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情感作文 >珍惜作文 >

因為懂得,所以珍惜作文

因為懂得,所以珍惜作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因為懂得,所以珍惜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因為懂得,所以珍惜作文

因為懂得,所以珍惜作文1

花兒因為懂得春天的美好,所以珍惜自己面臨凋謝的生命在春天裏燦爛地開放;鳥兒因為懂得天空的廣闊,所以珍惜在晴朗的天空下展開翅膀盡情翱翔;世間萬物因懂得珍惜而更有活力,生命因互相珍惜而持之以恆。人,更要懂得珍惜。

人是富有的,因為有太多太多的事物需要人去珍惜:親情、友情、時間、以至於生存的家園……

父母是新生命的迎接者,他們給予了我們最寶貴的生命,含辛茹苦,無怨無悔,直至我們長大成人。當我們學會擔當時,才明白父母之愛的偉大。待到子欲養而親不在時,該拿什麼來報答我們親愛的爸媽?我們能做的,是珍惜父母在一起的每一天,奉上我們微薄的孝心,是對父母最好的報答。

朋友是人生路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好的朋友能使人一生受益,在收穫時共同享樂,在患難時共同承擔,一生最難得的就是有自己最好的朋友作伴,因為我們懂得友誼的珍貴,所以珍惜我們最好的朋友。

人生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流逝。人生並不長,只有三日:昨天、今天、明天。人總是停留在昨天,虛度今天,夢想明天。昨天永遠都是過去式,浪費今天的時間去對昨天的事懊悔,那是因為不懂得今天的寶貴。古人曾寫過《今日歌》:“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而對於那些夢想明日的人,何不用今日夢想明日的時間去做今天該做的事。正如“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只有懂得放下昨日,珍惜今日,才能真正把明天的夢想變為現實。

親情、友情、時間都是自己擁有和掌握的,但在同一片藍天下,我們還共同擁有一個美麗的家園——地球。是這片廣闊的天地為我們構建了生存的空間,是這個小小的星球在茫茫宇宙中接納了我們。可自私又貪夢的人類啊,讓如今的地球變得不堪重負。污染、超載、災害——,當我們因此而受到天災的警告時,才懂得去珍惜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我們還有很多需要珍惜的事物,而對於任何一個事物,珍惜它並不僅僅因為它珍貴或稀有,更重要的是它是自己目前還能擁有的東西。珍惜,不能以曾經失去為前提,擁有的就是最真實的。我們要在擁有時懂得它的“價值”,在失去前學會珍惜!

因為懂得,所以珍惜作文2

成長是條緩緩流淌的河。悄然地,我們就長大了。成長,不僅是身體上的,更是心靈上的。

小學那樣純真的年代裏,什麼都值得回憶……

在充滿着歡聲笑語的校園裏,總是會有一張苦瓜臉擺在你面前,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卻埋藏着深不可測的`憂鬱,就像童話中的公主,在小學裏,我們是死黨!

我們吃在一起,玩在一起,甚至節假日還要膩在一塊。大家總是玩笑着説,看來,你們是永遠不能分開了。

尤其在她憂鬱的日子裏,我是不可或缺的安慰劑。還記得那個豔陽高照的日子,我看見她一個人站在烈日下,那孤獨的背影,昭示了內心的不快樂。似乎有個錯覺,我在她的眼裏看見晶瑩閃爍的東西。我帶着滿是疑惑的心理向前靠過去,不想讓她察覺。但還是讓她看到了,只見她的袖口輕輕拂過臉龐。她轉過身來,沒有我想象的那麼悲慘嘛!她沒有像往常一樣向我大倒苦水,也沒有把我當垃圾桶一樣傾訴,只是説了一句我們回教室吧,我拉着她的手,感到袖口有些潮濕,這不是錯覺,她哭了。但她為什麼不告訴我呢?我是她的好朋友啊!我懷着一肚子問號回到教室。我想,肯定是發生了什麼特別的事,要不然,以她的性格,早就“火山爆發”了,怎麼可能一個人躲在角落裏哭呢?後來,我才知道她是因為她以前的一個好朋友的事情而哭的,但是她為什麼不告訴我呢?

中午吃過飯後,我習慣性地靠到教室旁邊的柱子上,等待她的出現。她見了我,這回再也忍不住,撲到我身上大哭特哭,我也不知道她為什麼這樣。許久,她停了哭聲,哽咽着對我説;你才是我最好的朋友,永遠……永遠都是!

在那懵懂的歲月裏,我雖不太明白她是什麼意思,但是我記住了那份濃烈的友情。

過了漫長的暑假,我走進了初中的校園,幸虧,她也在。但是不同班,我們的關係越來越生疏了。每當不期相遇,她只衝着我笑,那笑容一如從前的憂鬱,我好想仍像從前一樣,跑過去告訴她,你可以把你的滿腹憂愁向我傾訴,或者在某個無人的地方,撲在我的身上哭泣。可是,只是冷靜的擦肩而過,只是眼神交匯的哪個瞬間,會看到閃亮的星點。我終於知道,時間是可以消磨一切的。

現在,我們都有了自己要好的朋友,我也慢慢懂得了,沒有什麼叫永遠。也許,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好好珍惜眼前!

因為懂得所以珍惜。

標籤: 懂得 珍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ngganzuowen/zhenxizuowen/n7y0l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