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望廬山瀑布 >

《望廬山瀑布》與《廬山瀑布》對比賞析

《望廬山瀑布》與《廬山瀑布》對比賞析

導語:《望廬山瀑布全詩融情於景。廬山瀑布“飛流直下”的氣勢,洋溢着詩人昂揚激進的思想,藴含着他對祖國錦繡山河的深切感情。中唐詩人徐凝也寫了一首《廬山瀑布》,雖是小詩,卻頗有點大賦的氣味。比起李白那種入乎其內,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靈,相去實在甚遠。

《望廬山瀑布》與《廬山瀑布》對比賞析

一、原詩兩首

《望廬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廬山瀑布》徐凝

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

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二、對比賞析

1.兩首詩一開頭便將一條巨大的瀑布“掛”在了讀者的眼簾,即使並未親眼見過廬山,但通過他們的描寫我們也能真切地感受到廬山瀑布的壯觀,兩首詩中均有“詩中有畫”的境界。讀罷“遙看瀑布掛前川”與“虛空落泉千仞直”這兩句詩,我們已然不知是該讚歎大自然造物的巧奪天工還是該讚美詩人們的藝術美感。這兩句同寫瀑布與山的依存狀態,李在描寫手法上巧在了一個“掛”字,“掛”原意是人為的動作,卻用來描寫瀑布倚靠在香爐峯的狀態,突出了瀑布的巧奪天工,似乎是神仙有意為之;“遙看”兩字讓我們彷彿看到了李白遠遠望見瀑布時“兩眼放光”的喜悦之情,此情着實溢於言表。徐的“千仞直”則把瀑布寫得乾淨利落,這裏的瀑布好似一把利刃,於千萬丈的山峯上直直地劈斬至平地,氣勢震撼,場面壯闊,讓人為之一震。

2.讀到這裏,我們發現,徐的詩較之李更早地進入了描寫瀑布的狀態,這是他們的不同之處。李一開始騰出了一句七個字“日照香爐生紫煙”來描寫整個大環境,而不直接就寫瀑布,這是有其用意,他並不着急將我們帶到瀑布面前,而是先跳出來,讓我們看看香爐山在日光的照耀下煙霧繚繞的景象,意境靈動,視野開闊,給人“欲進卻出”之感。徐則單刀直入,馬上從視覺上給予我們以強烈的衝擊,而後如驚雷般的聲響更讓人心頭為之一震。兩首詩的前兩句是兩位詩人在不同的方位觀下對瀑布的藝術渲染,各有其妙處。前者較之後者意境視野更加開闊,但在衝擊力方面則要略略遜色於後者。

3.兩首詩為突顯瀑布的宏偉巨大似乎註定了描寫手法上離不開了誇張和比喻等手法,先看李的“飛流直下三千尺”,三千尺有多長?三尺為一米,三千尺為一千米!天曉得哪裏找得到這麼長的瀑布,但是,在李白的詩裏,它卻可以存在着。詞句為展現瀑布與山峯的高大毫不吝嗇地誇張描繪,畫面感依舊同前兩句一樣地強烈。最後詩人發出感慨:想必這是天上銀河落下來的吧,更是將詩人的興奮、讚歎的情緒含蓄地表達了出來。而徐則把瀑布比成白練,着重從視覺上展現瀑布鑲嵌于山峯中間的狀態,“破”字更是如前面所提到的“千仞直”一樣突顯了瀑布的衝擊力(“殺傷力”),瀑布於被青色包裹的山峯中衝“破”而下,抑或説是“劈出”一道“白痕”來,手法誇張但又寫實,很好展現了徐凝眼中瀑布的雄偉壯觀之景象,這是徐的手法妙之所在。

4.通讀兩首詩,發現這兩首詩在描寫瀑布的狀態方面給我們呈現出的意境大體一致,只有幾處略微不同。第一,李的詩整體空間較大,徐的詩較為侷促,這與李白欲勾勒瀑布恢弘開闊之畫面、徐凝意營造瀑布視聽美景之盛況的目的有關。第二,由於着眼點的略微不同,也就造成了兩首詩在瀑布上花的筆墨不同,李白筆下的瀑布顯得沒有徐的有神、有形,這是為造宏觀之勢作出的犧牲。總之,無論是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還是徐凝的《廬山瀑布》,都為描述廬山瀑布的一幅神作,各有各的特點與長處。

《望廬山瀑布》賞析

廬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北臨長江,東南傍鄱陽湖,古稱南障山,相傳秦末有匡俗兄弟七人廬居此山,因而得名,瀑布,指香爐峯附近的開先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峯在廬山西北部,因其峯尖圓,狀如博山香爐,加上峯頂終年雲霧如香煙繚繞,頗具香爐之神。這句詩是寫香爐峯的奇麗景色,為瀑布勾勒一幅壯美雋逸的背景圖畫。香爐峯上之山石多為紫褐色,兼有云母頁巖,山頭常年雲霧升騰,在陽光的照耀下,雲蒸霞蔚,氣象萬千,因此遠遠望去會有“紫煙”繚繞之感。這裏的“香爐”、“紫煙”無疑是景物名稱的偶然巧合,但是經過詩人似乎漫不經心的一筆巧借、點化,卻增添了動感。這裏的勾勒環境,其實並不單純為了描繪美景,而是藉此來寄情託意,將自己的性格、理想寓於追求香煙縹緲的仙境的志趣之中。唯其如此,才更能顯示出“謫仙人”李白那飄逸、豪放的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

“遙看瀑布掛前川”,把遙望中開先瀑布的形象展現在讀者的面前。這裏的一個“掛”字,化動為靜,突現了遠望中瀑布的`靜態感、其燦若珠簾、潔如白練的壯美感。這樣,在雄闊的背景中勾出珠簾垂空、直瀉潤底的一泓瀑布,就增添了詩歌景中有聲、以靜顯動的氣韻。

“飛流直下三千尺”一句,詩人扣緊瀑布的噴湧,通過“飛流”、“直下”兩個極有氣勢的動詞和“三千尺”這個富於誇張的數量詞,把瀑流之湍急、衝力之猛烈、聲勢之宏大,展現於讀者眼前。在這突如其來的氣勢面前,第四句妙筆的生髮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疑是銀河落九天”一句中,詩人巧借銀河自天而降的比喻,渲染瀑布飛動的氣勢。此處的“疑”字分外傳神,它既真切地傳達了詩人仰觀飛瀑時一剎那間的心靈感受,又符合開先瀑布高接雲天的實際。它在青玉峽之上游約二華里處,位於香爐峯之左前側,其正後方沒有峯巒遮擋,瀑流自開先峯脊直瀉而下,遊人在瀑布前仰望,大有瀑布之水“天上來”的感覺。

李白是積極浪漫主義的藝術大師,這首詩表現了他豪放不羈的精神、激奮的愛國熱情和橫空飄逸的才氣。詩人積極浪漫地調動想象、誇張、比喻等藝術手法來突現廬山開先瀑布的變幻多姿和雄奇壯觀,把瀑布描繪成了獨具個性的藝術形象。

全詩融情於景。廬山瀑布“飛流直下”的氣勢,洋溢着詩人昂揚激進的思想,藴含着他對祖國錦繡山河的深切感情。詩人豐富獨特的想象,使全詩的字裏行間飄蕩着浪漫主義的色彩。詩人又調動襯托、誇張、比擬等修辭手段,更使全詩神采飛揚,渾然天成。蘇東坡對李白這首《望廬山瀑布》詩推崇備至,評贊曰:“帝譴銀河一派垂,古來唯有謫仙詞”(南宋〃葛立方:《韻語陽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lushan/oe370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