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經典美文 >

美文欣賞:因水而美

美文欣賞:因水而美

宜昌不是麗江,家家楊柳、户户流水,一派浪漫之都的氛圍;宜昌也不是蘇杭,小橋流水人家,那種詩情畫意天下無雙;宜昌更不是桂林,移步換景,滿城山水皆有文章;宜昌是個長江大河繞城而過,畫出的那道弧線就在江邊的堆積層形成了那座宜昌古城,加上很久以前存在過的浩瀚東湖、多年前還存在的南湖的一湖碧水,還有半個多世紀人工挖出的那條運河,整座城就被無處不在的水好好的滋潤了。

美文欣賞:因水而美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在長江邊上的宜昌人自然就靠着這條大河謀生。他們在上古時代就知道選擇西陵峽畔作為建設家園的有利地形,傍江而居,以江為生,因江設市,就在這川江與荊江交界之處建起了過載碼頭。因為機遇不錯,明清王朝就成了上下游之間的航運樞紐,民國期間生意就做得更大。外國人在中國內地建起的距離海洋最遠的橋頭堡就在這裏,日本人也明白這個戰略要地的重要,而解放後沿江而下的幾十座碼頭更是印證了這座城市在長江航運上的重要性。

少年過去,那些歷史早就被北來的風、南來的雲、西飄的雨、東去的江水所帶走,站在建成不久的至喜長江大橋上,很清晰的可以看見已建成的那條從葛洲壩三江橋到西陵一路鎮江閣,長度1.6公里,由街邊綠化隔離帶、花草樹木和紅色跑道而組成的綠道,更可以看見利用沿江欄杆外原有步道拓寬至3米、鋪上木板、安上護欄而搖身變成一道風景的臨江觀景棧道,説是親水平台也可,三江航道的江水就在腳下流過;説是觀景棧道也可,年輕人可以憑攔遠望,老年人可以沿江徒步觀賞,孩子們騎着電動車行進其間,加上對面西壩的江景和更遠處西邊連綿的大山,就有山有水,就山水相依,就也有了些移步換景的一大樂趣。

很多很多年前,鎮川門外、鎮江閣下的江邊帆檣如林、首尾相接,“江泊萬里船,洲頭立檣竿”就是當年碼頭水運之盛的.真實寫照;若干年之前,這裏是通往江南朱市街和石榴紅的渡口,常常有挑着擔子的菜農、提着皮包的商人、揹着書包的學生、扛着貨物的挑夫將這片沙灘擠得滿滿當當。如今,葛洲壩通航管理處的躉船上的喇叭不厭其煩的提醒那些在江中冬泳的人羣:這裏是主航道,不允許游泳,而那些早已習慣在大江大河鍛鍊身體的冬泳愛好者個個都懶得理睬、我行我素。站在坡下沙灘上那條新修的長長石板路上扭頭望去,高高的護坡上面,那些斑駁的白油漆表明,這裏居然就是宜昌的冬泳基地,不由得一笑。

隨着城市現代化進程的加快,隨着越來越多的高樓大廈的崛起,那些已經在這座城市存在了很多年的大街小巷就越來越多的和這座城市的人們説拜拜。所以還是抽點時間去和那些為數不多、自己熟悉,但也快要走到盡頭的街巷做個告別吧,這其中自然少不了這條百年的郵電巷。一邊厚實圍牆上垂下着無數的藤蔓和綠葉,一邊高高圍牆上挑出一串酒樓的紅燈籠,就有了些難得的美景。向上望,窄窄的小巷就變成一線天了;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裏,可以去看看小巷裏面那幾棵飄動着祈福的紅布條的“神樹”,社區在巷裏佈置的文化景觀牆,尤以嵌入牆內那兩個介紹很久以前這條水巷歷史的立體的水桶,輔以那幾個挑水工的水墨形象,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感,恍然有隔世之感。

走進市府大院,迎面的那兩棵貼有保護名牌的百年銀杏映入眼簾:樹體高大,樹幹通直,姿態優美,春夏翠綠,深秋金黃,給人以峻峭雄奇、華貴雅之感;再加上葉形古雅,壽命綿長,自古以來就被中國文人列為與鬆、柏、槐並肩的四大長壽樹。秋冬交替之際,北風襲來之時,也就是銀杏最美的姿態。郭沫若的描寫最為傳神:“秋天到來,蝴蝶已經死了的時候,你的碧葉要翻成金黃,而且又會飛出滿園蝴蝶。”

市府大院大門處的這兩棵銀杏,每當那些掛有O號車牌的小車從樹邊駛過,就會有秋風隨之而來,於是那片片黃葉就在風中簌簌飄落,在樹下那片修建得很齊整、而且很有層次的灌木叢上增添一層黃金甲,也給地面鋪上了一層美不勝收的金毯。隨風飄落的銀杏葉又宛如一把把精緻的小扇,從星星點點到紛紛揚揚,不僅搖動一樹金片,也留下一地的金黃,就給那個地方增添了油畫的色彩,也就有了些滿城盡帶黃金甲的感慨。

宜昌這座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盛、因水而美、因水而動和因水而名的水電城當然知道城市的這份優雅和文化來自於大自然的慷慨饋贈,於是就用那座新建的運河公園裏的濕地、水杉和空中棧橋,還有三江邊的紅色跑道、沿江親水棧道和一些配套設施來表現宜昌人用心呵護良辰美景的親力所為。飛架南北的至喜長江大橋和中央城區到處林立的高樓大廈代表的是宜昌的日新月異,而那條窄窄的百年郵電巷和市府大院的那兩棵銀杏則是宜昌歷史的縮影,於是到了這個收穫後的深秋,飛舞的銀杏黃葉就成了宜昌美景畫龍點睛之妙處。

標籤: 美文 因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jingdianmeiwen/kwlyo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