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哲理 >

幽默哲理文章

幽默哲理文章

生活不能夠缺少幽默,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幽默哲理文章,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幽默哲理文章1

有位太太請了個油漆匠到家裏粉刷牆壁。

油漆匠一走進門,看到她的丈夫雙目失明,頓時流露出憐憫的眼光。可是男主人一向開朗樂觀,所以油漆匠在那裏工作了幾天,他們談得很投機;油漆匠也從未提起男主人的缺憾。

工作完畢,油漆匠取出帳單,那位太太發現比談妥的價錢打了一個很大的折扣。

她問油漆匠:“怎麼少算這麼多呢?”

油漆匠回答説:“我跟你先生在一起覺得很快樂,他對人生的態度,使我覺得自己的境況還不算最壞。所以減去的那一部分,算是我對他表示一點謝意,因為他使我不會把工作看的太苦!”

油漆匠對她丈夫的推崇,使她落淚,因為這位慷慨的油漆匠,自己只有一隻手。

態度就像磁鐵,不論我們的思想是正面抑或是負面的,我們都受到它的牽引。而思想就像輪子一般,使我們朝一個特定的方向前進。雖然我們無法改變人生,但我們可以改變人生觀,雖然我們無法改變環境,但我們可以改變心境,我們無法調整環境來完全適應自己的生活,但可以調整態度來適應一切的環境。

畢竟,你的生活並非全數由生命所發生的事所決定;而是由你自己面對生命的態度,與你的心靈看待事情的態度來決定。

幽默哲理文章2

這件事情是發生在普吉島的ClubMed渡假村,那時我在那裏擔任英文的翻譯公關。

有一天,我在大廳裏,突然看見一位滿臉歉意的日本工作人員,安慰着一位大約四歲的西方小孩,飽受驚嚇的小孩已經哭得精疲力盡了。

問明原因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這位日本工作人員,因為那天小孩較多,而一時疏忽,在兒童的網球課結束後,少算了一位,而將這位澳洲小孩留在網球場。

等到她發現人數不對時,才趕快跑到網球場,將這位小孩帶回來,而小孩因為一個人在偏遠的網球場,而飽受驚嚇,哭得稀里嘩啦的。

現在澳洲媽媽出現了,看着自己的小孩哭得慘兮兮的。

如果你是這位媽媽,你會怎麼做?痛罵那位工作人員一頓?還是很生氣的將小孩帶離開,再也不參加“兒童俱樂部”了?還是直接向主管抗議?

都不是!我親眼看見這位媽媽,蹲下來安慰四歲的小孩,並且很理性的告訴他:“已經沒事了,那位日本姊姊因為找不到他而非常的緊張難過,她不是故意的,現在你必須親親那位日本姊姊的臉頰,安慰她一下!”

當下我只見那位四歲的小孩,墊起腳跟,親親蹲在他身旁的日本工作人員的臉頰,並且輕輕的告訴她:“不要害怕,已經沒事了!”

當你感到難過害怕的同時,也別忘了別人心裏的感受;當你對朋友施予幫助,也別忘了不要傷到其他人。

幽默哲理文章3

幾年前在某個大學的畢業典禮中,可口可樂的總裁Brian·Dyson説了一段有關工作與生活中其他事物間的關係的'話。

想像生活是一個比賽,你必須同時丟接五個球,這五個球分別是工作、家庭、健康、朋友以及精神生活,而你不可讓任何一個球落地。

你很快就會發現工作是一個橡皮球,如果它掉下來,它會再彈回去,而其他四個球:家庭、健康、朋友以及精神生活是玻璃制的,如果你讓這四個球其中任何一個落下來,它們會磨損、受損甚至粉碎,而一旦落下,它們將不再和以前一樣。

你必須知道並在生活中設法求得平衡,但要怎麼做呢?

不要認為你應該與其他人做比較,這隻會降低了你原有的價值。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為每一個人都很特別的。別人認為重要的事不是你該列為遵循的目標。只有你才知道什麼最適合你。

不要將貼近你的心的人、事、物視為理所當然的存在。你必須將他們視為你的生命一般好好地抓牢他們。沒有他們,生命將失去意義。

別讓你的生命總在依戀過去種種或是寄望未來中逝去,如果你活在每個當下,你就活出了生命中的每一天。

當你還能給予的時候別輕言放棄。只要你不放棄,就有無限延伸的可能。

別害怕承認你並非完美。正因如此,我們才得以藉由這脆弱的細絲緊密地串綁在一起。

別害怕遇到危險。正因如此,我們才得以藉由這些機會學習勇敢。

不要説真愛難尋而將愛排除於你生活之外。最迅速找到愛的方法就是散佈你的愛;最快速失去愛的方法就是緊緊地將守着你的愛不放;維持愛最好方式就是給它自由。

不要匆忙的過着你的一生,那匆忙會讓你忘了曾經到過哪裏,也讓你忘了你要去哪裏。

不要忘記,心靈的詳和是來自於感恩。

不要懼怕學習,知識是沒有重量的,你永遠可以輕易的帶着它與你同行。

不要漫不經心地蹉跎光陰或口無遮攔。時間與言詞兩者都是,一放便再也收不回來。

幽默哲理文章4

父子二人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

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説:“坐這種車的人,肚子裏一定沒有學問!”

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説這種話的人,口袋裏一定沒有錢!”

你對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內心真正的態度?

幽默哲理文章5

晚飯後,母親和女兒一塊兒洗碗盤,父親和兒子在客廳看電視。

突然,廚房裏傳來打破盤子的響聲。

兒子望着他父親,説道:“一定是媽媽打破的。”

“你怎麼知道?”

“她沒有罵人。”

我們習慣以不同的標準來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責人以嚴,待己以寬。

幽默哲理文章6

有兩個台灣觀光團到伊豆半島旅遊,路況很壞,到處都是坑洞。

一位導遊連聲説路面簡直像麻子一樣。

而另一個導遊卻詩意盎然地對遊客説:“我們現在走的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窩大道。”

雖是同樣的情況,然而不同的意念,就會產生不同的態度。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決定權在你。

幽默哲理文章7

同樣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將來的志願同是當小丑。

中國老師斥之為:“胸無大志,孺子不可教也!”

外國老師則會説:“願你把歡笑帶給全世界!”

身為長輩的我們,不但要求多於鼓勵,更以狹窄界定了成功的定義。

幽默哲理文章8

妻子正在廚房炒菜。

丈夫在她旁邊一直嘮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趕快把魚翻過來、油放太多了!”

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樣炒菜。”

丈夫平靜地答道:“我只是要讓你知道,我在開車時,你在旁邊喋喋不休,我的感覺如何……”

學會體諒他人並不困難,只要你願意認真地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看問題。

幽默哲理文章9

一隻小豬、一隻綿羊和一頭乳牛,被關在同一個畜欄裏。有一次,牧人捉住小豬,它大聲號叫,猛烈地抗拒。綿羊和乳牛討厭它的號叫,便説:“他常常捉我們,我們並不大呼小叫。”

小豬聽了回答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呢!”

幽默哲理文章10

男人買了菜回家讓老婆煮,然後自己跑去看電影,老婆也想一起去。男人説:“兩個人看浪費錢,你把菜煮好,等我看完回來,邊吃邊和你分享故事情節。”

待男人看完回來時,沒見到菜,就問老婆:“菜呢?”老婆淡定地找了把椅子坐了下來説:“煮完我全吃了,來,坐下來我給你講講魚的味道。

標籤: 文章 哲理 幽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zheli/2m8xq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