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望嶽 >

《望嶽》教學總結

《望嶽》教學總結

引言:《望嶽》是杜甫青年時代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代的浪漫與激情。小編整理關於《望嶽》教學總結範例,歡迎大家閲讀!

《望嶽》教學總結

《望嶽》教學總結篇一: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了以下一些問題;

1.本課的教學設計將詩歌的創作背景放在了探究詩歌風格不同原因的環節之中,這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意識到對詩歌情感的感悟不能離開詩歌創作的背景,但將詩歌背景放在學習詩歌之前介紹是否能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詩歌的內容呢?什麼時候介紹詩歌的寫作背景,以什麼樣的方式來介紹,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2.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比如在學習《望嶽》這首詩歌時,如何啟發學生從詩歌的字裏行間自主體會到詩人筆下泰山的神奇秀美而又高大,而不是教師越俎代庖地告訴學生;如何才能做到巧妙地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品讀課文;這還需要在教學中不斷摸索總結。

3.在本課教學中,還應給學生更多一些的時間讓他們充分地思考感悟,讓他們大膽地説出自己內心的感受,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動手、動嘴的機會,讓學生參與大量的實踐體驗,為學生優化學習,有效學習和健康成長提供必要的空間。

總之,通過這堂公開課的教學,我獲益匪淺。深切感受到了集體備課對優化課堂教學的好處,同時也得到了專家同仁們的悉心指點。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我們還應當大膽地進行教學創新,加強合作交流,使語文教學園地更加豐富多彩。

範例四通過一段時間的醖釀、準備,和以《望嶽》一文為例的教學,我有以下感受:一、科學開發課程資源初中語文教材中,每一冊都附課內、課外古詩閲讀。根據《 語文課程標準 》要求,學生在初中階段必背古詩詞八十 首。我在教學《望嶽》時引進音樂欣賞和詩詞的仿寫,開始還擔心完不成教學任務,怕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詩歌的意境,結果出人意料,學生不僅領悟了詩的意境,還對詩人的情感、詩歌的節奏進行了更深的探究,從而選出了合適曲目。如劉廣鋭同學就選了高亢、渾厚的《蒙古人》來演唱《望嶽》,他那優美的歌聲和激昂的意藴讓同學們陶醉了。這讓我相信: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創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科學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定會使教學的天空更廣闊,不拘泥於教材,不為教材所縛,從課內走向課外,從教材走向更為廣闊的知識海洋,真正使學生通過學教材內幾十首詩歌,學會自吟自唱,自學自寫,從而去感受浩如繁星的詩詞歌賦。二、注重實踐,注重體驗本堂課教學目標設計的意圖在於:讓語文課充滿“語文味”,讓學生體會詩情畫意,吮吸文明智慧,激發自己創作詩歌的熱情。詩歌教學的傳統方法是朗讀、背誦、分析字詞,我這堂課採用以吟唱為主流,仿寫創作為輔助的形式,使學生掌握一些簡單的詩詞格律要求,領略作者的創作風格。傳統的學習觀注重的是以知識和課本為中心的認識活動,把學習的本質視為一種認識過程。早在半個世紀之前,陶行知先生就對此作了一針見血的批評:“中國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腦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腦。”這句話正切中了我國教育長期以來忽視實踐活動的弊端。對於學習方式來説,僅立足於“關起門來讀書”是遠遠不夠的, “讀書”是學習,“實踐”是更重要的學習,學以致用,永遠是教育的直接目的。因此,引導學生轉變傳統的學習觀念,將學習納入一種以認識內化為基礎的.實踐活動的軌道,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動手、動嘴的機會,讓學生參與大量的實踐體驗,乃是學生優化學習,有效學習和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特別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不但將其列為新課程的重要理念,為此,還專門設計了“ 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以這一理念為指導,我讓學生演唱、仿寫古詩詞,鼓勵學生進行實踐創造,從而提高自身文學素養。

《望嶽》教學總結篇二:

這首詩的教學環節井然有序,體現了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的層次性,符合學生由簡單到複雜的認知規律。教學中能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努力實現師生學習中的平等對話。既注重引導學生學習知識,又注重培養學生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引導學生學以致用,逐步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最終目標。

美中不足的是,由於部分學生基礎差,水平參差不齊,加之本人能力所限,還存在如下需要改進之處:

1、明顯存在單一性。學生學習方法單一,自主合作探究千篇一律,不能體現方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還有,設計問題的程序化,為保證教學任務按時按量完成,所有問題都是老師預設,學生討論回答。不能真正做到讓學生自由發言,提出問題,各抒己見。

2、課堂結構上的缺陷。一節課前鬆後緊,教學過程時間多,檢測時間所剩無幾,顯得虎頭蛇尾。

反思起來,我在詩詞格律等方面還憑習慣直接 給了知識,而沒有通過探究學習掌握。在備課時,我考慮到課堂時間的問題和詩詞格律難度大的問題,決定在課堂上對此不作過多探討。雖然在課堂引導學生歸納古詩詞的特點,為下一步的仿寫作準備、作指導。大部分學生答出了古詩詞的特點,但在仿寫詩歌時並不能很好的運用詩詞的知識。我認為課後還需給學生講清楚詩詞的平仄押韻的要求,雖然這不在《課程標準》要求之內,但根據學生需求,適當讓學生了解一些語文知識還是必要的,否則將給學生留下誤區。

雖然這堂課結束了,但時常聽到學生吟唱自己譜曲的古詩詞,在作文中看到學生恰倒好處的仿寫一兩句古詩,我感到很欣慰,從這個角度來説,採取吟唱、仿寫的方法來教古詩是可行的,是深受學生歡迎的。同時我認為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給了教師一個更為廣闊的天空,給了教師展示教學個性的平台,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更為自由的空間,讓學生在學習中享受到與同伴合作探究的快樂,體會到自己自主學習獲得成功的幸福。一位語文教育前輩曾説過,在學生的幸福中,我們感覺到自己生命的延續;在學生的快樂中,我們深深體會到自己語文教育的成功。我以此來勉勵自己 。

拓展閲讀:《望嶽》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青年時代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代的浪漫與激情。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緊緊圍繞詩題“望嶽”的“望”字着筆,由遠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後是俯望。詩人描寫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了自己勇於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氣。

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揣摹勁和驚歎仰慕之情,非常傳神。岱是泰山的別名,因居五嶽之首,故尊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麼樣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於句首的語氣助詞,這裏把它融入詩句中,是個新創,很別緻。這個“夫”字,雖無實在意義,卻少它不得,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可謂匠心獨具。

接下來“齊魯青未了”一句,是經過一番揣摹後得出的答案。它沒有從海拔角度單純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謝靈運《泰山吟》那樣用“崔崒刺雲天”這類一般化的語言來形容,而是別出心裁地寫出自己的體驗──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亙在那裏的泰山,以距離之遠來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為魯,泰山之北為齊,所以這一句描寫出的地理特點,在寫其他山嶽時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東郡望嶽樓》特別提出這句詩,並認為無人能繼。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註腳。一個“鍾”宇把天地萬物一下寫活了,整個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給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為“陽”,山後背日的一面為“陰”(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由於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曉被割于山的陰、陽面,所以説“割昏曉”。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現象,可詩人妙筆生花,用一個“割”字,則寫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種主宰的力量,這力量不是別的,泰山以其高度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割斷,形成不同的景觀,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這裏詩人此用筆使靜止的泰山頓時充滿了雄渾的力量,而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風格,也在此得到顯現。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兩句,是寫細望。見山中雲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盪漾。“決眥”二字尤為為傳神,生動地體現了詩人在這神奇縹緲的景觀而前像着了迷似的,想把這一切看個夠,看個明白,因而使勁地睜大眼睛張望,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現得更為形象鮮明。“歸鳥”是投林還巢的鳥,可知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其中藴藏着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對祖國山河的讚美之情。

末句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兩句,寫詩人從望嶽產生了登嶽的想法,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仙字精神。此聯號為絕響,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寫出了雄視一切的雄姿和氣勢,也表現出詩人的心胸氣魄。“會當”是唐人口語,意即“一定要”。如果把“會當”解作“應當”,便欠準確,神氣索然。眾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進行對比,表現出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一個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為的人們所不可缺少的。 這就是這兩句詩一直為人們所傳誦的原因。正因為泰山的崇高偉大不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極頂的想望本身,當然也具備了雙重的含義。

全詩以詩題中的“望”字統攝全篇,句句寫望嶽,但通篇並無一個“望”字,而能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可見詩人的謀篇佈局和藝術構思是精妙奇絕的。這首詩寄託雖然深遠,但通篇只見登覽名山之興會,絲毫不見刻意比興之痕跡。若論氣骨崢嶸,體勢雄渾,更以後出之作難以企及。

標籤: 望嶽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wangyue/2xe8m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