讀完了家中的藏書。匡衡就是憑藉這種堅持不懈的可貴精神,之後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為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

讀書能夠使人快樂。記得巴金以前説過:“手執一本好書,默坐於河邊草地,細讀不倦,幡然有悟,無心觀賞桃紅柳綠,魚躍鷹飛;只覺天長地久,神思難寄,逸興壯懷,與書相連,於是愛不釋手,樂而忘返,不亦快哉。”看,就連大作家巴金都説:“讀書使人亦樂無窮。”我們難道不就應多讀書,在書中尋找令人難以忘懷的樂趣嗎?

看,讀書能夠使人進步;讀書能夠磨鍊人的意志,讀書能夠使人快樂……

總之讀書的好處這麼多數也數不完,就讓我們自我來到書中尋找他們吧!

以讀書有用為話題精彩例文

高爾基以前説過:“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虛度一生,那就要學習一輩子。也就是説如果你不想在世上做個沒用的人,就要讀書一輩子,所以,讀書會讓我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我國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爺爺,他年輕的時候由於家境貧困,就到一家商店當學徒。店老闆很吝嗇,每星期只給華羅庚爺爺一根燈草、一小碟菜籽油照明用。其實,這一點油如果每一天點半個小時,兩天就用完了。自小就迷上數學的華羅庚爺爺累了一天後,每晚只得等老闆查過房間回去睡覺後,再悄悄地鑽出暖烘烘的被窩,重心點亮油燈,湊着豆大的燈火看書,一讀就是半夜。之後,店老闆發現廚房的豆油經常會少一些,但有查不到原因。有一天,鄰居向老闆報喜説,“小學徒華羅庚的文章在一家雜誌上發表了。”

我前幾天看了一本《生活小知識全集》。我在看書的時候媽媽在洗衣服,突然,媽媽叫了一聲“呀”!我還以為出了什麼事呢。我急忙跑到衞生間滿臉疑惑地問媽媽:“你怎樣了?”“我的白裙子被你的那條裙子染了顏色”。媽媽悲哀的回答。我心想:我前幾天才看的《生活小知識全集》這下就派上用場啦。於是,我對媽媽説:“媽媽你為何不用醋呢?醋能夠起到褪色的作用。”説完,媽媽就到廚房間把醋倒在碗裏,沾一點塗到有顏色的地方,然後開始搓,媽媽見

顏色有點兒淡,就繼續往下搓。搓完了,媽媽見衣服上還是有點淡淡的痕跡,媽媽還是有點不高興。我安慰媽媽説:“媽媽,別不高興嘛,衣服上只留下淡淡的痕跡,不是離你很進,是看不出來的。”媽媽聽了我的這番話後,露出了笑容。 讀書的好處有很多,説也説不完,每一天都會有人在書上發現許多的奧妙。魯迅以前説過:書是營養的麪包。如果世上一旦沒有了書,那麼對那些愛讀書的人來説,就像沒有了營養的麪包。

以讀書作文 篇4

書就是社會,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的世界,好的社會。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氣質,使人高尚。

有人説,讀書是精神的散步和漫遊。我亦有同感,讀書是一種精神享受。就象我們一日三餐中的鹽和佐料,它們不是生活的主旋律,但它們會使我們的生活更有滋有味,更豐富多彩。

書,將我們帶入一個比現實更為深邃的精神空間,讓思緒任意馳騁;讀書,將靈魂昇華至一個純真的高度,審視自己,思考人生。讀書,讓我們有力量抵禦世俗的種種誘惑,使浮躁的心靈得到撫慰,變得寧靜而平和。

高爾基説:“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是提高文化品位,提高生活質量的最佳途徑。讀書有如我們的一日三餐,它是根據我們的口味、嗜好有所選擇的。好書似春風化雨,愉悦性情,營養身心;壞書如飲鴆止渴,蹉跎歲月,消磨意志,頹廢人生。

林語堂説過,世間確有一些人的心靈是類似的。不同的人,會在不同的文字裏找到自己的影子。讀書也可從他人的觀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

書,是人類最好的老師,最忠實的朋友。讀書是一種心靈的活動。

讀書,不但陶治人的性情,淨化人的心靈,滋潤人的精神,更能開闊人的視野,促使人的思想成熟。作文

以讀書作文 篇5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就是力量”,“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這一句句名言警句都説明了書的重要,説明了書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而我,卻在讀書中找到了快樂。

我從小就聽媽媽講童話故事,那時候還小,懂得不太多,只是知道些書中的喜怒哀樂:《海的女兒》中的小美人魚很可憐;《白雪公主》中的白雪公主很美麗;《小紅帽》裏的大灰狼很可惡;《灰姑娘》中的繼母很惡毒……但從那時起,我就喜歡上了書。

一年級時,有很多字都不認識,就學着或問爸爸媽媽。慢慢地讀,但沒有感情,乾巴巴的。直到上了三年級,我才發現。讀書不僅能獲得知識,還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我開始一個字一個字有感情地大聲朗讀,一個字一個字地品味。於是老師誇獎我説:“王勝楠,你的朗讀水平提高了很多啊!”

因為我喜歡讀書,所以家裏已經有上百本書了,這些書提高了我的學習成績,豐富着我的文化知識,同時也告訴了我很多道理,教會我如何面對生活、學習和挫折,鼓勵我如何堅強面對困難、戰勝困難。

讀書的最大樂趣就是從中發現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書中有對美麗風景的描寫,有對科學奧祕的探索,還有一個個催人奮發向上、給人鼓勵的感人事蹟。在《白雪公主》裏,那惡毒的皇后受到了應有的報應,白雪公主最終得到了幸福,我為此而感到高興;讀《美麗的南沙羣島》,我陶醉在南沙羣島那美麗的景色中,心中不由得升起一個強烈的願望——我要去南沙看一看……

讀書是快樂的,可謂“我讀書,我快樂”!

看了幾次花開花敗,看了幾次草枯草榮,看了幾次雁去雁來。才發現,原來我已經進入了初二,再也不是那個整天玩玩樂樂,無憂無慮,單純但快樂的小女孩了。

進入初二,意味着我要更加努力的學習,要為初三的中考而做好準備,要犧牲我玩鬧的時間來做父母佈置下來的作業,要……這一切的一切,都使我的心很累,使我更加的懷念童年的那一段無憂無慮的試卷,沒有太多的作業,沒有父母的嘮叨,沒有升學的壓力,沒有……這一切的一切,都使我做出了一個決定——我要去尋找我那消釋的快樂。

出了家門,走在公園裏,看到了幾個可愛的小朋友在樹蔭下玩這過家家,他們手裏拿着一個小小的芭比娃娃,正在討論着誰做娃娃的'爸爸,誰做娃娃的媽媽。他們的臉上掛着天真燦爛的笑容,這不由讓我想起了我小的時候,並沒有這麼多的布娃娃。但我們也會玩過家家,找一個可愛的小朋友做寶寶,再找一個“爸爸”,一個“媽媽”,再為寶寶編一段紳士,玩的不亦樂乎。那時,我的臉上也曾掛起天真燦爛的笑容。

繼續走,發現了一羣小男孩趴在地上玩彈珠,他們在地上挖了幾個坑,每人手裏拿着一把彈珠,看誰能把彈珠彈到坑裏面去。耐不住心裏的慾望,便走向他們,要了幾個彈珠,自己也玩了起來,聽到在我打進了的時候,他們開心的叫着“姐姐好棒,姐姐好棒”,心裏不覺的感到了快樂。臉上也不覺的浮現出了笑容。陪他們玩了一會。便又走了下去。

“水,水,水仙花,為什麼叫我水仙花,因為我在水裏長,所以叫我水仙花。”遠遠的,聽到了用童聲唱出的“水仙花”,一定是有小朋友在跳皮筋,果不其然。一羣小女孩在那裏跳着“水仙花”,她們蹦蹦跳跳,宛如飛舞的精靈,是那麼純潔,那麼天真。忍不住象棋,我小的時候,每天在樹下,和一羣小夥伴跳皮筋的情景。那是,是那麼的快樂,那麼的單純。想着想着,臉上浮現了笑容。是那麼天真,那麼幹淨。

轉眼,已經在外面轉了一個下午了。該回家了,於是,掉轉身,向着家的方向走去,臉上依舊掛着天真的笑容,只是身後的歌聲,笑聲,越來越遠。

小時候,我不知道快樂是什麼東西?只知道每個人都擁有快樂。我卻沒有快樂?這是為什麼?別人有我卻沒有?是我和別人不同嗎?這些問題一直浮現在我的腦海裏。

我去問鄰居阿姨:“阿姨什麼是快樂?”阿姨回答:“快樂就在你身邊。”在我的身邊……?

我走出我家大門,看看東看看西,什麼都沒有。我又抬頭仰望天空,想想空中應該會有吧!腦子裏又顯示出那些問題。也沒有,我只好低着頭沮喪的回了家。

我又想了想:是不是我路線走錯了!拿起地圖在地圖中尋找快樂,可什麼也沒找着。鄰居家和我同齡的小白對我説:“聽説你要尋找快樂,這談何容易?”我説:“我堅信有這東西。我不放棄,不能泄氣,路是人走出來的,有這麼多人走過這條路,我就不信我找不到這條路。”

長大一點,我上了小學。我理解了快樂的意思。但我為什麼不能擁有它?

我來到五馬街,看到青年靚仔和火辣的少女,他們在一起非常快樂,臉上的笑容一直綻放!又看到一對年輕夫婦抱着小嬰兒,多麼開心,多麼快樂!

他們這麼開心,我卻還是不開心!

我尋找勞累,我決定回家。

回到家,桌上有一杯苦茶,還有幾本書,我拿起書,品着茶,看着書,陶醉了,腦中的問題可以放一下,休息一下……

第二天,我疑惑不解得去問老師,“老師‘快樂在那裏’?”老師笑着説:“快樂就在你的身邊?在老師誇獎你時,你是不是很快樂很開心呢?你媽媽給你買新衣服新褲子新玩具……時你有沒有感到很快樂很開心?我紅着臉回答:“有”。老師笑X咪的説:“你懂了吧!這就是快樂,快樂是要你去發現的!”

到了初中時,我發現了快樂總是不注意地出現在我的身邊!尋找快樂時,我並沒有到快樂,但是在這過程中我並沒有在自己身上找。

晚上又想起問題我情不自禁地説:

“快樂,是我‘眾裏尋他千百度’。的快樂!”

我找遍周圍,去尋找一份屬於自己的快樂。‘驀然回首,它卻在燈火闌珊處’卻發現它在我的身上。

尋找快樂,尋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通向心靈快樂的這條路!感悟到心底的快樂,尋找心底的快樂!

以讀書作文 篇6

書就像一艘船,載着我們走進知識的海洋。俗話説:“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就是説,你讀書的時候,要用心,但光用心也不行,還要仔細的看,不能走馬觀花、一目十行,遇到好的句子或好的段落,都要大聲的讀出來,只有這樣才算是專心致志的讀書。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到了,很多學校都開展了許多關於讀書的活動,來宣傳讀書日。當然,我們學校也不例外,舉辦了我校第二節讀書節,同時,小哥白尼雜誌社,也為我們學校捐贈了一大批,關於科學方面的圖書,鼓勵我們來讀書。

我們班,是提前閲讀、寫作的實驗班,我作為實驗班裏的一名學生,當然要主動的多讀書、多寫作,因此,我制定了我這學期的讀書計劃:

1、 我要求自己這個學期最少要讀10本書。

2、 我這個學期要讀的好書是:《草房子》、《鼴鼠的月亮河》、《在時代廣場的蟋蟀》……

3、 下午放學回家,寫完作業,彈完琴,最少要讀30分鐘的書。

4、 讀書時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認真的讀。

5、 要博覽羣書,來擴大知識面。

俗話説的好,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讓我們與書為友,一起加入到讀書的行列中吧!

以讀書作文 篇7

在朱老師的推薦下,爸爸從新華書店買來了《不一樣的卡梅拉》全套書,一套共有九本,每一本都是一個獨立的小故事。我打開頁面隨便翻翻,就被那些彩面上可愛的小雞吸引住了,我決定每一天帶一本去上學,利用大課間的時光讀讀,看看這些小雞到底在幹什麼?透過已學過的字詞和彩圖,我斷斷續續地讀懂了故事的大概意思,可是還有一些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於是晚上做完作業,我纏着媽媽,讓她把故事從頭到尾連貫地讀一遍給我聽聽。媽媽一邊讀,我一邊聽,遇到不理解的詞就讓媽媽解釋給我聽,聽媽媽讀完一遍,我覺得故事比我自我讀時更有味,於是我決定自我再讀一遍,等這一邊讀完,就有一些問題在我的腦子裏出現了,比如:當別的小雞在睡覺時,卡梅拉一個人偷偷去看大海,在路上會不會被狼吃掉?媽媽表揚我看書愛動腦筋,有進步。就這樣我愛上了讀書。

我更愛上了卡梅拉,從書中我瞭解到卡梅拉是一個聰明、勇敢、有愛心的小雞。她總是充滿幻想,並努力嘗試着實現它。就這樣她經歷了千辛萬苦,有危險,也有喜悦。我很感動,真想和她一齊經歷那些事。媽媽告訴我,我們的生活也是這樣啊!大膽嘗試自我想做的事,你也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標籤: 錦集 讀書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jianzuowen/dushuzuowen/n4o9j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