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經典美文 >

陳裁縫和他的竹槓美文

陳裁縫和他的竹槓美文

老早的辰光,不會手藝的人,到災荒年頭難免要餓死。學手藝的人多了,最擔心的是沒活幹。不管是做木工的,做石工的,做泥水工的,還是做裁縫的,都是如此。給小户人家去幹活,一般兩三天四五天就做完了,最多也只能做個十天半月。給大户人家去幹活,時間就比較長了,如逢娶媳婦嫁女兒這樣的大事,少説也要做一年半載的,而且給大户人家幹活包吃包住。但大户人家對技術要求苛刻,而且工錢很低,一般要等到年底才付工錢,要想養活家中父母妻兒,非常不易。所以那時做木匠、石匠、泥水匠的,打光棍的很多。但做裁縫的打光棍的卻很少,這其中有個祕密。

陳裁縫和他的竹槓美文

但大户人家要找個好的手藝人也不容易,尤其是要找個技藝精到且信得過的裁縫師傅更難。試想,大户人家妻妾成羣,裁縫師傅日夜住在屋裏,打交道的大都是這些年輕女子,內衣外套、旗袍短裙等等都要給她們量身定做,量胸圍,量腰圍,量臀圍……這些年輕少婦在老爺那裏八天十天輪不上一宵,被裁縫師傅的鹹豬手在敏感處一撩撥,難免心旌搖曳,日子長了便勾搭成奸,有的甚至半夜裏偷偷私奔。

紹興城裏鮑家橋河沿鮑家正準備嫁女兒,女兒的嫁粧要做,大太太到九姨太的禮服要做,少奶奶們的新衣服也要做,還有老爺和少爺們的禮服,誰的衣服都省不了。鮑老爺正為找不到一個手藝高又信得過的裁縫師傅而犯愁。

後來鮑老爺在雲棲橋茶樓裏聽一位棋友説,新河弄裏有個姓陳的老裁縫,手藝非常高,量尺寸不用近身,而且做出來的衣服分毫不差。鮑老爺聽了這話,正中他的.下懷,立即叫棋友去把老裁縫請來。

陳裁縫走進鮑家台門的那天,手裏拎着一隻長方形的盒籃,籃裏都是做裁縫的工具,如大小剪刀、直尺軟尺、彈線袋(用布縫製而成,其功能相當於木匠的墨斗,裏面裝着有芳香氣味的黃色粉末,上下用繩子扎住,一根長線從中間穿過,線頭裏有個拉扣,線從袋裏拉出來就附着了黃色粉末,往布料上輕輕一彈,布料上就彈出一根黃色的直線。袋的尾端還有一個搖把,使用後可以把線重新收入袋內)、熨斗、烙鐵、線板、頂針、引線(鋼針)等。

陳裁縫的身後跟着個十七八歲的徒弟,徒弟肩上肩着一支又粗又長的竹槓。站在樓台上的小妾們看了感到很奇怪,相互竊竊私語,最受寵的那個小妾乾脆去問鮑老爺,鮑老爺以內行人的口吻説:“婦道人家到底見識少,用得着這竹槓的,是裁縫中的大師傅。”

原來,這支竹槓上面從下至上刻着尺寸,還刻着只有陳裁縫自己看得懂的各種符號。給女人量身時,只要這竹槓離那女人三尺遠的地方一豎,身高就知道了,再糾正距離誤差,就可以求出上衣的長度和褲子的長度。 至於胸圍、腰圍、臀圍的尺寸,這竹槓也可以量,只要竹槓的直線對住人體的曲線,用一支紅木短尺一頭靠住竹槓直線,量出人體的凹凸各個點的數據,並從正面、側面、背面三個角度採集數據,然後按公式運算,胸圍、腰圍、臀圍的尺寸就算出來了。

通過這種量體裁衣做出來的衣裳果真很得體,簡直分釐不差。

竹槓用過後,就習慣地斜放在裁衣桌旁邊的牆角里,隨時準備使用。陳裁縫一邊裁剪衣料,一邊神不知鬼不覺地將零頭布塞進竹槓裏(原來竹槓裏面的竹節是打通的)。這樣日復一日,(成匹的布料都堆在那裏,拿點零頭布根本不可能被東家察覺),過了十天半月,那竹槓裏面的零頭布就塞滿了。那麼,怎麼拿出去呢?

陳裁縫有的是辦法。這天下午,師徒倆突然吵起架來,而且越吵越兇,陳裁縫拿起竹槓要打徒弟,徒弟趕緊往外逃,陳裁縫就拿着竹槓追出去,一直追出台門,追到街道上,陳裁縫還是追不上徒弟,就將竹槓朝徒弟擲去,徒弟身子一閃,避開了飛過來的竹槓,並立即把竹槓撿起,繼續朝前逃去。第二天一大早,徒弟肩着清空了零頭布的空竹槓,又來上工了。

紹興人有句俗話,叫做“裁縫師傅勿落布,死也勿得過。”也就是説,從顧主那裏“落”點零頭布是裁縫師傅的職業習慣。那時候窮,遇到沒活幹的時候,就把平時“落”的零頭布拿出來,拼拼接接,給妻子兒女做衣服穿,稍大一點的布料還捨不得自己用,可以賣錢或者換糧食。而即使最小的零頭布也可派用場,做鞋面、打補丁、墊千層底等等。那時候,作為手藝人的裁縫師傅,就是靠這樣來維持生計的。

標籤: 裁縫 美文 竹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jingdianmeiwen/l24gx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