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日記 >日記作文 >

有關數學生活日記範文彙總十篇

有關數學生活日記範文彙總十篇

一天即將完結,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穫吧,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日記了。如何把日記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生活日記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數學生活日記範文彙總十篇

數學生活日記 篇1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數學,今天我就遇到了一個,它給我很深的教訓

下午五點多,媽媽讓我幫他照看小賣部,他還告訴我各種商品的價格。如果記不清商品的價格可以不賣,會算賬的儘量算。媽媽走後不久就有一位叔叔來買東西了,他買了四包糖,兩瓶綠茶和兩瓶紅茶一瓶礦泉水一瓶飲料,還有兩瓶營養快線。我來算一下帳。“一瓶綠茶和紅茶,一瓶礦泉水,一瓶飲料都是2。5元”“不用麻煩你了,小朋友,我已經替你算好了,一共是23元”那位叔叔説。他遞給我30元錢。我心想竟然有人給我算賬太好了,不用費力了。我就從抽屜裏拿出一張五元和兩張一元錢找給他。叔叔離開後我美滋滋的,替媽媽賣了這麼多東西媽媽一定會表揚我的。一會兒媽媽回來了,知道事情經過後説:“你算錯了兩瓶營養快線8元,四包糖4元,幾瓶飲料每瓶2。5元,加在一起是27元,應找回30——27=3元”。我這是才明白上了那位叔叔的當。慚愧的低下了頭。

生活中還有許多數學,只要我們認真觀察和思考才能發現。我以後一定要多思考多留心。

數學生活日記 篇2

我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發現,數學真的無處不在啊,仔細想一想,真的有很多與數學有關的有趣事情。

我的姑姑開了一家商店,裏面有零食、文具、生活用品、煙酒等,很齊全,每次去姑姑那裏,替姑姑收錢成了我的樂趣。

有一次我去姑姑家,一位阿姨來買東西,她買了一條毛巾六元,一盒紅燒牛肉麪3。5元,一塊香皂4元,1包瓜子2。5元。阿姨付了20元錢,姐姐説“姿萱:你算算應找阿姨多少錢?”我急忙接過錢去,在心裏算:6+3。5+4+2。5=16(元) 20——16=4(元)我向姐姐説應找回阿姨4元錢。姑姑連聲説:“你的數學很棒哦!口算就能算出來,而且又那麼快!”

過了一會兒,一個叔叔急匆匆來到商店裏,馬上要開會,需要一箱蘇打水,姑姑説:“一瓶單買2元,一箱是48元。”叔叔剛買過走後。姐姐問我,知道剛才一箱有多少瓶嗎?我腦海裏出現一個算式:48÷2=24(瓶)就脱口而出24瓶。姐姐笑着對我豎起了大拇指。我開心的笑了。

無論簡單或是困難,生活中的數學都是那麼的奧妙。以前我認為數學很普通,但這次經歷給我很大啟發。原來生活就是學習的另一課堂啊!

數學生活日記 篇3

今天下午,我和媽媽來到了人山人海、物品琳琅滿目的胖發祥超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大小小的櫃枱,其中一個櫃枱上面用一根小棍子撐起一張大黃幅,上面寫着黃金打八五折,進入生活區,裏面的打折商品更是不計其數,什麼洗衣粉打七五折了呀,小點心降價了呀,“呀!土豆”買四送一了呀!

我頓時對這些打折物品起了濃厚的好奇心,“呀!土豆”是打幾折呢?洗衣粉的現價是多少元呢?我便請教媽媽,媽媽笑眯眯的對我説:“你可以用你學過的知識來解決呀!”

我恍然大悟,我不是剛學了打折扣嘛!便認真思考了起來,現價=原價×折扣數,洗衣粉的原價是14元,現價就應該用14×70%=9.8元,根據上面的原理,就是用買四包“呀!土豆”的錢買了五包,用 4+1=5包,4÷5=80%,也就是打八折,我很自豪的對媽媽説出我的解題思路,媽媽直誇我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

數學生活日記 篇4

在星期六的上午,我和媽媽一起去逛商場,我們逛了好長時間,都找不到價格,樣子都合適的衣服。我們走到了一家褲子店,看到門口的牌子上寫:全場5折!我看了一下,有點摸不着頭腦,問:“媽媽,5折是多少阿?”媽媽對我説:“就是原來價格的一半呀!”我進去買了幾件褲子,頭腦中還不免有些疑問:有沒有7折,3折,9折呢?這些折扣又是怎麼算的呢?我帶着這些問題回了家。

一回家,我就問爸爸:“爸爸,商場上的折扣都是怎麼算的阿,我現在只知道5折是原來價格的一半,可7折,3折這些折扣我還是不知道怎麼算,您能教教我嗎?”爸爸聽了我的話,笑着説:“我家女兒還真好學,看爸來教你阿。你看,假如原價是60,打7折,那就是60×0。7,打3折,就是60×0。3,打5折,就是乘0。5,也就是半價,但5折以下的4折,3折……當然是比5折便宜了。那6折,7折呢?”我答道“則比5折貴一些。”“真聰明”爸爸高興地説。

我明白了,生活中,數學是無處不在的,我們要好好學習數學,讓生活更加的充滿智慧!

數學生活日記 篇5

過年了,我和爸爸媽媽開車回濮陽。

在路上,媽媽問我:“從安陽到濮陽一共是100公里,我們現在的速度是每小時120公里,若是以這樣的速度我們什麼時候能到濮陽?”我冥思苦想了一會兒,終於回憶起了以前學過的路程問題。想到這個,我頓時茅塞頓開,對媽媽説出了我的解題思路:“先用120千米除以60,算出來每分鐘行2千米,然後用100除以2,算出來從安陽到濮陽以每小時120千米的速度需要50分鐘就可到達。”

媽媽問我為什麼這樣算,我説:“因為路程除以速度等於時間,100千米除以每小時120 千米除不盡,所以我把每小時120千米除以60算出每分鐘行2千米,再用100 除以二千米就算出了所需時間。”媽媽聽了我的解題思路,直誇我知道動腦筋了。我得到表揚心裏高興極了,生活中到處是數學,學好數學知識真好!

數學生活日記 篇6

今天,媽媽跟我説:“雪飛,跟你玩個遊戲吧!”我説:“好呀!”

媽媽拿來一塊圓紙板,紙板中心用釘子固定了一根指針。紙板平均分成24個格,格內分別寫着1—24、“媽媽,遊戲規則是什麼?”“遊戲規則很簡單:指針轉到單數格或雙數格,都要加上下一個數。加起來是單數就是我贏,加起來是雙數就是你贏。”

我一連玩了十多次,可是每次都輸。“為什麼總是單數呢?”我問媽媽。媽媽説:“你自己想想吧!”於是,我絞盡腦汁地想,終於讓我想起了:單數+雙數=單數。這下子我明白了,如果指針轉到單數格,那麼加下一個數就是雙數;如果指針轉到雙數格,那麼加下一個數就是單數。所以,指針轉到任何一格,加起來的數都是單數。

數學生活日記 篇7

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數學,只要你認真觀察就能發現。如桌子上放着一些蘋果,你問:“這裏有幾個蘋果?”“2+4=6,6個”,這就是數學。

我們一回家,住在樓房上的小朋友就會發現住在幾層樓,

比如:一層、二層、三層……我住在四層,我們小區最高有十二層,是我住的三倍,這也是生活中發現的數學。

夏天天熱,如果買了礦泉水,上面會標有五百亳升、四百五十毫升,還有二百毫升的,如果家裏用的大桶,我家用的淨含量為十八點九升,一桶要4元錢。

還有在家裏、在外面都要用到的數學,那就是我們離不開的時間,一分一秒是時間,一刻鐘、半個小時也是時間,這也是生活中數學。

我們去菜市場買菜的時候,黃瓜1。3元一斤,買5斤,一共是6。5元;雞蛋3。3元一斤,買6斤,一共19。8元……

還有重量,一千克等於兩斤,一百斤是五十千克,一千千克等於一噸,吊車可以吊住二十五噸的貨物,我的.體重是二十九千克……

生活中還有很多數學,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數學,人類通過數學讓科技水平越來越高,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數學生活日記 篇8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譬如:買菜啦!買文具啦!量布啦等等,都需要用到數學。

有一次,奶奶帶着我去文具店買文具。我要了一枝黑筆,兩枝紅筆,三枝藍筆與三塊橡皮分別要:1.5元;3元;4.5元與3元。一共要12元,可不知怎麼,銷售員居然説要25元,我馬上速算起來,才慌然大悟,要不然這13元錢就離我們而去了。

在回家的路上,奶奶在一個勁兒不停得在誇我聰明,説學習就是要這樣不斷地學以致用。我以後要把課本上的知識多多運用到生活中來。

數學生活日記 篇9

今天,我去學校回家後,包好書皮,就開始計算這學期我支出費用。

首先是學費。學費410元,加上飲水費20元,共430元。接着是奧林匹克數學學校收費180元,估計還要20元乘車費用,共200元。還有練習本錢:《課課通》2本21·5元;《英語練習》1本9·9元;2本《試卷課課通》15·9元;《江蘇大試卷》3本21元。21·5+9。9+15·9+13+21=81·3(元)。

學習用費:430+200+81·3=711·3(元)。

生活用費:這學期大概要喝完5箱牛奶,5×30=150(元)。每頓飯大概要2~3元,算它2·5元,2。5×3×30×5=1125(元)。“還有什麼呢?”我咬着鉛筆自言自語道,“還有你學習用品。”哎,媽媽回來了。沒錯,還有學習用品。

學習用品:一隻筆袋8元,一隻鉛筆盒3元(非常便宜,清倉貨),六枝鉛筆3元,一塊橡皮0·5元,兩把三角尺1元,兩枝自動鉛筆5元,8+3+0·5+1+5=20·5(元)。

總支出:711·3+150+1125+20·5=20xx·8(元)。

哇,沒想到,平時不太花錢我,竟然會讓父母花20xx·8元錢在我這一學期上。看來,我可要節約用錢呀!

數學生活日記 篇10

【篇一:數學日記】

今天,天氣日常晴朗,我和爸爸的心情也很美麗,爸爸約我一起玩了拿硬幣的遊戲。桌子上放20個硬幣,二人輪流拿而每次至少要拿1個,最多拿4個,拿到最後一個硬幣的算輸。

開始玩遊戲了,我和爸爸每人開心的拿着硬幣,可是不論是我先拿還是爸爸先拿,我總是拿到最後1個硬幣。我很困惑,就問爸爸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爸爸笑着告訴我,所有的硬幣先減去最後一個硬幣,即為20-1=19(個),然後除以1到4的最小和5,就是19÷5=3餘4。就把餘數4個拿掉,接下來不管對方拿幾個,自己都拿與對方之和為5的數量就一定贏。

我帶着半信半疑的態度去試了下,最後的結果果然是如此,原來遊戲中也藏着這麼大的奧祕啊!今天,我受益了!

硬幣遊戲不僅讓我愛上了數學,也懂得了數學的很多奧妙之處,今後我要努力發掘更多有趣的數學遊戲!

【篇二:數學日記】

今天上午,我正在做數學暑假作業。寫着寫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這道題是這樣的: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280釐米,寬是40釐米。以這個長方形的一條邊為底,作一個高為50釐米的三角形,求這個三角形的面積。

我看了,心想:呀!這道題還是有點難度的呀!可是再難也要做出來啊!這時,我便像爸爸求救了,爸爸耐心地告訴我怎麼解的方法,爸爸還沒講完我就恍然大悟,原來這題這麼簡單,算式是:280÷2=140(釐米)140-40=100(釐米)100×50÷2=2500(平方釐米)。

看着終於把自己不會的題目一遍又一遍的算對了,心裏樂開了花。其實,任何題目都不怎麼難,只是沒有動動腦筋而已,只要動動腦筋,任何題目都是很簡單的。

快要開學了,我的作業基本上完成了,也沒有什麼太多的困擾。我的寒假計劃完成的很好,讓我們新的學期了,展翅高飛吧!

【篇三:數學日記】

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書上見到了這樣不可思議的數據:“一張厚度為0·01釐米的紙對摺30次之後的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瑪峯還要高呢?”

這個數據無論怎麼聽都覺得太“荒唐”了一點。畢竟是一張薄薄的紙,通過對摺真能超過珠穆朗瑪峯嗎?但是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所以只有通過計算,這一切的謎底才能揭曉。

隨即,我便把0·01釐米連續乘以2,一共30次,得到10737418·24釐米。接着,我又把珠穆朗瑪峯的高度8848·13米轉化為884813釐米,通過比較,很明顯能夠看出對摺30次之後的紙張的厚度的確勝過了珠穆朗瑪峯的高度,而且還是後者的10多倍。

其實,像這樣的驚人的數據在平常的生活中處處存數學在,只要你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篇四:數學日記】

今天,我和爺爺、奶奶去張店的小商品城買東西,這裏的人真多啊!我想:如果迷路了該怎麼辦啊?忽然,我看見有許多人圍成一個圈,似乎在看什麼。我擠進去一看,原來是一張小商品城的平面圖。奶奶來到了我的旁邊,輕輕地問我:“辰豐,你知道,玩具區在電梯的哪一面嗎?”“北面”。我脱口而出,“那你知道文具區在玩具區的哪一個方向嗎?”這回,我想了一會兒才回答:“西北面。”“辰豐真不錯,奶奶獎勵你一個玩具怎麼樣?”“好哇,好哇!”我高興得跳了起來,然後,我們興沖沖的向西北面的玩具區奔去……

到了晚上,我望着窗户外面漆黑的天空問媽媽:“媽媽,你説,晚上天這麼黑,那些郊遊的人迷路了怎麼辦?”媽媽指着一顆星星説:“喏,你看,那是北斗星,它在北面,所以,那些人只要看見北斗星,就不會找錯方向了。”“喔,原來是這樣呀!”我舒了一口氣,然後睡着了。

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只要你留心觀察,就一定能發現其中的奧妙。

【篇五:數學日記數學的用處】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例如:買菜啦!買文具啦!量布等等,都需要用到數學。

這個學期,老師教了一個新知識,是小數的乘法和除法。這個知識,可幫了我大忙啊!

昨天晚上,我媽媽一起去買桔子。桔子是1、8元一斤,媽媽買了4·5斤,本應該付錢8·1元。可是營業員粗心大意,不知道怎麼算的,算成了9元錢。還好我利用了這個學期新教的知識,在腦子裏算過一便後,馬上糾正了營業員的失誤。

不僅營業員阿姨誇我聰明,這麼小都會小數乘除法了,而且在回家的路上,媽媽還表揚我,給她省了0·9元,並且學過的知識能在生活中活用。

是啊!要是沒學好這門數學,以後損失的不只是這0、9元,或許是幾百,幾千,甚至上億呀!

【篇六:數學日記】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暑假作業。寫着寫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釐米,並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麼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媽媽的一個同事來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於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着我們開始排除,然後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稜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

稜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於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後,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後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後,我心裏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祕,等待着我們去探求。

【篇七:數學日記:畢業考試】

昨天學校月考,今天數學成績正式出台了,我看到我們班的數學成績平均分是95的時候,我心裏很高興。當時我在心裏暗暗地説了句:孩子們,你們從來沒有辜負我的期望。

對於這次抽考的題,全是基礎知識。雖然校長讓我負責這件事,但試卷是讓其他學校的老師出的,我事先根本不知道有什麼題。即使在我分試卷的時候,我也沒有看題。我想,我必須以身作則,否則我自己也會瞧不起自己的。其實,我心裏是有把握的,我的學生基礎不錯,對於學校的月考,不可能考不好。也許是因為自己心裏有底,所以在其他老師對月考表現的緊張的時候,我能泰然自若。

雖然學生的成績不錯,但是我還是從中看到很多不足。比如:在計算圓錐體積的時候,有的孩子忘了乘1“3,還有的孩子單位沒有統一。這説明學生除了馬虎,不仔細外,還存在知識掌握不牢固的現象。我經常對孩子説,會的題必須要做對,可是,每次考試後,總有一部分孩子因為馬虎,不仔細失分。每當這個時候,孩子懊悔,老師遺憾成為每次都要上演的一幕後悔劇。

我相信:我的孩子永遠不會讓我失望的,在元旦競賽的時候,孩子們就曾證明了他們的實力。但是我現在還是一刻也不敢放鬆,和我的孩子們繼續在數學之路上奔走。爭取在最後的畢業統考中,還能得到全市第一的好成績。

【篇八:數學日記】

一天,我和媽媽上街去,看見一個小攤前圍滿了小孩。好奇的我趕緊走過去,原來攤主設了個可得獎品的遊戲。一尺見方的硬紙板上用黑筆畫了個圈,並等分成了12份,按順時針方向依次標上1、2、3……12、奇數格上放了手錶等較貴重的物品,偶數格上放的是些不值錢的小貼紙,紙板正中有枚小指針。參加遊戲的小朋友輕輕撥動小指針,它就會轉起來,當它停下來時,看停在幾號格,然後你再按指針所指的數往後走相應的格數,這時走到的格子裏的物品就歸你了。每玩一次只要付一元錢交給攤主即可。

奇怪,怎麼玩的人都只得到小貼紙呢?媽媽讓我好好想想這中間有什麼奧妙。我想,小指針可能停在1、3……等奇數格上,也有可能停在2、4……等偶數格上。但是問題的關鍵是還要往後走與它相同的格數。奇數+奇數=偶數,偶數+偶數=偶數。也就是説,一個數加上它本身結果肯定是偶數。所以不管指針停在奇數還是偶數上,最後得到的偶數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而得到奇數的可能性為0、

舉個例子來説:假如指針停在奇數“5”號格,這時還應該往後走5格,6、7……10,停在“10”號格上了;假如指針停在偶數“6”號格,再往後走6格,6+6=12,就停在“12”號格上了。所以,小朋友得到的都是些便宜的小貼紙,而貴重物品是絕不可能得到的。這個攤主肯定賺。

其實,生活中的一些小把戲只是運用了某些知識,只要你肯動腦筋,勤思考,多分析,就能發現其中的奧妙,你就不會輕易上當了,因為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iji/rijizuowen/o0098l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