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哲理 >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

導語:天之道,不爭而善,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歡迎欣賞!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1

魯迅説:“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老子的《道德經》只有區區的五千多字,卻表述了自然之理,令人茅塞頓開,意義深刻。

《道德經》主要是論述兩個方面:一是世界本體——自然,即道與陰陽。道為世界之真,用陰陽成物。二是意識。意識為物的本性,以謙柔通於道。在這兩個層面上,又構建了兩重秩序:一是人,意識與自然間的秩序。這種秩序表明人要尊敬、理解、學習自然。二是人與人之間的秩序。這種秩序就是愛。脱離了愛,這種秩序將不復存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源於道,道是世界的本體,是唯一的真,唯一的存在,即道就是世界。沒胡道就沒有世界,世界因道而存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述道之理,而道之理應效法自然,而人、地、天也亦效法道。效法道應循道而行,利用自然之理,為自己所用,從而造福人類,使人類社會"天長地久"。倘若我們不依道而行,抱着"人定勝天"的心態,鬥天、鬥地、鬥自然,最終的苦果還是自食。

"天之道,不爭而善,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天有其規律,不是人所能左右的,但我們可以利用其規律,在實踐中實現自己所要達到的目標或理想,因為"天不負有心人"。但是,功成之後要在適當的時候身退。"樹在招風",我們應順應天意,適時而止,方能自保,安享天下太平。

上善若水。"靜能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人是一種高級動物,動物尚有衝動,更何況是人。那麼,我們該如何抑制自己的衝動呢?這就需要我們修心養性,以致使自己做到"清靜"、"無為"。這樣,我們即使面對世間的變幻莫測,烏雲密佈,也應處之泰然,冷靜、沉着地面對,最終將雲開見日。倘若自己先亂,即會做出衝動之事,其結果會更糟。

《道德經》惜字如金,字字經典,使人在知道自然這理,依道而行。同時,讓人明白世俗中的為人處世之道,以清靜無為,使自身開心、快樂與幸福。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2

《道德經》第六十三章提出了一個與巴菲特的想法一致的觀念:“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聖人不為大,故能成其大。意思是説,傑出的人並不直截了當的去追求大事,難事,而是有意識的不做大事,不做難事。他們做什麼呢?他們做的是比較容易成功的小事。對大事難事的把握和控制,在於從簡單容易的方向下手,實現遠大的目標,不與高難度的問題正面交鋒,主動的避開高難度的問題。從小的地方做大事,而不要直截了當的構建一個大的格局,大場面。這樣因為沒有難度,就沒有太大的失敗可能性,不斷的積累小的成功就能實現成其大的目標。把老子挖出來進入中國股市,會做得好,老子肯定是不懂現在經濟,財務經濟,金融學説,但他有大智慧,從簡單入手,從易處入手,避開難的和大的,從而終成其大。

這個理念也正是巴菲特的核心理念之一,甚至也是巴菲特成功的根源之一,巴菲特:“我從不試圖跨越七英尺高的欄杆,我所尋找的,只是容我輕易跨越的一尺欄杆”。巴菲特的意思是“我不做高難度的事,只做殺雞宰羊的事!問題的難度降低後,錯誤自然不會發生。”

提升成功率的根本辦法是為其易,為其細,為其小,不為其難,不為其大,不為其煩,逐步積累在時間的作用下能夠成其大,成其功。這其實才是根本的成功之道。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3

《道德經》通篇潛藏的一個主題意識是,反對技巧,反對知識、反對亂為,主張靜待事務自身的發展,自然成。道家強調亂用知識、亂用技巧、亂用智力,是很危險的事情。不作為,無知識、無智技在道家眼裏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徵。主張靠事物發展的根本道理,靠事物的自行演化,不勞而獲,是道家的根本思想。

幾千年來,道家的以上思想被視為保守、落後甚至反動。我現在認為這種看法可能是不識貨的體現。道家強調不作為,無知識、無智技的基礎是認為大自然自身會以最合理的方式存在和發展,順着自然本有的發展事態、追隨自然的節奏是最聰明的做法。亂思、亂想、亂研究、亂動顛倒了本末,把人的參與視為自然發展的主要條件,其實事物的發展是事物的自然屬性,沒有人的干預就能自然發展下去,如果人過度干預會破壞事物最合理的自然發展。一個“有知者”在干預自然的過程中,造成的麻煩比產生的利益大得多!人類那點可憐的“智慧”在大自然的固有智慧面前往往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我個人認為道家的思想是非常高深的哲學,對投資有強大的指導意義。

道家強調知道最根本的道理、邏輯和規則後,必須要追求愚、笨、傻、呆,必須少做少為,少思少想,別求知、別發展智力、別發展技巧。嚴格來講,道家這個思想對現代科學技術不是一個正確的理論指導。但是對投資來講,道家的這些觀點是最正確的。投資你想得越多,出錯的概率越大,你操作的越多,賠錢的風險越大,掌握的知識越多,自以為是的可能性越大,你覺得自己聰明,亂為亂動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少掌握點知識,能不做盡量不做,投資成績自動提高。你知道終極的總道理就可以了,你知道真正的本質性邏輯和法則就可以,其他的東西能不知道就不知道,能不清楚就不清楚,太知道太明白是有害的。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4

老子在[道德經]開篇第一章就指出;“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從字面上來理解是;道可以用語言説出來的道,那就不是恆久的道。名可以用語言表述出來的名,那就不是恆久的名。真正的恆道,恆名是無法用言語表達出來的,不可言傳,只可意會。

老子道的主旨,是研究宇宙的起源,尋找萬物的始,和母。恆道,和恆名是眾眇之門,玄之又玄,我們只能用心去體察。老子又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反過來説是;道是來源於大自然,是大自然法則,是各種運動規律的體現。宇宙萬物都來源於道,是道的體現。道周行而不殆,是宇宙萬物之根本。是宇宙萬物之母。

按現在物理學的質,能守恆定律來分析;物質不可能平空產生,也不可能平空消失。它只能以一種物質形態,轉化為另一種物質形態,或由質量轉化為能量,或由能量轉化為質量。物質是處在無限運動,無限變化的序列中。物質就其本質上來説;它既沒有產生的一天,也沒有消失的一天。但物質就其運動週期和演化週期而言;物質又是有生有滅的。任何一個天體或任何一個物體,都有它們產生和形成的一天,也都有它們必然要滅亡和消失的一天。一切天體或物體,各種種類的生物或生物個體,它們都處在生與死的輪迴中,處在週期性的運動中,並都有一定的週期率。物質在無限循環運動中永存,物質基本微粒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即便宇宙,星系等一切天體都消亡,物質基本微粒不會消失,它們仍然以某種不為我們所知的存在形式而存在。這些微粒在足夠長的時間內,會再次組成宇宙。宇宙在這樣無限輪迴中永生,無始無終。

老子的道很好的揭示了這樣的規律;道既是指物質微粒本身一,又是精神的;是,大自然的法則,萬物運動和發展的普遍規律。宇宙萬物都是從物質的最基本微粒一,從這個一中派生出來的。所以老子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在人生方面,老子也有獨到的見解;[道德經]第二十章中説到;“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颶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世上人或顯得智巧光輝,或顯得嚴厲苛刻。都好象自己很有本領。而象老子這樣懂得道的人,反而顯得愚鈍暗末;純樸誠實,甚至顯得愚陋,笨拙。但這正是遵循道而行的,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在智慧,財富,死亡方面老子也有獨到的見解;認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者富,死而不亡者壽”。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這樣的感覺,每當我們做到了知人,知己,我們就顯得比較就聰明,事情就做得比較好。知道了知足,我們就感到富有和充實。

“死而不亡者壽”,是身雖死,而道乃存;生是從大自然中來,死是迴歸到大自然中去。莊子的妻子死了,莊子鼓盆而歌,送妻升遐。認為,生死如春,夏,秋,冬四時交退,死不是什麼悲痛的事,而是迴歸大自然的好事,所以,莊子鼓盆而歌,為妻子送行。

道家也有句名言;生從何來,死向何往。宇宙是從物質的最基本,無數微粒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經過一個足夠長的時間,它會迴歸到這些物質的最基本微粒中去。連宇宙都有消亡的一天,何況人呢?所以,不要把死亡看得那麼可怕,我們要順其自然,以一顆平常心對待之。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5

《道德經》洋洋灑灑不過五千言,卻深深影響了中國二千多年曆史發展,它洗滌了不少迷惘的心靈,直至今天老子的思想仍滲透在我們生活中。紐約時報更將老子列為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其地位可見一斑。

之前聽人説中層人士學論語,高層人士學老子。其思想的高深令許多成功者與企業的老總所推崇,而且越來越多的老外在研究老中,首當其衝就是老子。我曾上當當網查過,竟然有許多外文版本。作為中國人有打心底的那份自豪感。魯迅説“不讀老子,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有不少人認為老子的思想比較消極被動,柔弱不強勢。我覺得這是一種誤解,老子所説的無為而治是順其自然,無私無我的治理,並非無所作為,無為是為了更好的有為。“有”所以能夠給人便利是因“無”發揮它的作用,無的作用更大。老子認為無就是有,有就是無。但兩者不能劃等號,因為無是萬事萬物的根源,無創生出有。我認為就像周易陰陽哲學中的一而二,二而一。一就是二,二就是一,兩者並不矛盾。功夫之王李小龍習武到最後悟出武術最高境界“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其實也是源於老子的思想。例如,杯子中間的空虛才能產生盛物的作用。若杯子裏已經有物體,則無法再盛物了,我們經常講的空杯心態,就是説不要持“盈”,水太滿就要溢出來,甚至是傾覆之患。

《新三國演義》中有一集講到曹丕與曹衝的故事。曹衝一貫聰明伶俐,深受曹操喜愛。曹丕為爭取世子之位,竟下毒殺害弟弟曹衝。司馬懿看在眼中,他説“真正聰明的人是不表露於外的”。我們尚且不論這段歷史的真實性,故事表明一般常人只追求事物的顯象,求全求盈,因而引起無數的紛爭,人應處柔守柔,謙下退讓。老子説委屈能保全、少取反而多得、貪多弄的迷惑。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正因為你不去跟人爭,別人也不會跟你爭。這正是不爭是爭的道理。所以大智若愚,一個智者應表現愚魯,太聰明就會招人嫉恨。

足球皇帝貝肯鮑爾十分崇拜老子。他帶領德國隊奪得大力神杯後卻突然隱退,許多人不解,而後的記者採訪才表明了心跡,他説“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身退並非隱匿行跡,引身退去,而是斂藏、不露鋒芒、不佔據功勞。一個人成功之後,不能得意忘形,應保持平和,淡然處之才能長久。

老子説“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有完善人格的人像水一樣滋潤萬物而從來不跟大自然相爭,停留在卑下人人都厭惡的'地方。別人不願意去的地方他願意去,別人不願意做的事他願意做。有道德的人為人謙下,謙虛反而能贏得愛戴。處處為別人着想反而能成就自己的理想。“非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就是説明這個道理。我們經常説“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句話最早應出於老子“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之王”。低窪才能得以充盈,你在低處高看別人,別人反而更尊重你。水能方能圓,良好的人際關係應像水一樣,能融入任何容器當中。我認為容納的根源在於理解。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就會避免自己的怨恨跟無謂的爭執。

也許有人會説,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打工一族,老子的大道真的那麼重要嗎?其實不管重要與否,他已經深深影響了我們每個中國人,還有部分老子的外國“粉絲”。人的修養要靠後天培養,沒人天生就很有涵養。無論你想幹大事業還是隻想好好為人做事,都先要修身,而後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以上純屬個人領悟,道家思想在清朝學者紀曉嵐看來是綜羅百代,廣博精微,我只是理解了一些皮毛,人會因為自身人生閲歷的增長而不斷成長,相信終究會深入理解老子想灌輸給人們的思想,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品質。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6

道之所道,德之所德,道德也。無道之道,無德之德,無道德也,萬物之所以有道而自生,皆因有道而有德也。萬物之所以無道而自滅,乃是無道而無德也。萬物自生而長生,乃是有道而有源也。萬物自生而不能長生,乃有道而無源也,道之所源,玄也,玄之所源,眾妙之門也,眾生有道而自生,而不長生;有道無源也,有道有緣且有源者,有道至極,而求得長生也。眾生求道善心者,皆有道之人也。

天下人者,有人有道而有德也,有人有道而無德也,然有人無道而無德也;有人有道而有德,真善美也,有人有道而無德,一般也,人無道而無德然不真不美不善也。天地不仁愛者,以萬物為平等也;聖人不仁愛者,以百姓為眾生也。治大國者,如若烹小鮮也,往來者,皆是君貴而民輕也,而非聖君出世,而君輕民貴也,然則制度如此,而無可奈何也,然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茫茫寰宇,自盤古者開天闢地也,而眾生有之。萬物者皆有陰陽而來循環往復其道無窮也。

天下之道,眾生皆在道中也,男者愛錢,女者愛美,然則男者不愛錢,女者自愛也,然則天下大同,眾生皆歸於其道也。然則女者愛美之心自古有之矣。然則眾生只知愛美,而不知善者乃美也,道德之經,其道無窮,善者看之,乃更善也,智者看之,更智也,眾生看之而眾生皆悟起道也,吾觀道德之經,其道無窮也,而自知,眾生皆在道中也。小童,期盼天下眾生皆有有道而有德也。

道之所以是道,德之所以是德,是道德的意思,沒有道的道,沒有德的德,沒有道德。萬物之所以能自生,是因為有道才能自生,都是因為有道有德萬物才能生存,萬物之所以沒有到自生自滅,是因為萬物沒有道沒有德呀,萬物能夠自己生存而且能夠長生,而是因為有道而且達到道的源頭了。萬物能夠自己生存而不能夠長生,而是因為有道而沒有達到道的源頭啊,道的源頭是玄門,玄門的源頭是眾妙之門,玄門是是維度,維度的源頭,才是萬維之度。眾生有道而且能夠自己生存,卻不能夠長生。是因為有道而沒有達到道的源頭呀,能夠知道道的人而且是有緣人並且還知道道的源頭所在,有道極致的發展,才能夠知道長生,眾生有求道之心和有善心的人,都是與道有緣之人。

天下的人,有的人有道德而且有德行,有的人有道德而且無德行,然而有的人卻是沒有道德,沒有德行;有道德而且有德行的人是真善美呀,有的人有道德而且無德行,只是一般人呀,有的人有道德而且無德行,那他就不真不美不善呀,天地不情感用事,對萬物一貫平等,聖人不情感用事,對百姓一貫平等。治理國家,就像烹小鮮一樣,古往今來的人們,都只是知道君王貴重而看輕百姓,只有聖明的君王出現了,才知道,君主輕而百姓貴重了,可是,這是因為制度就是這樣,沒有別的辦法呀,然而人類取法於大地,大地取法於天德,而天德取法於道統,道統取法於自身。茫茫宇宙之中,先是盤古開天闢地,然後才有的眾生。眾生都是有陰陽的,但是循環往復,都是因為道沒有盡頭呀。

天下的道理,天下的眾生都在道的世界中,男人喜歡錢,女人愛美,但是男人不喜歡錢,女人自愛的話,那就是世界大同了,眾生都回歸道的運行中了。然而女人愛美之心,自古以來就有了。但是眾生只知道愛美,卻不知道善良的人是真正的美麗呀,道德經,其中的道理沒有盡頭,善良的人看到它會更加善良,有智慧的人看到它,會更加有智慧,眾生看到它,那麼眾生都可以悟道了,我看道德之經,知道其中的道理沒有盡頭,而且自己知道,眾生都在道的世界中,小童,盼望天下的人們和眾生都有道德和德行呀。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7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老子的第八章堪稱是老子文字被引用率最高的篇章,然而翻了幾種註釋,感覺所作的解釋都似有偏頗。

老子思想不可否認是出自周易,或者説老子文其實是對周易部分思想的進一步解釋。孔子作十翼,為周易經文作傳,老子文其實也有這個意味,只是因為並非全篇作注,所以另成一書,但其思想是對周易唯物部分的繼承。所以從周易的角度來看待老子的文字,實有此必要。

解釋老子第八章前,我們需要先思考兩個概念:“善”與“爭”。老子所講的善與道德無關,是指趨向於好的方向意思,或者我們也可以直接理解為“好”,僅僅即指事物發展的狀態。爭在很大程度上是違逆的意思,不爭,即不與自然之道相違逆。

老子説“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老子此處並非在講水,而是以水作為象徵來講解自然規律的上善之道。水性避上而趨下,總是從高處向低處流,這是水的本性。水滋潤萬物生長,而不與萬物爭其功用以自長,這也是水的本性。“處眾人之所惡”,此處是指水之性。水避上而趨下之性,人所惡之。所以老子此處其實已經指出人性與水性之不同,而並非讓人去學習水之性情。水之性因與人之性所不同,所以為人所惡,然而這是水的存世之道,我們看水性之不好,而在水,卻是其功用,其性質,所以老子講,我們眼裏的不好,於水來説,卻合乎了自然規律的上善之道。生活中我們常覺得別人的處世行為大有問題,其實在對方來看,因受其個體性情,環境等多方面的影響,其行為是出自本能的自然行為。也許以對方看來,我們自己的行為也大有問題,而我們的行為,也是受着個體性情,教育環境影響的自然之道。在自己看來,自己的行為都是合乎情理的。老子此處講水,是希望通過水的象徵來引發人們對人之性情的沉思,水的上善之道是這樣的,那麼人的上善之道又是什麼呢?讀至此處,我們必須有一個區分,就是老子通過水來引發人們對自身處世的思考,而非讓人去學習“水”避上趨下,處眾人之所惡的性質。如果我們以為此處老子在教人學習水的存世之道,那麼就完全違逆了老子的教誨。

老子在講過水的上善之道後,在下文是給出了人的上善之道的。“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這幾條就是人順從自然規律的上善之道。居善地的居字,不只是住處,這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於世間停留處,皆可理解為居。我們説最好的居處在哪裏呢?老子説是“地”,這裏的地是大地嗎?我看不只如此。天地相對應,天為虛,地為實,老子回答的地,也同水一樣,是作為一個象徵提出的。地是什麼,這個可能就需要我們去周易當中尋找了,因為老子思想出於周易。所以我認為老子地的解釋有兩個,一是有形的地,我們需要從有形的地去理解其象徵形而上的意義。二是周易所解的“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老子講的善居之處,最好的居住狀態,答案便是地或者説有地德之處。

心善淵,內心的最佳狀態是什麼樣的呢?老子同樣以象徵的方式回答了一個“淵”字,這個淵字很好解釋,因為老子在第四章中就討論過。“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完滿的心態,應該像深淵,像杯子一樣的形狀,虛空而不是滿溢。清空內心不需要的東西,去接納萬物之美,而不是讓世間的煩雜在內心裏擁擠。

“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這幾句相對比較好理解,因為老子沒有再用象徵的手法。與什麼樣的事物接近最好呢?仁或仁者(關於仁也不僅限於倫理道德,對仁的解釋,可參讀我的舊文《漫談五常》)。什麼樣的語言表達是最好的呢?以信守為最好。什麼樣的政治管理是最好的呢?老子回答治,治的解釋比較寬泛,但總體上是無論人民還是君主,都應當井然有序,合乎事物的發展。什麼樣的做事方式是最好的呢?以能為善,能者必然處事圓滿。最好的變動是什麼呢?老子説時,事物的改變,要以合乎時機為最好的選擇。

老子最後説“夫唯不爭。故無尤。”這個爭不是爭論,而是指上面所提到的上善之道,只要我們不違逆,就不會有大的過錯或怨咎。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8

在讀書上學的時候,接觸老子《道德經》的機會並不多,相對而言,孔子的《論語》我們會更加熟悉,可能是因為沒讀過,我比較好奇,所以選擇了它來寫我的第一篇讀書心得,而沒選《論語》。當我看到這本書第一章時,就覺得挺熟悉的,裏面的句子常被作為電視劇的台詞,為人所知。看《道德經》有的地方會覺得難懂,裏面的句子很玄奧,就像在講一些深奧的大道理一樣。所以在讀的時候,我有藉助一些詞語句子的註釋,來幫我理解裏面的內容。我曾聽有人説道德經一經翻譯就不再是原本的道德經了,確實,這樣藏着老子這位偉大先賢智慧結晶的作品,裏面的內容不是用來翻譯,而是用來感悟的,你只有用心去讀了,你才會聽到老子想説的那些,而不是僅僅從字面上去獲得,這樣的獲微乎其微。但是如果翻譯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讀懂老子,讀懂《道德經》,這又何嘗不可?

那句在電視劇裏反覆出現的“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是出自《道德經》的第一章,我不知道別人在看電視劇時明不明白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我看時只覺得好玄奧的句子,完全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其實這一章講的是老子他自己的哲學理念,認為“道”生萬物,為萬物本源。其實翻翻這本《道德經》,你會發現“道”的出現很頻繁,“道”是作為老子哲學理論的核心思想,代表着他對宇宙人生獨特的深刻感悟和體察,對自然界,世間萬事萬物的觀察和思考。“道”不可言説,也不易輕易領會,它的過程是一個從“無”到“有”的漫長曆程。

我們高中的學校有一塊石頭,倚在一棵很高大的樹下,那塊石上刻了“上善若水”四個字,是深綠色的字,與那棵大樹倒是映襯得挺好看。“上善若水”這四個字也是出自《道德經》第八章,可能有人也在電視劇裏看到過,它講的是最善的人就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因此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也是如此。水是柔弱的,可它又是最有力量的,甚至能把石滴穿。人的品性當如水一般,已不爭爭,以無私私。這四個字雖然簡單,卻決不易做,只有真正善良的人,才能真正做到。

《道德經》裏講的道理還有很多,雖然也有些在現在已經失去了意義,但裏面還有很多在今天仍有着重要積極的意義,仍值得我們去珍藏和學習。《道德經》教給我們的很多,如果真正用心地去讀去體會,你會收穫很多。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9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乎其易也,為大乎其細也。天下之難作於易,天下之大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於無難。

以無為的態度去有所作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處理事物,以恬淡無味當作有味。以小為大,以少為多。對於怨恨要以恩德來回報。對難的事有所圖謀就要從它簡單的地方開始,要做大事就要從細節上一點點去做。天下的難事都是從容易的事做起,天下的大事都是從點點滴滴小事做起。所以聖人不説要做大事,但是從點滴小事做起最後做成了大事。輕易的承諾就一定會失信。把事情看得太容易結果做事中必定會有很多困難出現。所以有道的領導者做事都嚴謹認真的當作大事來做,做起事來就最終沒有困難。

“為無為”就是以“無為”的心態去做事。就是沒有特別強烈的企圖心,不是為了我獲得什麼什麼去做事,我放輕鬆,輕裝前進,放下企圖心去做事,反而會做得更好。“事無事”,也是一樣的道理,就是以“無事”的心態去做事,這樣做事情結果反而做得更好,境界更高。“無味”,可以解釋成樸素和本真的心態,你以這種樸素和本真的心態去體會人生的話,那麼您的人生一定會體味出更多的精彩來。所以,消除企圖心,輕裝前行,凡事盡力而已,這樣收益反而越來越多,境界也會越來越高。

老子講的意思是,把小事當作大事去做,把細節當作重要的事去做,把少的東西當作多的東西去做。也就是説,你看着那東西少,你覺得任務很小,但是你把它當作一個重要的、一個特別多的事去認真去做,這是做事的具體方法。這其實是我們生活中最大的真理,也就是説,每一個有所成就的人,他莫不是把這小事做好了,不斷提升積累,然後最終成為高手。所謂細節決定成敗,就是這個道理。

孔子説“以直抱怨,以德報德”,而老子説“以德報怨”。後世就為這個問題開始爭論了,爭論到底老子高明還是孔子高明。其實這是沒有搞清楚兩者講話對象到底是誰。老子《道德經》寫的是管理的內容,是給管理者,最高管理者寫的,所以,在當年老子這些東西都是治國的內容。我們設身處地地想一下,如果你是是公司的最高領導,下面的員工由於種種原因有怨言,那麼作為公司的管理者應該怎麼辦?難道馬上以怨報怨,與員工鬥爭,甚至開除員工嗎?而是反思自己的管理問題,主動感化員工,解決問題,繼續給予恩惠,讓員工成為一個善人,這就叫“抱怨以德”。孔子講話對象基本都是老百姓,普遍人。對於普通人不能用領導者的標準要求他,而是要求堅持“以直抱怨”的道德底線。“直”就是公平、正直,譬如起爭執了,要裁決,上法院,這是“以直抱怨”。老百姓之間能保持一個“直”,一個公平這就非常好了。

另外一個角度,強者對於弱者“以德報怨”,顯示出強者的氣度、格局。譬如,廉頗與藺相如的故事,藺相如是相國,大權在握,但面對廉頗的挑釁主動避讓,這是以德報怨。廉頗知道真相後也被感動,負荊請罪,這是歷史上有名的將相和。平等的雙方只要“以直報怨”就行,社會顯得公平。而弱者對於強者説“以德報怨”,那是自欺欺人的懦弱行為。

與“以德報怨”相對應的是“以怨報德”。你一直做好事,可反被別人埋怨,被別人恨,實際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譬如,一個家庭裏兄弟姐妹幾個人,最小的是兒子,前面都是姐姐,這家裏面就讓姐姐無休無止的去為弟弟付出。姐姐家裏邊省吃儉用,把在外面打工賺的錢,全都往家裏匯,弟弟基本上不幹活,但是家裏面父母認為這是應該的。就算這樣無休止的付出,一遇到事,還責怪姐姐,這就叫"以怨報德"。你所付出的一切都是應該的,你只要少付出一點,你就是對不起我了,你就傷害我了,我就跟你沒完。

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堅持的原則就是,第一,我們該做好事,還要做。千萬不要因為別人沒有回報,甚至回報不好我不做了。第二,要反思做好事的方法了。為什麼我們發出善的信息,回饋的卻是惡的東西?説明幫助的方式有問題,要調整方式,冷靜一下、反思一下,換一種方式。“大善是小惡”,“升米恩,鬥米仇”,等等都是相同的道理,做好事善事也要得法。做好事不當,也可能害人害己。

“圖”是圖謀,要去做的事。中醫講治未病,這是《黃帝內經》裏的思想,意思就是別等到有病了再治病,有病了再治病相當於要去打仗了您現拿錘子砸兵器;渴了您現挖井,這個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所以,一定要打提前量,我們要學會禦敵於戰壕之外。真的到大病爆發出來了,這時候醫學往往力不從心。

細節決定一切,好的壞的都是取決於細節。

簡單的道理往往被忽視,細節上的高標準嚴要求是成大事的關鍵。老子告訴大家要做好工作,從細節上開做,從細節開始、點滴做起,這是修行的方法。有人認為,“無為”是老子希望大傢什麼都不做,清空自己,放下一切,什麼都不做就是“無為”。這是胡解,把《道德經》解偏了。實際老子説“無為”是對自己的,對於自己的慾望,那種需求;對大家要“為”,老子講“為大乎其細也”,明顯是要“為大”的,希望做出大事的。

“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您要做一個很宏大、很了不起的事,先不要想着這麼宏大的事情如何做,而是隻把它當成你的努力方向。而只要朝這個方向努力,一步一步把細節做好,每一件事都精益求精,過一段時間以後,您回頭一看,您原來所期望的目標其實早已完成了。一個人怎麼做才會成功?你只要按以下三點去努力,肯定會成功。第一,你的事業是對眾生有益的,而不是有害的壞事,這是方向。第二,你對它有興趣,做這事感覺到快樂了,然後認認真真去做。第三,你能夠堅持下去,願意堅持十年。如果你能夠做到以上三點,你肯定能夠有所成就。

凡是容易輕諾的人,他看輕這種承諾,他覺得承諾可以隨便給,很簡單,不注意這個細節,更容易“寡信”。如果許下了諾言,那麼不管再小的一件事,都一定要做到。把每件事都要當作難事來做,不要輕視任何一件事,不要貪多,這樣做事才會沒有困難。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10

絕學無憂。唯與訶,其相去幾何?美與惡,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望呵,其未央哉!眾人熙熙,若饗於大牢,而春登台。我獨泊焉未兆。若嬰兒未咳,累呵,如無所歸。眾人皆有餘,我獨遺。我愚人之心也,惷惷呵。鬻人昭昭,我獨若昏呵。鬻人察察,我獨悶悶呵。沕呵,其若海。望呵,其若無所止。眾人皆有以,我獨頑以鄙。我欲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絕學就是不要一切學問,什麼知識都不執着,人生只憑自然。佛教中相對應的一詞叫“無學”。修道成功,到達最高境界,任何名相、任何疑難都解決了、看透了,“絕學無憂”,無憂無慮,沒有什麼牽掛。知識分子喜歡鑽牛角尖,丟開書本,總是很難。“讀歷史而落淚,替古人擔憂”,會生氣,會落淚,這是讀書人的毛病。

唯,答應,也可以理解為恭維,唯唯諾諾。訶,呵斥。批評你的人,往往是幫助你的人;而當面誇你的人,可能是背後害你的人。

不要過分執着於名相,美好與醜陋往往都是在一定條件下相比較存在的,條件一變,美與醜就發生變化。老子告訴我們要用端正公平的視角看問題,社會潮流的背後往往都帶着虛幻的東西。領導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自己的名聲、形象上,管理的境界就降下來了。作為領導者心裏一定要十分清醒,不去追求那些浮華的東西。

這裏講的是第三層的管理境界,即“其次,畏之”。管理者讓別人害怕他,以恐嚇、高壓的手段管理員工時,其實他自己也是害怕員工的,這是他心虛的表現,其實他的內心也是恐懼的。如元朝的蒙古統治者就採用高壓的統治,讓老百姓害怕,其實他們自己心裏更害怕。但這種高壓政策很快造成了農民起義,元朝統治者只能北逃。一個公司太多的考核、檢查,就是管理者不自信的表現,這樣的公司往往做不長。

望,意指邊際、遼遠。太牢,古代同時使用豬牛羊三種祭品的祭祀,是等級很高的。饗,享用供品。春登台,春天的祭祀活動。兆,徵兆。一個高明的領導者,他們的心寬廣沒有邊際,根本不在意外在名相。而一個平常人,特別在乎各種名譽、形象、外表等虛幻的東西,把自己搞得像神一樣享用供奉。

咳(hai),嬰兒笑。累,飄忽不定。嬰兒還不會笑的時候,是最純真的狀態。回到嬰兒的狀態,就是修行,放空頭腦,沒有喜怒憂思悲恐驚,相當於睡眠。保持孩童狀態的老人更容易長壽。

遺,讀wei,也作饋,給予的意思。一般人都是為了自己的財產有餘而不斷地多撈取,有些官就是如此,貪得無厭。而聖人強調的是給予。

鬻,本讀yu,這裏讀shu。昭,明亮。昏,昏暗。察察,特別精明,審查別人的缺點,挑剔別人的毛病。悶悶,不在意。沒有悟道的人把光亮集中到自己身上,讓自己高大光彩,顯示自己。不好的領導者,對自己彰顯功勞,把功勞據為已有,對別人叫是挑毛病。互相挑毛病,這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個階段,孩子在幼兒園時就是喜歡挑其他小朋友的毛病。作為普通人,有這個毛病倒還可以理解;但作為領導,則非常不合適,你已經是領導了,部下有出息,光鮮亮麗的時候你應該高興。與部下爭名爭利,得到的結果是讓部下失望、不合作、消極對待。

沕,深遠。望,遼遠的邊際。頑,沒有被劈開的木頭。鄙,人們居住的單位,鄉村的意思,後引申了質樸。華為的任正非經常被人稱道,他被拍到在機場打出租車,和同事一道乘機場擺渡車,和員工一起在公司的食堂排除買飯,等等。這位超大型企業的老闆不搞特殊待遇,把自己放在普通人的位置,特別受到公司內外的人尊重。

食,吃,這裏是用的意思。母,女性,在道德經中反覆出現,用以比喻天地的本源,也就是道。大道,就是為眾生做事。

這一章裏,鬻人、眾人,都是指沒有悟道的人。而我,則指悟道的人,並非指老子自己。很多人把“我”誤解為指老子自己,認為是他標榜自己,這是很大的誤會。

標籤: 道德經 感悟 人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zheli/4v2dy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