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好文 >

中學美術教學現狀及對策範文10篇

中學美術教學現狀及對策範文10篇

第一篇:初中美術教學研究

中學美術教學現狀及對策範文10篇

摘要:隨着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深入,人們對美術教學的質量越來越重視,因為美術教學擔任着傳承文化的責任,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但就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我國的初中美術教學還存在很大的問題,需要相關教育工作者採取科學合理的措施進行解決。在教育者的不斷研究與實踐之下終於發現,將傳統元素和流行元素有效結合在一起可以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基於此,主要對傳統元素與流行元素相結合的初中美術教學進行深度研究。

關鍵詞:傳統元素;流行元素;初中美術教學

美術藝術中所謂的傳統元素就是指中國傳統美術藝術中的美術元素,其帶着中國的傳統思想、寓意以及信仰等。而流行元素其實就是人們逐漸開始喜歡的美學欣賞元素。

一、把傳統的色彩與現代色彩相結合,立意新的寓意

就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在傳統的美術創作中,人們都是持一種共同的思想和認知,其主要表現就是把自身感情融入美術創作中,主題思想太過於明顯,讓人見到這種美術創作就知道創作含義。這種傳統的美術元素既可以讓美術創作擁有美術價值,也可以讓美術信息更加明確,使人能準確理解創作的意義。而如果把傳統的創作方法與現代的創作思想相結合,其不僅可以給美術賦予一種新的生命,還可以使美術作品不僅有外表之美,還有內涵之意。所以,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傳統創作方法基礎上立意新的寓意,從而引導學生推陳出新。譬如,在教學人美版“用色彩表達情感”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設計一個導入語,如,為什麼在隆重的場合要穿紅衣?有什麼內涵和寓意嗎?先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用了哪些紅色的標誌,再引導學生深入分析紅色所要表達的意義,如,紅色象徵熱情、喜慶、幸福以及革命等等。同時,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思考書中運用了哪種創作手法,並讓學生在原有的元素上創作新的元素,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傳統紋樣與現代漢字相結合,推陳出新

在傳統的美術創作過程中,美術創造者往往將自己的內在思想和道德品質有效融合到美術創作中,待新的美術作品完成,欣賞者就可以通過欣賞美術作品很快知曉創作者所想表達的思想感情和傳達的生活寓意。如今,一些傳統的美術元素可以大大提升美術作品所藴含的意義。因此,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將傳統元素與現代元素有效結合在一起,注意用現代思想創新美術作品,給其賦予另一種寓意及內涵,使其美術作品不僅擁有外在美也有內涵美。尤其是將傳統紋樣與現代漢字有效結合在一起,定能更好地提升教學效率。譬如,在教學手工巧克力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站在另外一個角度上創作美術,教師可以先指引學生在繪畫時設計“禾”“和”等寓意國富民強、社會和諧或者是富有中國夢的文字,這裏的“禾”“和”有傳統元素的體現,也融入了現代元素,讓學生在文字的基礎上,推出新的文字紋樣,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美術教學質量。

三、傳統圖形與現代圖案相融合可豐富內涵

在傳統的美術作品中,創作者總是將自身的信仰與心情融入藝術創作中,其主要目的就是將自身感情用美術作品表現出來,進而傳遞自身對未來美好的憧憬與嚮往,及時地批評世界的醜惡。但由於信仰的形成是一個非常長的過程,在人們信仰的過程中,一些特定的圖形便有了一種特殊的信仰,可以傳達另外一種內涵。所以,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傳統圖形與現代圖案有效融合在一起,給這種圖形賦予一種新的旨意與內涵,促使欣賞者在欣賞的過程中可以很快意識到這種圖形悠久的文化藝術底藴和創作者所想表達一種特殊情懷,使傳統元素與現代元素結合在一起,進而凸顯美術的獨特魅力。

四、從美術課程教學內容出發,實現傳統與流行元素的融合

美術學科的自學性非常強,需要學生自主摸索、自我創作。所以,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將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作為重點,並結合大綱要求,轉變學生傳統的學習方式,使其主動學習,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而將傳統元素與流行元素有效結合在一起,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瞭解美術文化。辯論會、學生個體創作等方法可以將兩者元素有效結合在一起。譬如,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適當地開展辯論會,針對傳統與流行元素相互融合的問題分析與探討,最後由學生得出結論,教師進行鍼對性的補充説明。綜上所述,將傳統元素與流行元素有效結合在一起,即是新課程理念的要求,也是新課程發展的需要。所以,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有效地將傳統元素與流行元素結合在一起,並引導學生跳出條條框框自由發揮、自由創作,以便學生可以更加充分地認識傳統元素的含義、流行元素的精美,使美術作品不僅有外表之美,也有內涵之美,從而提高學生的美術作品藝術價值。

作者:何景萍 單位:吉林省長白山池北區第一初級中學

參考文獻:

方喜軍.傳統與流行結合的初中美術教學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5(12):58.

第二篇:初中美術教學中素描寫生訓練技巧研究

素描寫生是初中生進行繪畫活動的基礎,是學生提升美術造型能力的主要途徑。在初中美術教學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素描寫生教學逐漸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當前,初中美術教師需要嚴格遵照課程教學標準,儘自身最大的努力培養學生的素描寫生觀察能力、審美能力和繪畫能力。文章對初中美術教學中素描寫生訓練技巧進行論述。

一、積極鼓勵學生進行素描寫生觀察,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初中美術素描寫生作為學生的美術基礎教學,其教學價值眾所周知。因此,美術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秉持全局性掌控、滲透式教學的工作原則,深入開展教學活動,科學引導學生進行細緻的觀察並結合系統性的訓練。如,教師在教學繪畫樹的枝幹這一內容時,需要在開課前告知學生樹幹的姿態千奇百怪,並着重強調即使同一棵樹,樹枝的外形也會存在諸多變化。緊接着,教師需要提問學生:“從班級第二個窗户看外面的一棵樹,與從學校入口這一視角看這一棵樹,其形狀會產生變化嗎?”這一帶有啟發性的問題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按照各自的學習視角,對樹進行了繪畫創作。學生創作完成後,教師發現每一位學生觀察的視角都有所區別,學生畫的樹有的枝葉繁茂,有的光禿一片,有的有零星幾片葉子,有的枝幹彎彎曲曲。在素描寫生訓練過程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將生活中的素材合理填充至教學活動中,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前提下,用幾何形式表現有序結構,充分運用歸納法,宏觀地觀察和認識客觀存在。學生在素描寫生過程中要遵循此法,把握物體的點、線、面,幾個物體複雜的組合關係,以及物體與背景之間的關係,對畫面整體進行掌控和取捨。

二、秉持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逐漸提升學生的美術造型能力

素描寫生作為美術作品造型的基礎,本身也是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學生在實際素描寫生訓練的過程中,必須嚴格遵照循序漸進、由表及裏、由複雜到簡單的訓練原則。唯有如此,才可以真正提升造型能力,在素描寫生造型過程中做到胸有成竹。因此,美術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還需要在日常的學習、訓練中,不斷髮現學生的學習問題並及時解決。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要求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將寫生內容與構圖進行有效結合,進而不斷髮展創造性思維,最大限度地減少在素描寫生過程中出現“四不像”的問題。如,美術教師在教學初中美術《靜物有聲》這一課時,需要在開課時展示四幅各不相同的靜物作品,以供學生鑑賞。在鑑賞過程中,學生會逐漸感知藝術作品想要表達的真情實感,教師則需要為學生進行擴展,教授一些靜物賞析的技巧。總而言之,初中生在實際素描寫生造型過程中,需要充分掌握並理解造型對於整個藝術作品的價值與學習此內容的意義。

三、科學藉助中間點法,從根本上保證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初中生在進行素描寫生時,需要運用科學的方法。教師可以尋找中間點的方式,幫助學生把握畫面物體之間的比例。如,教師在教學人物頭像素描寫生時,當學生初步完成頭像的輪廓描繪以後,教師可直接要求學生定位人物眼、鼻、嘴的合理位置,同時,教師需要教授學生按此比例進行繪畫。此種教學模式符合素描寫生創作的要求。通常情況下,人物像繪畫會涉及垂直線、水平線這兩部分內容,學生可以此科學定位其結構的平衡。大量的教學實踐證明,只有真正提高學生素描寫生定位的準確性,才可以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對其美術素描寫生作品的控制能力。

四、強化素描寫生教學引導力度,不斷培養學生的藝術表現能力

初中美術教師需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素描寫生訓練,主要的教學發展目標是全面培養學生的藝術表現能力。學生在素描寫生訓練過程中,不僅僅是描摹藝術作品,更是展現自身的藝術創造能力。因此,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培養學生的藝術創造能力。首先,教師需要要求學生在美術創作過程中,時刻注重對色彩與線條的合理搭配;其次,教師需要深入教學素描寫生作品的構成含義,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創造出具有藝術性的作品。最後,班級中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和成長環境不同,因此,美術教師需要秉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積極鼓勵學生髮展自身的繪畫特色,進而科學引導班級中不同層次的學生髮展美術素描寫生能力。結語教師在實際美術教學過程中,需要將素描寫生訓練活動與時代背景進行緊密聯繫,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美術認知水平、審美能力等。

作者:羅慧娟 單位:江西贛州市第三中學

參考文獻:

[1]曾令德.初中美術教學中素描訓練技巧探微.啟迪與智慧(教育),2013(11).

[2]湯建飛.淺談初中美術教學中的素描訓練技巧.文理導航(中旬),2013(8).

第三篇:初中美術教學中傳統元素和流行元素相結合

在現代社會中,美術教學得到了有效創新,逐漸引進流行元素。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通過傳統元素與流行元素的有效結合,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於提高學生的美術綜合素養。

一、初中美術教學中傳統元素與流行元素結合的有效途徑

(一)傳統紋樣與現代漢字的有效結合

在美術創作過程中,傳統思想比較傾向於融入作者自身的意思,從而賦予美術作品不同的含義。通過運用現代化思想,實現新美術作品的創作,可以向美術作品賦予良好的寓意,同時能夠有效以寓意元素作為基本結合點,促進學生知識概念的創新。例如,在《物品上的花廊》這節美術課的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並瞭解傳統的龍鳳字樣等的含義,通過這種傳統的審美樂趣的有效融入,不斷促進學生的進一步思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引導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同時,將傳統寓意與現代漢字構造有效結合,從而創造出震驚的美感。例如,在“飛”字圖標的創作過程中,可以藉助鳥的振翅飛翔動作,與漢字構造結合在一起,從而獲得飄逸與富含寓意的圖標,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傳統圖形與現代圖案的有效結合

在傳統的美術教學中,比較關注作品中所藴含的作者思想感情,並注重作者自身思想的傳遞。這種信仰,在長期的發展中逐漸形成內涵化的圖案。學生在對傳統圖形的深刻理解上,有效結合現代圖案,可以實現創新性發展,有助於圖案的內涵美的發掘。例如,在《古代雕塑藝術欣賞》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學習傳統的美術元素,不斷促進學生創造能力的提高。

(三)傳統色彩與現代造型的有效結合

在傳統美術教學創作過程中,畫家多會在畫作中透露自己的用色思想。美術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傳統用色理念的同時,應鼓勵學生對現代造型進行傳統用色的創新,從而創造出優秀的美術作品。在美術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在掌握現代審美觀點的基礎上,分析傳統用色的合理性與創新性,獲得新的造型用色,從而獲取良好的設計效果。

二、初中美術教學中傳統元素和流行元素相結合的策略分析

現代初中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將傳統元素與流行元素有效結合,能夠促進初中美術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思維定位應以美術創作規則為立足點

美術創作本身擁有其基本法則,傳統與現代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標籤”。在進行美術創作時,應該立足於設計的規則,所謂傳統的還是現代的其實根本不用糾結,抱有這個疑問其實只是一個定位的錯誤。真正需要討論的是合乎規律的或不合乎規律的元素。所謂具備“現代感”的美術創作,必然是依據創作規則所得到的結果,因此古代的元素很多都是與現代美術創作規律相悖的。硬要把這些元素應用到美術創作中去,肯定是難以自洽的,因此,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將傳統元素與現代元素進行良好的結合定位,立足於美術創作的規則,追求兩者的自然統一,促進兩者相得益彰。

(二)挖掘傳統元素,進行有效改造

傳統元素如果不經過改造就難以符合現代設計的規則,而一旦改造必然失去其作為“傳統”的某些特徵。所以取捨的難點就在於此:既保證傳統元素的某些特徵可以被察覺,又符合流行元素的應用規則。大多數情況下人們都試圖保留被識別為“傳統”的大部分特徵,而在美術創作規則的問題上做出妥協。傳統元素在現代作品中的運用是在剝離傳統中“非現代”的部分後才得以成立的。然而其最終的表現形式依舊是以流行元素的規則為主體,這是根本的原則。而傳統元素的地位往往是點綴與象徵,或某種在現代手法下審美意識的體現。總之不能直接把它毫無保留地挪入設計中去。如果從視覺元素的“傳統”“現代”性出發來總結的話,有關美術創作的現代性原則是確定的,而傳統元素的現代化應用是曖昧的,是需要發掘和改造才能被運用到現代美術創作中。綜上所述,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深入研究傳統元素與流行元素有效結合的策略,主要可以通過傳統紋樣與現代漢字、傳統圖形與現代圖案、傳統色彩與現代造型有效融合三種不同的途徑來實現。

作者:張繼福 單位:甘肅隴西縣渭陽九年制學校

第四篇:初中美術教學如何突出鄉土文化特色

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美術教師不僅要完成學校的美術教學工作,還應該做好當地本土藝術文化的傳承者。鄉土文化是一種貼近學生生活的文化形式,與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緊密的關係,所以,教師應該利用鄉土文化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教師可以在課程的設計方面以鄉土文化作為素材,對課本內容進行拓展、延續和補充。隨着新課程改革的發展,新的.教學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農村中小學美術逐步被重視。美術教學方法一步步改善,新的教學方法逐漸被教師發掘出來。其中,鄉土文化與美術教育相結合成為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方法。

一、課前多瞭解,聯繫鄉土文化知識

教師引導學生採用正確的預習方法,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學習效率,從而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的發展。我國教育全面實施改革,教學創新在教學水平的提升與學生能力的提高方面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要在傳統預習方法的基礎上創造出更多新的方法,為教育工作和學生學習作出自己的努力與貢獻。對於初中生來説,預習能力十分重要,預習會對學習產生極大的影響,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所以,如何提高學生預習的能力,如何使學生有效、高質量地完成不同的預習任務,是當下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這也需要教師認真研究與探索,將預習與課堂教學有效結合,並結合不同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可以為學生選定預習內容,也可以讓學生根據主題自己選定,但一定要強調美術預習要聯繫鄉土文化。過去,我國部分初中美術課程資源較為單一,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從地域文化出發,在學校附近尋找與所學知識有關的鄉土藝術,把它們與課堂內容結合,讓學生自主預習,自己體會真正的美感。

二、課時多引用,一起體味文化想象

開展有趣的課堂教學,以本地自然資源為材料創設情境,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應該選擇具有代表性且與課程相關的鄉土美術資源。講課時,教師可以營造輕鬆愉悦、適合審美的氣氛。如,在展示大量圖片的同時,可以設置背景音樂,力求多方面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讓學生在自然的世界裏想象、遨遊,使課程內容轉向學生熟悉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如,教學剪紙時,教師可以選取一些有代表性的裝飾紋樣,通過展示和講解,介紹鄉土文化的特點,同時也教給學生簡單易操作的剪紙方法。而要想加深學生對剪紙知識的印象,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可以選拔一些剪紙水平比較高、對剪紙有濃厚興趣的學生組成一組,深入為他們指導。這樣一來,既傳承了鄉土文化,又很好地達到了教學目標。教師可以讓學生收集鄉土文化中藴含的美術素材,讓學生帶着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去尋找。在課堂上,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描述收集美術素材的感受和對素材內容的理解。這樣可以發揮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並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同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課堂評價成為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能夠讓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同時也讓教師有法可循,從而將課堂評價實際化。最終,學生充分了解了自己的學習情況,教師的教學得到了改進,達到了師生共同進步的目的。

三、課後多實踐,親身感受鄉土文化

教師要積極開展課外美術活動,開闊學生的視野。大自然是偉大的畫家,它的每一寸“肌膚”都是一幅優美的畫卷。人民羣眾在勞動過程中的每一個場面都可以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這一切都可以給學生啟發。學生在體會美的同時,可以把這種美記錄下來,即把它們當成寫生素材。教師應積極開展課外美術活動,鼓勵學生背起畫板走出課堂,走向自然,讓學生身臨其境體味最真實的美,同時培養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學生不僅可以畫畫、剪紙,還可以用樹葉、花草製作標本,拼成美妙的圖畫,也可以製作泥人,這些手工都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訪談相鄰村民,傳承鄉土文化。讓學生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首先就要讓他們發現家鄉周邊的美。如果教師能把家鄉周邊的美與課本知識聯繫起來,學生就能在不知不覺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並培養美感。教師可以在學校附近找一些具有審美價值的景物,並從中選取學生感興趣的元素作為課堂教學的案例與補充,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雖然農村美術課堂教學面臨一些挑戰,把鄉村藝術文化與美術教學聯繫起來也確實不易,但是隻要教師不懈努力,將鄉土文化與美術課堂內容相聯繫,找出它們的不同和相同之處,讓學生藉助鄉村文化的小圈子進入美術文化的大環境,就可以達到開發身邊的美術資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初中美術教師應該從地域藝術文化特色出發,同課程內容有機結合,設計出更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美術實踐課程。

作者:李麗 單位:福建仙遊縣園莊中學

參考文獻:

[1]遠征.淺析初中美術課程改革的創新.美術教育研究,2013(4).

[2]張俊英.淺談初中美術教師的教學組織智慧.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2(1).

第五篇:多媒體與高中美術教學整合

美術課主要是讓學生學會發現和感受生活中的美,從而獲得靈感去創造美。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除了要教會學生基本的繪畫技巧以外,還要培養學生的藝術鑑賞能力。高中美術教材中有很多關於美術鑑賞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只能通過看課本欣賞這些作品,那麼學生的審美能力將很難得到提高。因此,教師要善於運用多媒體技術,生動地展示藝術作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升美術課堂質量。

一、利用多媒體進行美術鑑賞

多媒體技術已經在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美術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將大有裨益。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將美的內涵通過圖片、聲音、影像呈現出來。教材內容是有限的,美術的學習僅僅依靠書本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要利用多媒體技術,將互聯網中的素材與教材內容結合起來,並形象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尤其在鑑賞課中,教材上列舉的僅僅是一些代表性作品,學生學習起來會感到很枯燥,無法體會作品的魅力所在。利用多媒體教學,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學生也可以欣賞更多相關的美術作品,體會更多作品的內涵,最終提升學生的美術鑑賞能力。例如,在欣賞外國繪畫作品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開展教學活動。外國繪畫作品有其鮮明的特點,學生了解外國繪畫作品及其歷史文化背景的主要途徑是通過歷史學科的學習得來的。所以,教師在講課前,可以在互聯網上搜集相關的視頻或者圖片,精心整理後,在課堂上播放。教師可以將不同時期的作品,按歷史發展順序展現出來。多媒體技術不僅彌補了教材資源的侷限性,還彌補了傳統教學中美的視角無法完全用語言準確地闡述出來的不足。在傳統的美術教學中,教師大多是組織學生看課本,而教材內容是靜止的,但是利用多媒體技術,就可以將這些靜止的作品通過動態的影像資料展現出來,從不同的視角展示作品的特點以及創作的背景,讓學生體會到作品所表達的美和內涵。

二、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

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提高美術課堂的教學成效。美術的教學與其他學科不一樣,它沒有太多的理論知識,無法用定理、公式去詮釋。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學會耐心地欣賞國內外藝術作品,慢慢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教學情境,將作品之美融入課堂氛圍中,營造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情境,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創作的靈感,讓高中美術課堂更加生動、高效。例如,在講解“中國建築藝術欣賞”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展現我國不同地區的建築風格。為了讓學生了解古代的宮殿建築,筆者在備課時選擇了《還珠格格》中的一些片段讓學生觀看,觀看視頻之後,可以請學生概括出我國古代宮廷建築的特徵。電視劇中呈現一座座四角攢尖的宮廷建築,學生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古代宮廷建築的宏偉壯觀和富麗堂皇,在時空上拉近了學生與這些場景的距離。比起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能夠更快、更直觀地瞭解宮廷建築的特點。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有許多環節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創設教學情境,美術是一個比較感性的學科,雖然學生通過閲覽課本中的圖畫也能學到知識,但是要想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和記憶這些知識,還需要教師採用更加直觀的輔助手段。

三、利用多媒體增強教學互動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只負責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比較少,導致課堂教學比較單一,學生缺乏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能力。新課改強調課堂教學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增加課堂的互動,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進而促進課堂的高效化。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使靜態的美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教師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能夠逐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工藝美術”的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講解了書籍的保護與書皮的製作。這一課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比較接近,大多數學生都有給書籍包書皮的經歷。上課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分享自己製作書皮的經驗。有學生説:“自己非常喜歡漂亮的書皮,每當開學,都會去買很多書皮把課本包起來。”也有學生説:“書皮都是自己去買一些好看的彩紙,然後製作出來的。”教師還可以讓這些學生在講台上示範自己製作書皮的過程。課上,學生都很積極地分享了自己製作書皮的方法與技巧,然後教師再通過多媒體展示其他製作書皮的方法,並讓學生在課堂上為自己的同桌製作一個漂亮的書皮。在高中美術課堂中,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促進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讓課堂充滿活力,增進學生間的友誼。而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進行指導,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總之,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很多知識都是比較感性和抽象的,尤其是國內外的繪畫歷史,學生很難理解畫家創作的原因,而多媒體技術可以利用圖像、聲音、畫面將美術知識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高中生平時的學習壓力比較大,教師採用輕鬆、易懂的教學方式可以緩解學生的壓力,讓學生在輕鬆、有趣的氛圍中學到更多的繪畫技巧,身臨其境地體會文化藝術的魅力,從而提高他們的文化藝術修養。

作者:季明友 單位:江蘇省淮州中學

第六篇:高中美術教學現狀思考

美術教育是教育體系中的一門特殊學科,它不僅傳授藝術知識,培養藝術技藝,而且它更是學生審美與創造才能培養的一個重要學科,也是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本人是一名高中美術教師,在具體的美術教育教學實踐中頗有感受,結合經驗,經過思考和總結,我認為就當前高中美術教材、教學上看,主要存在“六個不足”;從教師職業道德出發,作為美術教師還應具備“四心”,做到“七個優化”,才能把教學工作做得更好,課堂效果更佳,學生多方面受益。

一、當前高中美術教學主要存在“六個不足”

(一)高中美術教學綜合性和多樣性不足

根據我國現行的高中美術課程標準,主要是培養學生逐步提高美術素養、涵養美感和人文精神,豐富生活情趣,增強對環境藝術的認識和欣賞能力,開放藝術觀念,做到美術、文化學習兩不誤。然而,在現行的高中美術課程設立中,僅注重部分的綜合性,減少了分科課程。例如,目前在南寧市高中學校全部使用的人教版美術教材,其教材主題或概念超越了學生的生活經歷和了解程度,有的設計,相關知識整合得比較牽強,缺乏內在的自然聯繫,存在着綜合性和多樣性不足的問題。要構建起充分體現綜合性、平衡性和選擇性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我們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新課改,確保學生真正學到美術基礎知識,提高美術、藝術鑑賞的能力。

(二)教材內容針對性不強,脱離學生生活實際

我現在使用的高中美術教材,主要是人教版,同時我參考了湘版、蘇版等,它們版式新穎,且知識涉及面廣,但也存在着內容偏繁、偏舊的傾向;部分內容太過隨意、簡單,針對性不強,脱離學生生活實際。例如:教材編寫的過於簡單、粗淺的地方———人教版第三章《抽象藝術》部分,對那些已有一定基礎並有藝術發展意向的學生,得不到進一步地學習和提高;部分教材編寫的深奧、難度大,對那些缺乏美術基礎的學生,又顯得太深奧,脱離學生生活實際,學生學習起來毫無興趣,提不起精神,學習效果甚微。因此,我們在美術教育教學工作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先進行內容整合,我們希望相關部門積極課改,以適應不斷提高學生美術知識水平的需要。

(三)學校對美術教學缺乏長遠規劃

我國當前的教育體制,應試教育仍然是一個主流,與考試(統考)無關的高中美術課,容易被視為“雞肋”,不能引起學校領導和學生的重視。因此,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學習和宣傳工作。學校應該根據本校美術教學方面的實際情況,制定高中美術教學內容(校本課程開發)和長遠規劃,提高思想認識和教學管理水平,加強師資力量,創立良好的美術教育環境,並有計劃地逐步加大美術教學硬件設施投入,營造良好的美術學習氛圍。

(四)學生對美術教育認識上有誤區

根據本人調查,因為美術課不作考試(統考)科目,加上“應試教育”思想作怪,許多學校把美術課當做“活動課”,尤其是鄉鎮學校,美術課可上可不上,不重視這門課程,導致許多學生對美術課認識上有誤區,常常把美術課當做消磨時間的課程,棄之不能,食之無味,使美術教育處於一個尷尬的境地。

(五)美術教師與學生家長溝通不足

在當前部分中學中,高中美術教師人數較少,師資不足,教師對學生教育面廣,教學任務繁重,主動與學生或學生家長溝通、談心的機會很少,這樣,令學生和家長對美術學習往往產生誤解進而影響孩子成才。比如:有的學生因文化課程成績不佳、學習基礎不紮實,考重點大學無希望,所以半路勉強學習美術,成為美術特長生;有的學生本身並不喜歡美術,卻被懷着各種“功利心”的家長強迫學習美術;有的學生不思考個人是否具有美術專業學習的主觀條件,“病急亂投醫”,急於參加各類短期美術培訓班,片面追求美術專業技法的學習而不重視文化基礎的學習,急功近利思想嚴重,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對以上幾種情況,美術教師都應該找機會及時與學生及其家長談心,使他們正確看待美育與美術學習,少走彎路。

(六)美術教學力量匱乏

在中學美術教育教學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美術、學生審美才能的引路人,尤其是高中美術教育,是培養美術院校學生的後備力量,因此高中美術教師顯得更為重要。然而,根據本人調查瞭解,當前我國中學美術教育在師資結構中,尤其是和一線城市相比,在廣西南寧區域內,每所中學僅有1—2名美術教師,佔全校師資比例較少,而鄉鎮的普通中學美術教師不僅數量少,而且師資良莠不齊,美術教師多數是兼職教師,教學水平普遍不高,影響了美術教學的質量。以上存在的“六個不足”,嚴重影響着美術教育教學的發展,影響了新課改的進程。

二、高中美術教師應具備“四心”

我國教學大綱指明高中美術教學是一門特殊學科,那麼,美術教師就是一個特殊的職業、特殊的崗位。我認為美術教師應具有“四心”。

(一)熱心

首先就是熱心。熱心就是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熱心從事高中美術教育教學工作,熱愛自己的職業,切實認真做好美術教學工作。同時對學生保持熱心,關愛他們,要有激情,注重與學生的溝通、互動,用實際行動感化學生,使學生人人愛上美術課。

(二)誠心

高中學生的思想已基本成熟,思維敏捷,個人的性格特點也基本定型。對待這些學生,我們要以禮相待,以誠相待,講誠心、誠信,凡自己説要做的事,一定要做到,取信於學生,使學生愛戴美術教師,聽取教師教誨,積極進取,奮發向上。

(三)耐心

由於部分高中生對美術課認識有誤區,學習觀念淡薄,甚至有不想上美術課或浮躁的行為表現。作為美術教師就要有耐心,要注重正面開導或引導學生,注入正能量,使學生提高思想意識,丟掉不正確的“思想包袱”,從而對美術課慢慢地產生興趣,學好美術,做一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合格中學生。

(四)細心

細心就是平時要注意觀察學生,尤其注重班級的“抓兩頭,促中間”做法。對那些愛好學習美術的學生要給予更多正面引導,注入新能量;對那些美術基礎知識較差,甚至產生厭學或反感的學生,教師要細心觀察,認真對待,尋找機會與其談心,溝通感情,使他們充分認識學習美術的重要性,認識到美術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從而丟掉思想包袱,輕裝上陣,跟上隊伍步伐。

三、高中美術教學力爭做到“七個優化”

作為一名高中美術教師,除了知道高中美術教育存在的“六個不足”和教師要具備“四心”外,還要根據學生和教學的實際情況,積極推行新課改,儘量做到“七個優化”。高中學生,學習任務繁重,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是非常必要的。

(一)教學環境的優化

一所中學,學校領導重不重視美術教育,首先從學校周圍環境就可以體現出來。例如:在學校內,有沒有美術專版板報展示、美術知識、美術作品展示或美術標誌等等;其次,關鍵是學校是否把美術教育教學列入學校長遠規劃和規範管理的範疇,並逐步加大美術教學硬件設施投入,營造良好的藝術學習氛圍,做到教學環境的優化。

(二)教學內容的優化

對高中美術教材的優化,主要是教師積極推行新課改,開發校本課程,並善於靈活的運用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中一些多餘的或深淺不適合學生的內容進行刪減,也可以把自己的經驗和見解結合起來重新詮釋教材內容等等,這些舉措如能順利實施,定能使教學內容得到優化,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結構的優化

傳統的教學結構的安排,比如選修的繪畫課,過去的高中美術教學模式是由教師先講,學生後面跟着畫等方式,所佔用的時間偏長,比較枯燥。現在推行新課改後要求,一是教師要將內容分解後教學、示範、練習、輔導同步的分段教學法,這樣有利於教師發現問題並及時解決糾正,提高學生對美術課的興趣;二是課前回顧點評,課尾當堂總結,以鞏固學生記憶;三是課後批改作業與課堂直接批改結合,因為課堂上直接批改有利於面對面糾正、示範,直觀形象,且效果比較好。

(四)教學方法的優化

高中生作品賞析及繪畫教學都要根據高中生性格特點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用新穎、實用和科學的教學手段授課。例如: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性格,教師可適當引進競爭機制;利用學生喜歡形象思維的特點,教師可以採用多示範、多對比的直觀教學法;利用學生的興趣易轉移的特點,教師採取少練、精練等方法來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達到教學目的。

(五)教學教具的優化

隨着時代的發展,高中美術教具也要更新換代。除了筆墨、紙、石膏等常規教具,還可以採用以下形式進行教學:電教手段的運用,多用的是幻燈、錄像等,它的聲畫結合完美,形式新穎,能很好地吸引學生,有着其他教具不可替代的作用;掛圖的運用,掛圖教學簡單、經濟、方便,收放自如,既可用事前準備好的圖片,也可用現在自制的作品,清楚直觀,效果甚佳。

(六)評價方式的優化

在教學中,我們要採用積極的評價機制,以激勵學生認真上好每一節美術課,覺得美術知識是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過去我們對待學生作業,評價方式簡單呆板,結果是學生對評價提不起興趣。如今,我們要樹立以學生的整體素質為首、與學生並重觀念,以一分為二的觀點來全面評價學生作業,以肯定鼓勵為主;也可以採取學生互評作業方式,從傳統灌輸走向師生互動、互評方式,使課堂教學充溢活力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美術課的興趣。

(七)師生關係的優化

高中階段學生性格已基本定型,情感也逐步豐富,要上好美術課,並取得一定的成效,離不開學生的配合。作為一名美術教師,就要有計劃、有組織,不失良機地與學生交心,溝通感情,正面引導,進一步優化師生關係,融洽彼此感情,這也是取得良好美術教育成果的一個關鍵。正如教育家郝京華所説:“當把藝術看成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藝術才真正地有價值”。我們的美術教育需要以此為目標,努力完成藝術的價值。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會見到高中美術教育教學的更大進步。

作者:韋熙熙

第七篇:初中美術教學研究

以水墨畫為代表的中國傳統美術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美術教育中傳統美術所佔比重較大,而隨着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學生對美術作品的興趣愛好更偏向於外來的帶有流行元素的美術作品。因此,為了滿足當代美術教學的需求,我們應當將傳統元素與流行元素結合起來,對初中美術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創新。

一、傳統元素與流行元素相結合對初中美術教學的必要性

美術是藝術的一種形式,是對美的一種感受和表達,因此學習美術最重要的是學生的主動性、自發性。目前全球一體化程度提高,各地文化交流增多,年輕人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而初中學生更是年輕人的主力軍,所以在文化選擇時會傾向於具有流行元素的文化。我們可以通過運用融合傳統元素和流行元素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繪畫技巧時深入理解美術文化內涵,達到美術教育目的。同時,將流行因素糅合在傳統美術教學中,能夠豐富傳統文化內涵,吸引學生進一步去了解中國美術文化的歷史發展進程,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成長。由於學生更容易受到流行文化的吸引,所以通過傳統文化與流行文化的結合,更能拓展學生的創作視野,激發學生的美術創作激情。初中學生正處在身心腦快速發展的時期,流行元素正是順應了初中學生對現代文化的需求,而與流行因素相結合的傳統美術課堂,更能深度發掘學生的創作才華,同時也能豐富課堂內容,以達到教學目標。例如,在學習(荷蘭)霍貝瑪的《林間小道》時,我們可以讓學生自由發揮,找出該畫與現代流行文化的共同點,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對作品進行重點賞析、評價。另外,這種流行文化與傳統美術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也是對初中教學模式的豐富與拓展,使美術創新的方式更加多元。例如,在美術課堂上學習中國傳統美術時,可以運用水墨畫的材料,畫出帶有現代流行元素的畫作,鼓勵學生進行美術創作,發掘學生的美術天賦。

二、融合流行元素和傳統元素的方法

傳統元素和流行元素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並不僅僅是二者的簡單疊加,而是有其自身的運用方法。首先,每個學校都具有一定特殊性,不能一味地全盤照抄,應該發展多元化教學模式,根據自身特點制定一套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適當地融入流行美術文化元素。對此,我們可以開展美術教學討論會,師生圍繞美術課堂教學模式的話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提出不同的教學方案。通過對美術教學的探究,不僅可以使學生的想法充分表達出來,也有助於美術課堂的發展。例如,《藍天之美》這節課,首先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交流和討論,藍印花布具有濃郁的民族地方特色,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它是勞動人民汗水與智慧的結晶。但是,在科技與經濟日益發展的新時期,民族文化大融合,經濟也向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那麼對於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揚則帶來巨大考驗。鑑於此,教師可以將“如何能夠將這些文化更好地流傳下去”作為討論的主體,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在討論過程中,激發學生美術創作的熱情與信心,讓每個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分享,以營造一種濃郁的學習創作氛圍,讓學生在獨立思考中漸入美術學習佳境。另外,將兩種不同的文化元素進行融合,不僅有利於學生學習傳統美術文化,也能讓他們接觸到更豐富的流行元素,教師應當加以正確引導,給學生傳遞正面積極的流行文化,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例如,教師可以安排小組活動作業,指導學生自主結合傳統美術與流行美術文化特點,在課堂上展示小組作品,傾聽學生的想法和創意,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兩種美術文化的異同。美術作品的好壞沒有標準界限,在結合兩種文化元素之後,我們應當以更多面的視角去解讀、評價美術作品。同時,教師和學生可以共同對美術作品進行賞析,説出自己的直觀感受,得到不一樣的作品評價。當然,教師也可以指引學生先從中國傳統美術角度去分析作品,再從現代流行文化視角出發,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美術文化思維,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投入美術課程的學習當中,進而不斷提高課堂效率。

三、從初中美術教學實施案例出發,實現傳統元素與流行元素的融合

美術學科,最大的特點就是學生可以自學,而且自學效果較好。可以説,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應該把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作為重點,同時結合美術教學目標,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及參與研究和談論,將傳統元素與流行元素進行有機結合。例如,作品《和諧》的創作,這一作品主要是一雙泥塑鞋。在創作過程中,將鞋的兩側都進行了個性化設計,一側繪畫了代表吉祥的荷花,並在此基礎上將傳統元素與現代流行元素相結合,將鞋的另一側繪畫上現代品牌“耐克”的運動標誌,荷花與耐克標誌分別代表了傳統與流行的兩種元素,在這一作品中充分將兩者進行有機結合,讓作品既保留了傳統文化色彩,又注入了現代流行元素,促進了美術教學方式的轉變,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使學生在作品創作過程中加深了對我國傳統美術文化的認知與理解,將傳統元素與現代流行元素相融合,就形成了新興的美術文化形式。

四、結語

學習美術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藝術修養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適應時代的發展,不斷調整自身的教學模式,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為目標,引導初中學生形成健康積極的藝術美感。對於流行因素與傳統美術文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是我們可以學習運用的一個重要教學方式,應當善加運用,從而努力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達到更完美的教學效果。

作者:於海霞 單位: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港口初級中學

第八篇:高中美術教學中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

創造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是現代人才的必備素質。隨着近些年來素質教育的不斷髮展,各學科教學逐漸提高了對學生德育、智育、體育發展的重視,高中美術所具備的藝術性和實踐性也逐步凸現出來,在培養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中,體現出了很多其他學科不可比擬的優勢。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美術課程的學科優勢,促進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成為了新時期美術教學的重要課題。

一、培養學生想象力,挖掘學生創造潛能

高中生思維發育已經接近成人,也具備了相對豐富的知識和閲歷,為學生的自我創作提供了條件。教師要注重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組織學生想象畫展示和提高學生的創造力。例如在學習《中西美術的人物造型特點》這一章節時,教師在課堂導入時,要求學生都緊閉課本,遵循自己想象的畫面,將白居易《琵琶行》中那位“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琵琶女形象用自己的表現形式畫出來。伴隨課件中的背景音樂《琵琶語》,學生從最初的茫然漸漸變得興奮,都投入到自己的創作當中。十分鐘後,陸續有一些學生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有的學生選擇最簡潔的簡筆畫,將琵琶女的基本特徵用線條勾勒出來;有的學生選擇了青少年最喜歡的漫畫形式,將琵琶女塑造成了一個唯美的大唐少女漫畫形象;有的同學還運用素描寫實的手法,將琵琶女畫作一個漂亮的美女……在這個課例中,教師在講解中西美術的人物造型特點之前,特別組織了一次想象畫的環節,而教師選擇的想象對象是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因為相比於其他歷史人物,目前還沒有太多美術和影視作品對琵琶女進行刻畫,這樣的選材可以從根本上避免學生受到其他作品的影響,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創造力。而且從實踐效果來看,學生各展其能,都運用自己擅長的美術表現手法刻畫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琵琶女,強化了學生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也為本節課之後要學習的人物造型特點打好了基礎。

二、展示手工藝術品,激發學生創造慾望

要想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一個輕鬆、自主的課堂環境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可以通過展示手工藝術品、運用多媒體技術等手段豐富學生感官刺激,激發學生的創造慾望。例如在學習《中西神像雕刻》這一章節時,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中西神像雕刻的特點,教師特別準備了幾個中西方神像的木雕,讓學生傳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發現,相比於聽取教師對中西方神像雕刻知識的講解,木雕本身對學生更具吸引力。於是教師在課堂結束後為學生留了個小作業,讓學生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材料,按照自己的風格塑造一個神像,並在下節課課堂中進行展示和評比,選出最優秀的藝術品。在這個課例中,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將中西方神像的木雕引入到課堂中,豐富了課堂表現形式,使原本枯燥的課堂講解變得更加生動形象,也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形象地觀察到中西方神像的特點,有利於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從教學實踐來看,木雕的引入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都表現得很積極,而且在學習了相關知識之後也都躍躍欲試,創造慾望都被調動起來,教師最後佈置的課下作業也為學生的創造提供了平台。

三、開展實踐教學課,豐富學生創造素材

實踐性強是高中美術學科具備的獨特優勢,教師要在教學中充分體現這一優勢,積極開展各類實踐教學活動,豐富學生的創作素材。例如在學習了《現代建築的多樣風格》之後,教師組織全班同學進行了户外寫生,讓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對學校的景色進行描繪,並鼓勵學生在描繪過程中加入自己對校園的一些暢想,像是在建築風格上,學校的教學樓、實驗樓等建築應該如何設計更加美觀、更加現代化;在道路交通上,學校的道路要怎麼設計才能更好地滿足師生的交通需求和審美需求……這樣的户外寫生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對校園的感情,更能促進學生創造力的提高。任何思想活動都源於生活,學生得以發揮自己的奇思妙想都是源於對生活中各種生活經驗的積累。在這個課例中,教師將美術課堂從室內搬到了户外,為學生提供了實踐、創作的機會,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能夠在輕鬆、自由的户外環境中放下課業壓力和緊張的心情,充分體驗創作的樂趣。讓學生分組進行創作的形式還可以鍛鍊學生交流合作能力和繪畫技巧,使學生在創作過程中保持思維活躍,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美術是一門培養學生審美情趣、提高學生身心修養的課程。高中美術教師要努力為學生營造一種寬鬆、自由的教學環境,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能夠在美術課堂中自由地表達和展現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只有這樣,美術課堂才會恢復它應有的色彩,在培養學生創造能力中發揮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吳桂芹 單位:山東省寧陽第四中學

參考文獻:

[1]李玉貴;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探討[J];小作家選刊;2015年第20期.

[2]竇敏;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J];關愛明天;2015年第9期.

第九篇: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情感教學滲透

在美術教學中,很多美術教師忽視了情感教學的滲透,使學生用對待任務的方式對待美術學習。然而美術是一門心靈的藝術,忽視了情感滲透的美術教學無法有效地引導學生學習美術知識。

一、引導學生創作自己喜歡的事物

在美術的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學規劃,教師會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教學順序來學習素描、水彩、泥塑、貼紙等美術知識,他們不接受學生提出的學習要求。這種教學方法使學生覺得自己無法在美術課上學習到想要的知識,於是學生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教學中,美術教師要應用“以人為本”的思想開展美術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創作自己想要創作的作品。以一名美術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素描為例。初中生一般都喜歡看卡通片,他們很喜歡卡通片中看起來很可愛的“三頭身”或者“八頭身”的卡通人物,也很想學習畫卡通畫。有一些美術教師認為這些卡通畫太誇張,不是美術創作的正確畫法,他們認為如果讓學生練習畫卡通畫,只會讓學生學習到錯誤的美術創作技巧,於是不願意教學生畫卡通畫,令學生的學習態度變得非常消極。但是這一名美術教師在教學中看到學生畫卡通畫以後,非但沒有阻止,還鼓勵學生積極地學習畫卡通畫。當學生繪製卡通畫時,發現遇到了學習的難題:這些學生髮現自己繪製的卡通人物怪怪的,比如比例不對,或者動作不對,總之繪製出來的作品不夠生動。這一名教師就引導學生觀察,雖然卡通畫與普通的素描相比有一些誇張,但是兩者之間有相似之處。比如卡通人物的正面臉、側面臉的比例是應用素描的繪畫方法完成的;卡通的人物動作與素描繪畫中的人物動作完全一致。因此只有提高素描水平,才能學好卡通畫。學生經過教師的引導以後,開始強化素描訓練,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初中美術教師要意識到,只有在教學中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生才願意積極地學習美術知識。為此,教師要應用“以人為本”的思想開展教學活動,然後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髮掘美術知識。

二、引導學生欣賞美術作品的藝術

美術鑑賞教學是美術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有很多美術教師在開展鑑賞教學的時候,發現很多學生不願意積極地鑑賞世界經典美術作品。但是如果學生的鑑賞能力不強,就不能把經典作品中的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美術創作中。那要如何才能讓學生願意鑑賞美術作品呢?此時就應該在美術鑑賞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應用引導學生鑑賞身邊事物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美術知識。比如有一名美術教師在開展鑑賞教學時,沒有引導學生鑑賞世界經典美術作品,而是引導學生欣賞中國的漢服。很多學生都對漢服很感興趣,只是他們沒有渠道獲得專業的知識。教師將漢服欣賞引入鑑賞教學,學生的興趣都非常濃厚。學生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漢服中包含着大量的美術知識,比如漢服的交領是直線型的,用幾何藝術來説,直線代表方和正;漢服的袖為圓開明,圓代表天圓,代表圓融的藝術。在鑑賞漢服的過程中,學生對美術元素中的點、線、面有了更深的理解。這一名教師在引導學生鑑賞了漢服的剪裁以後,又引導學生觀察漢服的顏色搭配,在鑑賞的過程中,學生對顏色的應用也有了更深的認識。初中美術教師在開展鑑賞教學時,要滲透情感教育,結合學生的喜好、生活來開展美術鑑賞教學,讓學生意識到美術就在身邊,學好美術知識能夠優化自己的生活,從而使他們願意在鑑賞美術作品中積極地學習知識。

三、尊重學生美術創作作品的層次

部分初中美術教師在評價學生創作的作品時,常常以過於客觀的態度評價學生的作品,然後指出學生作品中的優點的缺點。雖然這種評價方法的評估結果會很客觀,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第一,學生具有層次的差異性,如果初中美術教師應用統一的評估指標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可能無法縱向地反映出學生的進步。第二,這種評價方法讓學生失去了評價的主體性,使學生覺得自己創作美術作品的目標不是為了獲得自我滿足,不是為了獲得成長的喜悦,而是為了達到教師預設的標準。第三,美術的評價角度是多元化的,即使教師應用客觀的態度評價學生的作品,評價的結果依然含有較大的主觀性,其評估的結果可能無法完全公正。為了克服以上的教學弊端,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美術創作創評,儘可能地應用引導學生自評和互評的方法給予學生評價。比如有一名美術教師在開展了水彩畫創作教學以後,讓學生在教室中陳列出自己的作品。學生要在自己的美術作品下寫出自己的創作思路,請求大家多多給予評價。然後所有的學生都作為美術作品的參觀者,當他們對某一幅美術作品有感覺時,可以在美術作品下的紙上寫下自己的評價。這種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就像一名真正的藝術創作者,他們的作品正在被眾人欣賞、評估,這樣學生既獲得了學習成就感,又獲得了大量其他學生給予的意見,獲得了自身的進步。初中美術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美術創作,應用評價的藝術鼓勵學生做自我評估,並讓其他學生也參與到評估中來,這種評估方法能強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同時也讓學生獲得了再次學習美術知識的機會。

四、結語

本次研究説明了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情感教學滲透的方法,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提高美術教學的效率,其研究的成果可成為其他美術教師的教學借鑑。

作者:張偉仙 單位:江蘇省鹽城市初級中學

第十篇:高中美術教學中如何有效探究性學習

傳統的“授受式”學習方式過於強調接受學習,而教科書要求掌握的知識又大多以定論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以至出現了師生一代代更換,唯獨教科書上的分析和結論永遠不變這樣一種怪現象。這樣的教學方式無法使學生成為有藝術頭腦,能獨立進行藝術思維的人。正是基於對傳統的學習方式的反思,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夠主動、自由地學習,是當下美術教育一個很重要的理念。為了讓學生快樂地學習,教師需要在平時的美術課堂教學中進行探究性學習的研究,總結一些探究性學習的方法和途徑。那麼,如何發揮探究性學習在美術教學中的作用呢?

1通過探究式欣賞,在課堂上促成探究情境的形成

怎樣才能讓欣賞活動變得有趣,怎樣在美術欣賞課中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是高中美術教育中必須深思的問題。在平時教學中我發現,教師要採用多種靈活的教學策略來達到自己的教學目的。這樣教師不僅可以獲得較大的思考操作空間,而且會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比如,在欣賞畢加索的油畫作品《格爾尼卡》時,我在引導學生欣賞作品的藝術特點之後,讓學生交流課前蒐集到的畢加索藝術創作歷程的有關資料,然後在我的點撥下理解作品的文化情境。學生明白了畢加索為什麼會創立立體畫派,繪畫風格為什麼會由寫實走向抽象。經過這樣的學習,學生能全方位把握畢加索的繪畫風格。顯然,上面的例子是成功的美術課範例,通過探究學習取得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2在探究學習中,引導學生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高中美術

藝術創作來源於生活,生活中美隨處可見。教學中可以把課題內容和豐富的現實生活結合起來,與學生具體的生活經驗相聯繫。比如在《春天的暢想》一課的教學設計時,我首先讓學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切身感受一下春天的氣息,然後結合春天的各種植物,小組合作説説春天的色彩特點及春天給我們帶來的獨特美感,讓學生以多種形式感受春天的特點。他們在接下來的創作中就能很好地把握春天的特點,創作出富有美感的繪畫作品。在教師的啟發和誘導下,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學生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參照對象,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設計問題、質疑問題的機會,將學生所學知識應用於實際問題的解決。通過這種探究學習,學生的視野擴展了、感性認識增強了,作品更有個性和創意了。

3利用探究學習,激發學生學習高中美術的興趣

興趣是培養學生創造精神的原動力,是學習高中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設想:在高中美術課中教師乾巴巴地説教,學生聽課垂頭喪氣。極具情趣、表現自由的美術教學變成了一次次老八股式的重複。這樣的教學,不僅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探究興趣,而且只能使學生更加厭學。因此,我們應當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課程內容與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情境和認知特徵相適應,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使這種興趣和主動意識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做到樂學,主動地學,學有所得,越學越愛學。高中美術課的學習應發揮藝術學科的特點,要把課程內容與學生的年齡認知特徵相結合,以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手段去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慾望,並把這種探究慾望轉化成持久的興趣,使學生髮自內心的想學、樂學。比如在中國畫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把中國畫的繪畫工具和西方油畫的繪畫工具進行對比,從中國畫特有的筆墨紙硯講起,必要時讓學生嘗試着用墨在宣紙上畫一畫,讓學生體驗感受用水、用墨的特點和韻味,然後再講中國畫詩、書、畫、印相結合的特點,強調中國畫區別於西方繪畫的獨特表現形式。如此這般的教學設計,就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在課堂中關注學生真正的參與

大力改進高中美術課堂教學,變封閉為開放,加強與課外、與生活的聯繫和溝通,讓豐富多彩的高中美術實踐活動充盈課堂:討論、遊戲、表演、創作、展示、欣賞、評價……,使實踐活動貫穿於學習探究的全過程,促使每個學生真正的動腦、動口、動手,參加到學習探究、創意構思廣自由創作中去。通過親身感知、直接體驗、主動觀察、動手動口等方式,重新認識外部世界,重新認識自我,在“有意無意之間”潛移默化中實現認識、技能、情感、態度、道德的變化和發現。發展綜合實踐能力,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體會到,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主動完成學習過程,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在思維和行動上常常進發出令教師意料不到的充滿童趣的智慧火花。高中美術教師要給學生創造一個可以和教師平等交流的學習環境,始終把學生的興趣放在首位,創設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把學生帶入美妙的學習樂園。探究式教學模式特別重視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合作探究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為終身學習和工作奠定基礎。

作者:王海虹 單位:山東濟寧高新區高級中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haowen/zwnjzo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