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陋室銘 >

《陋室銘》優秀教學設計(通用7篇)

《陋室銘》優秀教學設計(通用7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陋室銘》優秀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陋室銘》優秀教學設計(通用7篇)

《陋室銘》優秀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瞭解“銘 ”這種體裁和作者簡介

2.積累文言詞語、文言句式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文言語感(取消句子獨立性、名詞作動詞、形容詞作動詞、形容詞使動、賓語前置)

3.掌握託物言志散文的閲讀和寫作技巧

4.學習類比手法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

1.比較探究文言詞語句式的用法

2.在比較探究的過程中理解託物言志手法的特點

3.聯繫詩歌、散文名句比較探究文本內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安貧樂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質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理解運用類比的作用

難點:理解託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一、導入

清代書畫家、文學家鄭板橋所説:“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須大”有一座房子,沒有金碧輝煌的陳設,更沒有珠光寶氣的點綴,但是它卻成就了唐代詩人和哲學家劉禹錫的千古名篇《陋室銘》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陋室,共同感受作者超越世俗的志趣和情懷

二、文學常識

1、作家作品

劉禹錫(772—840),字夢得,洛陽人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古文運動的積極參加者,進步思想家著有《劉夢得文集》,又稱《劉中山集》

2、寫作背景

劉禹錫在任監察御史期間,曾參加了王叔文的“永貞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革新失敗後,他被貶朗州司馬,遷連州刺史及安徽和州縣通判按王朝規定,他應住衙門內三間三廳之房但是,和州縣的策知縣是個勢利小人,認為劉禹錫是被貶之人,便給他小鞋穿,安排他到城南門外臨江的三間小房居住對此,他毫無怨言劉禹錫是個文人,於是就根據住地景觀寫了一副“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的對聯貼在門上

做賊心虛的策知縣見之,甚為惱火,馬上將劉禹錫移居別地,並把住房面積減去一半此房位於德勝河邊,岸柳婆娑劉禹錫見此景色,更是怡然自樂於是,他又撰寫一聯:“楊柳青青江水平;人在歷陽心在京”策知縣聞訊後,下令攆劉禹錫搬到城中一間只能放一牀一桌一椅的破舊小房中居住

半年光景,劉禹錫的“家”被折騰了三次他在憤激之中,有話如鯁在喉,傾吐為快,一氣呵成,寫成了《陋室銘》,並請柳公權碑刻豎於門外

3、解題

陋室:簡單而狹小的房屋

銘: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來歌功頌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後來發展為一種獨立的文體這種文體,形式短小,文字簡潔,句式工整而且押韻,內容上有頌揚或鑑戒之意

三、疏通字詞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名:名詞作動詞,成名出名

靈:名詞作動詞,靈異,有靈氣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īn):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斯,這惟,只吾,我馨,香氣,這裏指品德高尚

苔(tái)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葱,映入簾裏上,方位名詞用作動詞

鴻(hóng)儒:博學的人鴻,大儒,舊指讀書人

白丁:平民,這裏指沒有什麼學問的人

調(tiáo)素琴:調,調弄,這裏指彈(琴)素琴:不加裝飾的琴

金經:指佛經

絲竹:琴、瑟、蕭、笛等樂器的總稱這裏指奏樂的聲音

之: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取消句子獨立性:指的是用結構助詞“之”嵌在主謂結構中間,使得本來可以獨立成句的話變得語意未完,比如“父母愛子”,主語是“父母”,謂語部分是“愛子”,可以成為完整的句子,但中間加上個“之”,變成“父母之愛子”以後,語意就不完整了,變成一個偏正詞組不能離開上下文而獨立成句了,語法學界管這種現象叫“取消句子獨立性”

亂:形容詞使動,使……煩亂

形容詞使動:主語使賓語具有這個形容詞表示的性質或狀態

無絲竹之亂耳:沒有奏樂的聲音(主語)使耳朵(賓語)煩亂

案牘(dú):官府的公文

勞:動詞使動,使……勞累

動詞使動:動詞和它的賓語不是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而是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產生這個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

形:形體、身體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楊子云的亭子這兩句是説,諸葛廬和子云亭都很簡陋,因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們的景仰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蜀漢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出仕前曾隱居南陽郡隆中山中揚雄,字子云,西漢時文學家,蜀郡成都人

何陋之有:賓語前置有什麼簡陋的呢?之,提賓的標誌全句意為“有何陋?語見《論語&8226;子罕》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譯文:山不在於高,有仙人(居住)就成了名山;水不在於深,有龍(居住)就成了有靈氣的水了這是一間簡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簡陋了)苔蘚痕跡碧綠,長到台階上,草色青葱,映入竹簾裏到這裏談笑的都是博學的人,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古琴,閲讀泥金裝飾的佛經沒有(嘈雜)的聲音擾亂耳朵,也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諸葛廬和子云亭都很簡陋,因為居住的人有名,所以受到人們的敬仰孔子説:“有什麼簡陋呢?”

四、研讀課文

1.提問:文章的題目是《陋室銘》,但是作者並沒有直接寫陋室,而是從什麼寫起?

從山水寫起“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是説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了“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水不在乎深,有蛟龍就會有靈氣這些都是古人的俗語

作者用這兩個簡單淺顯的例子讓讀者明白一個道理:地方本身不好沒有關係,關鍵在於什麼人住在裏面,由此推理,即便是間陋室也沒關係,只要主人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簡陋了

作者的目的是寫陋室,卻從山水寫起,讓讀者通過把陋室與山水比較推理,得出結論,這種方法叫做類比

類比,就是由兩個對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質,推斷它們在其他性質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種推理形式(比較類推)

舉例:妙玉笑道:“……豈不聞‘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騾了’你吃這一海便成什麼?” 《紅樓夢》

起興:又叫“興”“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就是説,先説其他事物,再説要説的事物它一般用在詩章或各節的開頭,是一種利用語言因素建立在語句基礎上的“借物言情,以此引彼”的藝術表現手法,它有起情,創造作品氣氛,協調韻律,確定韻腳和音步,拈連上下文關係等的作用運用起興手法還可使語言詠唱自由,行文顯得輕快、活潑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既然山之名不在於高而在於仙,水之靈不在於深而在於龍,那麼,室之陋與不陋,也就不在於它是否富麗堂皇,而在於主人之德是否高尚看來“馨”字畫龍點睛,統領全篇,是全文的文眼

板書:類比 起興 引陋室

2.提問:陋室究竟是如何的簡陋?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表現其簡陋的?運用了什麼樣的表現手法?

(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台階上已經長滿了綠苔——可見房子常年失修,極為簡陋;窗前門旁長滿青草——可見居住的環境是多麼荒涼冷落這是寫陋室的環境,用的是對偶的修辭方法

教師點撥:還有擬人的修辭方法用擬人的方法,以動寫靜,賦予苔蘚、草色以人的靈性“苔蘚”也想從台階爬到陋室,聽聽主人在説些什麼;“草色”也想從窗户窺視主人在幹些什麼這樣把苔蘚和青草寫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韻味,我們已不覺得陋室的環境淒涼、荒蕪,反而覺得春意正濃,生機盎然用擬人的手法渲染了環境的幽雅,流露出主人喜悦之情

板書:對偶 擬人 描環境

對偶:是用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意思的修辭方式 對偶主要是從結構形式上説的,它要求結構相稱,字數相等

(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是説在這個陋室裏,常有學識淵博、才華出眾的鴻儒談笑風生這是寫陋室的人物,運用對偶的修辭方法

教師點撥:除了對偶,還有襯托作者沒寫自己是什麼人,而是寫與他交往的朋友俗話説,欲知其人應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因此我們便得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主人德才兼備,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懷

板書:對偶 襯托 誇朋友

(3)“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在陋室裏,興致所至,可以彈彈古琴,看看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也沒有繁宂的公文勞累身心這是寫主人的生活情趣

教師點撥:這兩句中,有正面描寫即實寫的句子,“可以調素琴,閲金經”;也有反面描寫即虛寫的句子,“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可以調素琴”與“無絲竹之亂耳”對應,“閲金經”與“無案牘之勞形”相對應這樣正反對照,虛實相生,表明了作者恬淡閒適、安貧樂道的情趣

板書:虛實 正反 話生活

學生質疑:作者既然喜歡“調素琴”,又如何理解“無絲竹之亂耳”的那份輕鬆?

教師點撥:古人講“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詩人有志不得伸展,採取消極的辦法,避而不與庸俗官僚來往“無絲竹之亂耳”表示了他對那些人燈紅酒綠生活的鄙棄、厭惡

教師總結:作者是從三方面表現陋室之陋的: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看來,陋室其實不陋,這一切又是為了陪襯“惟吾德馨”,呼應開頭正因為主人道德高尚,名聲遠揚,陋室才見其不陋

4.提問:經過反覆描寫陪襯,文章主旨已經突出,意思似乎已寫盡了,作者為什麼又寫諸葛廬、子云亭?運用了什麼樣的表現手法?

學生明確:“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諸葛廬是東漢末年諸葛亮隱居南陽隆中時居住過的草廬,子云亭是指西漢學者揚雄住過並寫作《太玄經》的亭子這兩句話是説我這個陋室正如南陽諸葛亮的草廬,又像四川揚子云的亭子

教師點撥:作者採用了類比的表現手法,用歷史上諸葛亮和揚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原來也是陋室,由於它們的主人德才兼備而聞名天下,那麼我的陋室不也如此嗎?除此之外,似乎還隱含着自己的遠大志向,要做一個像他們一樣的人

板書:類比 隱含 立志向

5.提問:文章結尾引孔子的話“何陋之有”,有什麼含義?

學生明確:引孔子的話,再次表明自己的觀點態度

教師點撥:孔子這句話是個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對他説:“那個地方十分簡陋,你怎麼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説:“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的話很坦率,而劉禹錫只引後一句,那是因為前一句的意思已包含在文章中了,自己就是和孔子一類的君子,這樣更突出了作者高潔偉岸、不隨世俗的志趣和抱負陋室不陋,關鍵在於“君子居之”“惟吾德馨”文章結尾引經據典,力發千鈞,把作者的思想推到了高峯

教師板書:引經據典 表態度

五、寫作欣賞

1、賞析誦讀——欣賞形式美

本文是一篇駢文字數相同、意思相對的兩個相接的句子,叫做駢句駢句不僅講究對偶,而且講究聲律本文中的押韻就是講究聲律的表現之一押韻指在句末或聯句之末用韻母、聲調相同的字

文中名、靈、馨、青、丁、經、形、亭押韻駢文押韻使人加深了印象;同時便於吟誦和記憶,有聲調和節奏之美

2、“託物言志”:

是指通過描寫客觀事物,寄託、傳達作者的某種感情、抱負和志趣即將個人之“志”依託在某個具體之“物”上於是,這個“物”便具有了某種象徵意義,成為作者的志趣、意願或理想的寄託者如“鬆、竹、梅”歲寒三友,常用於表示高潔的志向;“泥土”常用於抒發謙遜的情懷;“蠟燭”常用於頌揚無私奉獻的精神

《陋室銘》優秀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熟讀成誦。

2、學習託物言志的手法。

3、感受作者安貧樂道、高潔傲岸的情操。

一、創設情境,走近陋室

(課前視頻欣賞:古琴曲《陋室銘》)

剛才大家欣賞的是古琴曲《陋室銘》。伴隨着這悠揚的旋律,讓我們步入時光隧道,跟隨唐朝詩人、文學家劉禹錫的腳步,踏上拜訪陋室的旅程,共同感受經典作品的永恆魅力。(板書題目、作者)

簡介文體:看課題《陋室銘》,大家已經預習過,哪位同學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銘文,這種文體有哪些特點?

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成為一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是古代散文的一種。這種文體形式短小、文辭精煉,句式工整,讀來琅琅上口,鏗鏘有力。如墓誌銘(稱述功德)、座右銘(警戒自己)……

二、朗讀感知,初識陋室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我們學習古文應該反覆朗讀,以至成誦。古人説的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節課我們要通過反覆誦讀來感知文章內容,感受文章的意藴。

(1)、聽讀:首先請大家聽現代朗誦名家張家生的課文朗誦。請同學們聽準字音、節奏停頓、注意語調,並在書上作好標記。(播放視頻)

(屏顯:聽讀課文的要求)

1、聽準字音

2、把握節奏

3、注意語調、語速

(2)檢查聽讀效果:明確字音 出示朗讀節奏

(3)、自由讀:聽完了示範朗誦,請大家自由地放聲朗誦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和停頓,大家在讀之前,請注意老師給大家的朗讀提示。(課件展示朗讀提示)

(指名讀字音後,自由放聲讀後,自我展示)

(4)配樂個別讀:哪個同學願意起來朗讀一下課文?

大家評價一下xx的朗讀:讀的好不好?好在哪?

(字音正確、聲音響亮、口齒清楚;停頓準確自然,重音把握準確、語速把握好——對,文言文的誦讀,語速要慢,才能讀出節奏,讀出韻味!語調呢?最後一句話是一個反問句,反問句要表達一種更肯定的語氣,是不是這點處理得不太好啊。那應該怎樣讀?再試讀一遍?嗯,這樣就好了。咱同學自己試着用這種語氣來讀讀。再齊讀一下!)

(5)生點評後男、女生合作讀讀、生齊讀。

師點評:大家不僅能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而且讀得還蠻有韻味。

2、自主學習,疏通文意

(1)過渡:剛才我們介紹過銘文是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頌功德的,那麼這篇銘文是稱述功德、還是警戒自己的呢?接下來我們通過疏通文意來看一看。

(2)這裏,老師要提醒大家關於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屏顯:關於文言文翻譯(一))

方法:文言文翻譯要求字字落實,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要儘量保持原文的語言風格。

步驟:首先要通讀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數,切忌一上來就匆匆忙忙翻譯。在翻譯時,遇到疑難詞句,可暫時放過,等譯完上下文,再進行推敲。譯完全文後,再通讀一遍,檢查校正,以防誤譯、漏譯和曲譯。

原則:要做到“信、達、雅”三個字。“信”是指譯文要準確無誤,就是要使譯文忠於原文,如實地、恰當地運用現代漢語把原文翻譯出來。“達”是指譯文要通順暢達,就是要使譯文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及用語習慣,字通句順,沒有語病。“雅”就是指譯文要優美自然,就是要使譯文生動、形象,完美地表達原文的寫作風格。

(屏顯:關於文言文翻譯(二))

關注文言現象: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字、一詞多義等;還有倒裝句式:賓語前置、壯語後置、定語後置

請看大屏幕上的要求,準備時間3分鐘。

屏顯:自主學習,疏通文意

1、結合註釋和工具書,自己疏通文意,圈劃出重點和疑難字、詞、句。

2、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四人一小組共同交流探討,解決疑難。

(3)好,時間到。老師檢查一下你們自主學習的效果。(屏顯:考一考)

1、你會解釋紅色詞語嗎?

有仙則名

惟吾德馨

無案牘之勞形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2、你會翻譯下列句子嗎?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何陋之有?

(4)點生回答

(5)質疑:在自學的過程中,還有沒有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

(6)、點一生試譯課文

三、重點研讀,細品陋室

過渡語:請同學們結合課文內容,用心研讀重點,細細品味陋室吧!

讀懂文意

潛心默讀課文,找出文章主旨句。

“陋”字藏在文中的哪些語句中?主人是不是也認為陋室很簡陋?

“馨”體現在哪些語句中?

(屏顯:故事鏈接)

劉禹錫因參加當時政治革新運動而得罪了當朝權貴,被貶官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通判。

和州縣令見劉禹錫是被貶下來的官員,就故意刁難。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劉禹錫沒有怨言,寫下兩句話,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

和州知縣知道後很生氣,又把劉禹錫從城南門遷到城北門,房屋面積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劉禹錫仍不計較,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

那位知縣見劉禹錫仍然悠閒自樂,滿不在乎,再次把他調到縣城中的一間斗室中。面對這位勢利的縣令,劉禹錫憤然提筆寫下《陋室銘》。

四、深入理解,雅悟陋室

1、讀懂作者

通過這篇文章,我們可以看出劉禹錫什麼樣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情趣?

(屏顯:背景鏈接)

劉禹錫寫此文時,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宦官專權,皇帝受制。牛李黨爭,妒賢害能。在這種情況下,官僚士大夫階層大多隻顧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念。劉禹錫深感憂慮,卻又無力迴天,便獨善其身,避而不與那些庸俗的官僚來往,潛心於文學創作。

生回答,師總結: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2、明瞭寫法

過渡:作者的這種節操和情趣是如何表達出來的?

(通過對陋室的描寫,極力表現陋室不陋,表達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這種藉助某種事物來抒發感情的寫法叫託物言志)

(1)、作者寫陋室為什麼先寫山水?

(2)、結尾為什麼又寫到了“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五、體驗感悟,延展陋室

站在這個講台上,老師的記憶又回到了幾年前:在學習了《陋室銘》後,有個同學在日記中抒發了一下自己的看法。他説:“老師,你為什麼要講這篇古文,編教材的老師編這個是要幹嘛?我們生活在一個富裕的時代,即使寫座右銘也沒有做作地用陋室來警戒自己呀!”不知在坐的同學們是否也有這種看法?假如你面臨豪宅和陋室的選擇,你將做何決定?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面前,你認為什麼更重要?你對幸福的理解又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暢談)教師寄語:我們生活在一個相對富裕的時代,但卻是物慾橫流的時代,所以同樣生活在一個遺忘幸福、內心缺乏信仰的時代。物質意義上的幸福生活,它僅僅是一個指標,而真正從內心感受到的安定、幸福則來自於自己內心的信仰。真正的強大是內心的強大。在國外評價一個人是否幸福是用“有趣”來界定的。“有趣”的含義,即“趣味”、“情趣”、“興趣”。劉禹錫因為有屬於他自己的“素琴”、“金經”,有屬於他的“鴻儒”,有屬於他“甘居陋室、安貧樂道”的情趣,所以他是幸福的。希望大家在以後的生活中,能修身養性、笑對人生,做像劉禹錫那樣才華橫溢、志向高遠的才子佳人!

六、交流感受,總結陋室

1、過渡: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此時此刻,你心中一定有許多收穫。現在,就請你説出來,與大家分享吧!

2、生自由談

3、過渡:老師收穫着同學們的收穫;你們有收穫,就是老師最大的收穫和幸福。

陋室不陋,精神永遠年輕!陋室不陋,經典永遠不朽!讓我們在琅琅的讀書聲中結束本課的學習吧!

4、齊背《陋室銘》。

《陋室銘》優秀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掌握文言實詞,翻譯背誦全文

2、學習比興、對偶等修辭手法

3、感受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

教學重點:

掌握文言實詞,翻譯背誦全文

教學難點:

感受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你心中理想的居所是怎樣的?

2、劉禹錫被貶謫時,受到排擠欺壓,居住於一間陋室,他的心態可能是怎樣的呢?

二、朗讀指導、落實字詞

1、教師範讀、學生朗讀

2、圈劃出不理解的字詞,查字典落實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整體把握

1、陋室“陋”還是”不陋”?評判的依據是什麼?

物質——陋

精神——不陋

作者的態度——不陋

作者評價的依據——主人品格的高下

2、朗讀課文,作者是分幾個層次表現陋室因為主人品格而不陋的?

為課文劃分層次

四、逐層理清

1、作者是怎樣開篇的

(1)“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是為了説山道水嗎?

重點在於“仙”“龍”

(2)“仙”“龍”有暗指什麼?體現作者怎樣的心理?

暗指作者自己,對自己品德高於庸俗常人的自信

精神志向不因為現實而受侷限

(3)用怎樣的情緒朗讀這一句?

(4)通過類比引入主題

2、作者是怎樣承接主題展開表現的。

環境幽雅:

(1)展開想象,説説這是怎樣的環境?

(2)“上”“入”兩字是什麼用法,這樣用給人怎樣的感受?

(3)“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兩句可能暗示什麼?

交往風雅:

(1)“鴻儒”指什麼?“白丁”指什麼?

(2)“談笑有鴻儒”與“苔痕上階綠”是否矛盾?

(3)想象作者寫這兩句話的時候心理活動是怎樣的?

情趣高雅:

(1)什麼叫“素琴”?什麼叫“金經”?

(2)“素琴”“金經”意在説明什麼?

(3)“可以調素琴“與”無絲竹之亂耳“是否矛盾?

(4)“無案牘之勞形”表現作者追求怎樣的生活狀態?

3、作者宕開一筆的突轉效果

(1)、寫自己的陋室、表現自己心志、精神追求,作者卻為何宕開一筆寫“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是不是把話題扯遠了,偏題了?

(2)寫諸葛亮、揚雄的兩句話刪去對作者的思想的表達有沒有影響?

總結全文呼應開頭

(1)引用孔子的話的作用僅僅是再次強調陋室不陋嗎?

(2)“孔子云”只是一個巧合嗎?

小結:

本文雖然短小,但結構層次鮮明,體現了中國寫文章強調“起承轉合”的特點。

用清晰的思路表現了作者安貧樂道、追求高尚人格的精神。

五、拓展練習

這是一篇韻文,要反覆朗讀,感受體會音韻之美

朗讀指導:找出對偶句,中國人喜愛的對稱美

句式整散結合,和諧靈動

圈劃押韻的字詞,感受音韻美

情趣高雅、自得其樂的語調

《陋室銘》教學反思

劉禹錫的《陋室銘》流傳了千百年,聊聊八十一字,作者用凝練工整的語言表達出了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如何讓八年級孩子透過文字來理解作者的思想,把握作品的情感呢?我在進行了深入的文本分析之後,將朗讀作為了這節課教學的一個抓手,通過朗讀來理解課文內容,掌握重點的文言實詞,並在此基礎上了解作者安貧樂道的品質。

朗讀是我這節課的一個重要抓手,朗讀和課文理解是互為補充的,朗讀是為了更好地理解課文,課文理解之後,朗讀才能更有感情。所以,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每一次讓學生朗讀都必須問一個“為什麼”?這次朗讀是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要對學生提哪些要求?層層遞進,層層深入,學生的朗讀能力才會提高,自然也就滲入了對課文的理解。

導入之後,我設計了各種形式的朗讀來幫助學生完成對課文的感知。首先是散讀,對學生的要求是大聲,意在活躍課堂氣氛,營造一個學習文言文的氛圍。但我還是忽略了一點,應該讓學生上黑板寫一寫“馨”、“鴻”等字,對於中學生來説,寫字的基礎還是很重要的。疏通字詞之後我又讓一個聲音洪亮的學生帶領全班齊讀了課文,並進一步提出“整齊、準確、流利”的要求。三次朗讀,三次要求,完成了對課文的整體感知。

在重點讀析部分,我設計了一個統領全文的大問題“陋室為什麼會被稱為陋室?你認為它陋還是不陋?”讓學生就此展開討論,並在文中圈畫相關詞句。我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小組討論,這也是基於“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在理解了文章的基礎上,我又要求學生讀課文,並且提高了要求,要“生動,有感情”。學生的朗讀較整體感知時有了提高。重點讀析部分用時二十分鐘左右,通過一個大問題的設計基本能夠幫助學生梳理全文,思路也比較清晰,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落實了“德馨”、“上”、“鴻儒”、“白丁”、“勞”等詞的意思。在這過程中也同樣存在着不少問題,重點字詞的落實還只是浮在表面,沒有反覆推敲;在分析課文時雖然有朗讀,但對一些重點句的朗讀還缺乏細緻的指導以及示範朗讀。

在拓展遷移部分,我讓學生談讀了此文得到的啟示是什麼?並寫成敍議結合的,目的是想讓他們將課文中學到的內容和自己的生活實際聯繫起來,文以載道,對整節課的學習內容也是一個內化。

以有感情的背誦課文作為整節課的結尾,達到鞏固的目的。

從整節課的教學效果來看,大的環節沒有問題,思路比較清晰,課堂氣氛也調動得不錯,媒體的適時使用對課堂教學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教學目標基本達到了,整節課也是圍繞着教學重點展開的'。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重點字詞的敲打落實上。

在今後的文言文教學過程中,要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重點的文言實詞的敲打和落實,文言文要上的有味道,更要實實在在;其次是要加強對學生朗讀的指導以及文言文學習方法的指導,比如工具書的使用,課文註釋的關注等等,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再次要關注課堂上生成的資源,讓學生的發言為我所用。

《陋室銘》優秀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能準確識記重點文言實詞,背誦並翻譯課文;

2、能正確掌握託物言志的寫法並嘗試在寫作中使用;

3、能明確理解作者那種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確立自己的人生志趣追求。

設計理念

張揚師生個性,強調朗讀品位、滲透學法指導,重視合作討論。

教學重點

1.加強朗讀學習,在誦讀課文的過程中正音、釋詞,理解全文內容。

2.在理解文意、流利誦讀的基礎上,背誦並默寫全文。

3.明確本文借物喻理、託物抒情的寫法,理解文章如何通過描繪景物和陋室的生活來表現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教學難點

學習本文借物喻理、託物抒情的寫法,理解文章如何通過描繪景物和陋室的生活來表現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教字方法

導讀法(通過"三讀"達到理解課文內容,爭取當堂背誦全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之美

《愛蓮説》中説:“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繁。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人各有志,人各有愛,在世人都愛豪宅名車的今天,如果誰告訴你他愛陋室的話,你準定認為他有病。而古人中有人甚至為他的陋室寫了一篇文章來讚美,一間簡陋的居室,究竟美在何處呢?他就是劉禹錫。今天咱們來學習他的一篇著名的美文精品——《陋室銘》。

二、作家作品之美

請一個同學讀書下注釋,瞭解作者和“銘”的特點。

1.作家作品簡介

本文選自《全唐文》。作者劉禹錫(772-842),唐代詩人,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曾中進士,任監察御史。他熱心贊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政治革新失敗後,被貶官降職多次。他與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劉賓客集》。這篇《陋室銘》是他貶為和州刺史時在任上寫的。

2.關於“銘”

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陋室,意思是簡陋的房子。“陋室銘”的意思就是通過對陋室的描繪和議論表達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三、誦讀感知美

1、文讀百遍,其義自見。

我們就從朗讀入手解讀它。老師先拋磚引玉,範讀全文。請大家在難讀難寫的字標註一下,注意聽準字音,注意句子的語氣語調。

學生結合課文提示註解自由地大聲地朗讀課文

2、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基礎知識是學習的重點之一。(由學生提出問題,儘量讓學生來解答,達到疏通字詞的目的)請學生逐句翻譯課文。掌握重點詞語。

有仙則名:著名。有龍則靈:靈異。斯是陋室:這。

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

苔痕上階綠:長到。草色入簾青:映人。談笑有鴻儒:博學的人。

往來無白丁:指沒有什麼學問的人。

無絲竹之亂耳:指琴瑟、策管等樂器,這裏借代奏樂的聲音。

無案牘之勞形:案牘:官府的公文。勞形:使身體勞累。

何陋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裝句,有什麼簡陋的呢?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聞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龍(居住)就能降福顯靈。這(雖)是間簡陋的房子,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蘚給階前鋪上綠毯,芳草把簾內映得碧青。談笑的是淵博的學者,往來沒有淺薄的人。可以彈奏素樸的古琴,瀏覽珍貴的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身心.(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茅廬,西蜀楊子云的玄亭。孔子説;(雖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裏面)有什麼簡陋的呢?

四、品讀欣賞美

我們不僅能通過閲讀感知到陋室的形象之美,還能通過品讀欣賞出陋室的意象之美。有哲人説:生活中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課文就是我們用眼睛、用耳朵、用心靈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窗口。本文的美可以概括為語言美、形象美、品格美。(板書三美 )

1、探尋語言之美

同學們發言的內容可能有:簡潔、生動、形象,充滿情感之類。

點撥:文章的語言之美:

一表現在句子的節奏美。

二表現在句子的形式美。或偶句,或奇句,或排比句,或長句,或短句,或獨詞句,既凝練流暢,又錯落有致。

三表現在句子的表達方式美。百字短文,融敍述、描寫、議論、抒情於一爐,一個“美”字連綴全文,文筆簡潔,情感豐富。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讀法與現代文有所不同,大家回憶一下電影和電視裏看到的古人是怎樣讀書的呢?

學生自由發言,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①古人讀書拉長了聲調,像唱歌一樣的。(請你給大家模仿一下,好不好?)②搖頭晃腦的。(也請你給大家模仿一下,好不好?)

是的,古人讀書很有韻味,自得其樂地讀,一般語氣都比較舒緩。我們讀古文雖然不需要搖頭晃腦,但可以吸取一些有益的讀書經驗,如舒緩一些讀。(生讀課文)

2、.欣賞形象之美。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運用什麼修辭手法?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討論並歸納:運用比喻、對偶起興,以虛襯實,以山水引出陋室。前二句類比"陋室",後兩句暗喻自己。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兩句在文中起什麼作用?深刻含義是什麼?

討論並歸納:“陋室”二字扣題。"德馨"二字統領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強語氣。這兩句包含兩層意思,一層是由於人品德高尚,就忘卻了室陋,另一層意思是由於人的品德高尚為陋室增光添採。

陋室內外是何顏色?景色有何特點,用一個詞(字)概括。

明確綠色,青色,景色別緻幽雅(幽)品析"上"、"入"二字的妙用。

明確:"上"、"入"二字生動傳神,以靜為動,不僅使景物人格化,活躍而有生氣,而且流露了作者對這景色的喜愛之情,我們可以想象出這是一個多麼幽靜安寧的環境。

與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點?

明確鴻儒,無白丁(雅)

"鴻儒"可否換成"羣儒"?

不能。"羣儒"則無"大"之義,顯得太多了。

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麼?有何特點?

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安)

能否將"閲金經"改為"閲五經",為什麼?

明確不能。因為作者當時受貶,思想上有些消沉,想從佛經中找到某種寄託,"閲金經"正是作者當時思想感情的折射。

作者用什麼來類比自己的陋室?

明確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寫什麼?

討論並歸納:語見《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認為,九夷雖然簡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裏,就不簡陋了。此處引用孔子的話證“陋室”説明“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與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遙相呼應。把個"陋"字徹底翻了過來,達到"不陋"的最完美境界,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潔做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請同學們讀出作者對最喜愛的“陋室形象”進行描畫的句子:

請同學們談談,能從中看出、讀出、悟出多少個“美”來?

討論、點撥:可以看出陪襯美、畫面美、環境美、人物美、生活美;可以讀出描寫美、語音美、情感美;可以悟出品格美、氣質美、高潔美、正直美、風度美、清高美、質樸美……

順勢點示:寫陋室就是寫人,詠陋室就是詠志向。作者在這裏通過對陋室的描繪與讚美,賦予陋室一種高潔的品格,不僅寫的景是美的,而且引人的思想向更廣闊更深遠的天地伸展

3、品味意藴之美。

作者寫有仙之山和有龍之水,一是對“陋室”的襯托,在反覆的襯托之中既突出“陋室”的不陋,又表達自己的情懷;二是由古代名賢的居室引出評價和比較,名為寫室,實際寫人,寫出人們對生活理想的選擇,突現自己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對胸懷磊落、行為正直、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等高潔品德的崇尚。

文章託物言志(借陋室以言志),表現作者不貪戀富貴榮華,不與統治階級同流合污,重視自身修養的思想感情。(文章主旨)

作者好像是在寫陋室,而實際上是託物寄意,弦外有音,這就是我們所説的“意藴”。

五、吟讀歌頌美

同學們帶着對“陋室”的讚美之情讀課文。

(三讀領悟內涵,男、女生各讀一遍)

全班競背(學生自由背,小組中相互背,全班競背)

六、審讀判斷美

1、看材料(教室銘),思考問題。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學不在深,作弊則靈。斯是教室,唯吾閒情。小説傳得快,漫畫翻得勤;琢磨追星去,尋思看電影。可以睡大覺,作鼾聲。無書聲之亂耳,無複習之勞形。雖非籃球場,好似遊戲場。心裏雲:“混張文憑。”

思考:

(1)材料是針對學生中的哪些現象而言的?

(2)那麼應該怎樣對待我們的學習生活?

2、讀了劉禹錫的《陋室銘》,你能不能學習劉禹錫,為你的家取個名,用來表達居住在家中的感受?

3、談談你對劉禹錫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

(學生自由討論,自由發言)

稱頌:人品高尚。

批評:逃避世俗,缺少為國為民的奉獻精神。

小結:學習古人的作品,要用現代人的眼光看待古人;要擇善而從之,其不善而改之;要批判的學習和接受。

七、激勵傳承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鮮明、格調高雅,構思巧妙,意境雋永、韻味深長、文句精美而勝炙人口,久為傳誦。本文是作者用來自述其志的。通過對居室情景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一種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山水 比興 引 陋室

對偶 擬人 描環境

襯托 對仗 誇朋友

虛實 對比 話生活

類比 暗含 立志向

引經 據典 表態度

《陋室銘》優秀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託物言志的寫法。

2、體會精妙新穎的構思。

3、當堂背誦全文教學重點:通過朗讀,引導學生完成當堂背誦教學難點:指導學生對文章精妙新穎構思的分析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1、師:提一個問題讓大家選擇一下:設有一個王公大廈,要得到它,須説若干句違背自己良心的話,做若干件傷天害理的事;設有一簡陋室,那裏綠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擁有它便在你的眼前。你要哪個?

2、簡介作者、解題,揭示目標:銘文體的初步認識,作者介紹,找尋壓韻。

二、初讀課文,要求大聲朗讀,讀正確、讀流利,注意停頓。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注意正音、句讀)。

3、教師範讀。

4、齊讀。

三、理解課文內容,能粗譯課文。

1、自由讀課文或默看註釋,理解句意,讀懂課文。遇到疑難,互相討論。

時間:5分鐘。(教師巡視,解決疑難)。

2、學生質疑,教師引導學生解決。

3、指名粗譯課文(分組譯文,最後一句教師承包)

4、齊讀課文,形成完整印象。師:陋室陋嗎?生:不陋。

5、師:那麼,本文又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述陋室不陋的?試結合文章的語言加以分析。

(1)讓學生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大聲朗讀,並説説為什麼喜歡?陋室銘 劉禹錫

山水比興引陋室—馨

對偶擬人描環境——青

襯托對仗誇朋友——雅實對比話生活——靜

類比暗含立志向——高

引經據典表態度——樂

(2)小結寫法:託物言志(板書:託物言志)投影:“託物言志”是指通過描寫客觀事物,寄託、傳達作者的某種感情、抱負和志趣。

(3)齊讀,體會作者高尚的情操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五、集體背誦。

學生互相背誦師生競賽學生齊背

《陋室銘》優秀教學設計 篇6

一、教學目標

1、以聲入情,因聲求義,以此感受作品思想內容和韻味情調

2、注意語言的音律節奏,反覆朗讀,直至能夠背誦,努力做到傳情達意

3、瞭解作者安貧樂道,潔身自好的品質

二、教學重點

通過品味富有韻律的語言瞭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設計

(一)導入:有句俗話叫做“金屋,銀屋,不如自己的草屋。”自己的草屋儘管再破也是最好的。唐朝詩人劉禹錫也自稱他的屋子是陋室,那我們今天就來參觀一下

(二)師範讀課文,並提醒學生注意讀音和停頓

(三)生朗讀課文

(四)介紹作者及銘(見課文)

(五)同桌間藉助工具書以及課後註釋翻譯課文,請同學説説課文意思,老師應進行必要的指導

在(在乎) 名(著名) 靈(靈氣,神氣)

斯(這) 惟(只) 德(品德)

馨(香氣,這裏指品德高尚) 鴻(大) 儒(有學問的人)

白丁(原意平民,這裏指沒有學問的人) 調(調弄)

之(取消句子獨立性,無意義) 勞(使。勞累)

行(形體,身體) 雲(説) 何(什麼)

倒裝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苔痕綠上階,草色青入簾

何陋之有——有何陋

(六)再次朗讀課文,並注意停頓

(七)背誦課文(可以以遊戲接龍的方式進行)

(八)作者開頭説自己的屋子是陋室,為什麼到最後又説何陋之有呢?這不是矛盾的嗎?請大家一起來討論,到底是否矛盾?

(陋是針對房子本身的簡陋講的,而不陋是説主人的精神品質高尚的話就不覺得陋了。陋是指物質上的,而不陋是指精神上的。正如文章開頭第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正是文章的中心句,後面的文章都是圍繞這一句話展開的。)

1、請找出表現不陋的語句

(談笑有鴻儒,往來不白丁。可以調素琴,閲金經。作者從交往,愉悦,學習幾方面描寫出主人追求之不陋,鴻,素,金三字又可以突出主人精神生活的內涵豐富,與陋無緣)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行。突出作者不被榮華富貴,功名利祿所累,這不是他所追求的,可見他的志趣高雅)

2、除了這些語句表現了陋室的不陋,其他語句呢?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周圍景色雖然不是很美麗,但可見作者安貧樂道,恬然自適的生活情趣)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把陋室比作諸葛廬,子云亭意在自勉,希望自己也像他們那樣雖然居住的屋子簡陋,但品德受人景仰)

(孔子云:何陋之有?以孔子的話作結,再次表明自己安貧樂道,潔身自好的品質)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為全文奠定不陋基調。仙,龍是為山,水增色,他們才是最重要的,這裏暗指居室的主人。)

3、身居陋室,卻不以為陋是因為室主人有着高尚的品德,作者想借陋室表達他的什麼願望呢?表現了作者什麼樣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節操的願望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板書:安貧樂道)

4、作者在文中表現出來的“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在當時是值得稱道的,在當今有什麼意義嗎?

(學生討論,各抒已見,教師作正確引導)

(九)歸納藝術手法,課內外相結合

文章一開頭以山、水類比,引出陋室,接着描寫陋室,暗示陋室不陋的特點,最後引用孔子的話,畫龍點睛,總結全文,作者借寫陋室表達了安貧樂道的情趣,這種寫法叫什麼?(託物言志)

《陋室銘》優秀教學設計 篇7

一、教學目標

1、瞭解本文借物喻理、託物抒情的寫法,理解文章如何通過描繪景物和陋室的生活來表現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2、體會精妙新穎的構思。

3、當堂背誦全文。

二、教學過程

(一)導語

在上課之前,請大家先來做個選擇題:假設有一個王公大廈,要得到它,必須説一輩子違背自己良心的話,做若干件傷天害理的事;還有一間簡陋室,那裏綠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擁有它便在你的眼前。如果是你要哪個呢?

(學生回答:選擇後者,因為……)

恭喜你,你的選擇居然與一名唐代大名鼎鼎的詩人不謀而合,他便是劉禹錫。你有望成為新時代的劉禹錫!接下來讓我們來看一看劉禹錫的《陋室銘》吧!説到劉禹錫,那我們當然就要來了解作者及其相關的資料。

1、學生自主介紹作者及作品。

點撥:劉禹錫因參與王叔文領導的政治革新失敗被貶的背景。

2、解題:請一個同學讀書下注釋,瞭解“銘”的特點:

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陋室,意思是簡陋的房子。“陋室銘”的意思就是通過對陋室的描繪和議論表達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二)頂針提問,研讀課文

第一組提問:

1、學生齊讀課文,提問:同學們對陋室總的印象如何?(陋室不陋)

2、“陋室”為什麼“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這八個字中哪兩個字最為關鍵?(德馨)

第二組提問:

4、作者的“德馨”表現在何處?(“苔痕上階綠”至“無案牘之勞形”五句)

5、(講析“苔痕”兩句的環境,兩個用得好的動詞、寫景的順序之後)到這裏來的人多嗎?(不多。從“苔痕上階綠”可以看出)

6、到陋室來的人不多,到底是些什麼人呢?(鴻儒)

7、作者為什麼要寫自己的朋友是些什麼呢?(寫自己的朋友是博學之士、高雅之士,以顯現自己“德馨”)

8、朋友走了之後做些什麼呢?(調素琴、閲金經)

9、可以看出室主人的志趣如何?(高雅)

(教學中順勢板書:景、友、趣)

第三組提問:

10、作者明明在頌自己的陋室,為什麼又寫“諸葛廬”、“子云亭”?(以“廬”、“亭”比“陋室”,以“諸葛、子云”自此)

11、作者自叱“諸葛”、“子云”的目的何在?(表明作者想從政治上和文學上都幹出一番事業)

12、那麼,可以看出作者是個什麼樣的人?(有遠大的抱負)

13、由此看來,這一句在表意上是“蛇足”還是更進一層?(更進一層,是“德馨”的深化)

14、全文結局照應了文中哪一句?(惟吾德馨)

小結:作者通過對陋室的描寫和讚頌,抒發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貧樂道的思想感情,表現了不慕富貴、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節操。

(三)拓展延伸

賞析劉禹錫的另一首詩《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提示:烏衣巷地處金陵南門朱雀橋附近,為東晉王導、謝安等世家巨族聚居之處。)請你聯繫劉禹錫的背景來談談讀過此詩後的感受。

點撥:夕陽斜矣,暮氣逼人,在這種冷情調中,野草撒野地開花,似乎在以鮮麗的顏色和蓬勃的生機,反諷着世事的變遷。又似乎在以自由的生命,暗示着曾經繁華蓋世的這片地方,已是門庭冷落,車馬稀疏,荒草沒徑了。詩人一點靈感,借一隻燕子閲盡世事滄桑。它奇思獨具地以一隻燕子的飛翔,把王謝巨族聚居之處,及唐朝已變成平常百姓雜居之處,進行了雙時空的疊印,從而對如此名門望族的煙消雲散發出了充滿命運感和廢墟感的深長歎息。

(四)作業佈置

表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詩文,在中國古代有許許多多。請同學們在課外閲讀中注意收集,把它們抄寫在本子上,比較一下看看哪一些詩文寫得最精彩。

板書設計:

陋室銘劉禹錫

景:優美的自然環境“上”、“入”——以靜為動

德馨友:學問淵博的來客主人:具有高雅脱俗的情懷“陋室不陋”

趣:恬然自適的生活主人:安貧樂道的情趣、  的原因

對世俗生活的厭棄

託物言志借陋室以言志,表現自己不貪戀榮華富貴、不與統治階級同流合污,重視自身修養的思想感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loushiming/r09g7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