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勵志作文 >生命作文 >

感觸生命作文

感觸生命作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感觸生命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感觸生命作文

感觸生命作文1

生命,就像一根蠟燭,你可以燃燒它,也可以熄滅它,你可以用生命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使自己的人生變得光彩力。你也可以讓生命白白流失,使自己的人生變得毫無意義。

在我們生活當中,就有許多熱愛生命的人,就拿杏林子來説吧!杏林子她12歲患了類風濕關節炎,全身的關節不能動彈,不能走,不能跳。在她16歲時,杏林子悟出一個道理:難道我活下來就是讓自己痛苦,讓家人承受負擔嗎?不,我不能這樣下去了,我要用快樂武裝自己,與痛苦和平相處,珍惜生命,讓生命更有價值。

從此以後,杏林子終於戰勝了病魔,她靠着僅僅能夠活動,能夠寫字的右手的兩根手指夾着筆寫下了幾百萬字,二十本的勵志作品。她要把自己的精神讓更多人知道,不要讓自己的生命白費。

在杏林子寫作的過程中,她在腿上架一個木板,用兩根手指頭夾着筆巍巍顫顫地寫作。每寫一個字就像頂着千斤重,杏林子付出了許多的汗水,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杏林子正是憑着樂觀的生活態度、頑強的毅力,才創造了奇蹟。看,文中的杏林子是一個殘疾人,但她並沒有因為自己是殘疾人而自暴自棄,反而更加努力的寫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是啊,我們要向文中的杏林子學習。不要為自己有缺點而感到自卑,要相信生活,用微笑去對待它。讀了杏林子的故事,我深深地被感動了,心裏久久不能平靜。是啊,我們的生命雖然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用有限的生命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使自己變得光彩有力。

在一生中,我們必定會遇到困難與挫折,但是,在困難與挫折中,我們不能屈服,要勇往直前。只要不在困難與挫折中倒下,就一定會成功。

感觸生命作文2

生命,在我們的眼裏或許是寶貴的,不可漠視的,如同金子一般;但在別人的眼裏,他人的生命都是無關緊要,一文不值,能捨也能棄的。如同草芥一般。

夏天,是一個游泳的好時機,但也存在着溺水的危機,想必大家最近都看過這樣的一則新聞吧:在那則視頻中,可以看到一個5到6歲左右的兒童已經溺水了。令人氣憤的是身邊的人沒有一個去理會。都近在咫尺,卻每個人都漠視。這時身邊有一名男子拉着自己的孩子擦肩而過,還有旁邊一位叔叔,他看着小男孩在水中掙扎着,卻向遠處走去,而又折回來選擇依然漠視。小男孩拼盡全力的掙扎着;本以為游到池邊,抓住欄杆就可以得救了。可是他已經沒有力氣了。

看到這裏,我想問一下:小男孩的家長在哪裏?救生員又在哪裏?看視頻的時候,我的心一直揪着,特別想衝進屏幕裏,把那個可憐的男孩救出來。那可是一條鮮活的〝生命〞,就被在場的人員們無情地冷漠了,我想問你們:〝你們不自責麼!〞 我想問問在場的家長們:〝如果您的孩子溺水了,您也希望身邊的人這麼做麼?〞在這個彷徨的世道上,性命就真的沒有價值了嗎?一文不值得可以讓人眼睜睜的看着他人死亡,卻不願伸出救援之手;一文不值得可以讓人失去本性,變成無情的惡魔;生命,就這樣一文不值地變成了人們漠視的傀儡。

感觸生命作文3

小時候有一個習慣,喜歡自以為是的邊刷牙邊照鏡子,但泡沫都迸在了衣服上,媽媽説我,我依舊。因為我自以為自己天生麗質。尋找着自信的感覺。其實我看了看當時的照片,臉鼓鼓的,小肚子挺挺的,好像一個小地主,似乎只能用可愛、天真來形容。我也為我當時的想法感到詫異好奇,但我也會流露一種竊喜,因為那時我啥也不懂,傻傻的,呆呆的,純純的。我那時還會為我媽媽我是哪來的,媽媽説是石頭裏蹦的。因為我不知道生命這個詞,只知這個詞,只知道玩,無憂無慮的玩。現在我知道我哪來,而且知道了什麼是生命。

上了學,越來越懂事的我,還是愛玩。從一年級到四年級,幹什麼都一帆風順,我感覺生命真好,但五年級時的一件事,使我感覺生命的淒涼,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和一種自私的心理。我陷入了沉思,很深的那種。

看了奧運會,尤其是拼的狠的那種,我感到一種莫名的.力量,一種人類的精神,我感到生命的強大,生命的力量和昇華!我終於從沉思中跳出來,把這個“坑”埋上。

那天我看了關於“南京大屠殺”的紀錄片,我頓時滿腔熱血,查了很多資料,下載到“我的公文包”裏,好像這成了我的工作,這時,仇恨灌滿了我的整個大腦,似乎要崩潰。我感到生命被褻瀆。

有一天我看到了一個遊戲,叫《文明地球》,我好奇的玩了玩,但不是被人吃,就是餓死。煩的我最後把它卸載了。我感到生命的脆弱。而且是靈魂與軀體的共同脆弱。

現在,告訴你吧,還是照着鏡子刷牙,爸媽已習慣,但現在我是在想生命的意義,不過我也在尋覓那種傻傻的,呆呆的,純純的的感覺。也許,生命是淡淡的的那種芳香,也是傻傻的,呆呆的,純純的那種,但只是也許,但只是一面。我只願在這一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lizhizuowen/shengmingzuowen/jvmzz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