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家鄉作文 >

我愛我可愛的家鄉高中作文

我愛我可愛的家鄉高中作文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我愛我可愛的家鄉高中作文

——題記

當流星劃過天際的一霎那,神奇造就了夢幻奇異的她;當旭日衝破鐵鏈的一順間,優美造就了鍾靈毓秀的她;當長河奔流而下的一剎那,壯闊造就了源遠流長的她;當巨浪翻滾撲來的一線間,澎湃造就了激動人心的她。

她——祖國大地上的瑰寶。其地處華東腹地,襟江帶淮,位於南北交通要衝,是祖國壯麗河山的重要組成部分。上古時期,屬九州中的徐州、揚州和豫州;唐朝,屬河南道、淮南道、江南道;民國初,分為蕪湖、安慶、淮泗三道;解放後,於1952年合併,恢復建制。經過漫長的歷史變遷,使她具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藴,她一步步的成長、發展,成為了祖國大地上的瑰寶。

她——一片充滿文化的區域,其文化主要為桐城文化和微州文化。首先要了解桐城文化,就要與桐城聯繫在一起説明,因為它們是一個密切的整體。桐城,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文風綿長,英才輩出,為江淮文化圈的發祥地和集中地,素有“七省通衢”“中國文都”等稱號。古老的桐城文化,以其厚重與深遠而浸潤在歷史的`長河中,城中每走一步,就有一處名人遺存,如方學漸的“講學園”,張廷玉的“宰相府”、姚瑩故居、姚之元舊館“竹葉亭”……桐城的文化、建築風格頗得人們喜愛。徽州文化即徽文化,是中國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它既有物質方面的,例:徽派建築、徽菜,同時也有精神方面的,如新安理學、徽劇、徽州方言,其中的黃梅戲甚是有名,可説各年齡段的人們都喜歡看。徽州文化是極具地方特色的區域文化,內容廣博、深邃,有整體系列性等特點,深切透露了東方社會與文化之謎,全息包容了中國後期封建社會民間經濟、社會、生活與文化的基本內容,被譽為是後期中國封建社會的典型標本。歷代先賢在這片充滿靈性的土地上播下了文明的火種,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存,構築了獨具特色的文化底藴,折射出燦爛奪目的神韻光輝,在這方沐浴文風詩雨的土地上神遊,你會意外地收穫到詩意棲息的文化天堂。

她——一位慈母,她用心血哺育了萬千子女,而她的子女更是秉承了她的“優良傳統”。黃山,以高聳入雲,盤空千仞的險峯;蒼翠奇特,萬古長青的古鬆;皎潔柔美、輕盈夢幻的雲霧;瑰麗壯觀,輝煌燦爛的日出以及暖如春水、温馨舒適的温泉聞名中外,遊客——可想而知。李白曾在此賦詩一首:“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峯,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這件讚譽過黃山:“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薄海內,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而後天下無山,觀止矣。”此乃對黃山的高度評價。新安江,以清新幽雅的環境令人心馳神往:一年四季,古老的小橋下潺潺淌過的湖水清得透入你的心懷,樹木蒼翠高壯,樹葉綠得則像一滴綠油“啪”的一聲滴在了樹葉上,頓時樹葉變得光滑油亮,在陽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輝,從遠處看,活像顆顆價值連城的翡翠寶石。在這裏生活,你的心靈會接受大自然的洗禮,從而沖走心靈上的一切污垢,變得純潔無暇。新安江的水正如李白所説:“清溪青我心,水色異諸水,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和縣以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遺址享有盛譽。其中有劉禹錫的陋室,何不來此贊上一句“何陋之有。”和縣猿人遺址更是令人感到詫異無比,同時也給這座小城抹上了一層神祕而又古老的色彩;你還曾記得烏江邊那段悽美的愛情故事嗎?楚霸王虞姬寺就在此地,這段故事流傳至今,仍令人為其哀歎不已。諸如此例,數不勝數,足以見證了她,這位偉大母親的慈愛,孕育之辛。

她,不僅是祖國大地上的瑰寶,一片充滿文化的區域,一位慈母,更是一名循循善誘的老師。

她——一名循循善誘的老師。其一生兢兢業業、從不勞怨,從古至今,她已不知教誨出多少人才,如春秋管仲,漢之張良,軍事大家曹操,鐵面無私的包公,農民英雄方臘,統一全國的朱元璋,三國大將周瑜,此外,還湧現了朱熹、汪道昆、胡適、陶行知、黃賓虹、許海峯等大批傑出的人才。也許這些人物你並不是很熟悉,但有一個人大家都認識——成龍,成龍原是和縣人,從他身上,我們看到和縣人民的努力、奮鬥、愛心及奉獻精神,這樣你可以很自豪地向別人説:“我和成龍還是同鄉哩!”當然,也有許多著名詩篇及傳説都源於這裏。詩篇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李白的《贈汪倫》、牡牧的《清明》等,至於傳説有《白蛇傳》《梁祝》《牛郎織女》《嫦娥奔月》……和此看來,這位導師給予了我們無窮無盡的財富,我們也將受用一生。

我深知:那樣好的她,我描繪不出;她的那樣好,我同樣描繪不出;但她的最美已在我的腦海中勾勒出,並且定格成永恆。看!她是那樣的美!那樣的迷人!那樣的動人心絃!

我獨坐窗前,品餘毛峯,此時已近中秋,月亮已成圓形,皎潔的月光灑在窗台上,深深地烙下了兩個銀光大字——“故鄉”(安徽)。頓時,我思緒戛止,轉而——思緒綿綿……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標籤: 高中 家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jiaxiangzuowen/9rdwo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