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熱點話題作文 >童年讀後感 >

童年的祕密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童年的祕密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童年的祕密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童年的祕密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童年的祕密讀後感1

《童年的祕密》是蒙台梭利的教育名著,選擇這本書,是因為兒童的世界充滿了奧祕。作為成人,作為老師,一定程度上我並不瞭解我的學生內心在想什麼。我想,對兒童的內心瞭解之後,遇到問題時會選擇更合理、更科學的措施。當開始讀這本書之後,發現內容有些晦澀,需要多讀幾遍才能理解;有些可能與我們的生活環境不太相符。儘管如此,還是有很多觀點給我帶來啟發。

一、調整心態,收穫奇蹟

書中《教師的任務》一章中提到:“所有問題的關鍵是教師對待兒童的態度。我們自己身上有很多不好的脾性,它們就像田野裏的野草茂盛地生長。在我們心裏出現並阻礙我們去理解兒童的罪惡就是發怒。”這一點,深有體會。常常抱怨課堂死氣沉沉,嫌棄孩子説話聲音小,不明白説過多遍的問題孩子為什麼就像沒學過一樣。每當這時,總是壓制不住內心的怒氣,朝着學生疾言厲色。殊不知,這樣只會讓學生越來越畏懼老師的課堂,只會形成惡性循環。曾經也在《力量》中瞭解到吸引力法則,知道了付出什麼就會收穫什麼。

有了理論的指導,針對課堂上出現的惡性循環,我在心裏告訴自己,第二天進到教室,一定要説孩子的一個優點。即便他學習再不好,紀律再差,也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我自己的態度轉變了,結果“奇蹟”真的發生了。孩子們在課堂上變得越來越積極。有的同學一年以來回答問題的次數加起來都不如近一個月的多。不管他們回答的正確與否,聲音洪亮與否,看到他們能夠把手高高舉起,就連從來都不及格的孩子也能在同桌的幫助下,舉手回答問題,真為他們感到開心。因為對於從來都不舉手的他們來説,在眾人面前講話是一種挑戰,他們戰勝了自己。

也是因為這個小小的改變,我理解到課堂應該是包容的,同樣的問題,可以有不一樣的聲音,不一樣的見解。孩子們在課堂上的體驗與思考,遠比問題的答案更重要。愛因斯坦説:走出校門後,把學校裏學的知識全部忘記,剩下的東西就是教育。那剩下的是什麼?我想是一種思維方式,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能力。所以不要跟那一點點知識過不去,給予孩子更多思考、探究、表達的空間與時間,給他們提供最大程度發掘自己的潛力的'機會。不要讓未來的瓦特、牛頓、愛迪生在壓制、冷眼、嘲笑中消失。當想明白了這一些,遇到問題就不會那麼輕易地發怒,孩子的心裏會少一些阻礙,與我們的距離會近一些。

二、摒棄專制,保護天性

書中提到“只有當兒童大一點時,他才開始直接反對專制本身。但是,那個時候成人又會找到一些理由進行辯解,他仍然使自己披上偽裝,有時甚至成功地使兒童相信這種專制是為了他們好。”生活中擁有這樣想法的家長比比皆是,而我也是這樣的老師。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變得“專制”“霸道”,學習、紀律方面,我要求學生必須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其實,有時候他們的想法或許更有道理,他們或許有更好的策略,可是我忘了聽取他們的心聲。就像這次畢業典禮,孩子們需要排練一首歌曲,我甚至都忘了告訴他們做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麼,就幫他們選歌曲,讓他們開始練習。在不明事由的情況下,他們感覺自己是被牽着走,又怎會有做事的積極性呢?相反,音樂老師告訴他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還讓他們自己選喜歡的歌曲。那一刻我的內心忽然有所觸動,原來一直以來,我包辦的事情太多,缺少民主,壓制了孩子的天性。

由此我又想到了殿楠的做法。他作為新老師,又是男班主任,很多事情他都讓孩子自己決定,比如座位的選擇等。開始,我很不理解,認為這麼多事情都讓孩子自己決定,他們能行嗎?後來,我觀察到採用這種策略,最初階段可能會有些混亂,但是從長遠來來,這樣環境下的孩子會更自信,遇到問題更會有自己的思考。

作為一名老師,我們要做的不是替孩子把一件件事情做好,而是培養他們思考的能力,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老師必須要檢查自己,摒棄自己的專制,消除自己心裏用外殼包住的傲慢和發怒。必須變得謙虛和慈愛。這也是教師必須獲得的美德。

三、給予機會,體驗成長

“在家庭中,成人的貪婪、暴虐在父親權威的偽裝下不斷砸碎兒童的自我。例如,當成人看到兒童端着一杯水時,就害怕杯子會摔破,貪婪使他把杯子看做珍寶,並從兒童手中奪下。”現在的家庭,可能不存在將杯子視作珍寶,父母這樣做可能是擔心孩子摔破杯子受傷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都應該給予孩子體驗的機會。“做種學”,在體驗中孩子會自己發現問題,並思考方法。所以,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該學會放手,給予他們體驗成長的機會。

這本書雖然有點難懂,但珠玉比比皆是。用其理論指導我的實踐,在實踐中再不斷地總結經驗,尋求更好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健康成長。

童年的祕密讀後感2

《童年的祕密》中蒙台索利深刻地揭示了兒童心理髮展的祕密,説明成人對兒童的阻礙和壓抑是導致兒童出現心理偏差的根本原因,並通過自己在“兒童之家”的教育實踐指出了正確的教育方法和療救之方。通過對本書的閲讀,給我留下很深的啟示。

“精神分析揭示齣兒童所遭受的痛苦源於成人對兒童自發性活動的壓抑”這是《童年的祕密》第一章今日兒童中的一句話,這句話,一直在我腦海中迴盪,無法忘卻。讓我反思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學中是否運用教師的壓制了孩子自發性的活動?

蒙台梭利還從七個方面討論了兒童的發展以及成人是如何阻礙兒童的發展的。第一、成人為了自己的方便而強迫兒童長時間睡覺。蒙台索利指出,如果我們要為兒童的個性發展提供幫助,鑑於兒童是一個弱者,那麼有着更強個性的成人在指導兒童的時候必須控制自己。第二、蒙台索利認為,兒童並非守株待兔般地等待行走能力的發展,而是通過練習獲得的,因此,成人必須調整自己以幫助兒童享受行走的樂趣。第三、蒙台索利表示,當我們評價兒童的心理髮展時,我們應該根據言語的出現以及從工作中激發出的手部動作的出現來考慮幼兒的心理髮展。第四、蒙台索利批評成人並不是從兒童最基本的心理需要出發去幫助兒童,而是取代兒童完成了所有他們想要自己獨立完成的活動。第五、蒙台索利指出,成人用自己的行動取代兒童的行動不僅表現在行動方式上,還表現為通過暗示把自己的意識滲透到兒童的意識中,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兒童。第六、蒙台索利認為,由於成人不理解運動對於兒童的重要性,所以他們阻止兒童的身體活動。而一個“失去肉體自由”的人要比失聰的人和盲人承受的痛苦更悲慘也更嚴重。第七、蒙台索利獨闢蹊徑地提出,兒童具有天賦的特殊的“愛心智力”,這種愛賦予了兒童觀察的能力,兒童以一種熱情的、注意細節的方式賦予了兒童觀察的能力,兒童以一種熱情的、注意細節的方式觀察他們周圍環境中的一切,包括成人。正是由於兒童對我們成人的愛,我們的精神世界才被喚醒。如果沒有兒童幫助成人振奮精神,那麼人類就會頹廢。

看本書時。讓我想起趙嶺老師在課堂上説起兒童享有的權利——這是《兒童權利公約》賦予與規定的。

1、有生存權——每個兒童都有其固有的生命權和健康權。

2、受保護的權利——不受危害自身發展影響,被保護的權利。

3、發展權——充分發展其全部體能和智能的權利。兒童有權接受正規和非正規的教育,以及兒童有權享有促進身體、心理、精神道德、智能的權利。

4、參與權——參與家庭、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權利。兒童利益的原則;尊重兒童尊嚴的原則;尊重兒童的觀點與意見的原則;無歧視原則。

給我的啟示:面對兒童的成長,我們應該像蒙台梭利那樣,學會觀察、學會引導、學會等待,用“有準備的”適宜環境導引兒童的內在生命力,並耐心的等待兒童完成其內在的心理變化,而不是用我們成人自以為是的“對兒童的幫助”去打擾其破繭而出的過程,造成人所皆知的“拔苗助長”的嚴重後果。

童年的祕密讀後感3

“在兒童的心靈中有着一種深不可測的祕密,隨着心靈的發展,它逐漸展現出來。這種隱藏的祕密像生殖細胞在發展中遵循某種模式一樣,也只能在發展的過程中才能被發現。”

小兒7歲,已是梅小一年級的小學生了。讀完《童年的祕密》一書,看到了蒙台梭利所描述的很多各種情況下的兒童形象,我的感覺是作者很肯定的認同:兒童不僅是個生物體,更是一個精神的胚胎,作為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應該走進孩子的精神世界,要尊重孩子的心靈,而不是更注重分數。

正如蒙台梭利所言:“兒童只有在一個與他年齡相適合的環境中,他的心理生活才會自然地發展,並展現他內心的祕密。”她認為,一個兒童之所以不能正常地發育和成長,主要是因為受到了成年人的壓抑,是社會賦予了成年人截然相反的使命:讓他們有權力決定兒童的教育和發展。由此聯想到在孩子教育的過程中,自己的教育所為有多少與此書所著相吻合呢?對比起來,似乎不多。

因為我本身也是一名教師,因而對於孩子的教育並沒有“與時俱進”,也不曾想到“輸在起跑線上”,多年的教育告訴我所謂起跑線只是暫時現象,如果孩子的興趣、心理愛好不健全,即再多的超前教育也有落後的一天,因而我對孩子的教育更注重了孩子的興趣愛好,在遊戲中鍛鍊孩子,發現孩子培養孩子。

與別的孩子不一樣,時至今日,他沒有上過一天與學習有關的興趣班——他不想我也不願意。雖然成績在班級只是中等,但我沒有感覺到他差。因為我把更多的時間放在了他喜歡的活動上,陪他玩,激發他在玩中體驗成功、在玩中學習。我看到的是他每天快樂的笑臉,每天回來看到他的笑容,聽到他高興的介紹在學校發生的故事,積極的要求下去鍛鍊,我覺得孩子就是應該這樣享受生活,學習很重要,學習成績也很重要,但如果孩子是在我強迫下被動的去學,即使每次考試都得滿分又如何呢,經驗告訴我如果學習沒有興趣,分數不會長久。

想當初才開始學習跳繩時,總是跳不好,雖然我心裏很着急,特別是看着別的小朋友跳得很好的時候更着急,但是我從來沒有放在臉上,沒有拿他與別的小朋友比較,而是從心理上去疏導他,如果你願意,成功離你不遠,如果你不願意,再努力也沒有用,當他一次一次主動要求我陪他練習跳繩的時候,我就知道成功不遠了,慢慢在旁邊看,一次次示範給他看,在他有興趣的時候讓他觀察大孩子跳,終於自己逐步感悟,一天一天的進步了,最後體育測試回來他很興奮的告訴我:爸爸,我跳繩跳了全班第一。在這時候我鼓勵他的同時幫助他回顧了自己幾個月來跳繩的經歷,幫助他總結出自己成功的祕密。自己有興趣,自己動腦筋什麼事都能夠成功。在高興之餘,兒子很激動的告訴我他下一步的目標:期末考試的成績,要像跳繩一樣努力成為全班第一。

説實話我並不真正在意他當下的成績,我更關注他自己的主張,無論是學習過程中對具體知識的獨特見解,還是對自己如何努力的看法,在這個過程中我所要做到的是儘可能配合他,幫助他體驗成功,從而幫助他豎立起我能行的自信,使他不僅在學習過程中,在任何情況下都有自己獨立判斷的能力,當然要實現在這一目標還需要不斷的努力。

雖然做到很難,但如果我們認真思考《童年的祕密》一書中種種注意點,從兒童的角度出發,仔細觀察、認真傾聽,與孩子平等交流,適時引導,那麼成功就會不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edianhuati/tongnianduhou/nqno7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