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情感作文 >希望作文 >

關於點燃希望作文九篇

關於點燃希望作文九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點燃希望作文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點燃希望作文九篇

點燃希望作文 篇1

上個星期六,媽媽帶着我來到了她的家鄉——一個偏僻的小山村,並帶我參觀了那裏的一所小學。

一走進學校的大門,一座破爛低矮的教學樓映入眼簾。我無法相信眼前這座年代久遠、搖搖欲墜的房子竟是一所學校,更無法想像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中怎麼學習。這個小學的面積很小,只有我們學校的四分之一。教室十分簡陋,桌子全是舊的,上面裂開了一道道縫隙,桌面凹凸不平。一張張凳子也是又破又舊,坐在上面得小心褲子被釘子刮破,還得時刻擔心凳子突然散架,跌落在地。教室裏的玻璃都是殘缺不全的,被一張張五花八門的硬紙板或薄膜取而代之。牆壁上還留有一道道難看的水印,想必是下雨天漏水所留下的吧!講台更不用説了,只是一張比課桌大不了多少的桌子。走出教室,放眼望去,看到的只是光禿禿的操場,其實也算上操場,只是一塊滿是黃土的空地。這裏沒有高大的籃球架,沒有挺拔的大樹,沒有嫩綠的小草,更沒有鮮豔的花朵,有的只是荒涼和單調。

在我轉身準備離開這裏時,忽然發現有一個小女孩牽着一頭牛站在不遠處怯生生地看着我。媽媽走上前去和這個小女孩打招呼,她顯得那樣靦腆和膽怯。在我們的交談中我才知道,她和我一般大,三年前由於母親病重,無錢上學輟學在家,幫母親幹些農活。她告訴我,最喜歡來學校附近放牛,這樣就能聽到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能聽到老師的講課聲。當時我清楚地看到了她眼中的哀傷和失落,看到了她的眼淚和期盼。

我不知是帶着怎樣一種心情離開這個地方的。一路上我都在想:我們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為什麼城裏孩子的生活與農村孩子的生活有着天壤之別?當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學習,坐在嶄新的課桌椅上寫作業時;當我和同學們在寬大的操場上做操,在漂亮的塑膠跑道上跑步時;當我中午和朋友坐在風雨走廊舒適的長凳上暢談理想,徜徉在風景怡人的蘭花溪邊時;當我和同學們跟隨着老師精美的課件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享受着現代信息教學帶給我們的神奇時,我的眼前總會浮現出那個偏僻的小學,那些生活在貧困山區的孩子,那個想上學卻上不了學的小女孩,那些眼淚和悲傷。一股強大的力量促使着我學習上不敢有一絲懈怠,促使着我竭盡所能地去幫助他們。

也許您與他們從未謀面、素不相識,也許此刻他們還正在承受着貧困的折磨和失學的痛苦,但這些並不重要。因為愛心與真誠是沒有界限的,因為有愛就有希望。只要你我獻出一點愛,哪怕只是一支筆,一本書,一元錢。有了這份積少成多的愛,就能換回他們在課堂裏的朗朗讀書聲,換回他們對未來的希望!讓我們拉起同情、友愛的手,立刻行動起來,用愛點燃孩子心中的希望!

點燃希望作文 篇2

生命是寶貴的,也是美好的。懸崖絕壁生長的小草,絕境中奮力求生的飛蛾,花叢中感受春天的蜜蜂……這一幅幅動人的畫面,無不展示着他們對生命的追求與熱愛。

小草是熱愛生命的。無論在肥沃的土地,還是在貧瘠的沙漠,它總會接受大自然給予它的厚愛,努力生長。根會拚命地往下扎,而芽便會使勁地向上轉轉鑽。它堅信:總有一天會鑽出這個黑暗的世界,破土而出,沐浴燦爛的陽光,享受生命的快樂,給大地披上綠裝。

蜜蜂對生命的熱愛是無限的。它的生命雖然只有短暫的十幾天,但是它無怨無悔,用自己辛勤的勞動,全心全意地為人類奉獻自己一切。留下了甜蜜,留下了生命的光輝。

“愛心大使”叢飛叔叔是珍愛生命的,他也有一顆博大的愛心。他把自己的愛無私地奉獻給了貧困山區的孩子。他做到了別人能做、但沒有做的事情——為了一百七十八“孩子”能讀書,能健康成長,也為了聽到那一百七十八聲“爸爸”——他奉獻出了自己的一切。

由於勞累過度,叢飛叔叔患了癌症,在與病魔頑強抗爭一年後,還是無聲地走了……就在叢飛叔叔離開人世之前,還為別人着想,捐出了他珍貴的眼角膜。叢飛叔叔雖然走了,但是他把光明留在了人間。

叢飛叔叔以他對生命的熱愛,對別人的關愛,使他的生命得到了延伸和昇華……

為了愛,像小草,像蜜蜂,像叢飛叔叔……

用愛去點燃生命的希望!

點燃希望作文 篇3

人生在世,是不能沒有希望的。

對於盲人來説,希望是有一天能看見旭日的初升,能看見晴朗、蔚藍的'天空,能看見波瀾壯闊的大海……

對於失聰者來説,希望是有一天能夠聽見美妙的音樂,能夠聽見校園裏朗朗的讀書聲,能聽見春天裏鳥兒間的竊竊私語……

對於啞者來説,希望是有一天能不再用啞語表達自己的心事,而是能讓心裏的感受從自己嘴裏説出來唱出來……

希望是一種寄託。凡事並非總能順遂人願。我們常常靜靜地祈禱,祈禱着心目中最好的意願得到實現,希望能給眼前枯燥無味的生活塗上一點兒潤澤的顏色,增加一點兒美麗的生氣。

希望是一種誘惑。希望總是一個跟着一個走,又一個接着一個來,希望伴隨着你的整個人生。一個希望實現了,又一個新的希望產生了。為着一個一個的希望,我們總是處在不斷的追求奮鬥中,循環往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步步走向人生的終點,希望不是在誘惑我們嗎?

希望是一種期盼。一次遠足,一個生日聚會,一次刻骨銘心的經歷,一場精彩的球賽,或讀一本好書,聽到一個問候的電話,甚至只是等待一個會心的微笑。這些都是我們所期盼的。

法國著名作家羅蘭説過:“人生應有兩盞燈,一盞是勇氣的燈,另一盞是希望的燈。”

聖火第一次點燃,那是希望在燃燒。種子第一次播種,那是希望在發芽,荒漠變綠州,天塹變通途。富繞代替貧瘠,那是希望在綻放。希望,不僅是人生奮鬥的遠大目標,平凡生活中一個小小的期待,更是生命之舟的原動力,是補充能源的加油站,它可以將你引向輝煌,也可以將你誘入歧途,它創造了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故事,它藴藏着美好的人生。

點燃自己的希望吧!讓希望照亮我們的一生。

點燃希望作文 篇4

在認識朱佳慧以前,我只在電視中看到過那些因貧窮而失學的孩子,他們大多長得面黃肌瘦,吃着硬梆梆的窩窩頭……我總以為那些孩子都生活在窮鄉僻壤,總以為我們南水鄉的孩子人人都和我一樣吃飽穿暖,依偎在爸爸媽媽的羽翼下快樂地成長。但自從我認識了朱佳慧後,我才知道其實在我身邊就有許許多多失學的孩子。

我是在三年前通過桐鄉市婦聯開展的“春蕾計劃”才結識了朱佳慧的,從簡介上知道朱佳慧的父親因患胃病胃被切除了三分之二,有一段時間喪失了勞動能力,她母親因此離家出走,她奶奶在一次摔傷後因無錢醫治而卧牀不起,家庭條件十分困難,她也險些退學。

儘管我心理有所準備,但當第一次來到朱佳慧家,我還是大吃一驚。只見她家祖孫三人居住在一幢有些陳舊的平房裏,與周圍村那些高大嶄新的樓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張陳舊的八仙桌、兩張破舊的牀就是他們全部的家當。朱佳慧在讀書之餘還得幫家裏養蠶、放鴨……小小年紀就擔負起了家庭的重任,過早地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或許是缺少母愛,或許是生活的壓力,我覺得朱佳慧顯得比同齡人要成熟,在她的臉上隱約有着她那種年紀不該有的憂鬱。我和爸爸、媽媽給他們帶去了一些學習用品和生活必需品,朱佳慧和他爸爸別提有多激動了,連她奶奶也流着熱淚連聲説:“謝謝你們,謝謝你們!”

這以後,每年的“六。一”節、春節我們都會前往朱佳慧家,媽媽説雖然我們的資助不能徹底改變她家的生活狀況,但我們可以為他們帶去生活的信心,可以帶給他們温暖與關心。慢慢地,我發現朱佳慧的臉上有了純真的笑容,而她奶奶竟也能拄着枴杖走動了。我總覺得那是因為他們全家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而這正是爸爸、媽媽和我所希望的!

今年,在媽媽的鼓勵與支持下我又資助了一名“春蕾女童”,媽媽還不斷地鼓勵我在學校裏宣傳介紹“春蕾計劃”,發動同學們為“春蕾女童”捐款、與“春蕾女童”結對。我曾應邀為我校的一個班級介紹了“春蕾計劃”,並促成了他們班的一位同學與“春蕾女童”結對。今後,我要向更多的同學、更多的大人宣傳介紹“春蕾計劃”,讓更多的“春蕾女童”和我一樣擁有學習的機會,讓更多的“春蕾女童”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愛!

點燃希望作文 篇5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顧城)。青年強,則國強,青年富,則國富。我中華之崛起,寄希望於青年;我中華之偉大復興,寄希望於青年。恍然間,我見一抹莊嚴肅穆之身影,顫顫巍巍,緩緩前行。他,渾身上下被黑色包裹,唯有一雙瞳,在暗夜中迸發光明的旋律;他,漠然着﹑沉寂着,有如在礦井中蝸行﹑摸索的礦工;他,用那蒼老﹑沙啞而沉穩的歌喉,唱出充滿血腥的歌聲;他,扛起希望的盾,抵禦那不知名的﹑空虛﹑寂寞的暗夜。世人稱他為魯迅。

誰用那民眾稱讚的鐵肩,扛起中國之旗幟?誰用那滄桑昂揚的劍筆,劃破中國之暗夜?誰用那已沸熱血的青春,開啟中國之光明?1925年1月1日,魯迅,你是懷着怎樣的情緒,去刻下這篇徘徊於黑暗與光明之間的《希望》的呢?你是擁着怎樣的心境,去烙下這篇彷徨於空虛與奮鬥之中的《希望》的呢?流年已逝,皆不可知。

你是偉大的哲思家,你是孤獨的先驅者,你是壯烈的殉道者。希望之盾啊,那抵禦暗夜的希望之盾啊!是該將你拿起還是放下?在那個沒有星和月光﹑僵墜的蝴蝶﹑暗中的花﹑貓頭鷹的不祥之言﹑杜鵑的啼血﹑笑的迷茫﹑愛的翔舞等一切一切的昏暗中,魯迅在沉思。除卻沉思,只剩沉思……

那個年代,大多數人都沉默了,睡着了。他們終日躺在沒有跳躍的光,沒有流動的空氣,沒有歌聲鳥語的黑暗中。不,不單單只是黑暗,而是徒留下黑暗的鐵屋子中。他們睡得那樣安穩,那樣甜美,那樣幸福。做着一個宂長而含蜜的夢,讓人不忍觸碰,不忍喚醒。彷彿一觸,他們的“美夢”便要粉碎;彷彿一喚,他們的痛苦就要降臨。然他們絲毫未曾察覺:黑暗中埋藏着一片怎樣的悲涼,鐵屋中緊鎖着一計怎樣的陰謀,空氣中氤氲着一絲怎樣的蝕心毒?這無疑是令人絕望的,我無從得知罷了。

終於,有些人憤懣難當,他們站起來了,戰起來了,佔起來了!用中華民族不屈之鐵膝站立,用中華民族不屈之精神戰鬥,用中華民族不屈之智慧佔領。

魯迅,他佇立在甦醒了的人羣的最前端。以筆為嗜血劍,刺向敵人的心窩;以筆為醒世棍,敲擊麻木沉淪的國民;以筆為黃金杆,撐起中國血染的希望大旗。

他們點燃了希望的火焰,打破了固執的鐵屋,喚醒了沉睡迷茫的靈魂。縱使被打攪了“美夢”的人們憤怒﹑不解;縱使放眼眺望天邊,回顧茫茫東方,仍無半點星與月光。但,天亮了。

是的,在這裏,在中國大地上,天亮了。

魯迅是清醒的,他沒有沉淪。但正因清醒,他許又是不幸的。在這不明不暗的年代裏,至始至終。可這裏終究是天亮了,即使只有一絲光明,也足夠給予這個老人以欣喜﹑慰藉。可誰又能信誓旦旦的判定:偷生在這半昏半亮的晨曦中,是光明之希望的降臨讓人激昂,還是那明知令人無望之國情的悲哀更讓人銘心刻骨呢?奈何年華汩汩,不可知。

那個被世人崇敬的老人;那個被國民抬頭仰望的老人;那個引領希望,讓暗夜止步的老人;那個為天下興亡而憂心忡忡的老人;那個普通得丟進人堆裏,都難再揪出來的老人;那個筆名魯迅的老人。他發出悲歎: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千古絕歎,歎為止觀。

願透魯迅之視角,逐笑之迷茫﹑愛之翔舞;願借魯迅之鋭眼,睹天下民眾之疾苦;願化魯迅之口筆,召天下志士為拼搏;願承魯迅之理念,祈天下青年之平安。平安之於青年,猶若希望之於中國,望暗夜止步,黎明踏來。

那片歲月,那盞華光,那闕流年。青年,沉默;先驅,沉默;國民,沉默。我似看見寂寞激盪叮零的聲響,一抹白髮遲暮的身影走向遠方,足音鏗鏘,歌喉悲愴,眸中卻閃耀星光……

我泱泱中華,不在絕望中沉淪,必在希望中成功

點燃希望作文 篇6

寧靜的夜裏,時間彷彿成了空白,失去了昔日的雲翳,街市早寂然無聲。只有那孤兒院的燈依舊還亮着,透着幾許暖意。屋子裏一個黑影正一起一伏地動着,隱約地傳來一聲:“這孩子,又踢被子了。”

夜裏,值班的王阿姨似乎聽到什麼動靜,她機敏地睜開眼睛:發生什麼事了?

她的心撲通撲通地跳個不停,她摸索着找到貯藏室外,只見黑暗中小歡蜷縮着不住地哭着。“怎麼了,小歡,怎麼鑽到這裏來了?”她點燃燈,趕緊跑進去,將小歡抱起來,如久別重逢的慈母般緊緊地抱着他。

她摸摸小歡的頭,寬慰地説:“別怕,阿姨在這呢,乖,告訴阿姨,發生了什麼,阿姨幫你。”小歡沒有應答,但她能深深地感受到小歡內心久藏着的孤獨感和痛苦,因為懷中的他是那麼緊張,那麼不安。他如一隻受驚的老鼠,不停地顫抖着,緊緊地抱着她。

瞬間,周圍一片寂靜,只有他倆沉重的呼吸聲。她將小歡的眼淚擦去,輕輕地在他耳畔説:“想爸爸媽媽了?”小歡點了點頭,抽噎地説:“其他小朋友都説小歡是沒人疼,沒人愛,什麼事都不會做,只會一瘸一拐走路的廢物。小歡很傷心,小歡想要回到父母的身邊,小歡不是廢物,小歡很害怕。”

她頓時吃了一驚,她沒有想到父母的無情拋棄和患有先天性小兒麻痺症的憂患會給他帶來如此大的痛苦和打擊。她的內心像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眼眶充滿了淚水。

面對小歡迷惘的眼睛,她吸着鼻子説:“不,他們在和你開玩笑呢,小歡的爸媽在辛苦地賺錢,小歡不是廢物,小歡是阿姨的寶貝,小歡是最棒的。有什麼事儘管和阿姨説,我幫你分擔,阿姨的燈永遠為你點亮。”就這樣,兩人抽泣了許久。黑夜裏,燈光下,她給了他温暖和懷抱,他安然地睡去了。

或許是小歡的不幸深深地打動了她。亦或許是內心深處對不幸者的同情和惋惜。她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子般對待小歡,她發誓一定要用自己的力量,幫助小歡走出黑暗,走出陰影,走出困難,追求理想的生活。

為了更好地照顧小歡,她讓小歡和自己一塊兒住。白天,和他聊聊天,談談心,給他講講故事。晚上則不厭其煩地一次又一次為他蓋被子,生怕他着涼。看着他臉上幸福燦爛的笑容,她認為一切都是值得的。十年如一日,她一直都是這樣做的。

終於,在王阿姨的悉心呵護下,小歡堅定地邁出了人生的重要一步。他不再一個人獨自坐在牆角邊羨慕地看着同伴們嬉笑玩樂。他不再孤獨,他不再自卑,他不再自暴自棄。他要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享受人生。他盡情地向花園衝去!望着那歡樂的背影,王阿姨笑了。是她不辭辛勞地幫助小歡,是她用血和汗證明了自己的諾言“為他們點亮希望的燈。”

他們,幸運地來到這世上,可是無情的遭遇,將他們深深地打入了深淵。他們,斷了翅的天使,煎熬地在痛苦邊緣徘徊着。他們需要光照,他們需要關懷,他們需要希望。面對着一聲聲的呼喚,我們的心是否顫動了?如果是,就讓我們伸出援助之手,為他們點燃希望的燈,照亮他們前進的道路!一句小小的鼓勵,一聲親切的問候,一個温暖的擁抱…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很多。

點燃希望作文 篇7

一直以來,我都喜歡閲讀課外書籍。在我家的書架上,擺着《少先隊員》《廣東第二課堂》《故事會》《少年文藝》……其中,我最喜歡《廣東第二課堂》。暑假期間,我閲讀了《廣東第二課堂》(20xx年78月號)。通過認真學習,我發現本期收錄有饒暢、李威、黃然、蔣麗穎、周子樂等小朋友的精彩習作,還有常新港作家的美文及“經驗趣談”等內容。通過反覆閲讀“經驗趣談”,我學到了很多寫作技巧。

《種花種草種文章》一文告訴我:寫作和種花種草一樣,都得用心去完成。要想種出漂亮的花花草草,你得有種子,得澆水,得剪裁才行。要想寫出一篇好作文,你得多讀各方面的書,多積累一些好的詞語和句子,要懂得讓好的詞彙和句子為作文服務,並要認真修改作文。《怎麼寫好看圖作文》一文告訴我:要寫出優秀的看圖作文,要仔細推敲,找出要素;要對比前後圖畫的不同之處;要從圖中場面以及人物加以推測;要按順序觀察,表達有序;要發揮合理想象,豐富語言。閲讀了這兩篇文章,我從中受益匪淺。

以前寫作時,我常常為找不到好的寫作材料而苦惱,好像生活中沒有發生過什麼着實有趣的事情可以寫下來,寫出來的文章沒有生氣。比如,看到一隻蝸牛爬過,我也就只能寫“蝸牛爬過去”幾個字。後來通過閲讀《廣東第二課堂》及樑老師的具體指點,我有了很大的啟發。精彩的文章用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手法可以把看似沒什麼趣味的事物一下子寫活。作家們都善於觀察、富有想象力,才寫出了一篇篇好文章。日常中平凡的東西,換一個角度看看,大膽去想象,也許就會變得不平凡。

暑假期間,我再次閲讀了以前的《廣東第二課堂》。當我發現有一篇百字短文竟然獲得了冰心作文獎小學組的一等獎時,感到有些不可思議。看完作文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寫文章要努力做到“我手寫我心”,用實在的文字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千萬不要寫空話、套話。想起以前自己寫作不也這樣?我決心改掉這個毛病,向酈思哲小朋友學習,爭取能寫出更多的好文章。

眼睛可以捕捉美,耳朵能捕捉美,鼻子當然也可以捕捉美。我決心在今後用心地去感受生活中的美。生活中的精彩,是無處不在的,只要我們用心捕捉美,同時把生活中的美一筆一筆記錄下來,寫出來的文章,也可以精彩無處不在。

我是《廣東第二課堂》的忠實讀者。它是一本好期刊,是我求學的課堂,成長的樂園。“文海逍遙遊”“隨想隨寫”“微作文”“我的閃亮作文本”“經驗趣談”“作文PK台”等欄目對原來作文不高的我有明顯的幫助。我愛《廣東第二課堂》,是她點燃了我的希望,點燃了我的夢想,我將為實現“作家夢”而努力奮鬥!

點燃希望作文 篇8

“不要怕專業不對口,濤哥水利專業照樣當主席;不要怕工作起點低,邦國在工廠一干就十餘年;不要只看北上廣,在甘肅修過水庫,40歲才進機關不要怕失業,長春兄畢業兩年沒工作;不要怕提拔慢,國強三十七歲才當車間主任;”

上面是一則QQ分享,在看了之後真的很有感觸。其實,人的一生就是一個奇蹟,無論命途多舛,事業不順,只要不忘記追求,不放棄夢想,終能點燃希望。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你可能想成為一輪明月,最後卻成了星辰;你可能想成為一棵大樹,最後卻變為一柱小草;你可能想成為浩瀚藍天,最後卻凝結成一滴雨珠;那時,你可能也忘了追求,忘卻了初衷,但是,相信,雖為星辰,你可以璀璨星空;作為小草,你可以盎然大地;身為雨珠,你可以滋潤天地,給生命帶來希望。

不要折斷夢的翅膀,即使不能高飛,也不要忘記飛翔。人生旅途,艱辛必然,讓夢想點燃希望,奏響青春最華麗的樂章,於驚濤駭浪中,迸發生命的激昂。崎嶇山路,我獨舞,狂風暴雨中,我吶喊着翱翔,讓自己的雙翼播種春的希望。

想要人生輝煌,那就不要忘記夢想。昏暗的路,不能沒有亮光;汪洋中的扁舟,不能失去前進的航向;荒漠裏的旅人,也不能丟掉生存的期望;那就踏着腳步,追隨夢的方向,那裏有着你對未來的渴望。

也許這條路註定很長,也許這條路會充滿着荊棘與波盪,但不要放棄希望。

揣着夢想,一路向前,不要回望,陽光總在前方;

揣着夢想,即使遭受失敗,你任然擁有成功希望;

揣着夢想,天寒地凍,梅花傲雪,吐露屬於自己的芳香;

人生,風雨兼程,我們不會失去希望,因為我們懷着夢想!

點燃希望作文 篇9

“詞語總圍着我打轉,像雪花——每一片都精緻嬌嫩,與眾不同,我的手還沒有碰,就開始融化了。”這本書的開頭讓我驚豔,令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去了解這個女孩的故事。

《聽見顏色的女孩》的作者是美國女作家莎朗·德蕾珀。雖然她的名字不像馬克·吐温那樣家喻户曉,但她的這本代表作卻值得男女老少共同學習。

本文的主人公美樂笛已經11歲了,可她不會説話,不會走路,甚至連筆都握不住,所有人都認為她是個愚笨、患有腦癱的、只會流口水的女孩。但沒人知道,美樂笛有着驚人的記憶力,她的大腦就像一台攝像機,一直不停地記錄着她的日思夜想、她的耳聞目睹、她的愛、她的愁、她經歷的一切。女孩美樂笛是學校裏最聰明的學生,但老師、同學、醫生卻都認為她無學習能力。在美樂笛絕望到近乎失控的時候,美樂笛發現了一種可以讓自己發出聲音的方法……一切都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可是由於美樂笛是個殘疾兒童,同學和老師還是看不起她,以至於在華盛頓參加知識競賽時,他們拋棄了她。結果,她從第一名的好成績跌落至第九名。那一天,美樂笛快發瘋了。但美樂笛沒有放棄,她是個堅強、執着、聰明、獨特、有個性的孩子,她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這本書給了我很大觸動。不管是在網絡上還是社會中,我們都能見到殘疾兒童的身影,但即使身體不完整,他們也是需要愛,也值得被愛的啊!

這本書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莎朗·德蕾珀女士以自己的女兒為原型,寫了這本送給世界上所有腦癱兒的書。同時也告訴我,生活中,我們要做“V阿姨”“凱瑟琳”,而不是“狄明老師”。每個孩子都是天使,即使有時沒有那麼完美。在生活中,我們總會遇見那麼一些“與眾不同”的人,請給予他們足夠的信任與尊重,幫助他們點燃心中的希望之燈吧。

標籤: 九篇 點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ngganzuowen/xiwangzuowen/z07xm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