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件作文 >讀書作文 >

讀書作文合集6篇

讀書作文合集6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書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書作文合集6篇

讀書作文 篇1

“好的書籍是最貴重的珍寶”這是別林斯基的格言,也是我最喜歡的讀書格言。

在我會説話的時候,父母就經常告訴我要多讀書,將來成為國家棟梁。那時候我還小,只是含含糊糊地聽着,並不明白話中的含義。

到了我大些,母親就開始買一些兒童書籍給我閲讀。可我並不愛讀書,因為以前父母都有讀書的習慣,我在旁邊偶爾也會看到書中一些的內容。有一次,父親在看書,我一時好奇,便走過去,一看,啊,書中只有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小黑豆”,讓人一看就暈了。我立刻跑出書房,來到客廳的沙發上一屁股坐下來,剛跑出來時還“搖搖欲墜”,現在坐下來才好一點,我心裏暗暗想着:“以後再也不讀書了!”

可有一次,母親拿了一本兒童書籍,看了一會兒,就叫我過來,可能知道我不愛讀書,就選一些重點部分給我看。我走過去,瞧了一眼,看見一幅圖片。我立刻被吸引住了,目不轉睛地盯着那幅圖片,母親把書遞給我,我一下就接住了,馬上坐到沙發上,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早已把以前的誓言給拋到九霄雲外去了。就這樣,我開始讀書了。

我漸漸開始看那些文字,當我不明白圖的意思時,我就看文字解解。遇到不認識的字就讀拼音,於是我又認識了不少字。

到了上小學,低年級的看圖説話並不難,但到了三年級,要開始正式寫作文時,我才發覺作文很難。這時,老師告訴我們一個好方法,就是多看作文書或課外文學類書籍。我覺得很奇怪,看作文書和其它書有什麼用?又不是抄襲。

直到一次習作,才明白。那時我已經看過很多作文書。那次,老師讓我們寫記敍文,我就寫一件高興的事,寫的是到某地方旅遊。當寫到一個句子時,我突然想起作文選上的“映入眼簾”一詞,不正好可以用上嗎?我立刻把“映入眼簾”寫到句子裏。結果我的作文得了“優”。晚上,我在總結成功經驗時,忽然恍然大悟。原來老師當初讓我們多看課外書和作文書,是讓我們積累好詞好句和寫作素材,寫作時發揮出水平。

回憶起這幾件事,我總會想起《竊讀記》裏作者的國文老師所説的話:“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書,是知識的海洋;書,是人類思想的精髓。所以我們要從小愛讀書!

讀書作文 篇2

下班後習慣於坐在電腦前,先收收菜,再鬥會兒地主,下會兒棋。而這次呢,是邊做飯邊鬥地主,一放上鍋,就風風火火地奔向電腦。吃過飯,繼續鏖戰,眨眼間,兩個多小時過去了,歡樂豆也輸完,已晚上九點多了,然後呢?兩眼凝滯,兩手空空……

記得給自己留過作業:每天看一篇文章,寫一篇博客。可怎麼一坐到電腦前就忘得一乾二淨了?經常苦口婆心地教導學生要一心撲在學習上,業精於勤荒於嬉等等。想想此時我的學生早就寫完作業了,當我縱情遊戲的時候,他(她)們正端坐在書桌前,寫寫數學作業,再寫一寫語文作業,其中包括寫一篇日記,有的學生寫的日記就像一篇小作文。算算孩子們每天晚上的任務量,得動多少筆頭啊!我就算每天寫一篇博客,只相當於學生的一篇小練筆啊。設想我和數學老師每天只給學生布置寫一篇小練筆的作業,那孩子們會多麼地歡呼雀躍啊!

今天進行試卷講評時,一道閲讀題説到一位加拿大叫奧斯勒的醫學家,每天給自己規定用十五分鐘讀書,不管平時多忙,他總是擠出時間讀書。細算下來,一年就讀20多本書。在別人抱怨時間緊無暇讀書時,他憑着頑強的意志和極大的閲讀興趣,雷打不動地堅持閲讀,涉獵廣泛,終於成為著名的醫學家和文學評論家。可以説,他的成功就來自堅持不懈地閲讀。

想想鬥地主,多麼吸引人,我如果懷着鬥地主的興致去讀書,用鬥地主那樣旺盛的精力去寫點東西,哪怕每天投入半個小時,堅持下來,成為習慣,我將會看多少書!將會學到多少知識!為什麼總在時間的後面哀歎自己兩手空空呢?不敢再往下想了,我成了虛度時光的罪人了。

想到篡改一句話:習慣決定命運。

快拿起書,成為習慣。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讀書作文 篇3

一羣少年氣宇軒昂的來到報告廳的舞台上,看陣勢,書香江湖即將掀起一場“血雨腥風”,再看這些前來應戰的年級冠軍們,更是鬥志昂揚,自信滿滿,看來是要一決雌雄了!隨着主持人完美的聲線,我校一年一度的“讀書吉尼斯盛典”開始了。

第一輪:報書名

1號選手以快板的形式來報書名,隨着快板節奏越來越快,他的語速也是越來越快,讓人心潮澎湃。哇!他讀過的書可真不少呢!足足有100多本呢,真是來了個“開門紅”。

2號選手聲音甜美,滿臉自信,而且把所讀的數目串成一個故事,這故事聽起來雖然無厘頭,但可真是有意思呢,台下的小書蟲們都聽的津津有味。

選手們真是各有各的獨特方式,不僅讓我大飽耳福,為我們推薦了這麼多的好書,而且還形式多樣,讓我們讚歎不已。

第二輪:知識競答

知識競答環節更是精彩紛呈,同學們對主持人的問題簡直對答如流。嗨,怎麼就難不倒他們呢?更扣人心絃的要數“搶答”環節了,選手們各個挺直了身兒預備作戰,就連台下的觀眾也都坐不住了,一時間整個報告廳都沸騰了。

不好!台上有個選手回答錯誤!我們的機會來了!我也恨不得站起身來,把手臂舉得高高的,限看着機會要被前排的同學搶走,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倖幸的歎了口氣,不過歎氣歸歎氣,這也阻擋不了我們的熱情,側耳傾聽,搶到接力棒的那位同學是否回答正確?就這樣,幾個回合下來,全場的書蟲們積極性都已經調動起來了,哇!那現場真是鑼鼓喧天,紅旗招展。

第三輪:讀書演講

聽着選手們抑揚頓挫的聲音,品着他們關於讀書的奇妙的.故事,我也深深陶醉了,我想起我的讀書路上,也發生過許許多多令我難忘的記憶,我一定不會放棄讀書,像他們樣因讀書綻放自己的光彩!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讀書吉尼斯盛典”也在我們的依依不捨中接近了尾聲,校級冠軍已然誕生,但我覺得台上每個選手都值得我們敬佩,他們對書的那份熱愛與堅持,我想我也一定會烙在心底,視他們為榜樣,視他們為書香路上前進的動力!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吉尼斯盛典”帶給我們大多的感想,我願像他們一樣節約時間,飽讀詩書,做一個愛閲讀,會閲讀的好少年!

讀書作文 篇4

天矇矇亮,媽媽就把我叫起來了。我穿衣服很慢,媽媽不停地催促我快一點,可直到吃完飯我才清醒。媽媽囉嗦的説:“每天早上都像是上戰場一樣。到了學校,要聽老師的話…。”

我來到學校,看見老師笑眯眯的迎接每一位同學。校門一打開,同學們就像潮水一般湧進校園。校園裏響起了優美的音樂,新的一天開始了。

我最喜歡的是數學老師。她戴着一副眼鏡,留着蘑菇頭,每天都穿着漂亮的衣服。她有時候温柔,有時候嚴厲,發起火來來像火山爆發一樣,所以我們都非常聽話。

我最喜歡的課是體育課。體育老師像教官訓戰士一樣,先讓我們跑兩圈,然後讓我們做仰卧起坐,最後做俯卧撐,做完後就可以解散了。

上學的一天很有趣,也很新鮮,我喜歡上學。

讀書作文 篇5

趙祥楨是個小書迷。

下課了,他第一件事就是從書包裏拿出書看;中午吃完飯回到教室,第一件事就是看書,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看書。

有一次,中午上自習課,我一邊做閲讀記錄,一邊仔細觀察着他的一舉一動,我發現,他整個自習課都在認真地看書,而且看得很入迷,因為我發現,他看書的時候,眼睛一眨也不眨。

趙祥楨真是一個小書迷。

讀書作文 篇6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轉眼間,一個假期的時間就從指尖悄悄劃過。在放假期間,我決定養成一個愛看書,每天看一個小時書的好習慣。

什麼是“習慣”?字典上説,習慣就是長期重複地做,逐漸養成的不自覺的活動。那好習慣,當然是長期以來重複地做的好的活動,這好習慣是我們平時每天每時每刻播種“好行為”結出的“果實”。

一個假期過來,我看了這麼多本書:《格列佛遊記》,《魯賓遜漂流記》,《茶花女》,《簡愛》,《城堡》,看過N遍的《哈利·波特》系列(一部分),《讀者》和《意林》等此類雜誌,《花火》和《魅麗優品》等讀物……

看起來不可思議——30天,每天60分鐘,60乘30等於1800分鐘摺合30小時——不可能啊。

起初,我每天是強看的。每天也看不進去多少,後來,我漸漸開始能看進去了,再後來,我不僅能看進去了,看的速度也變快了,再再後來,我能慢慢體會到讀書的樂趣了。

其實我所説的每日一小時是建立在每日一定閲讀量的基礎上的,從夾縫中擠出的一小時。事實上,我堅持把平時看電視的一小時變成看書的過程中,大約快3周時,我就能自動抵抗誘人的電視節目了。所以,我也可以説成21天養成一個習慣。可這是為什麼呢?我上網查到了這樣的資料:

行為心理學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複會形成習慣;90天的重複會形成穩定的習慣。即同一個動作,重複21天就會變成習慣性的動作;同樣道理,任何一個想法,重複21天,或者重複驗證21次,就會變成習慣性想法。所以,一個觀念如果被別人或者自己驗證了21次以上,它一定已經變成了你的信念。習慣的形成大致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7天左右。此階段的特徵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提醒自己改變,而你也會覺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階段:7~21天左右。不要放棄第一階段的努力,繼續重複,跨入第二階段。此階段的特徵是:“刻意,自然”。你已經覺得比較自然,比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還會回覆到從前,因此,你還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改變。

第三階段:21~90天左右。此階段的特徵是“不經意,自然”,其實這就是習慣。這一階段被稱為“習慣的穩定期”。一旦跨入此階段,你已經完成了自我改造,這項習慣就已經成為你生命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會自然而然地不停地為你“效勞”。看完之後我恍然大悟——一個習慣的形成只需21天!

媽媽常常告誡我:“注意你的思想,它們會變成你的言語;注意你的言語,它們行動;注意你的行動,它們會變成你的習慣;注意你的性格,它會決定你的命運。”

也就是説改掉自己的老毛病,養成好習慣很難,但只要堅持,就一定能戰勝自己。

從此以後,我漸漸地愛上了看書,看書也成了我必修的課程。每天吃完晚飯後的半個多小時是我的閲讀時間,我總會抓緊這半個多小時閲讀,閲讀,再閲讀!隨着上學年級的升級,作業量也大了,可我依然堅持每天看書的習慣,就像有些人記日記一樣。我覺得看書就是一種享受,是一種鍛鍊,是一種學習。真正做到讀好書,讀書好,好讀書的人一定是知識豐富,出口成章,能寫一手好文章的人。讀書,能使我們增長知識;讀書,能使我們悟出道理;更重要的是讀書能使我們心胸寬闊。讓我們一起來看書,養成喜歡看書的好習慣。生活中還有許多好習慣要養成,讓我們共同去養成更多的好習慣,讓好習慣伴我們一起成長。

標籤: 讀書 讀書作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jianzuowen/dushuzuowen/edrxj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