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讓孩子愛上閲讀的教育隨筆

讓孩子愛上閲讀的教育隨筆

開學伊始,一個熟人的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細細傾聽,孩子的一句話道出原因:“老師和大家一起一邊看書一邊聊,一直聊啊聊,真無聊!”一打聽,原來,這個孩子在一個以閲讀教育為特色的班級。

讓孩子愛上閲讀的教育隨筆

閲讀,在孩子的成長曆程中是不可缺少的活動:書本,在人生的漫長歲月中是不可或缺的朋友。所以,我們總希望孩子們能在閲讀中漸漸愛上書本。

我發現,孩子在毫無壓力和目標的狀態下,都是喜愛閲讀的,因為書本中有他們未知的新奇世界,有他們未曾經歷的非常體驗。因此,在可自主的前提下,孩子們大都喜愛閲讀。但是,的確有許多家長和教師反映,孩子不喜歡閲讀。對此,我的觀點是:孩子不喜歡閲讀的原因在成人身上,是成人讓孩子不喜歡閲讀。

我清晰地記得,在兒子讀小學時,我帶他去杭州西湖遊玩。出發前,他對旅行滿懷期待。旅途中,看着車窗外的美景,我對他説:“西湖邊桃紅柳綠,美不勝收,你仔細看看,這些植物在栽種上有什麼特點,回家後你要完成一篇作文。”就從那一刻起,兒子對遊玩趣味索然。

不久,我哥哥帶他去釣魚,估計我哥哥一定沒有對他提過類似的要求,所以,提着兩尾小魚回家的他興奮異常。那周,他寫的作文《舅舅帶我去釣魚》第一次被教師當做範文展示了出來。

瞧,沒有明確的要求,孩子全憑自己的感受完全投入其中,其情緒體驗自然更為強烈而深刻。同樣,當孩子翻開圖書,開始期待中的“夢幻之旅”時,教師的一個目的性很強的要求——“看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自然打擊了孩子的閲讀興致;當孩子隨着故事情節展開想象時,教師的一句“看看小老鼠的表情是怎樣的”無疑打斷了孩子的奇思妙想。

這樣的集體閲讀,讓孩子產生了“聊得真無聊”的厭倦,同時也會不知不覺地疏離書本。

當然,極富責任心的教師,總是想讓孩子在看完每本圖書之後,可以收穫文學作品傳遞的精神和思想。但值得琢磨的是,孩子的學習特點決定了他們對“道理”的認知,是通過感受和體驗來獲得的'。在幼兒園裏,幼兒感受和體驗的途徑就是“把玩”,即動一動,玩一玩。

繪本《一根羽毛也不能動》將“要為理想而堅持,也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妥協”的道理,通過鴨子和天鵝兩位朋友比試“誰最棒”的故事,生動地表述出來。在教學設計中,為了避免“聊得真無聊”,我採用了引導孩子共同參與故事中的遊戲的方法,力圖使孩子通過“玩故事”來感受堅持所帶來的成功體驗。

在活動中,當孩子閲讀到“鴨子和天鵝為了贏而一動不動”的時候,教師隨即引導孩子玩“木頭人”的遊戲。故事情節讓孩子們早已躍躍欲試。第一次做遊戲,在故事角色“蜜蜂”“烏鴉”的干擾下,一些孩子紛紛落敗,但最後獲得勝利的,也一定是孩子。

在短暫而簡潔的有關輸贏原因的交流之後,教師在第二次遊戲前引導幼兒思考:“鴨子和天鵝在比賽中,心裏唸叨着什麼?”孩子不約而同地複述着故事裏的語言:“我要贏,我不能動,就連一根羽毛也不能動!”教師便順水推舟:“瞧!它們在比賽時心裏老想着一句話,可以幫助它們一動也不動。一會兒,你心裏也想一句話試試,看看能不能堅持到勝利。”

果然,在第二次遊戲中,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能獲得勝利。在交流環節,面對教師提出“你當時心裏想什麼”的問題時,孩子們紛紛回答:“我想,我要像鴨子一樣不能動……”“我想,媽媽,我一定不能動……”“我想,什麼也別想什麼也別看,就能不受影響……”

此時,我畫龍點晴般地完成了繪本主題思想的傳遞:“是啊,以後做事時,心裏老想着這件事,這件事就容易做成功。”

顯然,讓孩子在遊戲中自然而然地體驗作品的主題,而教師則追隨着孩子將繪本的道理滲透在教學中,一切便顯得自然而妥帖。可見,孩子對道理的認知,不能單憑“聊”,而應充分利用繪本故事營造的情境,讓他們在感同身受中接受得心悦誠服。

我以為,以繪本為素材的集體閲讀活動,教師只要努力將教育必需的內容,採用以玩耍為主的體驗性活動形式來呈現,孩子就能在與同伴的互動中,感受閲讀的快樂,從而愛上書本。

幼兒閲讀教育專家周兢教授曾説:“早期閲讀帶有早期兒童鮮明的學習特徵,那就是在活動中學習、在操作中學習、在遊戲中學習。”

因此,幼兒集體閲讀活動的規律,值得我們去好好求索。

標籤: 閲讀 隨筆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jpnvd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