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勵志作文 >勵志的作文 >

有關勵志的作文

有關勵志的作文

導語:有關勵志的作文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有關勵志的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閲讀。

有關勵志的作文

有關勵志的作文篇一

近日,與一位年長我十餘歲的姐姐相邀聚會。我們曾經在一個城市,關係親密,後來我從南方來到北京,便極少見面,只是在電話裏、在網絡上,互致問候。分開的這些年,聽聞她遭遇丈夫外遇,聽聞她離婚、爭孩子、爭財產,各種狗血劇情宛如電視劇;聽聞她罹患疾病卧牀半年,但她從來不願意對我講起。幾次致電,她隻字不提,我也不便過多詢問。

心有惴惴,害怕看見她那張美麗的臉被怨恨扭曲,害怕看見曾經那麼充滿活力和陽光的生命被生活侵蝕的滿目瘡痍。

但當我見到她的那一眼,內心的擔憂和陰霾一掃而空。四十餘歲的她,粧容精緻,眼神清澈,體態輕盈,着一身白色便裝,隨意的披散着頭髮,於他現在的男朋友挽手而來,笑語盈盈,眉目傳情。

這樣美好的戀愛場景,似乎只能發生在20幾歲的小姑娘身上,她們未經世事,所以她們美好如花,澄淨如水。

但是現在,她是一個遭遇丈夫拋棄,離異過的女人,她曾在仇恨與痛苦中掙扎,她從最黑暗的地帶穿越而來。我們都以為她會凋謝了吧,她會沉沒了吧,然而,她從地獄走來,依然盛開成一朵明豔的花。

有文説,心若不死,烈火燒過青草地,看看又是一年春風。對極,美極!但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是,當春風再來的時候,你揚起的,是怎樣的一張面孔。

試想一下,此時的她,如果身體發福,如果面容衰老,目光渾濁,恐怕也沒辦法與身邊的人形成這樣一道美麗的風景。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如果她有一個飽經風霜後疲憊不堪的靈魂,或者有一個經歷俗世風雲,變得面目可憎的扭曲人格,就算她保養的再好,身姿苗條,美若天仙,她也享受不到這份等到風景都看透,一起看溪水長流的美好。

就這樣,一個45歲的女人,經歷了人生那麼多起起伏伏,風霜雪雨,卻再一次,如少女般戀愛了。然而生活中,別説45歲,就連很多35歲的女人,都已經面似中年,心如老嫗。生活的瑣事,耗光了她們的耐心;人生的.無奈剝奪了她們的笑容;曾經温柔恬靜的小女孩,變成對內焦慮對外暴躁的婦人;曾經寬和善良的女人變得尖酸刻薄、狹隘自私。

我經常在公眾場合看到一些年輕的媽媽用訓斥的口氣對孩子説話,明明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比如讓孩子過來,或者讓孩子不要爬高,但她的語氣裏充滿了極大的不耐煩,再看看她的面孔,面色如蠟,目光如灰;還見過一個女人,當着孩子的面,訓斥自己的母親,就是很簡單的餵飯的時候忘了繫上圍脖,她就在餐廳裏不管不顧地訓斥了足足十分鐘,一般有教養的人,對待保姆都不會這樣;還有一些女人,對老公橫挑鼻子豎挑眼,左看右看都嫌煩。多少年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各種各樣的艱辛磨難,不僅帶走了她們的青春年華,也耗盡了她們身上那些美好的東西,她們的身上存儲着巨大的負能量,這種負能量輻射到她們身邊的每一個人身上,尤其是孩子。

有一部電影,説一個小孩有特異功能,可以看到別人身上的光環。在他小的時候,他的媽媽身上是有光環的,可是等他慢慢長大了,他媽媽身上的光環就沒有了,隨之出現的畫面,就是在一個衚衕的平房裏,他媽媽圍着圍裙,對着正吃飯的他嘮叨:為了你上學,家裏花了那麼多錢,我為了你,辛苦了一輩子,你還不好好學習,你對的起誰;而這個小孩的爺爺,雖然已過古稀,但精神矍鑠,豁達開朗,他的光環始終都在。

電影沒有解釋,但我覺得,這個光環,應該就是對生活的熱情。歲月可以帶走我們的青春,皺紋可以爬上我們的臉龐,但帶不走的,是我們對生活的熱愛,對明天的期待,日子除了柴米油鹽,還有詩意的存在。

也有一些女子,她們把生活的磨礪沉澱成人生智慧,她們面容柔和,目光純淨,她們也經歷過傷害但對人性依然信任,他們也經歷過苦痛,但對生活依然熱情。她們在職場努力工作,也會把生活經營得繁花似錦;她們還可以對陌生人報以善意微笑;她們待人接物心平氣和,哪怕對自己最親近的人,也不會如倒垃圾般口無遮攔;她們與孩子平等交流;與愛人恬靜相守。

她們就是這樣一種美好的存在。這種美好,無關乎年齡。四十五歲的王菲面若少女,四十六歲的鄧文迪面目猙獰,如何選擇,只在於你。

多讀書,腹有詩書氣自華。

從書中我們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是體驗了我們之外的人生,開拓了視野,豐富了經歷,從而對世界有更多的見識,而不只是盯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盤算着身邊的是非紛擾。

有一個愛好。

在工作與日常生活之外,為自己留一個甜蜜的空間,或插花,或茶藝,享受一份遺世獨立的美好。

保持一顆童心,對新鮮事物保持好奇。

對於有孩子的媽媽來説,孩子就是你最好的老師,當孩子指着這個那個對你驚叫的時候,別隻會説,快走快走,這有什麼好看的。蹲下來,用他的視角,去看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寬容淡定。

人生過了幾十年,會明白,沒有什麼是非要不可,也沒有什麼是非怎樣不可。世界上的事情,都有他發展的規律,我們能決定的,微乎其微。兢兢業業工作,認真負責地對待家庭,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和愛養育孩子,但對於結果,不要太過苛求。玉米的種子,永遠也結不出南瓜,只要我們盡力了,剩下的,交給命運。

愛自己,對自己好一點。

無論家庭需要你怎麼樣的付出,都記得適時地犒賞自己一下。我記得一篇文章裏,寫到一個全職的媽媽,孩子剛出生,非常辛苦,她每天一定要去樓下的咖啡廳坐一個小時,吃個甜點,讀一讀書,享受一下。孩子不會因為這一個小時媽媽沒有帶他就失去什麼,但她卻在這一個小時裏面,放鬆自己,調整自己,然後回家繼續面對哇哇啼哭的嬰兒,夜半哺乳的艱辛。

人,生而美好,無論年屆花甲,抑或二八芳齡,心中皆有生命之歡樂,奇蹟之誘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要在歲月的長河中,把她丟掉。

有關勵志的作文篇二

我們的眼睛,往往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

很多時候,我們的眼睛都為外物所遮蔽、掩飾,浮華的事情佔據了我們的目光,以致我們看不到自己真實的內心,因此在人生中留下許多遺憾:在學業上,由於我們看不到自己真實的內心,所以盲目地選擇了別人為我們選定的、他們認為最有潛力與前景的專業;在事業上,我們故意不去關注自己的內心,在一哄而起的熱潮中,我們也去選擇那些最為眾人看好的熱門職業;在愛情上,我們常因外界的作用扭曲了內心真實的想法,因經濟、地位等非愛情因素而錯誤地選擇了愛情對象……

我們都是現代人,現代人慣於為自己做各種周密而細緻的盤算,權衡着可能有的各種收益與損失,但是,我們唯一忽視的,便是自己的心靈。

快節奏的生活、工作的壓力容易使人心境失衡,如果患得患失,不能以寧靜的心靈面對無窮無盡的誘惑,就會感到心力交瘁或迷惘躁動。

一位長者問他的學生:你心目中的人生美事有哪些?學生列出一張“清單”:健康、才能、美麗、愛情、名譽、財富……誰料老師不以為然地説:你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項--心靈的寧靜,沒有它,上述種種都會給你帶來可怕的痛苦!

大街上有一位老鐵匠因為早已沒人需要他打製鐵器,現在他改賣鐵鍋、斧頭和拴小狗的鏈子。他的經營方式非常古老和傳統。人坐在門內,貨物擺在門外,不吆喝,不還價,晚上也不收攤。你無論什麼時候從這兒經過,都會看到他在竹椅上躺着,手裏是一個半導體,身旁是一個紫砂壺。

他的生意無所謂好也無所謂壞,每天的收入正夠他喝茶和吃飯。他老了,已不再需要多餘的東西,因此他非常滿足。

一天,一個文物商從這裏經過,偶然看到老鐵匠身旁的那個紫砂壺,那把壺古樸雅緻,紫黑如墨,有清代制壺名家戴振公的風格,正是這些吸引了他,於是他走過去,順手端起那個紫砂壺。壺嘴內有一記印章,果然是戴振公的。商人驚喜不已。因為戴振公在世界上有捏泥成金的美名,據説他的作品現在僅存3件,一件在美國紐約州立博物館裏;一件在台灣故宮博物院;還有一件在泰國某位華僑手裏,是1993年在倫敦拍賣市場上以16萬美元的拍賣價買下的。

商人端着那個壺,想以10萬元的價格買下它。當他説出這個數字時,老鐵匠先是一驚,然後又拒絕了,因為這個紫砂壺是他爺爺給他留下的,他們祖孫三代打鐵時都喝這把壺裏的水,他們的汗也都來自這個壺。

壺雖然沒有賣,但商人走後,老鐵匠有生以來第一次失眠了。這把壺他用了近60年,並且一直以為是把普普通通的壺,現在竟有人要以10萬元的價錢買下它,他轉不過神來。

過去他躺在椅子上喝水,都是閉着眼睛把壺放在小桌上,現在他總要坐起來再看一眼,這讓他非常不舒服。特別讓他不能容忍的是,當人們知道他有一把價值連城的茶壺後,蜂擁而至,有的問還有沒有其他的寶貝,有的開始向他借錢,更有甚者,晚上推他的門。他的生活被徹底打亂了,他不知該怎樣處置這個壺。

當那位商人帶着20萬元現金,第二次登門的時候,老鐵匠再也坐不住了。他招來左右店鋪的人和前後鄰居,拿起一把斧頭,當眾把那把紫砂壺砸了個粉碎。

現在,老鐵匠還在賣鐵鍋、斧頭和拴小狗的鏈子,據説他已經102歲了。

心靈的寧靜可以沉澱出生活中許多紛雜的浮躁,過濾出淺薄粗陋等人性的雜質,可以避免許多魯莽、無聊、荒謬的事情發生。心靈的寧靜是一種氣質、一種修養、一種境界、一種充滿內涵的悠遠。安之若素,沉默從容,往往要比氣急敗壞、聲嘶力竭更顯涵養和理智。

我們很忙,行色匆匆地奔走於人潮洶湧的街頭,浮躁之心油然而生,我們找不到一個可以冷靜駐足的理由和機會。現代社會在追求效率和速度的同時,使我們作為一個人的優雅在逐漸喪失。那種恬靜如詩般的歲月對於現代人來説,已成為最大的奢侈和批判對象。

物質的慾望在慢慢吞噬人的靈性和光彩,我們留給自己的內心空間被壓榨到最小,我們狹隘到已沒有“風物長宜放眼量”的胸懷和眼光。而唯有寧靜的心靈,才不眼熱權勢顯赫,不奢望金銀成堆,不乞求聲名鵲起,不羨慕美宅華第,因為所有的眼熱、奢望、乞求和羨慕,都是一廂情願,只能加重生命的負荷,加速心靈的浮躁,而與豁達康樂無緣。

標籤: 勵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lizhizuowen/shujiazuoye/mkw92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