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勵志作文 >道德作文 >

【必備】道德作文彙編八篇

【必備】道德作文彙編八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道德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道德作文彙編八篇

道德作文 篇1

古語有云: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清正廉潔,向來是被人們稱為“古之模範,今之楷模。”是因為:廉潔詩人們嚮往的公平、公正的美好現象。

中國,一個禮儀之邦,一個道德之國,無論是孔子還是孟子,無論是屈原還是范仲淹,廉潔之風,修身之氣,貫穿始終。當今世界,物慾橫流,廉潔修身,有時已被金錢,名聲,利慾拋之於腦後。然而,國無廉潔修身之風氣,衰敗傾頹之日,必將指日可待!但是,如果每個人都具有廉潔之風範,那那個國家的生命必定是永恆的!

中國,一個禮儀之邦,一個道德之國,無論是孔子還是孟子,無論是屈原還是范仲淹,廉潔之風,修身之氣,貫穿始終。當今世界,物慾橫流,廉潔修身,有時已被金錢,名聲,利慾拋之於腦後。然而,國無廉潔修身之風氣,衰敗傾頹之日,必將指日可待!但是,如果每個人都具有廉潔之風範,那那個國家的生命必定是永恆的!

在《中彩那天》的文中,作者的父親為了不捨棄尊貴的友誼,放棄了名貴的小汽車,選擇了友誼。這是廉潔風範!

在《釣魚的啟示中》作者的父親為了不違背道德,把違背了規定而釣到的魚放會湖中去,而保住了自己不應該失去的道德。這是廉潔之榜樣。

在古時候,有名的包青天,為了公正,公平,不放過一絲的蛛絲馬跡,這一點使他留名至今。這是廉潔之公正!

廉潔,讓許多人留名百世,是因為廉潔的公正,公平,還有它的潔白,讓人讚歎不已,具有它的人,更是讓別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廉潔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國家倡導的主流文化。這種文化存在於社會的各個 方面。自古至今影響着人們的道德行為,對於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樹立,對於加強公民道德建設,都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是一種人們共同認可的。

一個國家的生存、發展、壯大,離不開這種文化,一個人的成長、進步、發展、成功,同樣也離不開這種廉潔之風。

道德作文 篇2

我是個平凡的人,但我有個不平凡的夢。

每一天,每一年,我們的身邊都在發生着不同的事,出現不同的人,那些不平凡的人都在做着那些不平凡的事,他們每個人都在默默無聞的奉獻着。

“孝更絕倫足可矜”這是形容陳斌強的。他用自身的樸實行為給他的學生也給整個社會上了極為生動的一課,他是一個真正有師德的好老師,“動人以行不以言”這是形容陳家順的,他主動為民生奔波,體恤民生艱難,小則幫扶一家一户,大則微而不弱,燭照未來。“爝火燃回春浩浩”這是形容高淑珍的,她用她那雙粗糙的手支起課桌,用她那寬厚的背擋住風雨,因為有了愛,所以小院裏的孩子們一天天茁壯起來,她的心和泥土一樣質樸,她撒下辛苦的種子,善良會長成參天大樹,這一個個人,都是那麼普通平凡,那一件件事,卻都是那麼的感人,可就是這麼一些人一些事才使得我們所生活的這個社會更加的温馨和諧。

他們所做的事在他們自己眼中不過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而已,但他們所做的那些事在我們的眼中卻是可敬的,感人的。其實,我想我們也能做在他們眼中普通,微不足道,而在我們眼中卻是高尚感人的,只不過是我們想不想做,願不願做而已。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做一件能夠體現出道德的事。那麼我們的身邊還會出現老人摔倒而不敢去扶的事嗎?所以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要靠我們自己來做。

陳斌強、陳家順和高淑珍等等,這一個又一個的名字都是普通通的名字,而人更是普普通通的人,但是我們的身邊並沒有多少這樣“普普通通”的人,正是因為我們身邊並沒有多少這樣“普普通通”的人,所以李文波用自己的行為告訴我們應該如何選擇人生,如何選擇道德人生。

正是因為現如今的道德丟失,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夠把遺失的道德重新找回來。

雷鋒精神就像一座高高矗立的燈塔,刺破重重迷障,傳遞給我們恆久的温暖和正能量。近些年來,雷鋒精神的內涵不斷豐富拓展,結合“正能量”,化身“最美”之花,怒放在神州大地之上。“最美託舉哥”周衝、“最美教師”張麗莉、“最美司機”吳斌、當代“活雷鋒”郭明義,這些凡人善舉彰顯出中華民族人性的温煦和光輝,折射出正能量的社會需求和巨大價值。 應該説,雷鋒精神雖然不斷散發着新的時代氣息,其大公無私、服務人民的內核卻從未改變,它守護着我們的精神家園,激勵着一代代中國人前行。

中國要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除了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支撐,更要有賴於文明程度的整體提升,而這要以完備的道德體系建設為基礎。因此,從中國夢中獲取道德建設的動力之源,用不竭動力之源反哺推進全社會道德文明素質的可持續提升,就是實現中國夢的堅實基礎。

道德是社會人生活和行為的準則與規範。道德建設離不開全民參與。無論為工為農,還是為兵為學,無論為官為民,還是為商為教,都要使自己真正成為道德建設的參與者,用道德建設激發社會正向價值取向,為社會發展持續注入正能量。

中華民族歷來是一個重視道德修養的民族。隨着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多元文化對國民思想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道德觀念也發生着潛移默化的變化,引發了一些不可迴避的問題。現階段,我國社會道德領域出現了知行脱節的現象,例如,有些人一方面抱怨“人心冷漠”,一方面又告誡自己“少管閒事”;一些人一方面抱怨別人不守公德,一方面又常放縱自己等。行為的“雙重標準”是導致一些人道德水準滑坡的重要原因之一。

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奮鬥,中國夢將不再是夢!

道德作文 篇3

媒體肩負着社會的良心,道德的責任,像航標一樣任重而道遠。

當面對社會頭條或個人命運不公時,媒體又充當了什麼角色呢?是一位跟隨大眾職責謾罵,還是提出自己的觀點正確分析呢?我認為後者才是不經沉淪,應昂首挺立在我們中間的楷模。

一組北大校長周其鳳回湖南瀏陽老家給母親下跪祝壽的照片曾在網上載播,並引起了不小的爭議。有人認為這一跪體現了赤子深情,還有人表示,北大校長的下跪和眼淚,就是一場表演,拿母親當道具,就算老淚再飈,演技再強,也不過是炒作。

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媒體應在拿起鞭子鞭打世間醜惡一面的同時,豎起道德的旗幟,對百姓有正確的引導,讓大家的思想不總停滯醜陋的一面,應看到世間的真善美,如果一切真相都以醜陋一面暴露在陽光下,那麼何人還能重塑生命的希望。

我想媒體應對周其鳳回家盡孝也好,道歉也罷給予肯定,並不認為是逢場作秀,動作誇張只是情不自禁把多年積聚在心底的感情集中表現了出來。這畢竟是中華優秀傳統的體現,還要像坦蕩蕩的君子一樣為大家樹榜樣,常回家看看。

然而面對輿論折磨,精神受到打擾的北大校長以及他年邁90歲的老母親,媒體又是以高姿態以追求真相為由要一遍遍重複質問,不斷傷害,難道這就是道德的力量迫使他們有如此作為嗎?我想着並不是整個社會前進的推動力,他們感性勝過理想,炒作變成了真正的目的,媒體打着接近真理的旗號,用最真誠的態度,把話筒當做最鋒利的刀鋒,以最關愛社會的名義在受害者身上深深惡惡的劃上一道,卻看着造成的社會轟動面帶微笑,好像要告訴全社會他們把道德推向風口浪尖,對於給別人造成的傷害,他們選擇置身不理,冷漠麻木。就像讓北大校長走不出作秀的尷尬,讓傷害名人真情難露等,都是媒體帶來的負能量。

我們學校也有校園電視台,報道學校中的點點滴滴。記得有一次記錄了隨手撿拾垃圾的身邊榜樣,但電視台小夥伴們始終沒有把焦點聚集在那對垃圾視而不見的同學身上,更沒有把他們罵的狗血噴頭,沒有偏離教育呼籲大家的目的。

媒體作為歷史的論述者,就應肩負起道德的責任,在醜陋的現實面前給人以指引,在追求真相的過程中報以仁慈,豎起道德的航標,給人希望與力量,温暖與關懷。

道德作文 篇4

讀5月4日達州公交車上的讓座風波一文,對老人女兒數落沒讓座女孩一事心有慼慼,覺得講道德自然可貴,但我們不能忘了只有樂於奉獻、甘願犧牲所成就的道德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尚道德,如果牛不喝水強按頭,強迫別人去付出、犧牲,去講道德,那樣就等於豪奪強取別人的付出了,那樣得來的東西,即使是久旱甘露雪中之炭,它還是道德範疇內的事嗎?還有道德的本原意義嗎?道德畢竟不同於法律,他終歸是非強制性的。我們不能去吃那強扭的瓜,那是不甜的。

那位女孩要求坐自己的座位我們應從兩面來看。一方面,天下萬物各有其主,要回自己的東西既合法又合理,也是維護社會公共秩序所必須的,女孩終歸沒有錯,我們還不論老人不應因“老”而擅自亂佔別人的位置。因為講道德,也不能扛着道德之大旗蠻橫指責別人合情合理合法的行使正當權力,更不能把道德作為塊遮羞布反客為主變無理為理,豪奪自己的個人私利,讓合理合法之人之行反而無所適從,迷失方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對是錯了。這樣社會秩序豈不要紛然雜亂有失公道?再説,物權因如此道德而物無所屬,權無所附,積極進取勞動創造還有什麼實在意義?豈不不擇手段巧取豪奪反而廣有了市場?豈不要有害社會的發展進步!這,絕不是道德所倡導的意義。

一方面,人家既然心有不甘是否力有所不能及?我們總不能僅用“年青”去衡量一個人的健康、情緒、需要等吧。如果她自己身有疾患本身就難於站立;或許她正有悲情之事心如刀絞,坐着都難於支撐呢?或許————-我們能不明就裏不分青紅皂白地用道德去強迫綁架人家讓座嗎?總之,道德之事需要別人心甘情願、力所能及。否則,道德就會要不無異於嗟來之食沒有道德意義,要不就會因強人所難帶來悲劇。比如一個不會游泳者因受道德趨壓而暴虎馮河下水救人,不但沒有能救起落水者,還白白地犧牲了自己的性命。以道德來論,他真是高尚得無以復加,但卻讓兩家親人陷入了萬劫不復的痛苦深淵,擴大了悲劇的範圍,讓更多的人飽受痛苦,這能是我們所倡導的道德嗎?

社會提倡樂於助人,見義勇為,甚至是拔刀相助,我們習慣稱作做好人好事,習慣籠統以道德冠之。但,那都是基於心甘情願的前提,沒有任何附加條件強迫限制的,因而學雷鋒做好事才顯得特別的難能可貴。如果像上述讓座事件那樣,因此演變成了需要強加的、捆綁的、違心的道德,那種好人好事即使做了,也會失去了道德的本原意義。我們考量一件事是否合於道德的範疇,一面要看別人是否心甘情願,一面要看別人是否力所能及。如果強迫別人去做極不情願之事,或是力所不能及的事自己本身就淪為了不道德,還有什麼資格去要求別人講道德呢?一句話道德是基於自覺自願的,不能強求強迫。

因此,講道德,不能強人所難;講道德,不能強迫別人放棄自己的合法權利,綁架別人去做力所不能及之事。否則,道德就會變成強扭的“瓜”,就會變成逼迫別人奉獻犧牲的霸王條款,變成披着美麗外衣的更加兇險的.剪徑劫道。

道德作文 篇5

老師和家長經常教育我們要從小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於是我問爸爸,什麼是道德?爸爸説:“道德是我們中華民族傳承了5000餘年的文化美德,比如説尊老愛幼、見義勇為、贍養父母、忠孝兩全等等"。我摸着頭眨着眼睛。爸爸又説:“比如在公共汽車上有個小偷在偷東西,而且明目張膽,分多人都看見了,但每一個人出來説話,當作沒看見,這時一個小夥子走過來揭露了小偷的行為,小偷惱羞成怒,欲拔刀相向,這時汽車司機已經把車開到了公安局門口。你説那個小夥子和司機大叔是不是很有道德?而且很聰明"?我想了想説:“昨天我在公共汽車上給一位老奶奶讓座這算不算有道德?"爸爸聽了摸着我的頭哈哈大笑。

我終於明白了什麼叫做道德,並且在心裏暗暗思量,以後一定要做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作文 篇6

道德,雖只有兩個字,卻代表了許許多多的含義,包含了許多良好的品質:誠實、仁義、勇敢、禮讓……只要能做到這些,那我們的社會就會變得更美好、和諧。但,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是否能真正做到這些呢?

就拿我經歷過的一件事來説吧!

那是一個下着磅礴大雨的清晨,我披着雨披,頂着風雨,竭力朝學校駛去。因為逆着風,所以騎得特別吃力。鏡片被雨水浸濕了,幾乎看不清眼前的道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來到了哪條路——平常滿是坑坑窪窪,騎車時經常一抖一抖的,十分不安全。現在就更不用説了,盛滿了水,一不小心就要變個“落湯雞”。雖然有別的路,可是這條路離學校最近,更何況繞回去十分麻煩,無奈之下我只能硬着頭皮小心翼翼騎過去了。

騎着騎着,一輛外觀優美的轎車從我後方駛來,是我覺得賞心悦目,也為枯燥的行駛增添了一絲樂趣。那輛車從我身邊經過時,卻突然加了速,一下子便跑的沒影兒了,地上堆積的水全濺了出來,淋到了我的身上。頓時,我的心涼了半截,剛才愉悦的心情也一下子被澆滅了。我停下車,檢查着自己,褲子幾乎全濕了,我不經埋怨道:“這是什麼司機嗎!都不會想想他人的感受,要是有一天你也這樣你會怎麼辦?唉!誰叫我運氣不好呢?”於是我騎上車,又朝着學校駛去。

又過了沒多久,我又看見一輛麪包車向我駛來,那輛車外形一點都不怎麼樣,簡直沒有一點可以讓人喜歡上它,我也不例外。想起剛剛被淋濕的時候,我心想:這一次又完了,只能盡力而為的躲躲了。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當面包車行駛到我這邊時,速度刻意慢了慢,剛好沒把水濺到我不禁怔了怔,隨即朝它投去了感激的目光和誤解的歉意。

是啊,就是這樣一件小事,卻反映了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在我們的生活中,你有沒有做過違反道德的事呢?不要和我説沒有:亂扔垃圾,爆粗口,撒謊……你會沒有嗎?可能你嘴上説“絕對沒有”,但你的內心呢?你的內心也會説“絕對沒有”嗎?小時候的我們是天真無邪的,沒有法律意識,想幹嘛就幹嘛,做出這些事是難免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長大了的我們,如果在做這些事,就應該好好想想:這樣做,是對的嗎?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嗎?

看看那些貪污、腐敗的官員,看看那些賣假藥,劣質食品的企業家。可能,他們從中獲取了大量的物質利益,可是,他們卻拋棄了道德,拋棄了良知,在金錢和權利的世界中迷失了自我!他們霸道的拋棄,帶來的結果,可能是全人類拋棄他們!

哦!原來到的在我們的心中!

道德作文 篇7

道德,是我們自身都擁有的一種品質,這種品質使周圍的事物都變得美好。在任何場合下,一個人的舉止中往往就能體現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

在家中,尊老愛幼的家庭氛圍,讓人天天處在和諧的環境中,會使人身心變得健康,如果在一個家庭裏,整天充滿了怨恨的目光,報復的心理,怎麼和諧的起來?家庭的和諧,關係到家裏的每一個成員。不管是爺爺奶奶,還是弟弟妹妹,都要以尊敬和愛護的心態來面對。我從來都不會因為一件不愉快的事,而從此對家人產生一種要報復的心理。因為,這種做法是最不理智的,而且,家人,必定是在你一生中最瞭解你的人,也許會因為你的一個小小的舉動,而牽涉到整個家庭的幸福。所以,不僅要養成文明的生活習慣,也要具備樂觀的心態在這個家中生活。

學校裏,同學便是你的家人。同學與同學之間難免會有一些小碰撞,然後你踢我打地,不僅傷害同學之間的感情,也會埋下很深的怨恨。進入初中,周圍的同學將會陪伴你走過這三年,誰也不希望有同學對自己產生厭惡,討厭自己。所以,在校園裏的自己,更要以道德為本,對同學也好,對老師也好。

德,是一個非常令人嚮往的品質,往往會有人,因為一些小事而失去控制,做出出乎意料的舉動,就是因為這樣,我們才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自古以來,中國一直被稱為禮儀之邦,身為中國人,德,是必備的,有道德的人不會因為一些小事兒斤斤計較,遇見他人,主動問好,一聲你好,聲聲謝謝,都會讓人覺得美好。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讓道德成為人之本。

道德作文 篇8

道德是什麼?它是一種習慣嗎?它是一種風氣嗎?是的。道德,更是每個人心裏都有的一種可貴純潔而又美好的品質。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就是説,人剛出生的時候都是十分善良,有道德的人。而本性是一樣的,每個人的習慣卻相差甚遠。這説明什麼呢?説明人人都可以做個有道德的人,做個文明的人。但是,普遍現象卻是沒幾個人能做到。而更多數的人則還沒有發掘出埋藏在心靈最底處的一顆善良的種子——道德。

就像這樣一件事:逛街時,常能發現在離果皮箱不到兩米的地方,扔着一個食品包裝袋。人人從它的身邊路過,卻對它視而不見,極少能看見有人將它撿起,丟入旁邊的果皮箱中。這雖然只是舉手之勞,卻有幾個人去幹呢?那能撿起它並將它丟入垃圾箱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道德,並不是讓你做出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從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看出一個人的道德和品行。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句話想必同學們都會背,可有幾個人是真正實踐到生活中的呢?不要看這好事小而不做,不要看這件壞事小而做它。越小的事情越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品質,一個人的道德修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lizhizuowen/daodezuowen/ppkrm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