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回憶當年編蓑衣雜文隨筆

回憶當年編蓑衣雜文隨筆

在30年前,蓑衣還是利川團堡勞動者們在田間勞動的必備之物。它用從棕樹上剝下的棕皮製成,(也有用稻草做的,棕皮不容易腐爛)用精緻的工藝編織成厚厚的像衣服一樣,穿在身上與頭上的斗笠配合使用,來做遮雨的雨具。這種雨具穿在身上,勞動時十分方便。但是在從上世紀1970年代開始,蓑衣有化纖產品出現,手工編織的蓑衣就漸漸消失了。我為了記載這個遺產,幾次深入調查,把它的起源和工藝技術簡單記載於此。

回憶當年編蓑衣雜文隨筆

蓑衣的起源應該很早,據記載,公元前2300多年前,就已經出現蓑衣。《詩經·小雅》中寫道:“爾牧來蓑思,何蓑何笠”。何,即“荷”,意思是帶着。唐朝詩人張志和在《漁歌子》詞中也寫道:“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大詩人柳宗元在一首著名的五言絕句《江雪》詩中有:“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千古絕唱。到了宋代,詩人蘇軾在《漁父》詩中亦有上佳的詩作:“自庇一身青蒻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所有的古代詩文都對蓑衣抒發情懷。唐朝詩人的呂巖在《牧童》一詩中,還將蓑衣這一普通的日常用品和自己的生活情懷融為一體,詩人藉助蓑衣這一物象,直撲自然山野,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詩人描寫道:“草鋪橫野六七裏,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脱蓑衣卧月明”。月亮本是一個高雅的意象,然而此刻,蓑衣這種極為普通的遮雨工具,竟然有了比“月”齊飛的境遇,完全出乎常人的想象。從唐宋文人的詩詞上可看出,蓑衣到了一千多年前,已經是尋常百姓家裏必備的避雨工具了。如此自然環保的綠色蓑衣,還從中國傳向朝鮮、日本、東南亞等各國,成為東方文明的一件標誌性的日常用品。

蓑衣的編織的工序大致有:採集棕皮、撕開棕皮、濕水、搓繩、陰乾、揉搓、穿繩、封領、結釦、晾曬等十餘道工序。具體説來,就是從棕樹上剝下棕皮,撕開成細條,在噴上適當的水,把棕皮搓成適合編蓑衣的繩子,然後進行編織成蓑衣,晾乾後就可以用了。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團堡鎮會編制蓑衣的人大約有20多個,其中數長嶽團山壩村的有潘全海,店子坪村的王三吉,沙地溝村的周義寬等人最著名。這些老人告訴我們編制蓑衣,主要注意好這幾個部位,我一一記載如下:第一步:縫製領口,領口部位要排列15,6張棕葉,鎖縫製成的領口,有一隻普通飯碗大就可以了,領口做好後要拍打,讓蓑衣領子鬆軟,穿起來舒服。第二步:是定位,蓑衣定位先穿針後引線,蓑面和蓑底要靠細線一針一線縫合連綴而成,這道工序當地人叫“刺棕蓑”。第三步:制蓑模,要挑選棕面較寬長的棕片來制模。整件蓑衣好像一隻大蝴蝶,兩翼略上翹,中間用蓑骨做成圓領口。披在身上,再大的雨,也不會讓人淋濕。蓑衣分上裙和下裙兩部分,上裙寬3尺、長2尺,下裙形狀像“橫軸”,寬3尺多、長1.8尺。“橫軸”兩邊連着兩塊片裙,作為胸襟,從胸前垂下,把下腿肚圍起來。第四步:“縫線”,製作蓑衣主要靠拼接,將用棕鎖肩部、胸部,裙部拼接起來,要縫製蓑衣,一般要縫製80——90針,蓑衣有表面和裏面,兩面都要縫線。裏面間距較大,粗疏線間距1寸左右,蓑表面縫線卻是密密麻麻,沒有間距。經過這樣幾道工序後,一件蓑衣就基本完工了。

我十歲的時候,看到過一個姓周的`師傅編蓑衣,他將一捆已經浸泡好、晾曬乾的棕皮放在地上,用手將將寬約50公分,長約90公分的棕樹皮,撕成寬約2公分,搓成長約2米條子,再挽成堅固的繩釦後,系在一棵大樹上。繩釦的另一端系在繫於腰間,每根都是正進反出,編成鈕釦,整齊排列,在麻花繩上編出好看的式樣,大約2個多小時,一件蓑衣就編好了。我從老人手裏接過蓑衣穿在身上,重量不到五斤,但很厚實,禦寒擋雨,真是一件上乘的物品。在今天流光溢彩的城市大街上,如果有誰穿着這麼一件能遮雨擋風的蓑衣,絕對是一個很新潮的裝扮。那回頭率一定是超過那些所謂美女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yvevk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