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情感作文 >記憶作文 >

黑板上的記憶700字

黑板上的記憶700字

黑板上的記憶700字1

初中三年,留下很多記憶。印象最深的,是那黑板上的記憶。那個記憶、那一天會一直陪我走過春夏秋冬,陪我歷經寒暑,在我成長的道路上,不斷給予我力量。

黑板上的記憶700字

剛進初中時,我數學成績很不好,對數學考試一直很畏懼。但我卻不害怕數學課,因為我喜歡陳老師,她很有魅力。

我尤其喜歡她的板書——紮實而有力。每當強調重點的時候,一根長長的粉筆會斷成幾節。陳老師從不介意雙手沾滿厚厚的粉塵,還經常揮舞着雙臂,時而弓着身子,時而挺直腰板,充滿熱情地講課,不知疲倦。

我下定決心要提高數學成績,報答老師,所以每次作業都做得很認真。

陳老師也經常在班裏表揚我。可是中考前的一次模擬考,數學還是很差。

放學後,我無法抑制心裏的失落,在空蕩蕩的教室裏,獨自一人趴在桌上哭泣,不知該怎麼面對陳老師。不知什麼時候,身後傳來一串輕盈的腳步聲,很快從我身邊掠過。這時,黑板上響起清脆的書寫聲。我猛地抬起頭,陳老師正在黑板上寫着大大的字。粉筆與黑板的碰觸、摩擦,像是回到了課堂。

陳老師靜靜地看着我,她那複雜的眼神,還有身後黑板上的兩個大字:自信,深深地印在我心裏。“你的數學水平一天天在進步,你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只是你沒有自信,你總不能確定自己可以做得更好。”陳老師意味深長地對我説。

我走上前去,輕輕撫摸着黑板上的兩個大字,每個筆畫都深刻而娟秀,寫得很有自信。

“我若是能把這兩個字寫進你心裏,我也就不需要再多教些什麼了。”

輕盈的腳步聲隨即飄遠,望着黑板上的這個“自信”,我的心裏像是充滿了一種力量。陳老師最後那個堅定的微笑賜予我一個信念:不管現實怎樣,還是要執著地相信自己,這一次能做得更好。

我知道,我終將離開陳老師,但她的這一課卻永遠不會消逝。這一課寫進了我的記憶中。自信,不僅給我帶來了成功,也給了我充滿活力的心,讓我有勇氣、有方向地不斷成長、不斷進步。

現在,我坐在中考考場中,攜着自信,攜着陳老師的微笑,攜着黑板上的記憶,堅強有力地走下去,走向光明的未來。我相信,這一次,我能做得更好。

黑板上的記憶700字2

九月份開學,劉萌就要去北京上大學了,她們全家也要一起搬去北京,在她對未來的計劃中,是永遠也不會回老家了。

七月底,劉萌隨父母最後一次到達老家,老家的模樣似乎變了很多,六歲上過的小學,大門被重新翻修了一遍,劉萌輕車熟路地順着大門摸到學校後面一堵殘破低矮的牆,她輕易便進到校內,教學樓的門如往常一樣只打開了一扇,劉萌溜進去找到他們六年級最後一次開聯誼會的教室,那裏已經不作為教室使用了,現在,它是學校的舞蹈室,牆角安然地擺放着幾支被遺棄的粉筆,劉萌走過去拾起來,想了想,在黑板上劃下第一個小人,畫上的人有長長的頭髮隨風起舞,那人是林悦,劉萌在這所小學的第一個朋友,此時畫上的她正在跳芭蕾舞,她陶醉在音樂中的樣子那麼使人着迷;畫的第二個人物是雷老師,她的第一個自然科學老師,他説話很幽默,長得也很幽默,很會活躍課堂氣氛,劉萌最喜歡的老師就是他了,畫上的他正在慷慨激昂的演講;畫的第三個人是唯一一個沒有出席他們聯誼會的好朋友,她五年級的時候轉走了,後來劉萌又隱約只見過她一面,畫上的她是一個孤傲的背影,黑板上的小人越來越多,劉萌在心裏默唸着他們的名字,回憶着與他們的刻骨銘心,黑板終於被畫得滿滿的,劉萌用大拇指按着用完最後一點粉筆。

黑板上所有的簡筆畫便是她對小學這段簡樸生活的所有記憶,有歡笑,有悲傷,亦有苦楚。

劉萌爬上教室的窗子準備離開時,又望了一眼黑板上那密密麻麻的白色,她重新跳進教室,用一塊乾淨的手帕用力擦黑板,她本就是要遺忘的,抹去了黑板上的痕跡,是不是連心裏對老家的印象一起剔除了呢?手帕終於變得很髒,劉萌將它扔在拾到粉筆的角落裏離開了。

九月份開學的時候,劉萌已經搬離老家很多個星期了,有值日生把那塊髒手帕掃走了,沒人知道是誰,為什麼將它扔在這裏的。有一個小女孩指着黑板對另一個小女孩説:這上面好像有人畫過畫。

黑板留下了淡淡的畫痕,那痕跡是怎樣也擦不掉的,他被黑板深深地記在了心裏,那劉萌呢?有沒有給這段看似註定要被遺忘的生活在心裏續一個後記呢?

黑板上的記憶700字3

“草叢邊的鞦韆上,有隻蝴蝶停在上邊;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着夏天;黑板上老師曾經説一寸光陰一寸金,等待着下課,等待着放學,等待着遊戲童年…·”每當耳邊響起這首悠揚老歌的旋律,就深深勾起了我對黑板上那嬌小而又充實的身影他的回憶!

小時候,總想當一會老師,能夠從容的拿着粉筆在黑板上“吱吱——”的寫字,任憑粉筆的雪花末兒在黑板上盡情飛揚,暢快飛舞,像她一樣當個名副其實的小學教師!

她,長得並不高,瘦瘦的身材,臉部的輪廓與其他人並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但是我卻驚奇的發現,在她的腦子裏,藴含着深不可測的知識;在她的身體裏,始終散發着一股強悍的魅力與力量;在那塊結白乾淨的黑板上,她總能寫一手漂亮利落的字……

每一次上她的課前,我都會早早準備好筆記,跟隨她一起舞動這“雪花”!今天,又是她的課,黑板依舊那麼結白乾淨,沒有一絲污穢。這節課她給我們上的是幾十個很難寫的生字,她拿起那隻雪白的粉筆一子一劃的拼寫着,在她的手下每一個字都是那麼的好看動人,那是個“鼎”字,千萬不要看他個頭小,寫起來滿是學問。唉!這個字似乎比登天還要難,一會兒上,一會兒下,一回兒左一會兒又,似乎與我作對,沒完沒了。哼!我恨不得把整隻手砍下來拼着寫。然而她,似乎能看透我的心思,走到我跟前,準備抓着我的手練習。她的手很乾淨,很温暖!就在她觸摸到我的手的同時,我猛然發現他竟然沒有食指,我驚呆了,這到底是個事實嗎?那些黑板上的字就憑她這四個手指頭,一股暖流順着她的手湧進了我的心頭,這一瞬間,感動,蔓延了整個的時間與空間。我默默發誓,我絕對要用我健全的五個手指頭與她四個手指頭匹敵,像她一樣,學出那樣漂亮利落的字……

現在很笨上的那些字已隨着時光的流逝和黑板擦擦去了,然而黑板上納雍“四個手指頭”寫出的字依舊那麼好看,那麼光彩奪目……“老師,若你還記得六年前那個小男孩,冬天到了,就好好用温暖的手套好好保護好可以寫出好看的字那四隻手指,好嗎?”

黑板上的記憶700字4

一張黑板,使我的觀念積極。我謝謝它給了我這次經歷。

美術老師和幾位學生到個班走訪。目不轉睛的盯着我們自己原創的後黑板報。一陣閃光燈的強光閃過,記錄了整個畫面。每月的板報評比,我都為此感歎。我是一個宣傳委員,但有些不勞而獲。黑板上詩情畫意,下一次就變得美不勝收。到底是誰的功勞,我又犯了什麼過錯。

那一次的評選班委,我搖身變成了宣傳委員。事後,老師讓班長和美術課代表協助我完成工作。第一次的板報設計我交給了美術課代表完成,文字書寫分配於班長。具體的版面構圖也由美術課代表完成,我只做最後幾筆的錦上添花。我靠在椅子上,靜觀她們完成的優良。看來這漁翁還真好當!

就這樣,幾次的板報我都是這麼矇蔽過關的。但這次改變了,也是最後一次。

學校主任説了,這次板報需要今天完工。看來今天要留校完成作業了。不過還好,有人在替我工作。不過轉頭看了看兩個助手的座位,緊急情況:她們都走了!我僵持住了,天塌下來了。我怎麼向老師交代,難不成要負荊請罪!這責任真實插翅難逃。高跟鞋敲打地面的清脆聲傳來,表示着我即將完蛋。我手足無措的表現被班主任逮個正着。她只是歎了口氣:孺子不可教也。我徹底絕望,在老師心目中我已經無藥可救了嗎!老師拿起粉筆,幫我把這半成品畫完。不過和老師站一起畫板報真不自在。

第二天學校主任在廣播中表揚了各班的宣傳委員。同學們對我有掌聲的鼓勵,眼神中也帶有敬佩。我自愧,偷竊他人成果,不勞而獲。放學了,我主動來到老師面前承認了錯誤。這也許是我最後的一次板報作品吧!老師笑着回答我,如果我知錯,就要把本學期最後一次板報做的鶴立雞羣。

黑板似記憶,粉筆在不停地寫着——續寫着生活;版面,寫滿了許多過往的事;黑板擦在不斷的擦着那些淡忘的事。但有些事已經深深扎進腦海,無法擦去。

黑板上的記憶700字5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教室裏響起了琅琅的讀書聲,可我怎樣也進入不了主角。清晨母親喊我起牀時,我卻莫名的生氣起來“這麼遲才叫我,是存心不讓人吃飯吧!”説完,我把門一摔,衝出了房門。家裏,只留下母親滿臉的驚愕與委屈。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老師的手在黑板上輕輕一點,我頓時感到一股暖流湧來,有些感動,也有些燥熱。是啊,怎樣忘得了“慈母手中線”呢!

那年,天氣個性寒冷。屋外,片片雪花被寒風扭着卷着,不分方向的亂飛。屋裏冷得像地窖一樣,冷氣不斷從褲管往上鑽。“好冷啊!”我凍得直打哆嗦,手凍僵了,還時不時感到陣陣疼痛。母親看到的那副模樣,心疼得眼淚都差點流出來了。幾天後,母親把我叫到身邊,笑着説:“這顏色但是的.最鍾愛的。”説着,拿出了一件花毛衣。看着母親敖紅的雙眼,我頓時明白了是怎樣一回事,鼻子陡然一酸,不由撲進了母親温暖的懷抱。可早上,明明是自我的錯,卻硬要將氣撒到母親身上。漸漸的,一絲內疚湧上心頭。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老師那動聽的聲音宛如1條潺潺的小溪緩緩的流入我的心田,那富含詩意的文字,再次推開了記憶的大門。

在我印象中,母親是位嘮叨女神,也是一位可愛的思想家。小的時候,母親見我不禮貌,便經常囑咐我:“好言一句三冬暖,冷言半句六月寒”。有時,我懶得做作業,想偷偷跑出去玩一會,母親便會丟來一句“光陰一去難再見,水流東海不復回”。進入初中後,住校了,母親怕我與同學處理不好關聯,第一個電話便再三説“好勝逞強是禍胎,謙和謹慎一身安”……試想,沒有母親的時時叮囑,沒有母親的殷殷期盼,錯誤會溜得遠遠的嗎?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老師的手依然在黑板上移動,那磁性的聲音依然在講台前響起,可我早已心潮起伏。母親含辛茹苦的養育了我,我有回報了什麼呢?望着老師那温和的眼光,我突然明白自我差點忽視了一份最美的情感——母愛!

黑板上的記憶700字6

指尖輕輕劃過黑班,初中短短的記憶浮現心頭,面對回憶,我微笑着陶醉着……

歲月在不知不覺中匆匆流過,沖刷着每個人的面容,每個人腦中的記憶。但教室裏的那塊墨綠色的黑板卻永遠留有淡淡的粉筆印子,把臉湊上去細看還依稀看得清一些字跡,大部分是有力工整的,在旮旯處還有我們的搗亂傑作。黑板臉上的皺紋是我們校園生活的記憶。

還記得,曾經有幾個同學因為晚上貪玩作業沒做完,早上到校悄悄抄其他同學的作業,被突然走進教室的老師發現了。放學後,老師為此事特意把全班同學留了下來。大該因為回家要晚的原因,同學們都顯得有些不耐煩,坐在位子上頂着一張苦瓜臉坐在位子上等老師來。不多久,“嗒嗒嗒”的高跟鞋敲擊地板的聲音傳入了耳朵,老師來了,同學們紛紛抬起頭,準備聽老師滔滔不絕的長篇大論。

老師把教室環視一週,二話不説抬起手大筆一揮,在黑板上寫下了“學知識”三個字,然後在這三個字的後面重重地打上了一個逗號,接着轉過身來張口一句:“學生在學校除了學知識還要學習一樣很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呢?”講台下一陣騷動,一陣零碎的議論聲中一個聲音突然高起來:“學如何做好人!”老師點了點頭:“對,我們要學習如何做人,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這次有幾位同學抄襲其他同學的作業,這是不誠實的表現,抄作業是自欺其人,我們學做人首先就是要誠實……”

老師講了很久,但我中間有一段時間都在發呆,我記得最深的也就是最後老師在“學知識”的逗號後面補上了“學做人”這三個字,並用手用力敲擊黑板,讓黑板顫抖着發出“咚,咚,咚”的巨大聲響來強調做個高尚的人的重要性。

那六個大字是如此有力,以至到現在黑板上還恍恍惚惚的有着痕跡。黑板上記錄了太多太多我們要懂得道理,太多太多老師的教誨,太多太多使我們受益一生的故事。

黑板上的記憶,黑板上的青春年華。説來,黑板也真有紀念價值呢。

黑板上的記憶700字7

坐在考場上,面前是一道道的難題;再看看對面的黑板,中間空空如也,使得向來躲在黑板左側的“中考倒計時81天”顯得格外地醒目。

再把目光收回到桌子上,手停在了空白處,卻遲遲不能落筆。這是為什麼呢?我努力在腦子裏搜索着關於二次函數的身影,可是搜索到的卻是如同黑板一樣的一片空白。這是怎麼了?難道我腦子裏的二次函數已隨着黑板上的粉筆字一同被黑板刷擦掉了?如同飄在空中的粉塵一樣從我的腦子裏飄走了?不,你不能就這樣走了,這道題目還沒有解開呢?不,它不是走了,它本來就沒有來過這裏。平時腦子裏全被小説、籃球、網絡、遊戲、玩樂佔領了,哪裏還有它——二次函數的立足之地?

不!當初真不該去迷戀那些東西的,真的應該認認真真的聽老師的話“好好學習,上課認真聽講,課後按時認真地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的。唉!這一切都太晚了,真後悔啊!

有一個聲音從心裏響起:“現在知道後悔了,現在知道晚了,當初幹什麼去了?是誰在老師講課的時候看小説的?又是誰在別人利用休息時間還在學習的時候他卻跑去打籃球、泡網吧的?還不都是你自己嗎?現在後悔有什麼用?難道有了後悔,這一切就可以從頭再來嗎?難道後悔就可以把這道題目解答出來嗎?世上有後悔藥吃嗎?“

這時又有另一個聲音響起:“不對,現在知道後悔還不遲,要知錯就改。看!黑板上寫的不是還剩八十一天嗎?用這最後的八十一做最後的衝刺吧!不是有一部電影叫《八十天環遊地球》嗎?別人都能用八十天環遊地球,你為什麼不可以用八十一天時間把黑板上的記憶找回來?”

對,沒錯!黑板上“中考倒計時八十一天”依然醒目。還有八十一天,也只有八十一天了,我要用這最後的八十一天努力奮鬥,把屬於我的記憶找回來。

黑板上的記憶700字8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教室裏響起了朗朗的讀書聲,可我怎麼?進入不了角色。清晨媽媽喊我起牀時,我卻莫名地生起氣來。“這麼遲才叫我,是存心不讓人吃飯吧!”説完我把門一摔,衝出了房門。家裏,只留下媽媽滿臉的驚愕與委屈。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老師的手在黑板上輕輕一點,我頓時感到一股暖流湧來,有些感動,也有些燥熱。是啊,怎麼能夠忘得了“慈母手中線”呢!

那年,天氣特別寒冷。屋外,片片雪花被寒風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亂飛。屋裏冷得像地窖一樣,冷氣不斷從褲管往上鑽。“好冷啊!”我被凍得直打哆嗦,手被凍得僵了,還時不時感到一絲疼痛。媽媽看到我那副模樣,?疼得眼淚都差點流出來了。幾天後,媽媽把我叫到身邊,笑着説:“這顏色可是你最喜歡的。”説着,拿出了一件花毛衣。看着媽媽熬紅的雙眼,我頓時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鼻子陡然一酸,不由撲進了媽媽温暖的懷抱。可早上,明明是自己的錯,卻硬要將氣撒到媽媽身上。漸漸地,一絲內疚湧上心頭。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老師那動聽的聲音宛如一條潺潺的小溪娓娓而來,那富含詩意的文字,再次推開了記憶的大門。

在我印象中,媽媽是位嘮叨女神,也是一位可愛的思想家。小的時候,媽媽見我不講禮貌,便經常囑咐我,“好話一句三?暖,冷言半句六月寒”。有時,懶得做作業,想偷偷跑出去玩一會,媽媽便會丟來一句“光陰一去難再見,水流東海不復回”。進入初中後,住校了,媽媽怕我與同學處理不好關係,第一個電話便再三説,“好勝逞強是禍胎,謙和謹慎一身安”……試想,沒有媽媽的時時叮囑,沒有媽媽的殷殷期盼,錯誤會溜得遠遠的嗎?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老師的手依然在黑板上移動,那磁性的聲音依然在講台前響起,可我早已心潮起伏。母親含辛茹苦地養育了我,我又回報了什麼呢?望着老師那温和的眼光,我突然明白:自己差點忽視了一份最美的情感——愛!

黑板上的記憶700字9

陽光穿過茂密的樹葉撒進教室,在我課桌上映出點點光斑。我用手遮了遮那刺眼的陽光,把心思拉回課堂裏。

眼前是寫滿公式的黑板,眼下又是成績不好的考卷。我已經是個初三的學生了,即將面臨中考,一次考試的失利就會使我亂了陣腳。無形中,父母和老師給的壓力使我感到迷茫。

我就像一條離開水的魚兒一樣,焦急卻又無奈……

我用手託着頭,呆呆的看着黑板。看着看着,那塊黑板映在了我的眼眸中,越來越深,勾起了一段內心深處的記憶:

記得那已經是一年級的事了。我帶着快樂與好奇遊入這片學海,當我第一次來到教室,看見那些不認識的同學和那塊大大的黑板時,有着滿心的憧憬。那時,教室外的梧桐長的茂盛,陽光也灑的燦爛。記得每天中午,我都會和小夥伴們一起在黑板上玩畫鼻子。我常常和小云一組,她來指,我來畫。每次我畫完,身邊總會響起大笑聲,我耐不住性子,一把扯下眼罩。果然,鼻子畫在眼睛下面了,乍看像一顆痣!原來是小云故意指錯的,我氣呼呼的和小云在教室裏追追打打。説是氣呼呼,其實,嘴邊早就掛上甜甜的笑。於是,大家一起大笑起來……

雖然事後會被老師批評弄髒黑板,但當時的那份快樂,我永遠也忘不了。

從回憶中醒過來,再看看現在的我,那早已不是以前的我了。我是長大了,應該拋棄那些任性和依賴,但我也同樣失去了那份快樂與憧憬;我再看看眼前的黑板,那早已不是以前的那塊黑板了。我是長大了,應該拋棄那些遊戲和玩笑,但我也同樣失去了那份快樂與自由。

想想以前,我是多麼的喜歡讀書。看看現在,我又因讀書如此的疲憊。

霎那間,我明白了,我並不用拋棄任何一種性格,因為那都是我。偶爾任性一下,偶爾開開玩笑,再和同學玩玩畫鼻子……

是我忘記了學習的初衷,忘記了那塊讓我憧憬的黑板,忘記了那黑板上快樂的記憶……

再次把心思轉回課堂,聽着老師勤懇的講課聲,看着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再望望窗外明媚的陽光。我,不會再迷茫了!

黑板上的記憶700字10

每在安靜下來,望着黑板上擦拭過的每一道白白的、長長的、短短的印記,它們總能勾起我腦海裏點點滴滴的,隨之又去喚醒我絲絲入心的滋味。

雖是擦去了,不過是小半牆的,黑色與白色的組合,但是無法抹掉那塊板子上曾經的汗水,那一支支粉筆的燃燒,直至盡頭的向我們播灑着知識的種子,吸引着一個個尋夢者的眼球。有人在靜聆啟蒙之音;有人在耕耘希望之田;有人在接受古今洗禮。一雙雙黑的發亮的青春眸光在這裏隨着物轉星移,橫越時空的暢遊夢想海洋。

我在這裏,隨着魯迅去還原人性的本真,跟着郭沫若點亮夜色中的火光;身着長衫騎馬馳騁於茶馬古道,笑着與王翰醉飲沙場美酒;望着波光凌凌的水面,泛舟輕櫓至世外桃源,同陶淵明淺品素雅菊茗。我們雖沒有降臨於同一時空,卻相約在這一塊“黑與白”交織的九尺之地。

青春的腳步又踏着不變的節奏。鈴響,十分鐘的小憩後,又是一次長鳴的鈴聲,而這一次是緩步行來的米朗開基羅,來到了這小小的黑色領地,是呀!又將我引向了另外一個世界。

硝煙的戰場,落英的茅棚不見了,眼前是聖白的教堂,畢達哥拉斯蹲在地上,用樹枝數着磚上的三角;修拉託着畫盤,描繪那灑滿陽光的浴場;阿基米德泡在浴缸裏,不時突然站起,望着那下降的水面若有所思;高更握着畫筆,向畫布揮灑自己心中的疑問。東方與西方,明明隔了一片汪洋,但走近它的是比遊艇更快的——黑板20xx上的粉筆,這樣的加速度,便足以使我的腦海與這些素未謀面的大師,有那麼熟悉的相知,並深深的扎到了我的心裏面。

這一行行雋秀的字跡,一幅幅美妙的圖形……兩年多的時間,也就這樣隨着粉筆與板擦的交替而逝去了,但我卻時時會拿出來曬曬那些被擦去的白色印跡。曾聽説,時時停留在思想中揮之不去的東西,叫做記憶。這黑板上的一切,是否也終將會,這樣成為我永恆的記憶呢?答案在我心中是肯定的!

是的,縱使時間是個什麼樣的暴君,它可以讓我的青春老去,但是它無法割去那些黑板上的,一次又一次温暖着我眸光的白色……

黑板上的記憶700字11

從上學開始,就記住了教室前有一方黑板。如果用快進的鏡頭來回顧學校裏的日子,那最願意定格的鏡頭,一定就是黑板上那一張張的綠葉紅花金果卡了。

“老師,您看我得的綠葉卡”“老師我也有”“老師我的……”看着同學們一個一個興奮地把綠葉卡交到老師手裏,老師高興的目光,我羨慕極了。

隨後,老師把綠葉卡貼到了黑板的一角。説:“這是咱們班同學為咱們班贏得的榮譽。”我坐在座位上,幻想這些綠葉卡中有我的功勞。我下定決心,我一定要實現我的願望。

於是,我更加註意我的行為。每天把校服穿得整整齊齊,校牌也戴得很規範,每天上下樓靠右行。終於有一天,我被校長叫住了,給了我一張綠葉卡。我高興的深深地給校長咀了一個九十度躬,便疾步向教室走去。我想:我終於做到了,老師一定很高興吧!這下,我們班級的榮譽中有我的功勞了。

我坐在座位上,小心翼翼地把這張綠葉卡從兜裏拿了出來,仔細的端詳着。這張綠葉卡上有校長的簽名啊!説明校長認可我是一個文明的學生啊!這時我更高興了起來。

不經意間,我發現這張小卡片的最下面有一行字,上面寫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名言。使我頓悟到,班級的名譽對我們每個人來説都是有責任的,所以得綠葉卡是理所應當的,只是代表我已經做得很好。所以我坦然的正視這片綠葉卡,沒有驕傲,爭取下次再得。我把綠葉卡交給了老師,老師給了我鼓勵的笑,並把它貼在了黑板上,我心裏美滋滋的。

從那次起不管做什麼事,只要我想放棄,我就看看這張綠葉卡,它能給我繼續做下去的力量;當我做事情驕傲時,我就想想這張綠葉卡上的話,讓我坦然的正視;當我被老師批評時,我就會想起這張綠葉卡,讓我有信心繼續為班級做貢獻。

這張綠葉卡,便成了黑板上我最深的記憶。

黑板上的記憶700字12

提起黑板,對於學生時代的我們來説並不陌生,我們與它朝夕相處,將一直延續到我們學生生涯的結束。

黑板上的白色粉筆印永遠是最美的風景。

忘不了四年級時,沈老師含淚在黑板上寫下“我要調走了。”那一刻,只是覺得那塊白色區域刺眼得令人不敢相信。四年來的點點滴滴在腦海浮現……你也許是怕被我們看見流淚,也或許是不願見我們落淚,便只留給我們一個背影和那幾個刺眼的大字。我們的眼框都濕潤了,但我們能做的只是盯着黑板,回想剛才的情節是不是真的。誰也不捨得擦掉那幾個字,黑板上被淚潤濕了,被愛覆滿。

也忘不了小學畢業前,中午來到學校黑板上那密密麻麻,卻字字清晰的筆記。繼而,翻本,提筆,抄寫。也不知老師是怎樣完成這樣浩大的工程的,更無從知曉老師是何時完成的,心底暗暗為老師叫苦,卻也更心疼老師。畢業前,老師們似乎比我們還要忙,似乎比我們還緊張,生怕我們丟下一個知識點,生怕我們對知識理解得不透徹。那黑板上的筆記每天都會換新內容,但卻仍舊是密密麻麻,字字清晰。

更忘不了初三時英語老師在講台上走來走去,在黑板板書知識時的神情。那快黑板是有限的,可寫下的知識卻是無限的。那些瑣碎的英語知識被您一遍一遍地寫在黑板上,您總是不捨得擦掉,任何一個句子甚至是單詞,似乎這樣我們考試就不會失分一樣。可是當整張黑板都被單詞所覆蓋,你也總是小心翼翼地一行行擦掉,繼續補充新內容。總也記不清你的手臂揮舞了多少次,總也記不清你抬起手臂擦了多少次汗,總也記不清你向我們重複了多少次重點,卻總記得你在黑板上寫字時的背影,總記得你眉宇間緊張的神情,總記得那白色粉末與黑板相映成輝的風景。

一張簡簡單單的黑板卻承載着太多我們與老師之間的回憶,記憶中老師的身影總與黑板相伴,黑板上的記憶總與心靈相伴。

黑板上的記憶700字13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教室裏響起了琅琅的讀書聲,可我怎麼也進入不了角色。清晨媽媽喊我起牀時,我卻莫名的生氣起來“這麼遲才叫我,是存心不讓人吃飯吧!”説完,我把門一摔,衝出了房門。家裏,只留下媽媽滿臉的驚愕與委屈。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老師的手在黑板上輕輕一點,我頓時感到一股暖流湧來,有些感動,也有些燥熱。是啊,怎麼忘得了“慈母手中線”呢!

那年,天氣特別寒冷。屋外,片片雪花被寒風扭着卷着,不分方向的亂飛。屋裏冷得像地窖一樣,冷氣不斷從褲管往上鑽。“好冷啊!”我凍得直打哆嗦,手凍僵了,還時不時感到陣陣疼痛。媽媽看到的那副模樣,心疼得眼淚都差點流出來了。幾天後,媽媽把我叫到身邊,笑着説:“這顏色可是的最喜歡的。”説着,拿出了一件花毛衣。看着媽媽敖紅的雙眼,我頓時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鼻子陡然一酸,不由撲進了媽媽温暖的懷抱。可早上,明明是自己的錯,卻硬要將氣撒到媽媽身上。漸漸的,一絲內疚湧上心頭。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老師那動聽的聲音宛如一條潺潺的小溪緩緩的流入我的心田,那富含詩意的文字,再次推開了記憶的大門。

在我印象中,媽媽是位嘮叨女神,也是一位可愛的思想家。小的時候,媽媽見我不禮貌,便經常囑咐我:“好言一句三冬暖,冷言半句六月寒”。有時,我懶得做作業,想偷偷跑出去玩一會,媽媽便會丟來一句“光陰一去難再見,水流東海不復回”。進入初中後,住校了,媽媽怕我與同學處理不好關係,第一個電話便再三説“好勝逞強是禍胎,謙和謹慎一身安”……試想,沒有媽媽的時時叮囑,沒有媽媽的殷殷期盼,錯誤會溜得遠遠的嗎?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老師的手依然在黑板上移動,那磁性的聲音依然在講台前響起,可我早已心潮起伏。母親含辛茹苦的養育了我,我有回報了什麼呢?望着老師那温和的眼光,我突然明白自己差點忽視了一份最美的情感——母愛!

黑板上的記憶700字14

我又路過了那塊小黑板,不禁駐足停留,一排排齊刷刷的“10”分中嵌着一個“9”分,顯得格格不入。“9”分的上方,正是我的名字,而我,卻勾起了脣角……

理化實驗操作技能考試化學試場。每個實驗台前都站着一名同學,忙碌但胸有成竹。我也在其中。加熱不一會兒,同組同學的試劑都顯出了藍色,表明待測品是氧化銅。而我的沸騰了好幾次,卻仍是透明的。雖然懷有重重疑慮,我仍決定尊重實驗事實,將“碳粉”填上了試卷。

我的預感果然應驗,監考老師一路順風地批着我的考卷,在短暫停留之後,在“碳粉”上打了個大大的叉。旋即,她轉過身,在登分的黑板上寫下了“9”。

9分,我的理化實驗操作技能考試成績只有9分,在那一排齊刷刷的“ 10” 分中,是那麼大而刺眼,又似乎是那麼渺小……

身邊的同學紛紛作證,我的試劑的確沒有變藍。我二話不説,快步走回實驗台,拿起那身份不明的黑色固體,請老師做實驗。

結果再次令我咋舌,加熱不一會,試劑就顯出了歡快的藍色,在試管中輕飄飄地擺着……

“我還是覺得不對。”我一如既往地堅持着,又拿出了我用來做實驗的稀酸。老師便拿來了PH試紙,它遇酸變紅遇鹼變藍,準備作最後、也是一錘定音的檢驗。

我屏息,凝視着那張試紙,慢慢浸入試劑瓶——一片濃郁厚重的寶藍色迫不及待地蔓延開來,直至吞噬了整片試紙,很深,很深。

答案昭然,原來我用來做實驗的稀酸,是鹼。自始至終我都是正確的。並且,我不曾放棄。

同學們都覺得黑板上的“9”分應改為滿分。而我卻只是淺笑不語,就讓這“9”停留在黑板上吧,因為,它是我堅持的成果與見證。它與其他的“10”分有區別麼?不,9分,也可以那樣完滿。

“9”終究保存了下來,同時,黑板上的9分,固執地不肯變藍的試劑都將被鐫刻在我的記憶中,時刻提醒我要堅持,堅持那些不該放棄的,比如那客觀的,不容任何人辯駁的事實。

這塊小黑板及其他一切,都將是我最引以為傲的記憶,同時,也是激勵我走下去的不竭動力。

黑板上的記憶,美好、堅定。

黑板上的記憶700字15

一塊黑板,幾支粉筆,幾個字母,幾個符號,幾個潦草的字跡,便構成了我記憶中的普通而又記載着深入桃花潭水般友誼的黑板。

那天,在我的班裏舉辦了小學生涯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告別聚會。

當每一個同學都到場時,我們一起歡快地唱起了“童年”,誰也沒有提到那令人傷心的離別。可當我沉浸在和朋友在一起的快樂時光中無意中看到了這塊黑板,這塊黑板拖我走進了時光隧道。

有一次上課時,Ahraf趁我不注意,悄悄把我的鉛筆盒藏了起來。該抄寫單詞了,我怎麼也找不到筆盒,後來Omar大聲告密,我才找到了筆盒,我實在太生氣了,就打小報告告訴了老師,因為有Omar給我作證,老師毫不猶豫的在黑板上寫下了Ashraf的名字,Ashraf要被罰站了。一開始我還很得意,可後來覺得自己做的有點過分了,Ashraf只是和我鬧着玩而已,不應該被罰站,我看了看我的證人Omar,他彷彿也有點不安,我決定下課後叫上Omar去給Ashraf道歉。

下課後,我們找到了正在罰站的Ashraf,向他道歉,可Ashraf卻滿不在乎的説“沒什麼,罰站就罰站吧,正好練習一下我的練武精神”。説完,還特意做了一個踢腿動作,惹得大家都哈哈大笑。我回到了教室,拿起了黑板擦,輕輕的擦掉了Ashraf的名字……

“哈哈哈哈”!這一去不復返的笑聲還回蕩在我那美好的記憶裏,我望着記錄了這一瞬間的黑板又發起了呆。

這是,歌聲和笑聲都停下來,同學們的眼睛都充滿了分別的憂傷,不知誰先在黑板上寫起了畢業留言,同學們都爭先恐後在黑板上留言。Ashraf寫下了富有詩意的一句話:“流水匆匆,歲月匆匆,唯有友情永存心中”!

我也在黑板上寫道:“未來不是夢,友情記心中,悲傷無須有,何況能再聚?”

在我剛寫完時,每個人都流下了淚。

臨走的時候,我再次回頭,向有着我們全班記憶的黑板輕輕的説了一聲“再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ngganzuowen/jiyizuowen/g27xvw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