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弟子規 >

弟子規信篇帶拼音解釋

弟子規信篇帶拼音解釋

弟子規、吟弟子規、賽弟子規展示我們的才華,演弟子規、唱弟子規、考弟子規顯示我們的風采!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便是弟子規信篇帶拼音解釋,歡迎閲讀

弟子規信篇帶拼音解釋

弟子規信篇帶拼音解釋

xìn

fán chū yán xìn wéi xiān zhà yǔ wàng xī kě yān

凡出言 信為先 詐與妄 奚可焉

huà shuō duō bù rú shǎo wéi qí shì wù nìng qiǎo

話説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jiān qiǎo yǔ huì wū cí shì jǐng qì qiè jiè zhī

奸巧語 穢污詞 市井氣 切戒之

【解釋】開口説話,誠信為先,答應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諾,沒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隨便答應,至於欺騙或花言巧語,更不能使用!(《論語》: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注:復者實踐也,約定的事情要合乎義理才能實踐。)

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説話要恰到好處,該説的就説,不該説的'絕對不説,立身處世應該謹言慎行,談話內容要實事求是,所謂:“詞,達而已矣!”;不要花言巧語,好聽卻靠不住。奸詐取巧的語言,下流骯髒的話,以及街頭無賴粗俗的口氣,都要避免不去沾染。

創作背景

康熙年間,滿清作為少數民族的統治階層出於長久統治的目的,主動追求對儒家思想文化的認同。包括崇文尊孔,提倡修讀四書五經,尊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大修孔廟,春秋祭孔、宣諭以孔子儒教為立國之本。

李毓秀1670年,根據儒學核心制定和頒發“聖諭”十六條,作為人們的思想準則和行為規範:敦孝悌以重人倫;篤宗族以昭雍睦;和鄉黨以息爭訟;重農桑以足衣食;尚節儉以惜財用;隆學校以端士習;黜異端以崇正學;講法律以儆愚頑;明禮讓以厚風俗;務本業以定民志;訓子弟以禁非為;息誣告以全良善;戒匿匪以免株連;完錢糧以省催科;聯保甲以弭盜賊;解仇忿以重生命。另外,康熙十二年的薦舉山林隱逸、十六年開設明史館、十七年的薦舉博學鴻詞,網羅名士,弘揚儒學。這些舉措都促進了儒家的發展,《弟子規》正是在這種文學氛圍下,寫作而成的,原名《訓蒙文》,作者李毓秀。

名家點評

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孝經全鑑》:《弟子規》講的是社會行為規範,讓孩子知道應有的規矩。

東北林業大學教授劉經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弟子規》的語言風格簡明而不失文學意藴,語言形式易懂而不失深刻內涵。

作品鑑賞

《弟子規》全書以通俗的文字、三字韻的形式闡述了學習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禮貌常識等,是一部蒙學經典,所謂“弟子”,不是一般的意義,而是指要做聖賢弟子,而“規”則是“夫”、“見”二字的合體,意思是大丈夫的見識。“弟子規”便是説,要學習聖賢經典.做聖賢弟子,成為大丈夫。

此書原名《訓蒙文》,後賈存仁加以改編,改名《弟子規》。《弟子規》文筆自然流暢,樸實無華,影響深遠,在清代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dizigui/dvx20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