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不識深閨明月樓的雜文隨筆

不識深閨明月樓的雜文隨筆

每逢中秋佳節,總會懷念起家鄉的那一輪明月

不識深閨明月樓的雜文隨筆

古城揚州自古以來素有“月亮城”的美譽,家鄉人對夜空中的那輪明月,始終懷着一份執着的情結。揚州歷代文人皆以賞月吟詩詠懷為樂事,家鄉的月,在家鄉人的心中,既是一首首最美妙的詩,更是一場場最浪漫的夢。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這是唐朝詩人徐凝詠揚州的名句,自此,"二分明月'便成了揚州的代稱。作為獨享明月風流的家鄉人,為感念這位詩人,將古運河邊的一條老街命名為徐凝門大街,而到了清代道光年間,一員姓豪門則耗費巨資,依徐凝詩意建成了這座別具一格的“二分明月樓”。

説起這“二分明月樓”,好多家鄉人對其甚為陌生。我雖從小生活在揚州,但也從未聽説過。直到今春返鄉,和馨平同去舊城的廣陵路,探訪六十年前,我父母開設的那間小雜貨鋪的舊址。無意中,竟發現,在距我家老鋪一步之遙的小窄巷口掛着一塊木牌,上書“二分明月樓”,進得巷內,沒走幾步,眼前豁然開朗,這裏竟然就是我從未謀面的“二分明月樓。”

步入園門,迎面有一走廊。廊壁,鑲嵌有六方古樸的磚刻。刻有唐代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張喬的《寄維揚故人》、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徐凝的《憶揚州》等於其上,吟詩賞景,豈不快哉!廊中有亭,橫匾上集金農墨跡"伴月"二字;亭柱掛一聯:"留雲籠竹葉,邀月伴梅花"。廊盡接梯廊循之可登樓,樓懸"迎月"匾額。樓前也有一聯:"朗抱開曉月,高文激頹波"。這伴月亭和迎月樓給整座園子平添了幾分明月的雅韻。

園子的主樓“二分明月樓”坐北面南,上懸清代詩人錢泳書匾。這七間主樓既如屏嶂遮住北邊殘景,又以敞廊、美人靠形成園內登高觀月的最佳之處。

沿“二分明月樓”向東,眼前有黃石假山一座,嶙峋峭拔,山上依山勢築東閣三間,和東部夕照閣相連,每當明月西沉時可依閣送月;西南角的迎月樓,與東閣正好錯開,又能遙遙相望,這樣月上東山時可在樓中迎月,這“一迎一送”的設計構思多麼精妙!東閣西樓的錯置,讓看似狹小的園子有了疏朗、開闊的`感覺,形成了幽雅、寧靜的氛圍。

園中間一組園林小品也頗為精緻,那揉合着月亮元素的扇面亭、伴月廊、月亮橋,其門洞漏窗橋欄或如滿月,或似殘月,或象新月,亭廊橋畔鋪地以碟瓦卵石,形成水面漣漪,其間巧點黃石。尤其是月朗星稀之夜,月光如水,遍地鋪銀,樹影斑駁,秋蟲呢噥,誰能不遐思陶醉?人們由衷讚歎當年愛月如痴的造園者匠心獨具,將歷代詩人的詠月詩意皆融於這小小園中,併發揮到了極致,真可謂“春風閬苑三千客,明月揚州第一樓”。

我想,若於中秋月圓之日,徜徉園中,漫步在多彩多姿的“二分明月樓”前,你將領略不盡那月亮城獨有的如水似銀的月光月色、綽約婆娑的月姿月影、如醉如痴的月情月意。

我倆在這充滿詩意畫意的“二分明月樓”內流連忘返,馨平好奇地問我:這麼幽靜、典雅的私家園林,離你家老鋪又那麼近,怎麼從沒聽你提起過?我也納悶,小時候,我天天睡在老鋪的小閣樓上好幾年,咋不知道這近在咫尺的“二分明月樓”?見園中一羣閒聊下棋的老者,我上前打聽箇中緣由,原來,這園子的正門乃是在園子東面的大武城巷內,清末時的園主是賈氏鹽商。這賈氏鹽商住宅雖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不知何故至今尚未對外開放。故而,幾年前,園林部門才將賈氏住宅的後花園“二分明月樓”面向廣陵路開了個小小的後門,讓她成了周邊市民休閒散步的一個絕佳去處。難怪這麼多年來,如此幽雅的“二分明月樓”,卻成了“藏於深閨人不識”的古城私家園林中的珍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lxmj2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