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紅樓夢 >

《紅樓夢》讀後感範文1000字(通用13篇)

《紅樓夢》讀後感範文1000字(通用13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紅樓夢》讀後感範文1000字(通用13篇),歡迎大家分享。

《紅樓夢》讀後感範文1000字(通用13篇)

《紅樓夢》讀後感1000字 篇1

一本紅樓,承載了多少悲歡離合;一曲紅樓,道出了多少纏綿悱惻;一劇紅樓,演繹出了多少淚水歎息……雪芹筆下的人物個個都有他們自己的性格,或似傻如狂、或弱風拂柳、或温婉慧黠……但這各色的栩栩如生之間,我獨獨鍾情於那淚水漪漪的黛玉。

那是一位如水的女子,三生石前,她受神瑛使者之甘露,得已幻化成人形下世為人,僅為了報答昔年雨露之恩,但在那位似傻如狂的花花公子面前,她流盡了一生的淚,還了一生的淚,最後等待她的結局卻只是香消玉殞。

永遠忘不了在那沁芳閘邊,黛玉扛着藥鋤為花兒歎息,以花靈自比,潺潺的流水邊,她吟出了"花謝花飛花漫天,紅綃香斷有誰憐”的詩句;看着漫天飛花,她笑歎“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在花瓣的簇擁下,她發出了“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的感慨,看到這裏我不禁要落淚,或許黛玉早已猜到了自己的結局,看到了自己最終的命運是那落花綻放盡頭無奈的凋零。

人人都道“寶黛之戀”,我卻對此説法深惡痛絕,黛玉只有一個知音,就是寶玉,可寶玉的紅顏知己卻有無數,或許在他心中黛玉的位置比之其餘人要高一些,可這卻無法掩蓋他處處留情、花花公子的本質,為此,黛玉的眼淚才會流不盡、用不完,這樣的關係絕不能稱之為“戀"。在我看來,若是把紅樓比作一個世界,那麼黛玉便是塵世之外的人,她的配偶並未出現,她就像一個世界中必不可少的過客,出現時驚為天人,消失時寂靜無聲……

黛玉是高傲的,初進賈府,她不曾與其他人過於熱絡,只和寶玉玩笑,很快賈府中人對她便有了“孤高自許,目無下塵”的印象,但這一點卻是紅樓其他女子所沒有的;黛玉是敏感的,一回周瑞家的送來了兩枝宮花,她首先注意的不是它的精巧,而是是否“別人不挑剩下的”,賈母為薛寶釵慶祝生辰,她心裏感到不快,史湘雲説她像戲台上的小旦,眾人都笑着附和,她本來也是可以一笑了之的,但她卻敏感地覺得,這樣的拿她和“戲子”相比,是一種帶有輕蔑意味的“嘲笑”,因此大為不滿,不禁怒形於色……讀了這麼多也許很多人會覺得,這個女子是如此敏感和驕傲,度量也是如此之狹小。但是誰又會注意到黛玉心中的彷徨、隱痛和無助呢?父母雙亡的命運,寄人籬下的處境,心機深沉的親人……這種種怎能不令一個二八年華的少女害怕、傷心,怎能不令她的心靈遭受折磨而變得扭曲!在這樣一位少女的眼中,無論她的眼前事怎樣的奼紫嫣紅、百花爭豔,最後被她看在眼裏就都成了歎情悲命的契機。

封建的舊社會是如此的不公,初篇寫道賈母看到黛玉進門就摟着“心肝寶貝、心肝肉兒”地叫,但在黛玉玉隕之時,身邊卻只有一個紫鵑,賈母眾人在前院熱熱鬧鬧地辦喜事,完全把黛玉棄如敝履,事後還假惺惺地來處理後事,我看到這裏不禁要拍板叫罵。在這樣一個家庭裏,黛玉無時無刻不在受傷,她幾乎要拼勁全力才能堅強地走下去,這樣一段人生,這樣一位女子,怎能不讓人憐愛、同情,和她一起悲哀、流淚。

“寶玉,寶玉,你好……”這是黛玉彌留之際的最後遺言。香魂一縷隨風散。但我們能從中感到她今生今世的痛苦與絕望,追求與幻滅,留戀與牽掛……

她的美、她的才、她的悲,完美地演繹了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纖纖女子,完美地詮釋了紅樓所要展現給世人的全部。

《紅樓夢》讀後感1000字 篇2

“自古離愁誰怨多,一世紅塵了此情,可恨我無緣相遇,只得後世自行悟。多愁善感林黛玉,聰明過人薛寶釵,愛恨情愁無處訴,只留千古訴佳作。雲翳散,只因頑石一顆,惹起這不朽姻緣。無怨離愁,一曲歌盡《紅樓夢》。”

前世的情緣,後世來還。一段神話,揭開了塵封的記憶;一塊寶玉,勾出如煙如雲的世事,如醉如痴的想念;一脈情思,讓我回味再三。

我曾感歎過結局的悲慘,林黛玉焚稿斷痴情,賈寶玉中舉了紅塵,薛寶釵夜下挑孤燈以及賈家的衰敗蕭條。

我也曾抱怨過曹雪芹的狠心,為何不讓黛,寶二人終成眷屬,而讓他們終歸陰陽兩隔,落得個天各一方。人世間難道就沒有純真的愛情嗎?

放下這本書,卻難以忘卻顰兒的淚,顰兒的笑,顰兒的悲,顰兒的苦······她有閉月羞花之美,卻“嬌襲一身之病”更顯得她如此弱不禁風。

她本是一位冰雪聰明的奇女子。她有“魁奪菊花詩的瀟灑,蘆雪庵爭聯即景詩的聰穎,凹晶館月下苦聯詩的寂寞,至今歷歷在目,她的才情無人能比,令數萬人垂憐傾倒。但細細品來,那一句句感傷的詞句,背後卻又有多少的淚水,惹我輕唱低吟。

三月,花開怒放,滿天飛舞。那黛玉卻用鋤將那緋紅的瓣兒,連同自己的淚珠兒一起埋入這芬芳的香冢之中。“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樑空巢也傾。無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濁陷渠溝。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雖不懂黛玉的詞句,但在這此詞此句之中卻領悟了她內心的苦澀。

好一個怡紅公子,好一個瀟湘妃子。他們本該長相廝守,最後卻被賈母的一言落的陰陽兩隔,可卻不能空憑怪罪,只怨他們本生無緣。回想起他們之間的恩恩怨怨,愛恨情愁,真是不忍以襟拭淚:寶玉初見黛玉時便要摔玉砸玉:那年夏天把襲人當做黛玉又説了好些私心話兒;紫鵑的玩話便把他弄得死去活來。然黛玉卻也如此矣:寶玉捱打,顰兒偷拭淚;黛玉探寶玉,叫門不應,黛玉傷心落淚;鳳姐設奇案,顰兒迷本性,寶釵成大禮,黛玉斷痴情。哪一個為情而死為情而終。我無不感歎他們的愛情悲劇。真是應了那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只因今世有夢,夢中人影蹉跎。寒塘閒來渡鶴影,冷月忙去葬花魂。可憐此人無處訴,只留哀怨病一身。自知生命不久矣,忙卻衣襟拭淚乾。或喜或悲終不好,只是難忘情中人。可憐,可憐,一曲了卻《紅樓夢》。”

一曲《紅樓夢》,將人世間哀情道遍;一首《葬花吟》,把無盡落紅悲聲唱完。悲哉,歎千古幽情終虛化;泣哉,憐痴情兒女盡成灰。

青紗素帳,黛玉你的房間如你一般素雅。手中懷擁着一本《紅樓夢》,閉上眼睛輕嗅着季節的芬芳,彷彿一睜開眼便會望見你那婀娜多姿的模樣。一顰一笑無不憂傷,“可歎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黛玉啊黛玉,你究竟是怎樣的女子啊?

清冷的晚風撩起歲月的簾幕,斯人已去,後人無語。

《紅樓夢》讀後感1000字 篇3

有一本書,常年擺在我的書案上,它像一塊磁石,用無形的強大的力量深深地吸引着我。引得我一有空便揣摩其中的人物的心理,研究它寫作的手法,好多理解它一點。這本書就是——《紅樓夢》。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最傑出的長篇小説,我自認為它應該居於四大名著之首。它以寶黛愛情與賈府盛衰為主線,為我們展示了一個美夢從出現當幻滅的全過程。全書結構完整,賈府興衰都在前文埋下過伏筆——甄家的小榮枯預示着賈府的大榮枯。它一共塑造了九百多位性格迥異的鮮明人物,栩栩如生。寶玉夢遊太虛幻境時,金陵十二釵正、副等冊中的判詞,也暗暗指明瞭這些奇女子最後悲慘的結局。

除了這些構思巧妙的故事引人入勝外,書中的詩詞也深深地令我着迷。每位姑娘的詩詞都從側面反映了她們的性情與為人處世的態度。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吟誦着黛玉的《葬花辭》,我不禁深深地歎了一口氣。這首詩是黛玉訪寶玉不遇,以為他故意不讓丫頭給她開門,想起自己寄人籬下的生活,心中悲慟時吟出的。黛玉的多愁善感也在此詩中抒發得淋漓盡致。“花謝花飛花滿天”、“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我彷彿看到了暮春時節,柳條和榆錢散發着幽幽的芳香,桃花花瓣飄落滿地。一個清瘦的背影扛着花鋤,用錦袋收集起春天的殘花,用一捧乾乾淨淨的黃土掩埋。淡淡的憂傷瀰漫在這暮春時節,為全詩哀婉而深刻的語言奠定了基調。“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我讀懂了黛玉對世態炎涼、人人自顧不暇的憤慨。而“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告訴我現實的殘酷,黛玉作為一介弱女子,只能做無力的抗爭。“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則似一尺素箋,寄託了她對未來的美好生活的渴望與嚮往。尤其是“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一句,如明鏡一般映出了一位潔身自好、清高孤傲的小姐。後文又從寶玉的感受與理解,從側面烘托出了這首詩的震撼力以及文學魅力。

可惜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女子,卻在最後憂憤而死。而她氣絕時,正是寶玉娶寶釵的時辰,一邊極喜,一邊極悲,具有很強的對比效果:這歡騰熱鬧的景象更加襯出黛玉之死的淒涼,總讓我忍不住流下眼淚。

《紅樓夢》向我鋪展了一幅封建社會中大家族的生活畫卷,批判了當時“人吃人”的醜惡現狀,以社會的污濁襯出黛玉等的高潔品質,引發人們深思。

儘管我總是抽空自己研究或是與同學討論,但是對《紅樓夢》理解仍然過於膚淺,只有讀透《紅樓夢》,才能正確理解作者寫作的意圖、學會作者寫作的方法、以及作者要表達的意思。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只念木石前盟。空對山中晶瑩雪,不忘世外寂寞林。“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或許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峯,才是寶玉與黛玉愛情最好的歸宿……

《紅樓夢》讀後感1000字 篇4

中國四大名著有《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而做為一個女孩子,雖然前三部都很吸引人,不過最讓我愛不釋手的莫過於《紅樓夢》了。

在《紅樓夢》書中人物的塑造、刻畫生動: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追求完美的賈寶玉,風風火火的王熙鳳,心胸寬廣的薛寶釵特別是林黛玉和賈寶玉這兩個人物,是那麼深入人心,可以讓人為之研究一生。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每當我讀到多愁善感的黛玉時,我總會情不自禁地落淚。一定是“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的她令我產生了無比的憐愛。她,無論是自己的離別仇恨,自己的傷心往事,還是草木枯榮,四季更替。她都會黯然淚下。也許她真如書中所寫的絳珠草,來到世間“還淚”一般。她切實地向人們顯示了那水一般的柔腸,她對於一切世間的醜陋、難堪,就只能是暗自落淚,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羣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淒涼,花氣温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脱俗的`詩人氣質。

最歎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註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註定了她的寥落憂傷。縱使大觀園裏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裏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於是她無奈着“天盡頭,何處有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套無情”,傷感着“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淒涼結局。我很喜歡林黛玉,我對她真是又愛又恨那!愛她那學富五車的才能,愛她那乖巧美貌,恨她那不開朗的性格,恨她那總是暗自落淚的自卑心理。

相對於書中另一個主人公賈寶玉,他雖不是女孩,但一樣是那麼細膩柔腸。他與那些靈氣、清秀的女孩相差無幾,寶玉厭惡他人“男尊女卑”的思想,他對丫環毫不歧視,反而他會挺起胸膛保護她們,憐愛她們當寶玉得知無力幫助她們時,他傷心欲絕。當他失去迎春、晴雯、黛玉時,他比任何人都想挽回這一切,但是他追求完美,他追求獨道的美!內心的美,行為的美,在他身上散發着一種別人沒有的美。他不是一位女子,但他更像一位願意拯救那些女子“美”的勇士。與其他兩相比,薛寶釵那寬豁開朗的胸襟無疑讓人產生敬佩之情。而心狠手辣的王熙鳳恰恰相反,心胸狹窄,貪財,潑辣讓人髮指!

《紅樓夢》,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果然內藏真經,對情節的描述蕩氣迴腸,對人物的刻畫細緻入微。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不管誰看了都會像我一樣愛不釋手的!

《紅樓夢》讀後感1000字 篇5

合上《紅樓夢》這本書,才清楚其妙處所在。

《紅樓夢》以賈、史、王、薛四人人族為背景,以圍繞事關賈府家事好處的賈寶美女生路途而展開的一場封建路途與起義者之間的劇烈奮鬥為情節主線,以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對起義者的悲慘劇為主要內容,經過對以賈府為代表的封建家族衰敗進程的活潑描繪,而深入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會各種陰鬱和迂腐,進一步指出了封建社會曾經到了"運終權盡"的季世,並走向毀滅的前史趨向。

《紅樓夢》以上層貴族社會為中間圖畫,極端真實地,活潑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悉數生涯。全書規劃雄偉,構造嚴謹,人物活潑,言語優美,此外還有一些分明的藝術特點,值得後人品嚐,鑑賞。

作者充沛運用了我國書法,繪畫,詩詞,歌賦,音樂等各類文學藝術的一切優異傳統手法,展現了一部社會人生悲慘劇。如賈寶玉,林黛玉共讀西廂,黛玉葬花,寶釵撲蝶,晴雯補裘,寶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還顯示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飄然的身影,詩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淺笑,感人的低泣,脱俗的情味,瀟灑的文采……這一切,都是作者憑仗我國優異傳統文明的豐厚藝術素養培養出來的,然後使她在十二釵的羣芳中一直漣漪着充溢詩情畫意的非凡神韻,飄散着東方文明的芳香。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真實地再現了人物的複雜性,使我們讀來如同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涯中的人物一樣真實可託,《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説不得賢,説不得愚,説不得善,説不得惡,説不得正大黑暗,説不得混帳惡賴,説不得伶俐才俊,説不得俗氣平凡",令人徒加談論。不只賈寶玉,林黛玉這對寄予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幻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斯,甚至連王熙鳳如許惡名昭著的人物,也沒有將她寫得"滿是壞",而是在"憎惡"之中交錯着某些"心愛",然後顯示出各種矛盾複雜的實踐景遇,構成性情"誘人的真實"。

作者擅長經過那些看來非常平凡的,日常生涯的藝術描寫,提醒出它所儲藏的不平常的審好意義,甚至連一些不成文的,史無記錄的社會習氣和細節,在紅樓夢裏都有詳細活潑的描畫。

《紅樓夢》在思維內容和藝術技巧方面的傑出成就,不只在國內成為"中國小説文學難以降服的高峯"。而且在國際上也遭到很多國度學者的注重和研討,有法國談論家稱譽説:"曹雪芹具有普魯斯特靈敏的目光,托爾斯泰的同情心,繆塞的才智和幽默,有巴爾扎克的洞察和再現整個社會的自上而下各階級的才能。”

《紅樓夢》讀後感1000字 篇6

黛玉前生仙體,神水澆灌,一塵不染,纖纖弱質,來到污濁的凡間,深涉紅塵,無所適應,遂染無醫之病。初見化為寶玉的恩人,便淚如雨下,高興之極乎,感恩之深乎?無論如何,絳珠終於又遇到神瑛,三生石上舊精魄,萬劫人世有情緣。

既然入凡塵,即行凡間事。當年神瑛因動情紅塵,萬事自然從他富貴閒人的生活開始,黛玉寶玉,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情根深種。為了讓寶玉早啟慧根,懂得世無常歡,花無常豔,黛玉不惜以淚洗面,讓寶玉在錦衣玉食中,看到悲苦無常。而常人視她,只當黛玉心胸狹窄,目下無塵。可憐絳珠一片心意,正是知我者謂我何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世間無情,千萬物事穿手過,流水落花天地間。清靈黛玉,無人知心,四季逆旅,寂寞獨行,春葬落花,秋卧菊榻,蘭心慧語,化做墨香。可憐清流易被濁欺,白雪常遭泥污,生長在一個不容她的世界裏,黛玉因此更無片刻歡顏。儘管外祖母寵愛,寶玉鍾情,黛玉並未因此真正快樂過,她深知眼前一切都是過眼雲煙,自己只是一匆匆過客,不會久留。

周遭他人冷眼,黛玉獨自經受,從未怨言,世間的驕情假意,被她的無塵明鏡,照得纖微必顯,毫無遺漏。在這個戲台一般的世界裏,她不會妥協,不會作假,只會一意孤行,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一如殷商末年的伯夷叔齊,周伐紂王,兩人便以微小之軀勸阻西周萬人之兵,周滅紂王后,兩人便作采薇之歌,絕食首陽山。黛玉高潔,一身孤臣孽子的風範,直逼古人,就算是自認為紅塵得意的薛寶釵,也情不自禁願和她結為金蘭之誼,時常親近。自認非凡的檻外人妙玉,也親自以古器仙茗客敬黛玉,並時常在圓中,駐步傾聽黛玉的雅樂詩詞。

被人間奉為金科玉律的聖賢典籍,到了黛玉眼中,無非是名利險灘的一片野木蓬篙。而被常人貶斥的污穢戲文,到了黛玉口中,便化為馥氣馨質的蕊白梅芯。春華秋葉,晨風夜雨,無人相訴之時,黛玉便輕揮藕指,彈奏雲山縹緲的天籟之音,微啟噙香脣齒,歌詠澹澹寒水的修篁之情。居瀟湘桂閣,以碧竹為牆,坐月洞琴台,以筆硯為友。

落入人間的絳珠仙韻,只有怡紅公子能真正賞識,兩人原本神仙眷屬,心心相印。但塵蒙愚情的寶玉,看不透眾人笑騙欺言中的金玉良緣,病中的黛玉,終被風刀霜劍,逼到一息懨懨。孤身病榻中的黛玉已經無淚可還,知音的琴絃已斷,焚稿的詩魂已冷葬明月西風中。就在自己情緣湮滅之時,在與自己的筆墨知己道別之後,一身傲骨的林黛玉,孤零零而來,乾乾淨淨而去。

在日夜啼哭外表之下的黛玉,其實是紅樓夢真正的精神支柱。無論是晴雯的剛烈不阿、司棋的視死如歸、鴛鴦的智勇忠貞、還是紫鵑的悲情怒目,都是黛玉的身外化身,是黛玉故事的延伸。黛玉的尊嚴,就是紅樓夢的尊嚴。

《紅樓夢》讀後感1000字 篇7

讀罷紅樓,心裏酸酸的。不知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紅粉麗人的香消玉殞?還是投機分子的欺世盜名?好像每種都有一點。但總是覺得那不是全部。從一個男生的角度分析,我豁然開朗,這是嫉妒。我在隱隱之中對寶玉產生了醋意。説來也真是慚愧,但是有幾個男性看到一個紈絝子弟的周圍無緣無故的纏繞着數不勝數的美女而不心酸呢?

説到這,紅樓夢裏的感情故事還真是數不勝數。首先力推的,就是寶黛的紅粉痴戀。在紅樓夢裏要數這兩個人的感情最純潔了。從兩小無猜,青梅出馬,到長大後的墜入愛河。曹公簡直就是順水推舟,讓讀者感到,世間又一份千古流芳的感情故事誕生了。它的出現是那麼的自然,幾乎沒有人懷疑過,它的出現是那麼純潔,纖塵不染。但是生不逢時的感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詞。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羣。花前痴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

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羣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淒涼,花氣温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脱俗的詩人氣質。最歎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註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註定了她的寥落憂傷。縱使大觀園裏人來人往好不熱鬧,但是那裏沒有她能夠依靠的親人,沒有她能夠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於是她無奈着“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套無情”,傷感着“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淒涼結局。

與其説林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杯具的起因,還不如把職責軌道萬惡的封建社會以元春為首的封建集團無情的扼殺了寶玉和黛玉之間的感情。如果紅樓夢真的是曹雪芹親身經歷的描述,那麼我能夠感受到一個失去至愛的男生的痛苦。地獄的烈火在身邊燃燒,苦不堪言,使我的思想靜止不前,這不是切膚之痛,卻是切膚之愛。當血淚撒盡的曹公轉身應對不堪回首的歷史怎能不發出“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感歎!

還有要説的就是薛寶釵的感情杯具了。看到黛玉的鬱鬱而終,依然那麼難過。可待到讀完,聽甄世隱説着什麼"蘭桂齊芳"。

《紅樓夢》讀後感1000字 篇8

“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好一個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你本為仙草化身落凡,有着靈動的美態。

“丟棄了不離不棄黃金瑣,忘記了莫失莫忘通靈玉”,好一個多情瀟灑的賈寶玉,你本是女媧補天遺落下的靈石,化身為人找尋真愛。他們,塑造了一個發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動人愛情故事。

黛玉,雖然很多人都不喜歡她那生性猜疑,多愁善感的性格,但我卻能理解她的苦衷。她從小父母雙亡,又寄人籬下,她的世界有多麼的孤獨,為了保護自己,她只能用刻薄和冷漠去對待他人,這也是她養成生性猜疑的情感的因素。她在絕望中死去,身邊只有服侍她的一個丫鬟在默默的為她哭泣。

寶玉,一個外表看上去柔弱帶點天真的男孩子,其實也有剛強男子的一面,也許到最後誰也想不到他會去出家,是因為他看破了紅塵吧,他是一個渴望得到自由的人,當姐妹們成家後都抱怨着生活中的事,他的內心漸漸的成熟了,更何況在這種“指腹為婚”的時代,對他來説更是一種水深火熱。同時他又是一個痴情的人,他對林黛玉可以不顧一切,從這也可以看出林黛玉之死對他的打擊有多大。我不禁替賈寶玉感到惋惜,美好的青春就這樣被斷送了。

《紅樓夢》中的人物命運幾乎都是悲慘的,從王熙鳳的“一從二令三休”到薛寶釵的“可歎停機德,金簪雪裏埋”再到林黛玉的“堪憐詠絮才,玉帶從中掛。”都能體現出來。曹雪芹先生曾慘痛的寫道:“趁着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寞時,試譴愚忠,因此上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

然後紅樓,則成了歷史中的一葉典型的情感扁舟。它是古代情感的終始遞接到現代情感的開端,是情感史的遞接橋樑。 它讓我們看到了古人對情感的激烈執着、悽怨哀美,在強有力的精神推動下展現了他們對愛情 在精神力上的質感。讓我們我們看到了一個鏡中花、水中月,月朦朧、鳥朦朧的神祕情感境界。

所以,它即使遺憾,卻擁有了自己精神上的灌溉;即使可悲,卻擁有了自己精神上的寄託; 即使可憐,卻擁有了他人後世的同情與憐歎;即使成為歷史,卻也擁有了後世人無盡的膜拜與讚歎。

轉眼現在我們的這個繁榮、快速進步的現代社會,我們以為我們很快樂,我們以為我們很幸福,我們以為我們 這樣,就什麼都比古代的一切還要完善。也許,我們滿足了物質的給予;也許我們滿足了現在都市的喧囂;也許我們滿足了周遭環境的科學與現代,可是我們卻不知道,也許我們在精神方面卻是貧瘠的、荒涼的。

也許愛情的悲劇存在於每個時代。痴也好,傻也好,所有一切的轟轟烈烈和遺憾惋惜都成為了歷史潮流中的一點飛灰,銷匿於滾滾歷史塵埃之中。

《紅樓夢》讀後感1000字 篇9

賈雨村,諧音“假語存”。名化(話),字時飛(實非),別號雨村,湖州人氏。也算是《紅樓夢》中的靈魂人物。他本是詩書仕宦之族,自小飽讀詩書。因他生於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盡,人口衰喪,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鄉無益,因進京求取功名,再整基業。自前歲來此,又淹蹇住了,暫寄葫蘆廟中安身,每日賣文作字為生。

這賈雨村不是像林黛玉賈寶玉一樣的男主女主,卻在本書第一回中就登場。而本書的前四回一直在講他的經歷。在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中,甄士隱在遇見道出女兒英蓮命運的痴僧人後,兀自空想時正遇上了賈雨村。便邀他到家中,適逢嚴老爺來拜訪甄士隱,甄士隱便去迎客,獨留賈雨村在屋中翻弄詩籍解悶。正是這時賈雨村遇見了嬌杏,因嬌杏回頭看了他兩次,自謂此女子必是個巨眼英豪,風塵中之知己。便一直放在心上。可見也是個痴情的人。當他到如州任職時,遠遠看了嬌杏一眼便認出了他,而嬌杏卻只覺"這官兒好面善!倒像在那裏見過的?"兩相對比到更顯得賈雨村重情重義。而在嬌杏與賈雨村初遇時對其相貌的描寫""敞巾舊服,雖是貧窘,然生得腰圓背厚,面闊口方,更兼劍眉星眼,直鼻方腮。可見也不是什麼大奸大惡的像貌。甄士隱也覺得他是有大志向的人,遂出錢祝他上京趕考。賈雨村考取功名後,得知甄士隱離家,女兒英蓮丟失後,便包了銀子送給甄家娘子,並承諾幫忙找到英蓮。出錢出力,不在話下。由此可知這賈雨村也是重情重義知恩圖報之人。而當他被上司參了一本,慘遭貶官時一切都變了。

當他在林如海幫助下復職後,斷薛蟠殺死馮淵一案時,門子告知他薛蟠不可得罪時,他便替薛蟠遮掩,助他脱罪。昧着良心判了冤案,絲毫不顧恩人女兒英蓮。而後更是為了自己的仕途不擇手段,在賈家落敗時更是落井下石。

可是是賈雨村想變成這樣的嗎?不是,是這個社會逼着他這樣的。《駱駝祥子》中那個不讓好人有活路的社會讓祥子變成了一個好逸惡勞,麻木不仁的行屍走肉。《高老頭》中的拉斯蒂涅也成了一個為利益不擇手段的人。而賈雨村也是這樣。賈雨村被貶官時的罪名是"貌似有才,性實狡猾”説到底是因不知變通,得罪了上司。也正是因此他明白了在官場上僅有才華和正義是不行的。於是在聽到薛蟠打死馮淵時,他勃然大怒,當門子向他使眼色時,他心下狐疑,只得停了手。

他為何狐疑?難道不是想起自己被貶官的緣由了嗎?賈史王薛四大家族聯繫密切。因此,他若想保全自己便只能徇私枉法。一步一步的墮落。成為一個口是心非,面善心惡乃至過河拆橋的偽君子。

《紅樓夢》讀後感1000字 篇10

《紅樓夢》這本書我相信大部分人都看過,書中囊括了很多故事,整個大觀園裏從丫鬟到主子都極其有故事,這是一本通過寫整個家族的興衰來反映整個封建社會的封建腐朽的科舉制度、包辦婚姻、等級制度。

近段時間,我一氣呵成的看完了整本書,其中的人物各式各樣,從整天活在女人堆裏的賈寶玉,“不見其人先聞其聲”的王熙鳳,悲天憫人的林妹妹林黛玉,到處世圓滑的薛寶釵,及其大觀園裏的劉姥姥,都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雖然在書中有那麼多的人物形象,但是給我印象極其深刻的有兩位:史湘雲和賈探春。

接下來我們先來説説史湘雲這號人物。史湘雲,金陵十二釵之五,金陵四大家中史家的千金小姐,是賈母的侄孫女。雖為豪門千金,但從小父母雙亡,由叔父史鼐和史鼎撫養,而兩個嬸嬸對她並不好。在叔叔家,她一點兒也作不得主,且不時要三更半夜做針線活兒。她的身世與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沒有林黛玉的叛逆精神,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寶釵的影響。她心直口快,開朗豪爽,心懷坦蕩,從未把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後來她嫁給了衞若蘭,而衞若蘭早卒,她的這個結局讓人感到悲傷。

雖然史湘雲的最後的結局不好,但是我很喜歡她的個性,不拘小節,爽朗大方。其實她的身世處境也很像是我們生活中的逆境,只不過是她樂觀接受了並且面對了,用笑容迎接了她的生活,其實我們在生活中也應該學習她這種精神,不懈怠,不畏懼。

再來説説賈探春這號人物。我對她印象深刻的不僅僅是她的故事及性格還有就是我很喜歡她的名字。名字是她給我留下的第一個深刻的印象。

賈探春賈探春,金陵十二釵之四,賈政與趙姨娘所生,賈府三小姐。她精明能幹,有“玫瑰花”之諢名。她個性剛烈,庶出的身份是她最大的心結。抄檢大觀園時,她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令丫環秉燭開門而待”,許別人搜自己的箱櫃,不許人動丫鬟的東西。“心內沒有成算”的王善寶家的不懂得這一點,對探春動手動腳的,所以當場捱了一巴掌。探春對賈府面臨的大廈將傾的危局頗有感觸,她想用“興利除弊”的改革來挽救,改革成功,但無濟大事。最後賈探春遠嫁他鄉,最終印證着“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的悲慘結局。

同樣我喜歡的也是賈探春的性格,剛烈,有自己的尊嚴。她敢作敢為,最後遠嫁他鄉。

其實紅樓夢裏出現的人物有幾百號。作者很細緻及很精細的寫了一部社會歷史,不一樣的人看這樣同一本書會有極其不一樣的感受,我相信書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是鮮活的,通過看這樣的一本書是可以給我們帶來極大的反思和思考的。一本好書是需要反覆咀嚼的,接下來的日子我將會看第二遍,讓自己可以更透徹的看這本書。

《紅樓夢》讀後感1000字 篇11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題記

一首葬花吟,是詩,也為歌,頓將我的思緒牽絆入那紅樓的夢縈中。

只記得剛讀罷紅樓,心裏不免添了幾多濃愁,不知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還是紅粉麗人的香消玉殞?或許都不是,我曾為黛玉和寶玉對自由愛情的嚮往而感歎,卻悲憤那終究是落了空。

在紅樓中,我頗為鍾愛的是黛玉,黛玉性格里獨有一種叛逆和孤僻,儘管她對於世俗不屑一顧,但她卻尤其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這般,都使得她像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這樣的女子,在當時的封建社會中是如此地可遇不可求。可是就是這樣超脱於世俗之外的女子,還是收穫不了純潔的愛情,終究是落了個苦的結局。而歸根結底,是源於她淒涼的身世、她骨子裏透出的多愁善感與懦弱,以至於以元春為首的封建集團因此徹底扼殺了她與寶玉之間的情誼。

我覺得黛玉在賈府中的地位並不高,所以縱使大觀園裏人來人往,卻找不出她可依靠的親人;她生性寥落憂傷,更找不到傾述的知己,滿腹愁腸道不盡,哪怕是寶玉,也總是讓她患得患失。黛玉是悽慘的,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鍾情的是那薛家的寶釵,讓她與寶玉的姻緣成了空。

但是後來細想,死對於黛玉又無非是最好的解脱,至少讓她在賈府垮倒前離開這是非之地了,否則若真讓她活了下去,以她的脆弱,是受不了如此大的打擊的,再説寶玉無非是個紈絝子弟,身在富貴中,從小被一羣女人包圍着,生性也早已偏向了柔弱的性格,現如今賈府塌了,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他能給予黛玉的其實很少,自然也給不了黛玉幸福。

我一直不喜歡薛寶釵,認為她是帶着虛榮的面具過了一輩子。就如她和黛玉間的“假”情誼,愣是別人拿她當了談心的知己,卻還是上演了一出在撲蝶誤聽小紅與墜兒的談話時,扯出與黛玉捉迷藏之謊之戲。其實看完整本書,才覺得寶釵這號人物的結局也是落魄的,她是當上了寶二奶奶,可是她失去了丈夫的關愛,她只能孤獨生,孤獨死,鎖在這寂寞的紅樓中,老死去,她的最終或許比黛玉更悽慘。

至少黛玉愛過了,追求了一份真摯的感情,是帶着回憶死去的。而她,什麼都沒有,即使有了寶二奶奶的頭銜,但是賈府是淪落到了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的地步,所以都無用了。

賈府有復興的可能嗎,還是真正的徹底敗落,高鶚沒有續寫到,但夠了,我知道我會一直讀下去,每一新誦或許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但《紅樓夢》是讀不盡的,已經傳了二百多年,今後卻還要傳下去。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一抹憂愁冷處濃!

《紅樓夢》讀後感1000字 篇12

即是淺酌,那便是剛剛接觸的意思。因為一篇讀書報告,我開始翻閲了圖書館的紅樓夢以及與它相關的各類書籍,但是對我產生影響的並不是原著,而是各類紅學家們對紅樓的看法。這也是有原因的,我的文學基礎並不好,有很多時候看原著並不能深入體會作者的用意,但是看各類評説卻能讓我在他們的理解上慢慢地“品”紅樓——這便是我的“淺酌”。

那我到底淺酌到了什麼呢?

眾所周知,看《紅樓夢》的人們在一開始看的時候,最先關注的無非是寶黛釵三人之間的愛情悲劇,我也不例外。但是在眾人研究賈府為何“棄黛玉,就寶釵”的經濟政治背景時,我卻被寶黛之間三世的“木石情緣”深深的震撼了。那是多麼令人揪心的愛情啊,人世間的人們都能在他們短短的數十載的時間裏找到屬於自己的愛情和幸福,而賈寶玉和林黛玉曆經了三世的漫長歲月卻依舊抱憾終身,這着實是令人揪心的。

雖然《紅樓夢》是因其裏面人物角色的豐滿而被世人所敬仰、所推崇,但寶黛之間唯美的愛情故事卻是《紅樓夢》中不可忽視的大賣點,人們往往是為了看寶黛的愛情而去接觸紅樓,繼而再愛上了裏面活靈活現的人物,即使是一個丫鬟也值得人們去研究她言語中的深意。那就更不用説是主角之一的薛寶釵了。看過紅樓的人都知道,薛寶釵是衝着“金玉良緣”而住進賈府的,對於這麼功利的做法,正處於淺酌狀態的我是不喜薛寶釵的。從她的“熱毒”便能看出這人的內心是存在黑暗面的,不然也不會需要用天地間最純淨的東西來治癒,而且還不能根治。

薛寶釵的所作所為都是帶着目的性的,這也許不僅僅是當時的人有,就連現在處在法治社會的人們也會有。至少現在會真的做到“無己”的人是幾乎絕跡的,就連做慈善的大善人也不是單純的為有需要的人做事,畢竟知名度也是獲取利益的一部分。然而就目前而言,目的性主義已經開始充斥整個社會了,那麼是不是表示薛寶釵也會因時代的變遷而成為另一個新座標呢?其實不然,功利主義雖盛行,但真善美還是我們所歌詠的座標。我不敢説是每個人都崇尚真善美,都厭惡薛寶釵的“步步心機”,但至少我是的。我可謂是懷着對薛寶釵的不喜而看着她是如何撲蝶進而陷害黛玉的、懷着憤怒看着她和賈寶玉的新婚……

對於薛寶釵,我是多有不喜,但是我也不會否認她的立場。正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薛寶釵的做法雖然不能被那些為寶黛愛情悲劇傷心不已的人們接受,但紅學家們還是可以較好的告訴讀者們她所作所為的深意,至於能不能全盤接受便是個人問題了,畢竟我們離主角們的生活是很遙遠的。

紅樓路漫漫,淺酌還在進行中……

《紅樓夢》讀後感1000字 篇13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龍禁尉 王熙鳳協理寧國府

秦可卿病故,託夢給鳳姐,叮囑“盛筵必散”,居安思危,並告知近日賈府將有大喜事。寶玉聽説可卿身故,急火攻心而吐血,連夜趕去弔唁。賈珍極其悲痛,願為秦可卿的喪禮盡其所有,動用了原為義忠親王老千歲準備的棺木。秦可卿的丫鬟瑞珠也觸柱而死,賈珍以孫女之禮葬之。賈珍又為賈蓉捐了個龍禁尉的官職。由於尤氏舊疾發作,無人主事,寶玉向賈珍推薦鳳姐,賈珍遂請鳳姐協理。

從這裏的秦可卿死後的風光可看出賈府的奢侈,也是為下面賈府的衰敗埋下了伏筆。同時,王熙鳳的牛刀小試也體現了他精明強悍的一面,也為他下來統領賈府作下鋪墊。

又可以從可卿的一句話中來寫讀後感秦可卿的“三春去後諸芳頸一句裏的“三春”,不大可能是選出元、迎、探為座標而排除掉惜春,她似乎要説“四春去後諸芳頸才合乎以人為座標的邏輯;更深一步想,“諸芳”裏如林黛玉,也未必是在元、迎、探、惜中的“三春去後”才“頸的,她很可能在元、迎兩春死後就先於探、惜而“頸了。

其實,從字面上看,“三春”的意思很明確,就是“三度逢春”,也就是“三年好日子”的意思。“三春爭及初春景”,就是説三年的好日子裏,唯有頭一年最好,後來是一年不如一年。“勘破三春景不長”,則是説看破了好日子也就是短暫的三年。“三春過後諸芳頸,更明明白白地指出,三年的好日子過完後便有大難臨頭,不僅所有美麗的女性都會失掉幸福陷入慘境,而且賈府所有的生靈也都會“家亡人散各奔騰”,“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三春”這個語彙在《紅樓夢》中除上述各例外,還一再地出現過,如寶玉題大觀園“蘅芷清芬”詩:“軟襯三春草,柔拖一縷香。”薛寶琴詠柳絮的《西江月》:“三春事業付東風,明月梅花一夢。”而與曹雪芹關係密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説是合作者的脂硯齋,在“三春爭及初春景”旁批“顯極”,“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需尋各自門,”後旁批“此句令批書人哭死”,還有一條署名梅溪的眉批:“不必看完,見此二句即欲墮淚”,都説明他們對“三春”二字有着特別的敏感性,一提到那三個短暫而夢境般消失的年頭,便不禁心裂肝痛,這也都説明“三春”不是從書內任選出三個姐妹來便可解讀的,必須從書內延伸到書外,從籠罩在曹雪芹家族及其姻親們榮枯與共的社會政治環境,以及所遭受的命運打擊,所形成的創作心理、審美情緒諸方面去綜合分析,方可瞭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hongloumeng/g908o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