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習慣作文 >

【熱門】養成好習慣作文8篇

【熱門】養成好習慣作文8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養成好習慣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門】養成好習慣作文8篇

養成好習慣作文 篇1

我養成了一種好習慣,那就是每天讀詩。時光漫漫,唯詩詞在這時光中沉澱。

小時候,在“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游戲,在“鵝、鵝、鵝,曲項向天歌”中入眠,在“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中,我慢慢長大。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對國家興亡的悲歎;“人生如夢,一樽還淚江月”,李白對人生的詠歎;“胡未滅,賓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陸游不能保家衞國的悲恨;“相顧不相識,長歌懷采薇”,王績渴望歸隱的心情;“寧為百夫長,不做一書生”,楊炯保家衞國的豪情;“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的憂愁。

再大些,我又迷上了泰戈爾。我喜歡他的《採果集》、《園丁集》,還有《飛鳥集》。《飛鳥集》中有許多富有哲理的句子:“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羣星了”。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它告訴我們:錯過太陽固然可惜,但哭泣並沒有用,我們要把握能夠把握的,不必為錯過的而傷心,因為這並不會解決任何問題。

雖然泰戈爾的詩很美,但我更喜歡《詩經》一些。

《詩經》沉澱了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它是“五經”之一。我一直記得裏面一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體現。

我愛讀詩,我養成了一個好習慣,詩的美好將刻在我心中。

養成好習慣作文 篇2

週六,媽媽給我制定讀書計劃,養成從小愛讀書好習慣!

這一週我在學校借一課外書,{一千零一夜},非常喜歡,每天都是小故事陪着我成長。媽媽見我喜歡讀書,就和我商量怎樣才能把書讀好讀完,一本書一週讀完,一天五篇,我非常高興答應了。

從現在我就開始,我一定堅持下去……

養成好習慣作文 篇3

週五又考試了。

一説要考試,孩子們都很期待,我呢只能在忐忑中等待,既想快點考完,又怕孩子們考砸了,時間短,內容多,試卷題量又非常大,孩子們能行嗎?我心裏還真沒底。試卷批改完,結果我非常滿意。我現在最想説的話只有一句:孩子們,你們真棒!

我佩服這些孩子:曲逸翔、劉沛洋、張的聰、陳子涵、郭明宇、陳瑞希、嚴海銘,他們注重細節,完美交卷。

我也佩服這些孩子:趙勁喆、秦梓童、李泊萱、朱成漢、魏靖琳、李依珂、曹源、李雨涵、金玥依、杜宛瑩、王英兆、趙原劍、付曉喆、劉家成、易音童、劉晨迪、秦家昊、肖子軒。雖有一點遺憾,但能把初次見到題型做得如此完美,也已經很不簡單了。

這張第九、十單元的考卷,主要知識點是20以內的進位加法,偏重於計算。新課雖然只用了幾個課時,但孩子們卻已經完全掌握了,純計算性的錯誤非常少,就連難度較大的填加數如7+( )=15這樣的題,正確率幾乎100%。第九大題的解決問題,是以往孩子們的難點,這次孩子們都能用正確的方法快速解決問題,這也是我沒有想到的。我佩服孩子們的計算速度,更佩服孩子們正確分析問題的能力!從本次考試中我看到了孩子們好的習慣正在一步步養成,計算不慌張,問題慢慢想,能細心,更會動腦。照此堅持下去,不僅孩子們在學習中會受益多多,我在教學上也能更加輕鬆!

孩子們的好習慣之所以能養成得這麼快,與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是分不開的。開學至今,家長們和我溝通不斷,交流不停,打電話、發短信、上博客、接送孩子的時間,下班、週末的閒暇,交流無處不在。為了共同的目標——孩子,家長們真的是用心良苦。孩子們一點一滴的進步真的與家長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孩子是一張白紙,最新最美的圖畫需要老師的無私教育,更需要家長的精心培養。我願意和我們負責任的家長們一起,畫出一張張最新最美的圖畫!

學習不可能一路坦途。不會才要學習,所以我們不怕孩子不會,只要我們下功夫,肯付出,一定會有所收穫。就説這次讓我非常滿意的試卷吧,問題依然存在,如第三題的連環計算,第八題的看數軸圖寫算式,第九題的你還能提出什麼樣的問題,是卷面上問題最多的,但不能責怪孩子,這是孩子第一次遇到此類問題,不會很正常。考試中出錯的地方他會記憶更深刻,學習中他也會更加重視,一旦學會了,他便會牢牢記住。

分數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個好習慣。養成好習慣,學習更輕鬆!

養成好習慣作文 篇4

我養成了一個好習慣,那就是認真寫字。我以前字老寫不好,因為我寫字的時候,總是毛毛躁躁,不用心寫,往往一筆帶過,寫出來的字是龍飛鳳舞,東倒西歪。有一次為了趕快出去玩,就隨便寫了幾筆,結果草草收場,回來一看,呀!字寫得太差勁,連我都不認識。

放暑假了,我決心改掉不認真寫字的壞習慣。我堅持每天練八個鋼筆字,開始練的時候覺得很枯燥,就練的寥寥草草,這時候媽媽語重心長的對我説:“字是人的.招牌,練不好是不行的呀!‘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一手漂亮的鋼筆字,要長年累月的練才行呢!”聽了媽媽的話,我羞愧地低下了頭。我暗下決心,一定能練好字。“功夫不負有心人。”自從我每天開始練字後,我的字開始寫的越來越好,對自己的字越來越有信心。因為我每次練字時都把字的結構和頓筆記住了。

翻開我的練字本,我都覺得吃驚,這還是我寫的字嗎?這還是那個馬虎錯別字大王寫的字嗎?這還是那個寫字龍飛鳳舞東倒西歪的人寫的字嗎?和練字之前相比寫的字跟上次的字絕對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看來多寫多練對提高寫字水平很有幫助,而且,而且練字不光要記住字的解構和停頓,還要記住字的筆畫,字的大小,字的位置,到底應該偏左偏右,向上向下,還有偏旁部首的大小等等,這些都是寫字的關鍵呀!看來寫好一個字挺難的。

我養成了一個讓我終身受益的好習慣------寫字。

養成好習慣作文 篇5

數學考試沒考好,回家因為粗心捱了一頓胖揍。

“啊,你考的這麼差,我們的面子往哪擱?簡直太不要臉了,十分的粗心,不服神仙就服……”爸爸嚴厲的訓斥着我,那是的我已經淚流滿面,傷心的説不出話來。“因為粗心,你給我考了個很低的分數,我氣得心臟病要發了!”我心想,一定要養成系新這個好習慣,給家庭掙一點光榮。

老爸氣的要死,直逼我上牀睡覺。

那是一個不眠之夜,我的腦海裏不停地浮現出當晚的場景和細心這個詞。終於,在臨睡前,我有了大致的計劃:

細心審題,看清題目後再動筆,這樣在不會偏題。並剋制計算問題,列請題目中條件後再認真計算。並仔細檢查,掃出題目中細小的錯誤。

從起以後,我遇到的每一道題都認真計算,並仔細檢查,所有細小的錯誤,我都避而遠之,去細心把題目做對防止細小的錯誤出現。諸如不進位、符號看錯等低級錯誤,我都提醒自己不允許再犯。

在一箇中午,我經過董明傑的身旁,看見他在寫一道題,覺得不對勁,便自發地問:“你的這道題是對的嗎?”

“對的,”他淡定的回答道。

“不對!題目要你求兔子跑了多少圈,而非她比烏龜多跑幾圈,所以要加上都跑了的一圈。”我的好心和細心提醒了他。“原來如此!”董明傑恍然大悟。

那時,我心想,細心能幫自己也能幫別人,所以細心很重要。

養成好習慣作文 篇6

以前,我非常討厭看書,面對一行一行的字,我就理也不想理並且我看見密密麻麻的字就總會覺得頭暈。

一天晚上,我做完作業後,就陪爸爸看電視,爸爸看見了,對我説:“你怎麼又在看電視了?做完作業了嗎?”

“做完了。”

“那你就去看書吧,別整天不是做也就是電視,不是電視就是電腦。”

“哦。”然後,我就極不情願地走向房間,拿起《老舍作文》,又開始看那既讓人討厭,又密密麻麻的字。我原以為我最多隻能看十來分鐘,後來卻看了三十分鐘。更令我出乎意料的是,我竟然從那時候開始,我就喜歡上了看書,愛上了看書。

自從那次以後,我就每晚睡覺前都會看二十至四十分鐘的書。一次,爸爸走進來我的房間,好奇的問我:“你為什麼喜歡上了看書?”我想都沒想,就説:“因為看書可以使我的作文可以寫得更好。高爾基曾經不是説過‘書籍是進步的階梯’的嗎?我覺得學習要進步,就要看書。”

“那你以前為什麼不喜歡看書呢?”

“我也不知道,我真想好好教訓一下以前不愛看書的我,看書有那麼多好處,我以前為什麼就不喜歡呢?”

從此,我的作文就越來越好,還寫了一個名叫《公主救地球》的短篇小説,以前扣六分的作文現在只扣三分了。我真為現在的我自豪。

養成好習慣作文 篇7

前幾天,老師給我們發了一張《28天,我們一起來見證》的表,並告訴我們説:“好習慣是學習的基礎,堅持去做就可以成功。”

每天放學後,我就立即寫作業,讀課文。我還把用完的用具放回原處 、整理房間、主動閲讀、遵守校規等。媽媽讓我洗碗,我立刻幫媽媽洗碗。我還自己洗襪子呢。因為我想得到更多的“a很好”。

媽媽看我的表現,給我填了很多“a很好”,還在評語上説我有很大進步。我很喜歡這張表,是它讓我改掉了壞毛病,做個好學生。

我感覺自己真的很棒,我慢慢地養成了很多好習慣,比原來更棒了。

養成好習慣作文 篇8

蓋房子的過程雖然千辛萬苦,要經歷各種艱難險阻,但蓋好後,可以永久地、舒適地生活,所謂一勞永逸。如同人們會羨慕別人擁有好房子,持有“良好的習慣”同樣會使人羨慕,而“良好的習慣”也會讓自己受益終生,幸福一輩子。

前段時間讀了一本書,十分喜歡,是韓國作家韓昌旭寫的一本《媽媽不是我的傭人》,我喜歡它的原因或許跟自己的經歷有些關係。本書主人公阿章原來是個標準的都市小孩,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由於媽媽生病,所以到鄉下表妹家住了一陣子。可是住在一起的表妹卻老是對他充滿敵意,直到有一天,兩人再次起了爭執,表妹對着阿章大聲抗議:“請別再把媽媽當做傭人!”阿章這才恍然大悟,自己從來不曾注意媽媽的辛勞。

小學二年級以前,媽媽也可以説是我的傭人。早上叫我起牀,給我梳頭,然後送我上學。中午接我回家,下午送我上學,接我回來,又陪我寫作業。可謂寸步不離。而我,也很享受她這種無微不至的照顧。直至二年級下學期,弟弟出生了。尤其是剛出生那一段時間,媽媽似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弟弟身上,對我的關愛自然而然也就少了些。剛開始,我很不適應,很多事自己做不了時,也會抱怨幾句。但媽媽實在忙不過來,我就自己摸索着,嘗試着慢慢做。

也就在這個過程中,我漸漸的學會了獨立。每天早上,我自己梳頭。每天下午放學,我開始學着自己寫,寫完了自己檢查,寫作業這樣的事再也沒讓媽媽過操心。並且除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幹之外,我還經常幫助媽媽,比如有時候媽媽忙着做飯的時候,我會幫忙照顧一會兒弟弟;有時候媽媽忙着照顧弟弟的時候,我會主動幫忙分擔點家務。我成了媽媽的得力助手。

三年級,我開始學騎自行車,每天早上下午和同學一起騎車上學,不再需要媽媽的接送。

逐漸,逐漸,在無形之中,自己的自理能力強了很多。

四年級下學期,父母給我報了一個李陽瘋狂英語八天八夜的集訓營,剛開始,思念總是有的,可英語學習讓我沉醉其中,根本顧不上想念父母。也就在這個過程中,我學會了洗衣服,學會了更進一步的自立。在不知不覺中,自己的自理能力又上了一個台階。

五年級升六年級的暑假,我真正的離開父母生活了兩個多星期。爸爸知道我喜歡旅遊,早在考試前就跟我商量,他在廣州的朋友讓我先去廣州玩一段時間,再去香港玩幾天。但是爸爸要工作,媽媽忙着照顧弟弟,都沒法陪我過去,只有我自己過去。我經過考慮便同意了,因為我也想出去見見世面。爸爸給我買的機票是“無人陪同兒童機票”,又和我一起去在洛陽新區辦理了前往香港的簽證。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很快,乘機的那個下午就到了。我和父母弟弟滿懷期待地來到了機場候機,心裏不捨的情愫還是有一些在心頭縈繞,但我勇敢的自己一個人過了安檢。要知道,這是我第一次坐飛機,並且還沒有人陪同。因為首次坐飛機的新鮮,使我忘記了膽怯。順利到了廣州,爸爸的朋友們都誇我自理能力強,都不用別人照顧。在去香港時候,我也表現得非常穩重,像個小大人。我的自理能力又向上跨了一大步。

很感謝,也很慶幸弟弟這個小生命的降臨,要不是他,媽媽也不會那麼早就放手,對我進行散養式教育,我也就不會如此自立,説不定,六年級了,媽媽還會在一旁陪着做作業呢,説不定,六年級了,連衣服也不會洗。

小鳥總會飛出巢穴,雄鷹也不是一朝可以練成。自立這個好習慣帶給我太多,將會讓我受益終生。媽媽的適時放手,也給予我很多同齡人得不到的。自立不僅是一種習慣,並且是一種能力。一旦擁有它,便會受益終生——這就是我讀這本書最大的感悟。

標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xiguanzuowen/goj4x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