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求學指南 >幼兒教育 >

上幼兒園有什麼好處

上幼兒園有什麼好處

孩子到了入園年齡以後,大多數家長都願意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去,但也有一部分家長有這樣的想法,即讓祖輩來帶孩子。那麼,孩子入園後究竟有什麼好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上幼兒園有什麼好處相關內容,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上幼兒園有什麼好處

可以讓孩子接受比較正規的學前教育

學前教育關乎兒童的健康成長,關乎千家萬户的切身利益,關乎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各級財政部門高度重視學前教育,積極加大投入力度,促進學前教育發展,努力使每個適齡兒童都能接受良好的學前教育。儘管每個幼兒園的環境、設施和師資情況不盡相同,但有統一的教學大綱,幼兒園的課程和活動是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徵、生理和心理髮育的規律來安排的。這一點是任何家庭都難以做到的。不過入園的前提是選擇公辦的幼兒園,否則這一點很難達到家長的要求,孩子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不要因為選錯了幼兒園而耽誤了孩子的早期教育。

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

在幼兒園,所有的孩子都必須自己動手穿衣、吃飯、大小便等等,這樣可以讓孩子擺脱在家中一切都要依賴父母照顧的生活方式。

可以培養孩子與他人交往的能力

幼兒園裏有老師,有其他小朋友,孩子入園以後,可以提高他們社會化的程度,可以讓他們從以自我為中心逐漸過渡到為他人着想,在與小夥伴的相處中學會合羣、體諒別人、原諒別人,同時對自己也會有更高的要求。

好奇

小孩子其實是天生好奇的,打從嬰兒期開始,便不斷地探索這個世界,如孩子能繼續保持好奇心,便能在學習上事半功倍。

耐性

小孩必須學習完成手上的工作,才開展另一件工作,有耐性的孩子會專心持久地集中精神,把一件事情做好;反之,一個沒有耐性的小孩,做什麼事都只是“三分鐘熱情”,那就難以把事情做好。

合作

小孩必須學習與別人相處、分享和輪流使用物品。特別是現在家庭多是獨生子女,孩子不願意與人分享,但在幼兒園裏,卻是羣體的世界,孩子學會與人合作,學習、生活會更加順利、愉快。

自制

小孩必須明白有些行為是不對的,如打架或者罵人。他們必須知道,即使是生氣,也有正確和不正確的方法來發泄,這一點,便是自制能力,能夠控制自己行為的孩子,定會是個老師欣賞的乖孩子。

欣賞別人

小孩必須學會欣賞別人和體會別人的感受,現今大多小孩子對別人的好意視為理所當然,不懂得感謝和欣賞別人的好意,結果同時使自己和別人均不愉快。懂得欣賞別人的孩子,一定是個快樂的孩子。

為入學作好準備

在幼兒園裏,孩子要學會遵守紀律、集中注意力、尊敬老師,還要學習寫字、計算等等,這些都為入學奠定了基礎。另外,孩子入園以後,家長可以比較客觀地瞭解自己地孩子。

拓展:

【上幼兒園前要準備什麼】

有的幼兒園會要求統一購買被褥、洗漱用品,有的則要求自己準備。入園前,家長應打聽好相關事宜,以免重複準備造成浪費。需要自行準備用品的,家長最好給寶寶準備好書包、衣褲、鞋子、手帕、玩具等可能會用到的物品,以備不時之需。

衣服:

給寶寶準備一個書包,用來裝上幼兒園需要的衣服和用品。家長應為寶寶準備幾套得體的衣服,純棉質地最好。不要太大、也不要太瘦,最好是有兜的,開身的,穿脱方便的。女孩的衣服不要有太多裝飾物,男孩最好不穿帶拉鍊的褲子。一定要給寶寶穿內褲,避免肚子受涼,從小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秋冬季室內外温差大,準備一薄一厚兩件小背心十分必要。給寶寶準備一套衣服,褲子最好備兩條,寶寶在喝湯或者洗手的時候很容易弄髒衣服。

手帕:

可以給寶寶用來擦嘴,可以讓寶寶來挑,這樣可以增強他對上幼兒園的興趣。

鞋子:

午睡時為了寶寶如廁方便,最好準備一雙小拖鞋。鞋的大小要適宜,儘量選擇底軟、跟腳、輕便的布鞋或旅遊鞋,適合跑跳活動。款式以鬆緊口或粘扣的為好,最好不要繫鞋帶。注意鞋底是否防滑。

玩具:

如果寶寶依賴性較強,可以在最初一段時間,讓他帶一兩件喜歡的小玩具到幼兒園去,以減輕分離焦慮。

【上幼兒園前的心理準備】

在寶寶上幼兒園前,家長要給寶寶先上一堂心理課。家長可以和寶寶多講講幼兒園的事情,帶寶寶到幼兒園走一走熟悉一下環境,並提前讓寶寶結識一些將要一同入園的小夥伴,這樣能讓寶寶對幼兒園有初步的瞭解,降低對幼兒園的排斥感,能幫助寶寶更好地適應入園生活。

和寶寶多講講幼兒園的事情:寶寶可能還不清楚幼兒園是什麼,你可以給寶寶講解,也可以説説自己上幼兒園的事情,儘量講些温馨的,不要給寶寶壓力。

帶寶寶到幼兒園走走:平時可以帶寶寶到他即將要上的幼兒園走一走,讓他熟悉下環境,聽聽裏面孩子們的歡笑聲。

培養寶寶的獨立性:上幼兒園是寶寶第一次離開家庭,所以培養寶寶的獨立性很重要,因為在幼兒園的時間他是相對獨立的,沒有一對一的照顧。

多結識新夥伴:多帶寶寶出去,讓他結識多一些新的小夥伴,還可以讓他帶小夥伴到家了做客,讓他當個小主人,這對於他以後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很有幫助。

【培養寶寶的自理能力】

寶寶要上幼兒園了,不再是家裏時刻被照顧的小王子了,在幼兒園裏面老師一個人要看護幾十個小朋友,不可能每一個小朋友的需求都能立刻滿足,寶寶需要具備一定的自理能力,才可以正常在幼兒園生活。

1

學會自己吃飯、喝水:一般的幼兒園老師是不會喂小朋友吃飯的,所以上幼兒園前要鍛鍊寶寶自己吃飯。而且還要讓寶寶自己學會喝水。

2

學會自己大小便:要上幼兒園了,不能再給寶寶把屎把尿了,因為在幼兒園他得自己解決大小便的問題,所以現在就要開始訓練寶寶自己大小便的能力。

3

學會自己穿衣服:幼兒園的小朋友很多,老師顧及不到那麼多孩子的需求,所以寶寶要不着涼,就要自己學會穿衣服了。

4

培養良好的作息習慣:為了讓寶寶能夠適應幼兒園上學放學時間,最好現在就開始配合幼兒園的作息時間,給寶寶制定一個新的作息規律。

5

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寶寶即將要進入集體生活了,小夥伴都和自己年齡差不多,要怎麼樣和小夥伴相處融洽,這就是寶寶的社交能力問題了,如果寶寶太內向、膽小,或者太霸道,都會讓他在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不愉快。所以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很重要。

6

培養寶寶對紀律規則的概念: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會有許多規矩紀律,例如上廁所要排隊,外出要列隊行走等,這些都是規則紀律。寶寶在家裏一般都是集萬千寵愛與一身,沒有約束,也不懂什麼是紀律和規則,所以現在開始要在家裏給寶寶定一些小規則,例如吃飯前一定要洗手,起牀後要自己疊好自己的被子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uxuezhinan/youerjiaoyu/0x34p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