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長恨歌 >

評 王安憶《長恨歌》

評 王安憶《長恨歌》

引言:一部堪稱近年來罕見的作品:一個女人四十年的情與愛,被一枝細膩而絢爛的筆寫得哀婉動人,跌宕起伏。一切都是萬種風情的,而其中蔓延的水樣的時間因素,更是讓人有不勝低迴之感,讓人感覺那種無奈的纏綿在時間中慢慢的逝去和輪迴!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王安憶《長恨歌》的書評,歡迎大家來閲讀和感受王琦瑤四十年的情與愛。

《長恨歌》,當代中國著名作家王安憶的長篇代表作之一。王安憶看似平淡卻幽默冷峻的筆調,在對細小瑣碎的生活細節的津津樂道中,展現時代變遷中的人和城市,被譽為“現代上海史詩”。該作品講述了一個女人四十年的情與愛,被一枝細膩而絢爛的筆寫得哀婉動人,其中交織着上海這所大都市從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滄海桑田的變遷。生活在上海弄堂裏的女人沉壘了無數理想、幻滅、躁動和怨望,她們對情與愛的追求,她們的成敗,在我們眼前依次展開。[1]該小説獲第五屆矛盾文學獎等多個獎項,其亮點表現在多個方面上。

題材:

《長恨歌》描寫的是一個平凡之處大於不平凡之處的上海女人的故事,儘管時間跨越幾十年,故事還是發生在與時代潮流緊密相連的上海,但王安憶並沒有讓人物與政治扯上太多的關係,從解放戰爭到社會主義建設,到文革,到改革開放,儘管人物的命運及生活有受到政治的影響,但主人公始終沒有投身到政治潮流中去,而是默默追求自己的安逸和歡樂,過着小人物的平淡日子。

寫作技巧:

1.散文筆法的運用

小説一開始便採用散文化的寫法大段地描寫弄堂、流言、閏閣與鴿子,而在小説的其他部分也採用這樣的筆法,如與阿二相識的鄔橋。這種筆法的運用讓人感受到了濃濃的意境與詩化美。

2.對比的運用

首先是王琦瑤、吳佩珍的友誼與王琦瑤、將麗莉友誼的對比。王琦瑤與吳佩珍的友情如同流星,一閃而過,美麗而短暫。但王琦瑤與將麗莉的友誼卻一直維持到老,儘管期間出現過矛盾,但最後還是合好了。前者是小兒女間的經不住考驗的友誼,後者是成人間的能經歷風雨的真正友誼。出現這樣的反差主要是王與吳交往時王不過是一個未經世事的高中生,而與將交往時兩人的心智均已進入成熟期,不再因一些小事情鬧彆扭甚至分離。其次是王琦瑤與女兒微微的對比,王琦瑤容貌出眾,但女兒微微卻姿色一般;王琦瑤對穿着打扮有獨特的見解,能引領時尚,但微微卻是時代的追隨者,穿衣打扮隨波逐流;王琦瑤能憑藉自己的能力生存,但微微卻是一個附庸品,始終依賴別人過日子。

小説特色:

1.女主角以復指形式出現

作者對鴿子作了大段的描寫後,轉向對弄堂女兒的描寫,在描寫弄堂女兒時基本上以王琦瑤代替,於是王琦瑤的名字一遍遍地出現,有時是代表個人,有時是代表羣體,這就是復指形式,並通過這一形式説明小説主角的普遍性。這樣的描寫在小説介紹人物出場時是極為罕見的。

2.淡淡的感傷

王琦瑤的一生感情生活頗為波折,終身不得圓滿,她生命中的男人總是一個個地離她遠去,只是她生命中的一個過客。而她的好友蔣麗莉和程先生等人的命運也是如此,他們都渴望好好的生活,好好地愛,可最後都不如願。蔣麗莉找了個不愛的人,在遺憾甚至還有點點的含恨中離去。而程先生則追求王琦瑤一生終得不到滿意的愛情,並在文革開始時被迫自殺。這一個個的悲劇演繹成一曲曲的“長恨歌”,散發着淡淡的感傷。

3.文筆細膩

《長恨歌》的文筆如同小溪流水般温柔細膩,其中王琦瑤與吳佩珍的短暫友誼便是一例。她們的友誼在出乎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的不經意間遠去並消失。沒有人會意料到關係頗好的王吳兩人會因王在片場的一次試鏡失敗而漸行漸遠。但細細一想像這樣的事在生活中又似乎是經常上演的,人的情感有時候很脆弱,一件看似很小的小事就能把它摧毀,王與吳的友誼便是如此。王安憶能捕捉到人的情感的微妙變化,可見其用心之細膩。

4.注意挖掘人物的歷史現實意義

小説對人物的首次出現似乎總喜歡長篇大論一番,要麼是寫人物的生活環境,如王琦瑤首次出現時,就集中筆墨寫她所生活的弄堂。要麼是作一番詳細的解釋,如老克臘的登台亮相就花了大量篇幅從思想、喜好、生活習慣等方面去解釋人物。要麼是對人物生活大寫特寫,如長腳的出現,作者用了不少筆墨去描繪長腳平日的生活及其性格特徵。

5.主觀色彩濃重

王安憶在敍述人物或情節時,喜歡賦予自身的主觀感受。如“午後的閨閣,真是要多煩人有多煩人的。”、“鄔橋這種地方,是專門供作避亂的。”等,這讓讀者易受感染,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從而進入小説世界裏,有身臨其境之感。但有時候這種直白甚至有失偏頗的表情達意方式又免不了讓人反感。

人物形象:

王琦瑤是上海弄堂裏的典型女兒,有點點的虛榮心,愛漂亮,會打扮,有點小幻想。她有一股天成的`氣質與風韻,這種美是家常的美,不驚豔卻讓人喜歡。她缺少見識但卻通情達理,她難免俗氣但那俗氣在時光的洗禮下漸漸脱去,變得愈發優雅大方。

王琦瑤不是女強人的形象,她沒有夢想,只是現實,現實地過着日子,如同大多女孩一樣,在虛榮的驅使下追求物質上的享受。但不沉醉,與李主任的故事固然有物質追求成分,但她對李主任也是有情感作為鋪墊的。而無論生活與她開了什麼樣的玩笑,她始終繼續着對幸福的追求,且是堅強的,大膽的。

標籤: 長恨歌 王安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changhenge/wzp7e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