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經典美文 >

我因不完美而修行美文

我因不完美而修行美文

我不完美,能夠認識到這一點本身就是一種修行。在以前,我能指出別人的諸多不完美,卻很少能看到“我不完美”。痛苦時,總把的根源歸於外界,很少意識到自己對事物本性的根本無知。如井底之蛙,總拿自己現有的“理”去看待、評價一切。

我因不完美而修行美文

兒時就知道《三字經》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我一直堅信自己本性是善良的,但是隨着年齡的不斷增長,我覺得人光有善良是不夠的,有一顆善良的心,不一定不説傷人的話語,不一定不辦傷人的事情,人還要更成熟些、智慧些。

接觸了兩個虔誠的基督徒朋友後,我開始知道“世上沒有一個義人”,我也不是。反思走過的路,我發現我錯了很多,並且每天都在繼續犯着錯。這兩個朋友在我看來也同我一樣不完美,但是相處得久了,發現她們的生命日新月異,令我非常驚奇。於是我帶着強烈的好奇心用了兩年的時間讀完了《聖經》。

《聖經》給我最大的收益是使我變得謙卑、温柔,並經常反思自我,如《聖經》中所言“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即便生活中有不愉快我也能很快走出來。基督徒凡事不求自己的益處,提倡愛人如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榮耀上帝,並將一切榮耀都歸於上帝,救贖是基督教哲學中的崇高表現。我不完美,從中國的哲學思想來説,我需要修行,從基督教的哲學思想來講,我需要自我救贖。

《聖經》讓我透徹地認識到自己的不完美,但是我是一箇中國人,幾千年的民族傳統文化,在我的思想裏有着很深的情緣。儒、釋、道三家都是文言文,使我至今都沒有深入其中,但是我仍希望在中國的哲學思想中修行。感謝馮友蘭老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讓我對中學哲學有了較系統的瞭解,我決定深入補習中國傳統文化知識。抄完老子的《道德經》,我內心有一種震撼。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精髓,不比西方差,老子的辯證思想,用在當今,仍然非常有價值。文化是不分國界的,我們完全可以中西結合,凡適合自己的、凡覺得好的.思想我們都可以轉化成自己的思想。

中國哲學是一家,儒、釋、道三教同根同源。哲學的任務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中國哲學簡史》把人生境界劃分為四個概括的等級: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目前是順着自己的本能和心願做事的,所以處於最低級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我不喜歡,道德境界我不向往,我所追求的是天地境界,也叫哲學境界,但我並不是為了成為聖人,只是想尋求內心的一種寧靜。

成為聖人就是達到人作為人的最高成就,據説聖人用情,但不被情所累。孔子的喪葬觀親人死後實行三年之喪制度,莊子的逍遙思想妻子死的時候方箕踞鼓盆而歌,我尊重他們的思想,唯這兩件事不想取。能成為聖人固然精神超脱,但古往今來,有幾人成聖?還是凡夫俗子多啊,可越是凡人越需要修行,越需要提高精神境界,提升生命質量。

所有的修行看似無為卻有為。基督徒為了蒙上帝喜悦,獲得福報,儒、釋、道為了成佛成聖。我修行的目的就是為了不生氣、少生氣。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許多人氣壞身體,不是被別人,而是被自己。不生氣的祕笈就是愛人,那怕對方怎麼氣你,也要愛他的優點。我們學習太多知識是為了區分好壞、鑑別對錯,但到最後要把知識全部忘掉,只留一個“愛”。宇宙之中所有的人、物都值得愛,一切順緣、逆緣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天生萬物各有不同,要用更高層次的知識看待生活中的悲喜得失,不過於區分好壞對錯,人生難得糊塗,“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一個人若能超越事物的差別,他就能享受絕對的自由和絕對的幸福。允許不同的人、物、事存在,允許別人的冒犯與不敬,也允許自己偶爾犯錯,允許別人對自己不好的評價甚至誤解。人錯我不糾,能糊塗儘量糊塗,我錯我改之,能明白儘量明白。

宗教、哲學,都是叫人向善的,可是人的一生又能做多少大的善事?莫以善小而不為,在家裏善待、寬容親人,不惡語傷害親人,不糾住親人的小錯較勁,我認為就是為善了。努力修身養性做到自己不生氣,努力營造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不讓家人生氣,不攀不比知足常樂,讀書寫作自娛自樂,力所能及助人為樂,對我而言就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jingdianmeiwen/mlg4e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