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赤壁賦 >

有關《赤壁賦》教案4篇

有關《赤壁賦》教案4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赤壁賦》教案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赤壁賦》教案4篇

《赤壁賦》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學習文言知識

2、體會作者感情,領悟作者思想

教學過程(:儒家推已及人的的思想,佛家眾生平等的觀念,道家熱愛生命的意識,使初到黃州的蘇軾於艱苦生活中獲得精神救贖。〈前赤壁賦〉表現的胸襟氣度,於上列詩文可見端倪。)

一、導入:

先看一組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滄海一粟遺世獨立不絕如縷正襟危坐取之無盡用之不竭水光接天成語是我們民族語言的瑰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藴,而如此多的成語竟然出自同一篇文章《赤壁賦》,可見這篇文章的生命力之旺盛今天我們共同走進這篇文章

二、感情概況

剛才大家已經把有關情感的字眼標畫了是哪幾個詞語呢?樂——悲——喜(考驗大家的篩選能力)這裏有賦的寫法:往往採用主客問答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悟,其實很多時候就是作者內心的一種鬥爭,或者為了便於表達自己複雜在情感那麼作者為何而樂,為何而悲,又為何而喜呢?

三、賞析“樂”

1、作者為何而樂?賞到了美景如何表達自己的樂?喝酒、吟誦、唱歌

2、大家選取一句表現“樂”的句子先解釋,之後賞析給同位聽溝通交流達到悟讀

3、文言知識:縱……凌……:替代法翻譯

老師示範賞析: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寫出了喝酒唱歌的場面,一個甚字寫出了自己快樂的程度,而扣舷的動作則表現了作者沉醉其中的心情這讓我忽然就想到了笑傲江湖裏面的一個場景,一羣人圍坐篝火旁齊唱“滄海一聲笑”,當時看了非常感動,滄海?為何還笑?那種經歷江湖一切險惡之後笑看蒼生的心態體現了出來

4、快樂到一定程度,人們都會唱起來那麼蘇軾唱了什麼呢?體會唱詞,前後四人一起研討,一個同學按照自己體會的感情讀出來,其他三人一起分析讀析融為一體

1兮:來自屈原,屈原經常歎息,所以此字要拉長讀,屬於長歎

2美人:來自屈原,往往以香草美人入詩,香草自比,美人則是自己在理想或者聖主賢臣的代表對美人什麼態度?從悲傷中我們體會出蘇軾那種不放棄人生追求的精神?什麼追求?還是有儒家思想的入世精神所以我們要從悲傷的歌聲中體會出這種昂揚向上

寫作此文,作者被貶偏遠的黃洲做團練副使,相當於被流放,遠離都城這時他已年邁半百,站在磯頭,望着滾滾東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業的抱負也付之流水,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聯翩,寫下了名作《念奴嬌·赤壁懷古》這年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蘇軾又兩次舟遊赤壁之下的長江,寫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賦》、《後赤壁賦》(知人論世)

四、賞析“悲”

1、想起自己的遭遇,本來還喝酒唱歌的作者忽然悲從心來那麼,作者悲傷哪些內容呢?在朗讀中體會並且賞析,有體會你先別告訴別人,一會兒考考別人提問要具體

2、文言知識:渺:渺小哀:哀傷羨:羨慕(補字翻譯法)

侶魚蝦而友麋鹿,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結構分析(對文:結構相似的上下兩句,相同位置上的詞語其意義或相同或相反

3、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表達了人生的短暫與渺小在歷史的長河中,在浩瀚的宇宙中,我們到底算什麼?這個問題引發古今中外無數人的感慨比如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比如陳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比如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比如楊慎的“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 請Word版完整教案: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赤壁賦》教案一教案《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赤壁賦》教案一》,來自網!

《赤壁賦》教案 篇2

《赤壁賦》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的目標

1、瞭解作品“以文為賦”,駢散結合的形式特點,鑑賞品味課文精美的語言。

2、瞭解作者運用的主客問答這一賦體的傳統手法,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3、理解作者樂觀曠達的情懷,瞭解其宇宙觀、人生觀中辯證、達觀成分的積極意義。

二、能力培養的目標

1、培養學生通過誦讀體悟和鑑賞優美、形象語言的能力。

2、培養對精晶詩文的整體把握能力,能知人論世領悟文旨,理通思路,賞析表現手法,辨別高下優劣。

三、德育滲透的目標

培養學生勇於面對坎坷,笑對苦難的樂觀主義精神。

重點、難點

蘇軾歌詠赤壁的兩賦一詞,都是膾炙人口的詩文多篇。與《念奴嬌赤壁懷古》的鑑賞相聯繫,理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賞析課文典雅、精美的語言,是本文學習的重點;瞭解主客問答這一賦體傳統手法在表達思想情感中的作用,瞭解作者在曠達的風貌之下寄寓的悲憤苦悶的複雜情感,是理解鑑賞上的難點。

解決辦法:

1、介紹與課文相關的作者生平經歷,並把兩賦一詞揉合起來理解,力求知人論世,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反覆誦讀課文,體會文章的語言與意境之美。

學生活動設計

1.第一課時,先誦讀全文,把握全文大意;而後重點誦讀一、二段,體會景、事、情交融的藝術境界,把握課文情感發展的脈絡。

2.第二課時,重點誦讀主客問答部分,深思其中藴含的情感與哲理。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宋代的黃州,就是今天湖北黃岡。黃岡西北的長江邊上,有一處風景勝地。那兒矗立着一座紅褐色的山崖,因為形狀有些像鼻子,人們就稱它為赤鼾磯;又因為山崖陡峭如一面牆壁,所以它也被稱為赤壁。宋神宗元年,蘇軾遭受政治迫害,被貶謫到黃州已經兩年了。“長江繞廓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水中的鮮魚,山間的新筍,江城的一切風物,都給政治失意的蘇軾帶來了莫大的慰藉。那時,他曾站在江邊的赤壁上,眺望如畫江山,唱出“大江東去”的豪放歌聲。他還在七月十六日一個幽靜的夜晚,駕舟暢遊於赤壁之下的長江水面,寫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賦》。

二、作者背景及解題

蘇軾出身於一個比較清寒的文人家庭,從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學薰陶,尤其是在父親蘇洵的影響下,早年便‘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 年)蘇軾中進土,年方21歲,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廳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條顛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此刻的北宋王朝積貧積弱,內憂外患,危機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負和社會責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變法改革,青年蘇武也積極參與其中,多次上書並提出“豐財”、“強兵”、“擇吏”的建議雖然如此,但由於他希望對改革應採取温和態度的政治主張和坐而論道的書生意氣。使他沒有認識到當時豪強兼併土地帶來的對會危機,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時,蘇武傾向以司馬光為首的舊黨反對新法,從而捲入了上層政治鬥爭的旋渦,成為統治集團內部權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因“烏台詩案”被捕入獄(其實是諫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斷章取義地摘出他諷刺新法的詩句進行誣陷。“烏台”即御使府,詳見下文。),後經蘇轍等人營救才免罪釋放,被貶滿黃州團練副使。從“烏台詩案”到流放黃州是蘇軾人生的重要轉折,政治上失意訪惶,精神上孤獨苦悶。但是生性曠達的詩人在老莊佛禪和山水之樂中求得解脱,自號“東坡居士”,並寫了千古傳唱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這樣充滿哲學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烏台詩案

(蘇軾)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詩託諷,庶有補於國。((元豐二年七月)御史李定、舒 、何正臣摭其表①語,並媒孽所為詩以為訕②謗,逮赴台獄③,欲置之死,鍛鍊久之不決。神宗獨憐之,(十月)以黃州團練副使安置。軾與田父野老相從溪山間,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宋史》本傳)

①指《湖州謝上表》“不能追陪新進”等語。②指“讀書萬卷不讀律,致君舜無術”“豈是聞韶解忘味,爾來三月食無鹽”等指謫新法詩句。③即御史台監獄。因周遭遍植柏樹,上棲烏雅數千,俗稱烏台、柏台。

等到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簾聽政,政局發生變化,新黨失勢,舊黨執政,蘇軾被召還朝任翰林學士等職;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良處,並在實際中實施,當舊黨要廢除一切新法時,他又挺身而出主張對新法“參用所長”,因而被誣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擠。及至哲宗親政後,新黨再度上台,又以詩人曾依附舊黨為名將年近六旬的詩人貶嶺南惠州,再貶海南儋州。

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蘇軾終於遇赦北歸,次年7月客死常州。去世前兩個月,詩人在《自題金山畫像》中寫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繫之舟,問餘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頗有幾分英雄末路美人遲暮的空漠之意和蒼涼之感了。

縱觀蘇軾一生,既堅持了一個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士大夫積極入世、剛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藝術化的人生境界與心靈境界的高度和諧。無數的宦海風波和人生挫折鑄煉了詩人宏大曠達胸懷——尤其當我們讀他這一時期的作品時,能否更多一些人生的感悟與哲理的思考?

關於“賦”:

賦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其特點是“鋪採螭文,體物寫志”,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屈原為代表的“騷賦”,漢代為代表的“辭賦”,魏晉以後的“駢賦”,唐代又由駢體轉為“律賦”,宋代以散文形式寫,稱為“文賦”。著名的有杜牧的《阿房宮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赤壁賦》。蘇軾的《赤壁賦》擺脱了魏晉時期鋪陳浮華、羅列詞藻的文風,緊緊圍繞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實景。這篇文章的景物描寫雖然筆墨不多,但是意境創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寫優美自然,抒發情感也真摯樸實。在創作風格達到爐火純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三、教師配樂朗誦全文,要求聽準字音,聽出節奏,聽教師對文章感情變化的處理。

壬rén戌xū 屬zhǔ客 窈yǎo窕tiǎo 馮píng虛御風 桂棹zhào 倚歌而和hè 愀qiǎo然 舳zhú艫lú 山川相繆liáo 釃shī酒 橫槊shuò 漁樵qiáo 江渚zhǔ 匏páo樽 蜉fú蝣

指導朗讀應注意下列幾點:1、讀出重音。如“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動詞重讀;“哀吾生之須臾,慕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韻字重讀;“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羨乎”疑詞重讀。2、讀出節奏。如: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蓋將/自其變//而觀之。3、讀氣勢。如“方其破荊洲,下東陵,順流而東也,(停頓較小語速較快)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朔賦詩(節奉一至語速舒緩)固一世之雄也,(停頓較大氣勢豪邁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轉緩慢低沉)”。4、讀出情感。如:“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何其樂也。“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何悲哉。“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而吾與子所共適”,何其曠達。“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又何其灑脱。讀者細心體悟詞語的抑揚頓挫,文句的舒緩輕重

四、朗讀課文,疏通字詞

課文註釋補充:

泛舟:盪舟,划着船。泛,浮行,漂浮。 白露橫江:白茫茫的水氣橫鋪在江面上。橫,橫鋪,覆蓋,籠罩。

浩浩乎:廣闊的樣子。 飲酒樂甚:喝着酒,快樂極了。

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傾訴。

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能使潛藏在深淵中的蛟龍起舞,孤舟上的寡婦哭泣。舞、泣,都是動詞的使動用法。

侶魚蝦而友麋鹿:以魚蝦為伴侶,以麋鹿為朋友。侶、友,名詞的意動用法

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拉着飛昇的仙人在宇宙遨遊,抱着明月長久存在下去。挾,夾持。以,連詞,同“而”。長終,指與明月相終,即永遠存在。 取之無禁,用之不竭:佔有它們,無人禁止,使用它們,無窮無盡。

洗盞更酌:洗淨杯子,重新斟酒。

五、課文結構及鑑賞

本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後通過客人的洞簫吹奏極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之間的一場回答,文章的重點便轉移到生態度問題的論辯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極情緒,同時也反映了一種豁達樂觀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覺的感情融於景物描寫之中,滿腔的悲憤寄寓在曠達的風貌之下。這就是它成為名篇的原因之一。

全文共五段:

第一段,描寫夜遊赤壁的情景,展現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清風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在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盪舟,把酒誦詩。置身於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遺世”“羽化”之樂,不禁飄飄欲仙。從而為全文定下了一個悠揚和諧的基調。

第二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簫聲起,悲意生。哀怨,愛慕,哭泣,申訴,潛龍舞,新婦泣,六個比喻,渲染蕭聲的悲涼,主客觸景生情,由歡樂轉為悲涼,引起下文主客問答的議論。

第三段,寫客人感慨人生短促無常的悲觀情緒。作者借主客問答的方式撫今追昔,暢述對天地人生的感觸。客人從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詩。世間萬物,英雄豪傑,不過是過眼煙雲,隨着歲月的流逝而灰飛煙滅,風流散盡。想到自己貶謫黃州,青春虛度不禁悲從中來。

第四段,寫作者丟開個人的愁懷,欣賞大自然美妙風光和豁達開朗的心情,“蘇子”的回答,照應文章寫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説明世界的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從變的角度看,天地萬物就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變;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人類都是永久不變的,用不着羨慕無窮和明月的永不增減,也用不着哀歎人生的短促,而應保持曠達樂觀的態度。

第五段,寫客人轉悲為喜,主客開懷暢飲,興盡入睡。這個結尾意味深長,既照應了開頭超然欲仙的快樂,又是向政敵的一種暗示:我雖然遭受迫害,貶謫黃州,但我的日子過得並不錯,既不寂寞也無苦惱。這實際上是一種抗議。

學習第一段:

思考:(l)這是“賦”正文前一段簡短的敍事,可分幾層?

(2)本段展示了怎樣的境界?感情色彩如何?

明確:(l)可分三層:

①第一句,點明時間、人物。地點。這是寫賦的正規筆墨,如一篇長詩前的小序。

②第二、三句,前句寫景,後句敍事,為月出之前的情況。

③第四、五、六、七句,亦為先寫景後敍事,為月出之後的情況。

(2)本段展示了一種與友人相聚、泛舟江上。暢飲美酒、詠詩確文、迎風賞月的舒暢飄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為主。

學習第二段

思考:(1)本段可分幾層?營造了怎麼樣的意境?

(2)本段的“嘻”從何體現,與上段的“喜”有何不同?

(3)歌詞中的“美人”指代什麼?歌同代表了主人怎樣的情懷?

(4)本段的“悲”從何體現?作者是怎樣描寫蕭聲之悲的?

(5)本段在全文結構中起了怎樣的作用?

明確:(1)可分兩層:①寫作者的歌聲②寫客人的蕭聲,本段營造了一種主客之間蕭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2)本段的“喜”由主人“飲酒樂甚,扣舷間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這樣寫可為下層轉入“悲”形成了更大的反差

(3)“美人”指所傾心的對象,代表一種理想的追求。它表現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貶謫之後,仍然是堅持對生活的執著態度,堅持對朝廷政事關切而不甘沉淪的情懷

(4)本段“悲”從客人悲涼的蕭存。體現了作者藉助誇張、想像,運用了精細的刻畫和生動的比喻化抽象為具體,把洞蕭那種悲咽低迴的哀音表現得十分形象真切。

(5)轉折過渡

學習第三段

思考:(1)本段主要寫了什麼?感情色彩如何?

(2)“客”是如何聞發當時的情懷的`?本段是怎樣將情、景、理結合在一起的?

明確:(1)本段寫“客”的回答,闡發了懷古傷時之情,感情色彩甚為悲傷。

(2)“客”之所以“悲”,在於觸景傷懷,有感於人生短暫。眼前之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曹操的詩句,進而聯想到曹操兵敗赤壁的慘狀。這麼個“一世之雄”尚且隨着“大江東去”,而銷聲匿跡,有為者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生命短暫、有志而無為者,羨慕長江永恆,哀歎人生短暫,表現出一種消極的人生觀和虛無主義思想。對於封建社會的文人士大夫來説,當他們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時候,往往就陷入這樣的苦悶與迷茫之中。雖為客語,實際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極面。

通過“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兩個英雄人物,是寫景;再由他們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議論;引出曾、周兩人,更見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感慨,是抒情。

寫曹操不是為了説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這句上,為了突出像他這樣的又是詩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終同歸於“空虛”的憂思悲緒上;還有這一段的對比是為了寫“悲”,不是為了寫人生短暫。

一般的人,在憂患於人生短促和虛空的時候,他會怎麼做?

喝酒,及時行樂。像曹操《短歌行》中説的:“何以解憂?(眾生齊念)唯有杜康!” 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歎“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以後,不是接着説:“浮生如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詩人韋莊也説過:“須愁春漏短,莫訴金盃滿。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但蘇軾不用此法。他認為舉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話説“心病還要心藥醫”,欲求精神苦悶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於自身在哲學上的“解脱”,所以雖然他借客之口表達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並不在宣揚這種悲觀的論調,而是沿用賦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闡明萬物變與不變的道理,超脱於無益的悲觀,憑仗哲學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隨之而轉出了一個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與豪放風格並不矛盾。

學習第四段

思考:(1)本段主要寫什麼內容?感情色彩怎麼?

(2)作者是怎麼闡發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3)怎麼評價作者的觀點?

明確:(l)本段的感情變為喜悦。主要寫蘇子批評客的觀點,闡發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2)蘇子的回答照應文章開頭的寫景和客的笑話,以明月、江水作比,説明世上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從變的角度看,天地萬物就連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變;而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人類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羨慕長江的無窮和明月的永不增減,也用不着哀歎人生的短促。應該輕物質而重精神,執着於自己的不朽事業,保持平靜超然的心態和樂觀曠達的情懷。

(3)作者的某些語言容易被誤解為及時行樂,但這種思想並未從文章中直接反映出來,作者表明的觀點是希望一個人不要發無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種看似超脱塵世其實並不現實防幻想境界;而應適應現實,在目前這種寧靜恬適的環境中不妨陶醉於大自然的懷抱。作者的這種觀點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為作者不同意看問題絕對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辯證關係。但這種觀點並非科學,因為作者沿襲了莊子的相對主義觀點,否認衡量事物的客觀標準,抹殺事物質與量的實際界限。總之,在當時的背景下,作者的觀點還是積極的。

從什麼角度説明不必羨慕宇宙的無窮?

從“變與不變”的角度,從變的角度説,天地宇宙也是瞬息萬變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樣,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從虧到盈不斷地變化;從不變的角度,我和萬物都是永恆的。 以水和月為喻的一段議論,可以看出佛教禪宗對蘇軾的影響。他認為作為個體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參與了整個人類的生命活動,而作為整個人類,又同宇宙一樣是永恆存在的。這種“物我一致”的觀點説明了蘇軾對生命的肯定和對生活的熱愛。 大自然是個無窮寶藏,可以作為人們的精神寄託,所以蘇軾認為人對自然萬物,不該取的不取,該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須臾”而羨慕其“無窮”,而要使無窮的自然萬物為“吾生”所享用,從中得到樂趣。這樣議論最後又回到了“樂”上來。

學習第五段

思考:(l)本段感情色彩怎麼樣?主要寫了哪些內容呢?

(2)這樣結尾有什麼深刻的含義?

(3)結合全文,應該怎麼認識文中的“主”與“客”?

明確:(1)本段感情色彩為”呂”照應了開頭超然欲仙的快樂c主要寫客人聽了蘇子的話,身心釋然,主客開懷暢飲,興盡酣睡。

(2)這樣結尾是向政敵的一種暗示:我雖然遭受迫害,貶滴黃州,但我的日子過得並不錯,既不寂寞也不苦惱。這實際上是一種抗議。

(3)“主”“客”實為一體,分別反映了作者內心的積極和消極的心態。

六、概括

課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後通過了客人的洞荒吹奏極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了主客之間的一場問答,轉移到關於人生態度問題的論辯上,寫出歷史人物的興亡和現實苦悶的“悲’,闡明變與不變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後歸於豁達樂觀。表現出了作者“樂——悲——樂”的感情變化。這也是課文的感情線索。文章合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於景物描寫之中,滿腔的悲憤寄寓在曠達的風貌之下。

七、藝術鑑賞

1.寫景、抒情、議論緊密結合。

全文不論抒情還是議論,始終不離江上風光和赤壁故事。這就創造出一種情、景、理的融合,充滿詩情畫意而又藴涵着人生哲理的藝術境界。第~段重在寫景,與作者超然曠達的心境相映成趣,也為下文的抒情、議論奠定了基礎。第四段雖然重在説理,卻借追述歷史陳跡、抒懷歷史人物而顯示人生與天地“變”與“不變’的哲理。

2.“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傳統賦體那種詩的特質和情韻,同時又吸收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韻和對鍋等方面的束縛,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闢理意。散文的筆勢筆調,使全篇文情勃鬱頓挫,如“萬科泉源”,噴薄而出。與賦的講究整齊對仍不同,它的書寫更為自由。如開頭一段“壬成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參差疏落之中卻有整飭之致;以下直至將末,雖都押韻,但換的較快,而且換的處往往就是文義的一個段落,這就使本文特別立於誦讀,極富聲韻之美,體現出韻文文學的長處。

3.形象優美、善於取智的語言特色。

如描寫好聲的幽咽哀婉:“其聲鳴鳴然,如想如幕,如泣如訴,餘音禁裊,不絕如縷。舞的區之遊故,泣抓舟之合婦。”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聲、情,寫得具體可感,訴諸讀者的視覺和聽覺。

八、閲讀:

《赤壁賦》賞析

《前赤壁賦》寫於元豐五年(1082)七月,這時候蘇軾謫居黃州已經近四年了。作者無辜遇害,長期被貶,鬱憤之情,實在難免的。但是他又能坦然處之,以達觀的胸懷尋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頹唐厭世的消沉情緒所壓倒。他在這篇賦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這種複雜的心情。

賦主要抒寫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從泛舟而遊寫到枕舟而卧,利用主客對話的形式提出矛盾、解決矛盾,深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隱憂,同時也表現了他曠達的人生態度。

文中“客人”之悲由三方面的感觸產生:

一是赤壁一帶的江山觸發他想到歷史上的英雄人物,當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況吾輩漁樵江渚之上!

二是由江水無窮想到人生須臾,渺如滄海一粟。

三是要擺脱現實處境,渴望能“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卻是“知不可乎驟得”。

賦寫“客人”的生悲之因,實為下寫蘇子的開導之詞蓄勢。文中蘇子的話針對“客人”的感觸而發。他從宇宙的變化説到人生的哲理。認為從變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會不變,人生短暫,自然可悲;但是從不變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與我同生,萬物與我為一,都會無窮無盡。況且天地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如此,人世間的榮辱、得失、憂樂便不足為念了。最後他為“客人”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尋求精神上的寄託。顯然,賦中客人和蘇子的話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意識。他所談的人生哲理,有合理的積極的一面,但是也含有佛老思想中隨遇而安、惟與自然相適的消極因素。因而“客人”的話卻很真實地反映了作者內心的痛苦,所以當他把手書的《前赤壁賦》寄給好友欽之時,特地寫信叮囑道:“多難畏事,欽之愛我,必深藏之不出也。”

賦分三層意思展開,一寫夜遊之樂,二寫樂極悲來,三寫因悲生悟。情感波折,層層深入。文筆跌宕變化,熔寫景、抒情、議論於一爐。景則水月流光,情則哀樂相生,理則物我相適,雜以嗚嗚簫音,悠悠古事。體物寫志,妙在不離眼前景,而議論、見識又不囿於眼前景。情因景發,景以情顯,兩兩相觸,縹緲多姿,創造出美妙的神話般的境界。又借景説理、寓理於情,使得賦充滿詩情畫意,而且兼具哲理。作者用了清新的散文筆調作賦,中間有駢詞、儷句,也用了韻,更多的是散句成分。這種賦稱為文賦。《前赤壁賦》除採用賦體傳統的主客問答形式外,句式長短不拘,用韻錯落有致,語言曉暢明朗,其間有歌詞,有對話,抒情、説理自由灑脱,表現力很強。這些都是對賦體寫作的一種發展。

九、參照閲讀黃州詩文理解課文: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彀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蘇軾《臨江仙夜歸臨皋》)

吾兄弟老矣,當以時自娛。世事萬端,皆不足介意。所謂自娛樂者,亦非世俗之樂,但是胸品廓然無一物,即天壤之內,山川草木蟲魚之類,皆是供吾家樂事也。(蘇軾《與子明兄書》)

注:儒家推已及人的的思想,佛家眾生平等的觀念,道家熱愛生命的意識,使初到黃州的蘇軾於艱苦生活中獲得精神救贖。〈前赤壁賦〉表現的胸襟氣度,於上列詩文可見端倪。

《赤壁賦》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熟讀並背誦課文,積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識。

2、過程與方法:

合作學習,用文學視角解讀詩中景物描寫與詩人情感的關係。體悟作者超然曠達的心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中國傳統文人身處逆境之中不同自我解脱模式的比較中肯定蘇軾的達觀精神,探討這一精神對當代的指導意義。

【教學重點和難點】

體悟主客問答中的哲理內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水調歌頭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首詞大家熟悉吧?齊讀。蘇軾説“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那麼,當我們的生命中出現了“陰晴圓缺”時,應該怎麼辦呢?

面對不幸,我們應該……

面對亡國的悲痛,屈原……

面對官場的黑暗,陶淵明……

面對權貴的威,李白……

面對命運的不公,蘇軾……

面對命運的不公,蘇軾又是怎樣選擇的?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進千古名篇《赤壁賦》,走進蘇東坡的精神世界。

二、情感思路

1、同學們,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響,中國古代文人自古就有親近自然、親近山水的情懷。所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特別是當人在現實中受到傷害的時候,只有山水最懂人的那顆苦悶和破碎的心。公元1079年,湖北的黃州迎來了一位滿心傷痛的人,他就是蘇軾。所幸,黃州赤壁的山山水水接納了這個傷痕累累的人。面對眼前的山水和明月,蘇軾心裏有一絲慰藉,有一點感悟,感情有一些變化。那麼,蘇軾的心情有着怎樣的變化呢?現在,請同學們找出文中最能體現作者思想感情的詞語:

(板書)

樂甚 ——愀然——悲——喜而笑

樂————悲———— 樂

三、賞“樂”之景

作者在第二段開頭説:“於是飲酒樂甚”,請問作者因何而“樂”?(第一自然段)

(1)如詩如畫的美景。

(2)有哪些景?

清風、白露、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使人賞心悦目,陶醉其中,不僅是“樂”,還是“樂甚”。

(3)你能為我們將這個畫面描繪出來嗎?

◆肯定兩種不同的學習方法:有的寫,有的思考。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涼爽的秋風徐徐吹來,江面上蕩起漾漾微波。這時,一輪明月,冉冉升起了:“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

◆這句話中,哪個詞用得最好?好在哪裏?

徘徊:不只寫出月亮令人不易覺察的緩慢移動,生動形象,而且寫出了月亮對於遊人的依依眷戀,脈脈含情。

◆好,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種情景吧(讀第一段)

(板書)

第一段:夜遊之樂

美事: 美景: 美感:

四、解“悲”之情

1、作者泛舟赤壁既然如此之樂,那麼,他為何在第三段開頭突然就“愀然”呢?什麼叫愀然? (第二段)

(1)來自歌詞中的“美人”,為什麼“美人”就讓作者感到“愀然”呢?

◆“美人”比君,而“望美人兮天一方”,説明什麼?

……仍然惦念着心中的君主,“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美人”還象徵什麼?

蘇東坡生存的年代恰好王安石變法新黨與司馬光舊黨鬥爭,由於堅持正義,夾在兩種勢力中間,屢遭貶謫與磨難。這時的蘇東坡因烏台詩案被貶到黃州,一生忠君,卻被貶他鄉,壯志難酬。怎能不“愀然”?

他在去世前曾寫過一首《自題金山畫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黃州、惠州、儋州是他人生的三處貶所,也是他人生中的三杯苦酒。在他自己看來,他的一生是悲劇的一生,在政治上是個地地道道的失敗者。所以他“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心已萬念俱灰,只能隨波逐流)

(2)來自客人悲怨的“蕭聲”,怎樣描述“蕭聲”的?

◆難道僅僅是因為蕭聲?蘇子的內心本來就沒有悲?

心底的悲和客人的蕭聲產生了共鳴。

(板書)

第二段:主客異現

主人:樂甚、歌之、美夢

客人:嗚然、舞蛟、泣婦

2、第三段末尾借客人之口發出了“託遺響於悲風”的感歎。這“悲”又從何而來呢?(第三段)

①來自“一世之雄”的曹操和“吾與子”的處境對比:

由眼前的水月聯想到像曹操這樣不可一世的英雄尚目隨“大江東去”,銷聲匿跡,“而今安在”?何況“漁樵於江諸之上,侶魚蝦而友糜鹿”的“吾與子”,只能是白添幾許白髮而己,悲!

②悲歎生命的短暫:

宇宙無窮而人生短暫,渺如滄海一粟;江水無窮而人生須臾。

③由理想現實矛盾生悲。

渴望能“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卻“知不可乎驟得”。

3、小結:同學們,你看,作者真可謂樂極悲來,至悲至痛啊!(讀:“方其破荊州……”)

(板書)

第三段:樂極生悲

生活空虛 生命短暫 歡樂難久

五、悟“樂”之理

1、既然作者如此之“悲”,最後一段又為何借客人説出了自己“喜而笑”呢?(討論)(第四段)

心病還須心藥醫。聽了蘇子的一翻理,客人思想上得到了頓悟。蘇子是怎樣説理的?你能為我們闡述一下嗎?

“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説的是水,它千百年來一直不停的奔流,永不停息,流走了多少歲月,也流走了多少英才偉人;“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説的是月,它雖有圓有缺,但卻並沒有增加也不見減少。從這兩個角度推廣到天地萬物的話,可以來説明一個事理:

角度一:變。天地萬物時刻都在變化着,即使是一瞬間的功夫也不停止,就像水的奔流不息,月的陰晴圓缺一樣。

角度二:不變。天地萬物包括我們人,一樣都是永恆的。什麼意思?高山、明月、江水、天空星辰,它們的恆久我們是可以認同的,但人怎麼是永恆的呢?人也在萬物之內,人看山,看江水,看明月是永恆的,是因為它們和人的壽命相比,要長久得多;對於壽命短暫的蜉蝣、螻蟻、落葉等來説,在它們的眼中,我們人類又何嘗不是和高山、江水、明月一樣永恆呢;再推,那些比蜉蝣、螻蟻、落葉等壽命更短的生物,在他們的眼中,蜉蝣、螻蟻、落葉不也是永恆的嗎?即使再推,那些比人更為恆久的高山、江水、明月相對於廣袤的宇宙而言,它們還是永恆的嗎?因此,蘇子便得出了一個結論:“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萬物同我們一樣都是永恆的,我們又何必感歎那人生的苦短呢?這一切,使蘇東坡經歷了一次真正的脱胎換骨,與古往今來許多大家一樣,他——真正地成熟了。

這種成熟讓“客人”最終“喜而笑”。 (讀最後一段)此時的喜是大徹大悟的喜,是徹底悟透人生後的喜。

(板書)

第四段:因悲生悟

變換角度 摒棄貪慾 及時行樂

第五段:隨遇而安

嬉笑、不知

2、小結:

同學們,你看,作者從遊之樂,到生悲,到最後的喜而笑。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暫,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恆。

六、品“蘇”之韻

1、這是蘇軾在被貶黃州時所寫的兩首詞

卜算子

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1083 貶居黃州)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定風波

(1082 貶居黃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2、這兩首詞分別寫出了蘇軾被貶黃州後的心路歷程。大家自由讀一讀,注意藍色的詞,看看你分別讀出了一個怎樣的蘇軾?

《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一個孤獨寂寞的蘇軾;《定風波》,一個憂樂兩忘,禍福不驚,任天而動的蘇軾。

3、點撥:

注意《定風波》的下闕,這裏描繪了一個充滿哲理的畫面:一邊是料峭春風,作者感到絲絲的寒意;一邊是山頭斜照,作者感到些許的暖意。這既是寫景,也是表達人生的哲理。人生不就是這樣充滿辯證法嗎?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憂患中有喜悦。當我們的心靈進入了寧靜的境界的時候,再看生活中的風雨或陽光,哪有什麼區別呢?都微不足道。“寵辱不驚。”蘇軾在這裏表達的正是這樣一種哲理。

七、總結

1、同學們,現在讓我們回到課前的問題:

面對亡國的悲痛,屈原……選擇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面對官場的黑暗,陶淵明……選擇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面對權貴的威,李白……選擇了“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面對命運的不公,蘇軾……?

2、寫一句你認為最有文采最有意藴的話。(有時間就寫,沒時間就留待作業)

所以,蘇軾是——

最浪漫的詩人,最豪放的詞家,最超脱的文人,最瀟灑的過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師。

3、小結:

蘇東坡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心靈的喜悦,是他思想的快樂,他的精神滋養着我們每一個人的心田,提升着每個人的人格。願我們用心去體味生命中的每一縷清風,每一輪明月。因為——

在人生中還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凌駕於一切禍福之上的豁達胸懷!

——周國平

附:

板書設計

第一段:夜遊之樂

美事: 美景: 美感:

第二段:主客異現

主人:樂甚、歌之、美夢

客人:嗚然、舞蛟、泣婦

第三段:樂極生悲

生活空虛 生命短暫 歡樂難久

第四段:因悲生悟

變換角度 摒棄貪慾 及時行樂

第五段:隨遇而安

嬉笑、不知

《赤壁賦》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瞭解“賦”這種文體的特徵,鑑賞音韻美和意境美。

2.培養學生鑑賞古代散文的能力,學習文章的表達技巧。

3.結合作者的處境,體驗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感悟作者的情感變化,品味語言之美。

2.體會景、情、理的交融,品鑑技巧之美。

教學方法:

誦讀和鑑賞運用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導語設計

在日本的千葉,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立着這樣一塊石碑,上面寫着這樣兩個字:蟲二。許多人到此不解其意,後郭沫若作了妙解,他説這兩個字應分別加上兩個邊框,讀為“風月無邊”,是盛讚此地之美的。

而我們今天要鑑賞的《赤壁賦》,就是借詠無邊風月而抒懷的。文章的作者是蘇軾。

二、展示賞析重點

1.感悟作者的情感變化,品味語言之美;

2.體會景、情、理的交融,品鑑技巧之美。

三、教師範讀課文

目標:訂正字、詞的讀音

關注作者感情的變化

四、師生共同解讀賞析(重點、難點)

·整體感知

學生默讀全文,藉助課下注釋,琢磨段與段之間的關係,體會作者感情的變化。理清本文的線索。

·解讀賞析(重點:第一、三、四段)

第一段:景(以學生的活動為主)

逐層設疑:

第一段作者寫的是什麼內容?

是什麼樣的景?

看到這樣的景會有什麼樣的心情?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景月出東山徘徊鬥牛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教師點撥:

寫得真美!清風和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幽雅而寧靜,蒼茫而朦朧,果然秋景如畫,風月無邊,一路樂景。看了這樣的文字,我們真的很佩服蘇軾:“除卻詩酒何所癖,獨于山水不能廉。”

正是這美景激發了作者的心曠神怡之情。此一樂也:山水之樂,詩酒之樂。再來欣賞一遍。(全體女生讀)

·知人論世

以第二段(過渡段)為契機介紹蘇軾的人生經歷,重點是政治上的坎坷遭遇,為三、四段的情理理解作必要的鋪墊。

第三段:情

·歌聲和簫聲引發了悲情悲意。悲什麼呢?悲的內容是什麼呢?

·學生齊讀、體會

·學生自己看書思考、分類

·相互借鑑、爭辯、質疑

·教師點撥、師生共同總結。

無枝可依

情英雄安在悲

人生無常

第四段:理(在誦讀中理解、品味語言)

·他怎樣來排遣這種悲苦鬱悶之情呢?

盈虛有數物我無盡理

清風明月與子共適

·這樣深奧的道理,遠隔千年的描述,今天我們讀來並不感到晦澀難懂,為什麼?(引導學生品味語言)

補充《定風波》幫助理解。

·你認為當時真的有這樣一場主客答問嗎?

·學生暢談感受、認知,教師明確:

主客答問是賦的傳統手法;

蘇軾藉此抒懷,有無並不重要。

教師強調:

正是用這種觀點看待萬事萬物,作者的悲怨也就得到了思想上的解脱。迴歸自然,融於自然,在恬淡幽靜、氣氛清新的清風明月中找到了精神的寄託。可以説這是一種無可奈何的隨遇而安的慰藉,但又何嘗不是一種苦難後深悟的曠達。思想矛盾解決了,心胸也隨之曠達超脱起來。因此,客喜而笑,感情也一掃悲傷而變得開朗樂觀----主客暢飲,酣睡達旦。

·總評蘇軾:展現其人格魅力,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五、賞析構思選材技巧

重點:景、情、理的關係

教師明確:

常言説: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作者先寫月夜泛舟大江,飲酒賦詩,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物之中而忘懷了世俗的歡樂心情;再從憑弔歷史人物的興亡,感到人生短促,因而跌入現實的苦悶;最後闡發變與不變的哲理,申述人類和萬物同樣是永久地存在,表達了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那麼,前後兩“樂”相同嗎?為什麼?

學生回答。

如下圖:

景(樂—山水之樂)理(樂—達觀之樂)

情(悲)

情因景生景以情顯移情於理

風月不老先生未亡

教師強調:

全文融景、情、理於一爐。景則水月流光,情則哀樂相生,理則物我相適。其間雜以嗚嗚簫音,悠悠古事。體物寫志,不離眼前景;議論、抒情又不囿於眼前景。真的是:

情因景生,景以情顯,移情於理。

今天我們重讀此篇佳作,無論是作者的文學才華,還是他的人格品質,都讓我們感到:

風月不老,先生未亡。

六、研究性學習

比較閲讀;

蘇軾《後赤壁賦》

《念奴嬌·赤壁懷古》

《記承天寺夜遊》

參考篇目:

林語堂《蘇東坡傳》

餘秋雨《蘇東坡突圍》

(板書設計)

赤壁賦

蘇軾

景(樂—山水之樂)理(樂—達觀之樂)

情(悲)

情因景生景以情顯移情於理

風月不老先生未亡

標籤: 教案 赤壁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chibifu/3p8yj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