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課後隨筆之教學反思

課後隨筆之教學反思

為了教好本門課程,我總是認真做好課後隨筆,下面從以下幾方面談幾點體會:

課後隨筆之教學反思

1、記成功之舉

將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並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教育教學隨筆,寫課後反思。例在《我在進步》一課,我開展了“調查自己成長曆程”的主題活動,課前學生採訪父母,收集兒時物品,回憶童年趣事。課上學生帶來了採訪父母的錄音,反映自己一步步長大的經歷,進而充分感悟到長大是一個豐富的過程。這節課的主題活動貼近學生生活,學生非常愛上,樂於參與。於是,在課後隨筆中我這樣寫到:“思品課教師應重視改變課堂傳授知識的習慣,設計一些豐富的實踐活動讓全體學生參與,動中悟理、動中導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再如,在《學會自我保護》這一課中,我嘗試了小品教學法,讓學生自演自無悟,學生興趣高漲,本堂課的成功,使我大受啟發,於是在課後隨筆中我這樣寫到:在老師的指導下,把書本知識,現實問題寓於滑稽的小品中,學生抽時間,擠時間去編、演,在演練中修改,充實內容。這個過程既提高了學生的創作與欣賞能力,也大家帶來了樂趣,真是忙中偷閒,不亦樂乎,也是一種快樂的學習方式,在這種快樂中體現合作精神,教學反思《教育教學隨筆,寫課後反思》。這樣做從眼前看,確實是浪費了一些時間與精力,但從長遠的角度、發展的方向去看,眼前耗費的時間和精力應該説是值得的。但需要家長、社會、一些老師給予理解與支持。我願與大家一起探索品德與社會課的最佳途徑,把課改理念有效地融入到教學中。

2、記"敗筆"之處

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以後再教時應吸取的教訓。例如在教學《孝親敬長》時,我沒有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結合,結果學生對本課感悟不是很深,於是課下我及時記錄了這一點:課上應該主要解決學生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並不需要一味講大道理。這就強調了作為教師應該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這個重要性。我們必須實際走入學生的生活當中,去了解他們的需要。所以我們必須重視課前調查,無論是問卷還是調查採訪都應該在課前有所瞭解,課上才能有的放矢。

 3、記教學機智

課堂教學中,隨着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例在在教學《學習別人的長處》這一課時,我明顯感到本班學生對別人的優點發現不夠,反而專揪同學缺點,所以本課我臨場發揮,由我扮演駱駝,一名學生扮演羊,同學們演老牛,上演了一幕《駱駝和羊》的童話劇,駱駝和羊的爭論使學生深刻領會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再如:在教學《課堂教學的規則》一課時,學生忙於回答問題,課堂紀律反而有些亂,我趁機讓學生們坐好,一分鐘後,讓生説原因,結果同學們找到了自身的不足,課堂紀律一下好轉。於是,課後隨筆中,我這樣寫道:非常情況,非常處理,教師在課上應多些應激機智,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記學生見解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到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他們也是一種讚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作為以後豐富教學的材料養分。

總之,寫課後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貴在執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時記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以記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lr4w7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