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陋室銘 >

《陋室銘》公開課優秀教案3篇

《陋室銘》公開課優秀教案3篇

《陋室銘》是唐代詩人劉禹錫所創作的一篇託物言志駢體銘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陋室銘》公開課優秀教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陋室銘》公開課優秀教案3篇

《陋室銘》公開課優秀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熟讀成誦。

2、學習託物言志的手法。

3、感受作者安貧樂道、高潔傲岸的情操。

一、創設情境,走近陋室

(課前視頻欣賞:古琴曲《陋室銘》)

剛才大家欣賞的是古琴曲《陋室銘》。伴隨着這悠揚的旋律,讓我們步入時光隧道,跟隨唐朝詩人、文學家劉禹錫的腳步,踏上拜訪陋室的旅程,共同感受經典作品的永恆魅力。(板書題目、作者)

簡介文體:看課題《陋室銘》,大家已經預習過,哪位同學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銘文,這種文體有哪些特點?

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成為一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是古代散文的一種。這種文體形式短小、文辭精煉,句式工整,讀來琅琅上口,鏗鏘有力。如墓誌銘(稱述功德)、座右銘(警戒自己)……

二、朗讀感知,初識陋室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我們學習古文應該反覆朗讀,以至成誦。古人説的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節課我們要通過反覆誦讀來感知文章內容,感受文章的意藴。

(1)、聽讀:首先請大家聽現代朗誦名家張家生的課文朗誦。請同學們聽準字音、節奏停頓、注意語調,並在書上作好標記。(播放視頻)

(屏顯:聽讀課文的要求)1、聽準字音2、把握節奏3、注意語調、語速

(2)檢查聽讀效果:明確字音 出示朗讀節奏

(3)、自由讀:聽完了示範朗誦,請大家自由地放聲朗誦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和停頓,大家在讀之前,請注意老師給大家的朗讀提示。(課件展示朗讀提示)

(指名讀字音後,自由放聲讀後,自我展示)

(4)配樂個別讀:哪個同學願意起來朗讀一下課文?

大家評價一下xx的朗讀:讀的好不好?好在哪?

(字音正確、聲音響亮、口齒清楚;停頓準確自然,重音把握準確、語速把握好——對,文言文的誦讀,語速要慢,才能讀出節奏,讀出韻味!語調呢?最後一句話是一個反問句,反問句要表達一種更肯定的語氣,是不是這點處理得不太好啊。那應該怎樣讀?再試讀一遍?嗯,這樣就好了。咱同學自己試着用這種語氣來讀讀。再齊讀一下!)

(5)生點評後男、女生合作讀讀、生齊讀。

師點評:大家不僅能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而且讀得還蠻有韻味。

2、自主學習,疏通文意

(1)過渡:剛才我們介紹過銘文是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頌功德的,那麼這篇銘文是稱述功德、還是警戒自己的呢?接下來我們通過疏通文意來看一看。

(2)這裏,老師要提醒大家關於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屏顯:關於文言文翻譯(一))

方法:文言文翻譯要求字字落實,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要儘量保持原文的語言風格。

步驟:首先要通讀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數,切忌一上來就匆匆忙忙翻譯。在翻譯時,遇到疑難詞句,可暫時放過,等譯完上下文,再進行推敲。譯完全文後,再通讀一遍,檢查校正,以防誤譯、漏譯和曲譯。

原則:要做到“信、達、雅”三個字。“信”是指譯文要準確無誤,就是要使譯文忠於原文,如實地、恰當地運用現代漢語把原文翻譯出來。“達”是指譯文要通順暢達,就是要使譯文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及用語習慣,字通句順,沒有語病。“雅”就是指譯文要優美自然,就是要使譯文生動、形象,完美地表達原文的寫作風格。

(屏顯:關於文言文翻譯(二))

關注文言現象: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字、一詞多義等;還有倒裝句式:賓語前置、壯語後置、定語後置

請看大屏幕上的要求,準備時間3分鐘。

屏顯:自主學習,疏通文意

1、結合註釋和工具書,自己疏通文意,圈劃出重點和疑難字、詞、句。

2、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四人一小組共同交流探討,解決疑難。

(3)好,時間到。老師檢查一下你們自主學習的效果。(屏顯:考一考)

1、你會解釋紅色詞語嗎?

有仙則名

惟吾德馨

無案牘之勞形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2、你會翻譯下列句子嗎?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何陋之有?

(4)點生回答

(5)質疑:在自學的過程中,還有沒有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

(6)、點一生試譯課文

三、重點研讀,細品陋室

過渡語:請同學們結合課文內容,用心研讀重點,細細品味陋室吧!

讀懂文意

潛心默讀課文,找出文章主旨句。

“陋”字藏在文中的哪些語句中?主人是不是也認為陋室很簡陋?

“馨”體現在哪些語句中?

(屏顯:故事鏈接)

劉禹錫因參加當時政治革新運動而得罪了當朝權貴,被貶官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通判。

和州縣令見劉禹錫是被貶下來的官員,就故意刁難。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劉禹錫沒有怨言,寫下兩句話,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

和州知縣知道後很生氣,又把劉禹錫從城南門遷到城北門,房屋面積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劉禹錫仍不計較,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

那位知縣見劉禹錫仍然悠閒自樂,滿不在乎,再次把他調到縣城中的一間斗室中。面對這位勢利的縣令,劉禹錫憤然提筆寫下《陋室銘》。

四、深入理解,雅悟陋室

1、讀懂作者

通過這篇文章,我們可以看出劉禹錫什麼樣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情趣?

(屏顯:背景鏈接)

劉禹錫寫此文時,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宦官專權,皇帝受制。牛李黨爭,妒賢害能。在這種情況下,官僚士大夫階層大多隻顧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念。劉禹錫深感憂慮,卻又無力迴天,便獨善其身,避而不與那些庸俗的官僚來往,潛心於文學創作。

生回答,師總結: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2、明瞭寫法

過渡:作者的這種節操和情趣是如何表達出來的?

(通過對陋室的描寫,極力表現陋室不陋,表達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這種藉助某種事物來抒發感情的寫法叫託物言志)

(1)、作者寫陋室為什麼先寫山水?

(2)、結尾為什麼又寫到了“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五、體驗感悟,延展陋室

站在這個講台上,老師的記憶又回到了幾年前:在學習了《陋室銘》後,有個同學在日記中抒發了一下自己的看法。他説:“老師,你為什麼要講這篇古文,編教材的老師編這個是要幹嘛?我們生活在一個富裕的時代,即使寫座右銘也沒有做作地用陋室來警戒自己呀!”不知在坐的同學們是否也有這種看法?假如你面臨豪宅和陋室的選擇,你將做何決定?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面前,你認為什麼更重要?你對幸福的理解又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暢談)教師寄語:我們生活在一個相對富裕的時代,但卻是物慾橫流的時代,所以同樣生活在一個遺忘幸福、內心缺乏信仰的時代。物質意義上的幸福生活,它僅僅是一個指標,而真正從內心感受到的安定、幸福則來自於自己內心的信仰。真正的強大是內心的強大。在國外評價一個人是否幸福是用“有趣”來界定的。“有趣”的含義,即“趣味”、“情趣”、“興趣”。劉禹錫因為有屬於他自己的“素琴”、“金經”,有屬於他的“鴻儒”,有屬於他“甘居陋室、安貧樂道”的情趣,所以他是幸福的。希望大家在以後的生活中,能修身養性、笑對人生,做像劉禹錫那樣才華橫溢、志向高遠的才子佳人!

六、交流感受,總結陋室

1、過渡: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此時此刻,你心中一定有許多收穫。現在,就請你説出來,與大家分享吧!

2、生自由談

3、過渡:老師收穫着同學們的收穫;你們有收穫,就是老師最大的收穫和幸福。

陋室不陋,精神永遠年輕!陋室不陋,經典永遠不朽!讓我們在琅琅的讀書聲中結束本課的學習吧!

4、齊背《陋室銘》。

《陋室銘》公開課優秀教案篇2

教材分析

《陋室銘》是一篇語言、意境兼美的名作。陋室,是作者在做官期間住的簡易的房子,作者為它作銘,託物言志,主要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抱負和志向和情操。

知識目標

1、掌握文言實詞,翻譯全文。

2、領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標

理解“銘”這種文體,學習託物言志的表現手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生學習,理解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教學重難點

1、掌握文中重點文言實詞。

2、領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得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1、問題導入法

2、誦讀教學法

3、合作討論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在上課之前,請大家先來做個選擇題:A、假設有一棟富麗堂皇的大廈,要得到它,必須説一輩子違背良心話,做盡傷天害理的事;B、有一間簡陋的屋子,那裏風景迷人,有知音相伴。如果是你選擇哪個呢?(學生回答:選擇B,因為??)

很好,你的選擇與一位詩人一樣,他是唐代劉禹錫。他的一篇文章《陋室銘》很出名。下面我們來看一看他的《陋室銘》吧!(板書題目)

適時解題目:陋室,意思是簡陋的房子。那麼“銘”怎樣理解?請一個同學讀書下注釋,瞭解“銘”的特點:

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作者在什麼樣情況寫下這篇文章呢?

二、作者及背景介紹

1、作者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有《劉夢得文集》。

2、背景

其實這篇名文卻是被“氣”出來的。當時他熱心幫助一個叫王叔文的人改革,反對宦官勢力。失敗後,他被貶到安徽和州縣做了一名小官。按規定,他應得到三間三廂的房子。和州知縣見他被貶而來,便故意刁難。於是把他安排在面對大江居的.三間毛屋。劉禹錫不但沒有埋怨,反而非常快樂,於是就寫下了《陋室銘》表達自己理想和人生的抱負。

三、誦讀課文並翻譯

讀一讀:

1、學生自讀,標出難讀的字詞。

2、教師範讀,學生注意字音和節奏。

3、學生齊讀,讀出感情。

翻譯全文:

1、學生合作翻譯。

2、教師點撥重點字詞:

名:動詞,出名

靈:靈驗,神奇。

斯:指示代詞,此:這。惟:只。

馨:這裏指品德高尚。

上:長到,蔓到。

鴻儒:知識淵博的大學者。鴻:通“洪”,大。

白丁:平民,這裏指沒有什麼學問的人,調:彈奏。

素琴:不加裝飾的琴。

金經:用泥金書寫的佛經。

絲竹:這裏指奏樂的聲音。

案牘:官府的公文。

勞:使……勞累。形:形體,身體。

四、分析課文、品析語句

1、提問:同學們對陋室總的印象如何?(陋室不陋)

2、作者怎樣來描寫陋室?

(1)陋室的環境如何?

回答:“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在我們的眼中台階上已經長滿了綠苔——可見房子很久沒有人住過,補修過,極為簡陋;窗前門旁長滿青草——居住的環境荒涼冷落。

(2)而在主人眼中是不是也很簡陋呢?(不是)

首先作者寫環境採用什麼修辭方法呢?

回答:對偶、擬人。

教師講解:“上、入”採用擬人的手法,賦予苔蘚、草色以人的靈性,“苔蘚”也想從台階爬到陋室,聽聽主人在説些什麼;“草”也想從窗户窺視主人在幹些什麼。這樣把苔蘚和青草寫活了。這樣,我們就不覺陋室的環境淒涼、荒蕪,而感覺一種生機盎然、春意正濃的幽雅的環境,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陋室的環境——清幽(板書)

(3)過渡:而陋室主人都和些什麼人交往呢?

回答:“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在這個陋室裏,常與學識淵博、才華出眾,

高談闊論的人交往。

適時提問:為什麼要寫這些人?

教師講解:因為通過他的朋友可知他是什麼人。俗話説,欲知其人應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這就是説,要想知道他的為人,只要看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了。因此,我們便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這兩句在於襯托主人德才兼備,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懷。

陋室主人的朋友——博學(板書)

(4)過渡:當他朋友走了之後,作者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回答:“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説的是主人的生活情趣。在陋室裏,可以彈彈古琴,看看佛經,沒有不健康的音樂擾亂,也沒有繁宂的公文勞累身心。可以看出作者生活情趣恬淡閒適、安貧樂道。

陋室主人的生活情趣——安貧樂道(板書)

(5)作者明明在讚頌自己的陋室不陋,為什麼又寫“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其用意是什麼?

教師講解:諸葛廬、子云亭都是最簡陋的屋子。諸葛亮是政治家、揚雄是西漢的文學家。雖然他們居住的房屋很簡陋,但由於他們的主人德才兼備而房屋聞名天下。作者用諸葛亮和揚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在説明自己的陋室不陋。

他又想證明我也要像諸葛亮、揚雄一樣從政治上,文學上幹一番事業被後人所敬仰。已隱含着自己遠大的志向。

人生抱負、志向遠大(板書)

(6)理解“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這句話是一個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對他説,那個地方十分簡陋,你怎麼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説:“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自己正是孔子一類的君子,自己的生活態度正如孔子一樣安貧樂道。陋室不陋,關鍵在於“君子居之”“惟吾德馨”。強調陋室因君子居住而不再簡陋。

總之,陋室之景迷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陋室其實不陋。正因為主人道德高尚,名聲遠揚,陋室才見其不陋。

五、探究

1、作者要寫的是陋室,為什麼開頭卻先説“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句話的作用是什麼?

以有仙之山、有龍之水比喻“陋室”,以引起對陋室的吟詠。

這種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物的方法叫“起興”。

課堂小結:作者先運用起興手法,由“山”、“水”引出“陋室”;由“仙”、“龍”引出“德馨”,點出文章中心;再運用類比,將自己的陋室和諸葛廬、子云亭相比,其目的就是把自己和諸葛亮、楊雄相提並論,陋室才見其不陋。

這種通過描寫客觀事物,寄託、傳達作者的某種感情、抱負和志趣的這種寫法叫什麼?(託物言志)

五、作業佈置

1、背誦並默寫課文。

《陋室銘》公開課優秀教案篇3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作者劉禹錫等背景資料和文體等文學常識;

2、疏通文意、識記重點的文言字詞(實詞的意義和虛詞的用法)

3、當堂背誦短文

4、加強朗讀指導,提高朗讀能力

能力目標:

1、以讀促品,以品帶讀,讀品結合,理解主旨。

2、通過討論、資料助讀,理解句子的內涵。

3、理解託物言志、比喻起興、類比自況、引用名言的作用。

德育目標:深刻理解文章主旨,學習作者安貧樂道、不慕名利的志趣情懷,培養學生高潔的情操。

二、教學重點:

1以讀促品,以品帶讀,讀品結合,理解主旨

2、能譯讀課文,掌握重要的實詞和虛詞

三、教學難點:理解託物言志、比喻起興、類比自況、引用名言的作用,體會文章精緻的表達。

四、教學內容與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這是我們班的兩幅立軸,康星同學的立軸書寫的是“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張韻同學的立軸書寫的是“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你們認為哪副作品上的字更適合作為座右銘呢?為什麼?

<二>解題: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是歌功頌德的文字,一般都是用韻的,後來成為一種文體。

朗讀課下註解銘的定義,圈畫詞語:警戒自己、歌功頌德

<三>作者簡介:1,簡單介紹生平(見投影)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因參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運動,失敗後被貶到外地做官20多年,《陋室銘》就是他被貶至安徽和州所寫。

2,聯繫作者的作品《酬樂天楊州初逢席上見贈》知曉劉禹錫的漫長的貶謫生涯、辛苦輾轉,聯繫《秋詞》讓學生體會作者是一個心氣極高、進退自如的詩豪。

<四>初讀課文

1、讀準字音

要求:學生散讀課文,注意投影上給定的字音,能流暢地朗讀全文

全班集體朗讀

2、讀準節奏

要求:教師作出示範,學生自由讀課文,要能讀出節奏

學生個別示範讀,其餘學生、教師作點評。

3、讀準虛詞“之”

投影: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何陋之有

指導朗讀:讀準虛詞,文言的味道就讀出來了,前兩個“之”,作用是取消句子獨立性,起舒緩語氣的作用,要輕讀,後一個“之”,用在反問句中,語氣強烈,要重讀。

學生練讀

<五>譯讀課文:讀懂全文句意

要求:譯讀課文,疏通文意是學習文言文最基礎,最有效的方法,請根據課文下的註解與老師補充的註解,大聲譯讀全文。

投影:在:在於。

名:出名,有名。

則:就是。

靈:靈異,神奇。文中作動詞,意思是成了靈異的水

亂:使.......擾亂

勞:使.......勞累

絲竹:琴瑟、簫笛等樂器。這裏指奏樂的聲音

案牘:古代用來寫字的木簡。這裏指官府的公文

注:文中把絲竹解釋成:琴瑟、簫管等樂器,個人覺得概念有誤,還是琴瑟、簫笛等樂器比較妥當。

當堂檢測:要求學生説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3)孔子云:“何陋之有?”

<六>品讀課文:解讀作者對陋室的多角度描繪,體會作者“不慕名利,安貧樂道”的情懷。

1、找出文中作者描寫陋室的語句,想一想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陋室的?

室中景、室中人、室中事

2、品讀“室中景”

“上”“入”用了擬人手法,化靜為動,請你由“上”“入”聯想開去,結合原句,展開想象,描述陋室的環境。

你能用一個詞語形容這樣的環境嗎?

板書:環境清幽

指導朗讀:“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3、品讀“室中人”

古人云“欲知其人先觀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與作者交往的都是文人、名士,可見作者是什麼人?大家在一起談論會什麼?為什麼而高興呢?

小結:作者是一個情趣高雅的人。

板書:情趣高雅

指導朗讀:“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4、品讀“室中事”

(1)品讀實寫句“可以調素琴,閲金經”

對今人彈琴做調查:班上會彈琴的請舉手,知道彈琴能考級的請舉手

小結:今人彈琴更多的時候是為了自己擁有一項技能,所以更多的時候我們盼望把琴聲留給舞台,那古人呢?

投影:竹裏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江上琴興

(唐)常建

江上調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絃遍,萬木澄幽陰。

思考:古人為何要在皎皎明月下、悽清的江風中獨自撫琴?

小結:作者也是如此,彈琴能讓一顆被俗務纏繞的心完完全全地安靜下來,徹徹底底地放空。

思考:劉禹錫不信佛,為什麼要閲讀佛經?

資料助讀:

投影:我常常想,浩如瀚海的佛教經典,其實是在講心靈的種種塵垢和種種磨洗的方法。

(2)品讀虛寫句“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思考:絲竹出現在什麼場合,代表着什麼生活?案牘出現在哪兒,代表着什麼生活?

小結:作者只求內心的寧靜與潔淨,根本不把富貴與功名放在心上,一定是個心靈清雅的詩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loushiming/gr9m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