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望嶽 >

唐詩《望嶽》教學反思範文

唐詩《望嶽》教學反思範文

引導:《望嶽》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攀頂峯、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根據《 語文課程標準 》要求,學生在初中階段必背古詩詞八十 首《望嶽》就是其中一首,在教學上老師總會很多不足,以下小編整理的《望嶽》的教學反思,希望對老師會有所感悟!

唐詩《望嶽》教學反思範文

《望嶽》教學反思一

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了以下一些問題;

1.本課的教學設計將詩歌的創作背景放在了探究詩歌風格不同原因的環節之中,這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意識到對詩歌情感的感悟不能離開詩歌創作的背景,但將詩歌背景放在學習詩歌之前介紹是否能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詩歌的內容呢?什麼時候介紹詩歌的寫作背景,以什麼樣的方式來介紹,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2.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比如在學習《望嶽》這首詩歌時,如何啟發學生從詩歌的字裏行間自主體會到詩人筆下泰山的神奇秀美而又高大,而不是教師越俎代庖地告訴學生;如何才能做到巧妙地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品讀課文;這還需要在教學中不斷摸索總結。

3.在本課教學中,還應給學生更多一些的時間讓他們充分地思考感悟,讓他們大膽地説出自己內心的感受,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動手、動嘴的機會,讓學生參與大量的實踐體驗,為學生優化學習,有效學習和健康成長提供必要的空間。

總之,通過這堂公開課的教學,我獲益匪淺。深切感受到了集體備課對優化課堂教學的好處,同時也得到了專家同仁們的悉心指點。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我們還應當大膽地進行教學創新,加強合作交流,使語文教學園地更加豐富多彩。

《望嶽》教學反思二

通過一段時間的醖釀、準備,和以《望嶽》一文為例的教學,我有以下感受:一、科學開發課程資源初中語文教材中,每一冊都附課內、課外古詩閲讀。根據《 語文課程標準 》要求,學生在初中階段必背古詩詞八十 首。我在教學《望嶽》時引進音樂欣賞和詩詞的仿寫,開始還擔心完不成教學任務,怕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詩歌的意境,結果出人意料,學生不僅領悟了詩的意境,還對詩人的情感、詩歌的節奏進行了更深的探究,從而選出了合適曲目。如劉廣鋭同學就選了高亢、渾厚的《蒙古人》來演唱《望嶽》,他那優美的歌聲和激昂的意藴讓同學們陶醉了。這讓我相信: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創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科學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定會使教學的天空更廣闊,不拘泥於教材,不為教材所縛,從課內走向課外,從教材走向更為廣闊的知識海洋,真正使學生通過學教材內幾十首詩歌,學會自吟自唱,自學自寫,從而去感受浩如繁星的詩詞歌賦。二、注重實踐,注重體驗本堂課教學目標設計的意圖在於:讓語文課充滿“語文味”,讓學生體會詩情畫意,吮吸文明智慧,激發自己創作詩歌的熱情。詩歌教學的傳統方法是朗讀、背誦、分析字詞,我這堂課採用以吟唱為主流,仿寫創作為輔助的形式,使學生掌握一些簡單的詩詞格律要求,領略作者的創作風格。傳統的學習觀注重的`是以知識和課本為中心的認識活動,把學習的本質視為一種認識過程。早在半個世紀之前,陶行知先生就對此作了一針見血的批評:“中國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腦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腦。”這句話正切中了我國教育長期以來忽視實踐活動的弊端。對於學習方式來説,僅立足於“關起門來讀書”是遠遠不夠的, “讀書”是學習,“實踐”是更重要的學習,學以致用,永遠是教育的直接目的。因此,引導學生轉變傳統的學習觀念,將學習納入一種以認識內化為基礎的實踐活動的軌道,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動手、動嘴的機會,讓學生參與大量的實踐體驗,乃是學生優化學習,有效學習和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特別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不但將其列為新課程的重要理念,為此,還專門設計了“ 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以這一理念為指導,我讓學生演唱、仿寫古詩詞,鼓勵學生進行實踐創造,從而提高自身文學素養。

《望嶽》教學反思三

在多年班主任兼語文教師的工作中,每一屆學生畢業,我都讓他們給我錄下一盒古詩詞朗誦磁帶作為紀念,有個學生錄下了鄧麗君演唱的《明月幾時有》,那如痴如醉的歌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也因此萌發了用吟唱的方法教古詩詞的想法。

古詩詞很好的體現了漢語的音樂美,有雙重疊韻,有平仄相對,通過演唱,學生可以深切地感受漢語的那種節奏感、韻律感,培養高雅的審美情趣。

詩歌詩歌,詩與歌是密不可分的。詩歌從產生到現在,一直與音樂有不解之緣。從原始人在勞動中發出有節奏的呼聲,到兩漢時期的漢樂府,再到唐宋時期宮廷教坊和樂而歌的詩詞,都説明詩與歌有着很深的淵源

今年暑假我參加新課程的培訓學習,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這一基本理念對我觸動很大,學生學習古詩詞除了品析語言就是反反覆覆的誦讀,從三歲開始一直背到高三,學習已經倦怠了,再美的詩句也成了順口溜式的打油詩。如果古詩詞的教學僅僅停留在咬文嚼字上,把完整的詩句弄得肢離破碎,那還有什麼美感可言呢?能否找到一種新的方法喚起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和熱情?能否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來學習古詩詞?

基於以上認識,我在本期開學之初,研究新教材新教法之時,我確定了古詩詞的教學目的:

1、領略詩歌和音樂完美結合的神韻,體悟純文學藝術和流行文化互相融合的精妙,增強對詩歌藝術的親和力。

2、通過古詩詞的教學,學生做到:讀一讀,感受美;唱一唱,鑑賞美;看一看,理解美;寫一寫,創造美。

3、提高藝術鑑賞水平,積累古今詩詞。

教學方法:吟誦——翻唱——仿寫。

教學程序:

①、發動學生共同蒐集由古今詩詞譜曲的流行歌曲資料

②、根據詩詞內容選擇合適的曲譜並練習演唱

③、把詩詞原文和鑑賞點評編成資料

④、根據古詩詞特點,進行仿寫,並把仿寫的古詩詞編訂成冊

⑤、充分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共同演唱、共同創作古詩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wangyue/p9zpg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