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青年之死(隨筆)

青年之死(隨筆)

一開始我打算寫個題目就叫《我的人生感悟》,多狐假虎威的呢?季羨林老先生生前出過一本隨筆集就叫《我的人生感悟》,抬頭一看,那本書正放在我的書架上,首先看到的就是這六個字。正要下筆一轉念心想還是算了。其一是有褻瀆大師之嫌,舉中國無出其右者的季羨林老先生駕鶴西去之後,“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這杆大旗一直沒有人扛得起來,我若鸚鵡學舌依樣畫葫蘆不自量力勉為其難盜用季老先生的書名,不被壓趴下了才怪。其二是成天整月地有那麼多的人感悟人生,我也感悟人生,那就未免俗套。

青年之死(隨筆)

我年輕的時候有雄心壯志,夢想着改變社會揚名立萬。儘管我現在依然年輕,卻沒有了西楚霸王那種取彼代之的氣勢。因為我學聰明啦,哪裏像項羽那個愣頭青呢?過了那麼長久的時間,看了那麼多的深刻教訓,頃刻間如沐佛光,醍醐灌頂,恍然大悟。那都是一些白雲蒼狗的事情,看起來顏色鮮亮像個美女是那麼地惹人眼饞,但是她並不屬於自己也是事實。我倒是想抱得美人歸,可惜美人終有自己的歸宿,歸宿在哪我雖然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一定不是我這兒。我經常在夢裏細細品味,那些兒時的夢想——竟然是那麼宏偉正大光輝形象,比如小時候想成為科學家宇航員法官大人醫學家人民教師專家學者等等,小時候你也這麼想過。那時候我們以自己微薄的智力拼命幻想,假設自己有多麼地神通廣大英明神武,偌大的地球某個角落一定有苦難的人正在等待我們去拯救,一定存在某個偉大的驚喜等着我們去發現,一定有某一件事恰如其分地發生然後我們像一個英雄一樣被推到眾目睽睽之下,伸張正義打抱不平,然後滿足我們那點小小的虛榮。搞不好有很多小傻瓜還以為自己是專打小怪獸的奧特曼呢?

長大了,見多識廣,經歷頗豐,這種慾望也就漸漸萎縮,在現實面前自慚形穢變成一個笑話。現在我就不這麼幼稚無知了。

所以最後我發現並沒有改變社會而是被社會所改變,也沒有揚名立萬説穿了那是想當然,想入非非,白日夢那種。挺失望也挺悲哀的,像一個晚景淒涼的老人回憶昔年的風風光光。就算是夢想一再被縮水,它也失去了被實現的權利。活着,挺困難的一件事兒,我們已經不去幻想了,自以為是正義的化身,自以為是光明的守護神。

因此常常因為這種失落而變得義憤填膺憤世嫉俗,像個墮落的“憤青”一樣。“憤青”是什麼呢?它不是憤怒的青年,而是失望的青年,不知進取的青年。因此提到“憤青”,我們都應該捏了鼻子走得遠遠的,這個詞簡直就是對青年的栽贓和陷害,是別有用心地醖釀一個陰謀,那就是——謀殺青年。青年死去了,我為死去的'青年合上雙眼。一個人要是被貼上這樣的標籤,必然被視為異端予以剷除。就好比一顆老鼠屎攪壞一鍋湯,不被挑出去就是被類化成湯的一份子。“憤青”變成“糞青”,被搞髒搞臭了,誰要成為“憤青”呢?所以青年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誠惶誠恐小心翼翼。別傻不拉幾地以為這是別人給你扣上的一個多麼高且威風的大帽子,如是淒涼的下場,不可為!不可為!

想要明哲保身活得長久,最好就是像個左右逢源八面玲瓏的無賴了。這並沒有什麼不好也不必有什麼自責。有些時候不是一個人怎麼壞,而是整個的大環境骯髒了,處在那個環境裏的人因此也就臭不可聞。比如所有人的追名逐利,所有人都阿諛奉承,你能免俗嗎?沒有一個好東西,先下一個定義,那麼自己也不是東西,聽起來也就情有可原説得通了。一個人不是東西好比一張白紙上的一個黑點,光明還是大部分,一羣人不是東西,那麼一張黑紙上的一個白點也就看不見了,至少沒有白紙上的黑點那麼顯眼。

可是有些人就那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儘管被忽視,還是不屈不撓地想要改變現實。這就是不識時務了,不是青年俊傑,不是前途光明。什麼事情都有一定的規矩,儘管我們知道這些條條框框有時候真的不近人情極其不合理,但是卻不能夠去反對,去突破,去有所建樹。放下武器繳械投降,投機倒把見風使舵方能留得青山在,這是對頑固不化的人的規勸。

做人呢?難!所以就不要太去較真,認了真,一輩子扯不完的恩怨是非,有些事情,笑一笑就過去了,當然小打小鬧也好,至少還能增添一點生活的趣味。

這個社會還是挺現實,專門用事實和能力説話了,很多事情一歸納總結到最後它都是利益問題,就是名利,提到這誰也別故作清高,熬到最後都是一幫子勢利之徒。也不用藏着掖着不好意思將這個問題搬上桌面上來談,大夥兒都是奔着這一個目標去的。這年頭説是為了藝術為了精神為了文化為了服務人民貢獻社會它就顯得矯情,不管你多大,無論你幹啥,説白了就那兩個字眼。“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算是點透了全人類心裏的那點小虛偽。我現在覺得沒有誰偉大,也沒有什麼值得標榜,説到底還是目標明確,心眼壞的,也許還暗中放冷箭,覺得別人跑在了自己前面更為接近那金光閃閃的東西呢?

大家目標一致,就不用充聖賢裝清高。虛矯的繼續虛矯,冷漠的繼續冷漠,誰也別笑話誰,都是五十步與百步之差。

寫到這裏不免汗流浹背,又看見季老先生那本隨筆集——《我的人生感悟》。翻開第一篇文章就是《希望在你們身上》,寫給我們這些不上進的青年的話。季老先生説:“你們青年人感覺鋭敏,英氣蓬勃,首先應該認識這個道理。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必須從這裏開始。換句話説就是,要認清自己在人類社會進化的漫漫長河中的地位……”

“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換舊人。”好比竹筍換葉,一茬頂一茬,可是我們已經被種種浮世繪搞糊塗啦,認不清自己在漫漫長河中的地位了。這一點恐怕九泉下的老先生要失望了,但是我們也沒有辦法。

標籤: 青年 隨筆 之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vgvz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