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魯迅作文 >

參觀魯迅紀念館作文500字

參觀魯迅紀念館作文500字

參觀了魯迅紀念館,我感觸深刻,對魯迅先生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小編分享了參觀魯迅紀念館作文,歡迎閲讀。
 

參觀魯迅紀念館作文500字

第一篇:參觀魯迅紀念館

離開了柯巖 魯鎮 鑑湖,大約坐了五十分鐘的車程,我們來到了紹興市區參觀魯迅故居。

讀過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課文後,我一直期待這能到紹興,參觀魯迅童年的家,感受這無窮無盡的童年樂趣。

灰色的天空下,這裏的一切都是黑白色調,白牆黑瓦的房屋,黑灰色的屋檐,淺灰色的路面,還有烏篷船上那些穿這白上衣和灰長褲的船伕,我忽略了周圍服裝鮮豔的人們,來到這裏,只感受到那濃濃的文化氣息。

沿着窄窄的小路走進三味書屋,這就是魯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也就是壽鏡吾先生的書塾,書塾並不大,也比較簡陋,魯迅小時候坐在一個靠牆的位置讀書。三味書屋還有一個後園,魯迅在文章中也提到過,在讀書閒暇之餘,這個後院也給了他不少樂趣。然而,這只是一個很小的園子,種着一棵古樹,看起來無聊至極,更談不上什麼樂趣。

出了三味書屋,接着,我們又參觀了魯迅故居和故居中在魯迅筆下生動有趣的百草園。魯迅故居並不怎麼特殊,只是一個平凡的條件較好的人家,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地方走出一個如此偉大的巨人。比起三味書屋的後園,百草園相對要大得多,那些樹木到現在都已是參天大樹。這的確是個不錯的園子,但也是一個相當普通的園子,我覺得這還不如我家邊上的小園子,我怎麼也找不到這裏能有這麼多的樂趣,我想,魯迅筆下的那些快樂,就是童年,是故鄉的家吧。

接着又參觀了魯迅紀念館後,我們便坐上了大巴,我總覺得有一些失望,偉人的故居就是這樣,並沒有什麼特殊,只是這位偉人賦予了它非凡的意義罷了。

第二篇:參觀魯迅紀念館

五一假期,爸爸媽媽帶我去魯迅的故鄉——紹興,參觀魯迅紀念館。

旅遊車在魯迅紀念館對面停下了,我們一家也隨其他遊人的湧流,擠進了紀念館的陳列廳。首先進入眼簾的是翠柏環繞的一座高大的魯迅塑像,神態端莊,令人肅然起敬。陳列廳展出了許多有關魯迅生平事蹟的各種照片、珍貴的手跡和實物、書刊及魯迅的著作等。

正當我看得入神時,爸爸媽媽拉了我一把,原來,導遊和其他遊人們都去參觀三味書屋了,我也連忙高興地跟了上去。

書屋正中懸掛着題有“三味書屋”四個大字的匾額和鬆鹿圖。書房中間的方桌、木椅,塾師授業和客人歇坐之處。窗前壁下有一張學生自備的桌椅。魯迅的座位在書房的東北角,上面刻下了一個小小的“早”字,這是魯迅當年因為多做了點家務,上學遲到了,受到老師的責備後刻下的,以此來勉勵自己勤奮學習。

看着這個“早”字,我眼前浮現出魯迅少年時代學習的情景:每天清晨,人們還未起牀,三味書屋就亮出了燈光。魯迅在屋裏便開始捧書本自學了。

走近一個櫥窗,只見裏面擺着五顏六色的貝殼和漂亮的羽毛。好像是魯迅少年時的農村朋友送給他的。我想起了魯迅筆下的“少年潤土”,我腦海裏出現了一幅圖畫:在無邊無際碧綠的西瓜地上,有一個十二歲的少年,頭戴一頂小氈帽,脖子上帶着銀項圈。他手拿一把鋼叉,正向一隻猹刺去……

這次參觀紹興魯迅紀念館,使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魯迅立志救國的報復、勤奮好學的精神,永遠激勵着我。

第三篇:參觀魯迅紀念館

金秋十月,我們又迎來了祖國媽媽的第54歲生日,在這歡慶的日子,我和媽媽興致勃勃地來到上海魯迅公園內的魯迅紀念館遊覽了一番。

魯迅紀念館是一座白牆黑瓦的建築物,一排排青翠碧綠的樹木環繞在它的周圍。正面牆上,周總理親筆題詞的“魯迅紀念館”五個金色大字在朝陽的照耀下熠熠生輝。我們沿着一長溜的石級快速走進了魯迅紀念館的大廳。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牆上那一幅幅描寫魯迅先生生平的木刻畫。這些畫的製作非常的逼真,彷彿使我看到了魯迅先生當年工作、生活的情景。大廳裏還擺放着兩台電腦,這是為參觀者作指南用的。我從電腦裏瞭解到:魯迅紀念館是新中國成立後,建立的第一個人物紀念館,它建立於1951年1月,在1958年遷入虹口公園,也就是現在的魯迅公園。在大廳左側有一尊魯迅先生的全身塑像,讓人有一種與魯迅先生在一起的親密感。大廳右側是一條通往二樓的樓梯。來到二樓,我首先看到的是根據魯迅先生幾部作品所刻出的浮雕,有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小説《狂人日記》;有描繪中國農民的《祝福》等。大廳旁邊有五個展示廳,分別展示着許多珍貴的文物和紀念品。在第一個展示廳裏擺放着一些魯迅先生珍貴的手稿,上面是魯迅先生寫的密密麻麻的蠅頭小字,有些地方還用粗筆修改過。這裏還展出了魯迅先生生前使用過的文具和生活用品。在第五展廳裏,一塊寫着“民族魂”三個字的橫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聽媽媽説,這塊橫幅曾經覆蓋在魯迅先生的遺體上呢!是啊,“民族魂”代表着一個民族的靈魂,體現出一個民族的精神。魯迅先生是現代文學家,它曾棄醫從文,用他那支筆喚起中國人民覺醒,批判罪惡的封建社會。魯迅先生是偉大的文學家,他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參觀了魯迅紀念館,我感觸深刻,對魯迅先生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堅信,只要我努力再努力,一定也能像魯迅先生一樣,成為一名優秀的文學家。

第四篇:參觀魯迅紀念館

10月5日,我們好奇小隊參觀了我們到了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先生的家鄉紹興,參觀了久負盛名的魯迅紀念館和魯迅故居。

走進魯迅紀念館,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牆上雕刻魯迅曾説過的著名話句,我們對魯迅也肅然起敬:“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再往裏走,介紹了魯迅的生平,和他畢生的作品,我認為,魯迅一生都在戰鬥。在這長假期間,各地前來參觀遊覽的遊客絡繹不絕,足以見證着人們對魯迅先生的崇敬、仰慕之心,魯迅作為一種文化形象已深深地植根於中國人民心中。魯迅故居位於紹興,坐落在極富特色的江南水鄉之間,魯迅筆下的烏篷船、烏氈帽、孔乙己、茴香豆等一些紹興風土人情,在這裏盡覽無遺。古老的石鋪街道兩側,一家家極具特色紹興“老字號”,縷縷清香,流露着鄉村的氣息。

我們在魯迅紀念館內瞭解了魯迅的一生;在古色古香的建築中穿越時空,與魯迅握手;在百草園中尋找何首烏和叫天子;在三味書屋尋找魯迅刻的“早”字。古色古香的老房子,高齡的參天大樹,除了街裏的商鋪變了,其他都沒什麼變化,在咸亨酒店,“三月六日,孔乙己欠十九錢”也被嵌進了相框。走進三味書屋,課桌上的“早”字格外引人注目: 魯迅12歲時,往三味書屋跟從壽鏡吾先生讀書。魯迅因給父親買藥而遲到被先生批評,後來他在自己的桌子上刻了一個“早”字時刻提醒自己,從此再沒有遲到。

其實,我覺得魯迅是一種民族魂的象徵,是他在作品中用一種剛正之氣,一心為民着想,有自己的感覺,敢於與整個社會風氣做思想鬥爭,樹立了中華民族的榜樣。

這次活動非常有意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luxunzuowen/387rr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