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夢遊天姥吟留別 >

反思《夢遊天姥吟留別》

反思《夢遊天姥吟留別》

《夢遊天姥吟留別》是李白的名作。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反思《夢遊天姥吟留別》。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反思《夢遊天姥吟留別》

反思《夢遊天姥吟留別》

摘 要:教學反思是有效提高課堂效益、提高教學水平的一種方式。教師要從回顧教學過程、總結成功和不足之處、再上升到理論思考等方面詳細總結和反思《夢遊天姥吟留別》教學的得失,為以後的教學積累經驗和教訓。

關鍵詞:自主;生成問題;教學模式

教學內容:鑑賞李白,體會其詩歌豐富的想象、大膽的誇張的藝術特色,理解和感受李白蔑視權貴、反抗現實的精神。

教學過程:這首詩歌難度不大,學生容易理解,因此我把教學設計為背景導入切文題、誦讀悟別意、合作賞別情,探討究主旨、拓展品詩情六個環節。這樣,學生走進課文能感受詩歌的藝術魅力,到了課外就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自覺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

教學得失:《夢遊天姥吟留別》有着雄偉的意境,瑰麗的想象,大膽的誇張,歷來為人傳頌,被視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優秀的文章可學的東西很多,教師必須大膽取捨,集中兵力,突出重點,並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有所收穫。反思這節課的教學,有優點也有不足之處。

一、閃光點

(1)自主學習,激發興趣,培養了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新課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特別注意對學生自主學習方法的指導,預習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在本文的學習中,學生課前自主收集李白的資料、瞭解本文寫作背景、收集李白詩句,感受其浪漫主義的創作風格,結合註釋疏通大意,圈點勾畫,並就不理解的字詞句以及內容上的問題質疑。(收集過程提倡資源共享)上課伊始,同學們就收集的資料做了交流,加上教師對李白的激情介紹,一下子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了良好課堂氛圍。

(2)讀賞結合,合作探究,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美文不厭百回讀,李白的詩歌韻律、節奏、起伏、情感都適宜誦讀涵詠,通過誦讀可以更好地與詩人心靈對話,走進其創造的奇妙境界。在同學們經過一段時間詩歌學習的基礎上,本節課我設計了自主賞析詩句和誦讀結合的環節,抓住學生回答的閃光點多給予肯定評價,提高了學生的鑑賞興趣和信心。

(3)師生平等對話,重視生成問題引導,形成了自主學習的意識。這節課上,教師是一個引導者、組織者,但絕不是對課堂放任自流,師生通過平等對話解決了問題,推進了課堂進度。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學生學習的興趣更濃了,也更能激發學生的潛質。因為學生都是獨立、有思想的個體,因此課堂上有許多生成的問題,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就應該留有預設空間,課堂上運用教學機智,巧妙解決生成問題,並藉此讓學生的思維飛躍。如學生欣賞了大部分精彩句子後,我發現有少數同學因大家賞析的句子忽前忽後而有點迷糊,於是我及時調整思路,讓學生將夢遊之旅按時間和地點順序分成四個部分:月夜——剡溪清幽,白晝——山中壯美,傍晚——洞外昏暗,夜晚——洞中仙樂,這樣一來,學生的思路就更清晰了。又如在分析最後一段時,同學們對《夢遊天姥吟留別》的主旨的理解產生了爭議,我適時讓學生展開小辯論,最終同學們達成了共識。

二、不足之處

當然,由於個人經驗的不足,對文章理解的不夠深入,本節課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1)雖然本節課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由被動接受變為了主動思考,但受傳統教學模式影響,還是對學生、對課堂不夠放心,本來學生已鑑賞了大部分內容,已經相當有收穫了,又補充了許多學生未分析到的內容。

(2)對課堂生成問題的.引導還應更靈活,尤其是當學生還未回答出最佳答案時,不應操之過急,應給他們更多的思考時間,啟發誘導也應再細緻再到位一些。對於學生的回答,以鼓勵為主,但理解有明顯偏差的地方不應不了了之,或含糊帶過,應更耐心地引導解決,不能給現成的答案,讓學生養成思維惰性。

(3)基礎知識的掌握還需再落實,本詩雖不宜逐句翻譯,弄得支離破碎,不過教師可以在備課時多準備幾句學生可能存在理解問題的句子,當學生未提出時,教師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可能對學生更有幫助,效果會更好。

理論思考:①教師要深研教材,對教學內容進行大膽取捨和二度創作,集中兵力,突出重點。②師生之間平等對話,營造和諧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③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繼續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④多種形式,夯實基礎,緊扣文本,讓學生學會和文本對話,不能使自己的認識脱離文本,成為空中樓閣。⑤詩歌學習要重視誦讀涵詠,培養語感,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⑥注意課堂生成問題的引導,並籍此激發學生的思維。

參考文獻:

[1]吳立崗.教學的原理、模式和活動[M].桂林: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

[2]熊川武.反思性教學[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3]盛羣力,等.現代教學設計應用模式[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mengyoutian/y4n8z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