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件作文 >保護環境作文 >

關於環境和城市的作文

關於環境和城市的作文

人人都要保護環境,這是大自然的規律,如果不保護環境,世界就會被污染。以下是小編搜索整理的關於環境和城市的作文,供參考借鑑!

關於環境和城市的作文

關於環境和城市的作文一

自從我們喊出第一聲哭聲的時候,便來到了這個美麗的世界,頭頂一片湛藍的天空,腳踩一片肥沃的土地,清新的空氣,温暖的陽光,這是共同屬於我們的美好家園。

可是現如今,地球母親真在哭泣,向人們發出微弱的求助信號。各種自然災害向人們撲過來,不説遠的,就説近年我國雲南遭遇百年難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災。楚雄市尤為嚴重,20餘萬農村人口缺水。嚴重乾旱已經造成全省742萬人、459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2010年小麥播種面積3700萬畝,受災面積達3148萬畝,佔已播種面積的85%。水,如今已經被他們視為最珍貴的東西了。雲南一向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怎麼會弄到如此地步?引起自然災害的最終原因,一部分是人為所造成的。因為人們過度的砍伐樹木,導致水土流,人們為了謀求利益,種下大量的'桉樹,桉樹被稱為“抽水機”,顧名思義桉樹生長需要大量的水分和養分,只要被桉樹種植過的土壤,都會變得枯竭,完全沒有一點水分。

也就是這樣,人類破壞環境,不愛惜自己的家園,只為眼前的利益着想。只是,我們為什麼不可以退一步想想,這個富饒的地球,這一片蔚藍的天空,這一片肥沃的土地,這裏森林葱鬱,河水清澈,鳥語花香,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上天賜給我們最寶貴最有價值的財富麼?試問,沒有了這一切,我們還要其他的財富郵什麼用呢?

人們都知道,只有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對待我們這片賴以生存的土地上的植物又何嘗不是這樣的?我們對它進行攻擊和破壞等於把自己往火坑裏推。為了我們能夠更好地生存與發展,我們應當好好地珍惜它,愛護它。

關於環境和城市的作文二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不重視保護環境,隨地扔垃圾,隨地吐痰。在人們的眼裏就只有錢、錢、錢。我雖然是個小學生,但也懂得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每當我看到地上的垃圾,我就會感慨萬千,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就拿我家附近的一條小河來説吧,以前,河裏的水十分清澈,像一塊明亮的大鏡子,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河底的許多石頭;可以看到小魚在河裏自由自在在游來游去。經常有許多小朋友在河裏嬉戲、玩水;大人們在河裏洗菜,洗衣服。漸漸的,人們於是把垃圾扔到河裏,污水排放到河裏,使河水變得又臭又髒,再也不能清澈見底,變成了渾濁不清的垃圾箱。嚴重污染環境,嚴重危害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對,只有樹立保護環境的觀念,才有美好的明天。

星期天,我找來我的好朋友小好,每人拿一個塑料袋,把河邊的垃圾一一撿光了,我們手裏都是滿滿的一塑料袋,真是“滿載而歸”啊!即使我們把河邊的垃圾撿光了,但是河裏的垃圾是阻止不了,撈掉了還會有,怎麼辦好呢?最關鍵的還是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我們找來一塊木板在板上大大地寫上:請保護環境,從我做起。我們把它放在河邊最顯眼的地方,任務完成,我們高興地回家了。

為了保護我們自己的家園,為了保護我們自己的生命,為了我們自己的將來,為了我們美好的環境,讓藍天更藍,讓清水更清,讓地球媽媽更可愛,更生機勃勃,讓我們張開小手,獻一份愛,出一份力,共創綠色的環境。

關於環境和城市的作文三

在浩瀚無際的沙漠中,總會有大風,把大地吹卷的傷痕累累;在渾濁的湖泊中總會有可憐的蝦、魚適應不了環境而死亡;在我每次走到大街上的時候,總會有一股臭氣而捂住嘴鼻;每當汽車經過的時候、總會刮過一陣塵土。我們的母親—大地,正在受着摧殘,而摧殘她的,是他的兒女,使她心疲力倦,眼裏閃爍着淚光。彷彿在呻吟。

這都是人為製造出來的,:大肆砍伐樹木、建立化工廠、胡亂排放有害液體。“對人類威脅較大的氣體,世界每年的排放量達6億多噸……;估計到下個世紀中葉,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臨沙漠化的危險,每年有6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威脅着60多個國家……”大家都睜開眼睛看看吧,看看這些可怕的數字,看看這些可怕的信息!地球是美麗的,但我不希望她從此變得落魄!

為此,我們要保護環境!我倡導同學門提高保護環境的意識,也建議叔叔阿姨們加入我們的隊伍中來,為保護環境、造福後代貢獻自己的力量。因為: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真正檢驗我們對環境的貢獻不是言辭,而是行動。”雖然我現在做得只不過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還是可以的!在廣闊的草原上小憩;在美麗的天空下成長,在清澈的河流中沐浴。雖然這只是個夢想,但是我認為,總有一天是會實現的,所以我們要努力做好環境保護。來實現這個夢想。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如果她髒了,我們怎麼能生存好呢?如果我們破壞了,我們還能去哪裏?!

標籤: 城市 環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jianzuowen/baohuhuanjing/9mj4r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