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習慣作文 >

讀書的習慣作文1300字

讀書的習慣作文1300字

前些日子,跟一位朋友聊天,他説,台灣作家龍應台在一篇文章裏説,一個當家長的,若是要從眾多的叮囑裏,選一個留給孩子的話,該選哪一個,龍應台説,她會選養成讀書的習慣。這實際上就是人們常説的“漁”還是“魚”的問題。老家有句老話,家財萬貫,不如薄藝在身。説白了,就是給多少金銀財寶,都不如給個發財致富的好辦法。讀書,就是一門人生的薄藝,就是發財致富的好辦法。讀書,以聲音而論,分默讀和朗讀。成年人的讀書,多是默讀。讀書的習慣,要從少年培養,而少年時期培養的辦法,主要是朗誦,就是有聲的讀,熟讀,達到背誦的程度。好些人,把朗讀、背誦,當做增加知識的方法,訓練記憶能力的辦法,不能説不對,但不全面,甚至可以説是片面的,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讀書的習慣作文1300字

朗讀,是做文章的一種訓練。中國古代文論裏,有許多好東西,其中之一叫文氣説。曹丕説過:“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意思是,文章主要是由氣構成的,氣有不同的體式,文章亦然。文章寫得好的人,一是天賦,一是訓練。氣就是天賦,朗讀就是訓練這種氣,使之貫注到文章裏,使之成為文章。

過去的文章大家沒有留下記載,不好説。現代文學上的好多名家,留下記載,可以説,少小時都經過這種嚴格的訓練。著名作家胡適先生在《四十自述》裏説:“我念的第三部書叫做《律詩六鈔》……全是律詩,我讀了雖不懂得,卻背得很熟。”書裏,還開列了他小時候“誦讀”過的十三種古書,除了《論語》、《孟子》,還有《書經》、《易經》、《禮記》等。

胡適只説了誦讀過什麼,沒説他是怎麼誦讀的。魯迅先生就説了,他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裏是這麼説的:“於是大家放開喉嚨讀一陣書,真是人聲鼎沸。有念‘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的,有念‘上九潛龍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錯厥貢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書。後來,我們的聲音便低下去,靜下去了,只有他還大聲朗讀着:‘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坐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徐志摩在《雨後虹》一文裏,也説過他們小時候,是怎樣朗讀、背誦的,跟魯迅的情形有相似之處:“我記得兒時在家塾中讀書……可憐的‘讀書官官’們,還是照常臨帖習字,高喊着‘黃鳥黃鳥’,‘不亦説乎’……先生亦還是照常抽他的煙,哼他的‘清平樂府’。”

從魯迅和徐志摩的文章裏能看出,他倆都是大聲朗讀,直至背誦,另外,他們唸書時,他們的先生也同樣在唸書。魯迅的文章裏,將先生朗讀的聲調也寫出來了。先生的聲調,也正是學生的聲調。那時的孩子們,説上學不説上學,説唸書。在學堂裏,那真的是在念書。

這就説到朗讀跟做文章的關係了。文章是有調子的,朗誦的多了,背誦的多了,就掌握了文章的調子,寫起文章來就順暢了。這句下來,就知道下一句該怎麼寫。文章也是有調子的,有時這句完了,肯定要有下一句,沒有,人就覺得不順,覺得拗口。人們説,好的文章,有種韻律美,道理就在這裏。

詩歌的韻律感,是最強的。現在許多青年詩人,寫新詩的,總共也背不會幾首詩,怎麼能寫好詩呢?新詩的韻律,主要體現在音節上。

有一首新詩,聞一多的《靜夜》,不是課本上的,是讀高中時,學校組織一個朗誦會記住了,幾十年了還能背下來。寫新詩,不背上幾十首新詩,對韻律怕就掌握不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xiguanzuowen/xgndx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