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語錄 >語錄 >

《親愛的安德烈》經典語錄

《親愛的安德烈》經典語錄

德國人逃避“國家”這個詞,以至於宗教都顯得比較安全。逃避"政",所以“教”就凸顯了。

《親愛的安德烈》經典語錄

我們這一代人身上,真的很少很少受愛國宣傳的影響---政客要操弄我們太不容易了;當你對“國家”抱着一種不信任的態度的時候,你比較能夠冷靜地去分析它的問題所在。

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夥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情形就變了,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同唱同樂的羣體情感,那無憂無慮猜忌的同儕情深,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離開這段純潔而明亮的階段,路其實可能愈走愈孤獨。你將被家庭羈絆,被責任捆綁,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複雜和矛盾壓抑,你往叢林深處走去,愈走愈深,不復再有陽光似的夥伴。到了熟透的年齡,即使在羣眾的懷抱中,你都可能覺得寂寞無比。

上一百堂美學的課,不如讓孩子自己在大自然裏行走一天;教一百個鐘點的建築設計,不如讓學生去觸摸幾個古老的城市;講一百次文學寫作的技巧,不如讓寫作者在市場裏頭弄髒自己的褲腳。

“性、藥、搖滾樂”是年少清狂時的自由概念,一種反叛的手勢;走進人生的叢林之後,自由卻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時間在閃避道上荊棘。

難道不就因為,這些國家裏頭的人,對於社會公義,對於“人飢已飢”的責任,對於道德,有一個共同的認識?這些國家裏的人民,准許,或説要求,他們的政府要把大量的錢,花在離他們很遙遠但是貧病交迫的人們身上。他們不一定直接去捐款或把一個孤兒帶到家中來撫養,就憑一個政治制度和選票已經在進行一種消極的道德行為了。

歌德所做的,大概除了打鈎之外,還坐下來寫心得報告---所有的作品,難道不是他人生的作業?從少年期的《維特之煩惱》到老年期的《浮士德》,這都是他痛苦的沉思,沉思的傾訴。

人生像條大河,可能風景清麗,更可能驚濤駭浪。你需要的伴侶,最好是那能夠和你並肩立在船頭,淺酌低唱兩岸風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緊緊握住你的手下放的人。換句話説,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須應付的驚濤核浪。

不要無條件地相信理想主義者,除非他們已經經過了權力的測試。一個有了權力而不腐化的理想主義者,才是真正的理想主義者。

理想主義者的`本質---它是脆弱的,容易腐蝕腐敗的。

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着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

沒有人希望她的孩子受苦,即使他可能因為苦楚而得比較深刻。

糟糕的是,你已經定型,而更糟糕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已經定型得不跟動彈?

現代的生活架構裏,什麼樣的工作比較可能給你快樂?第一,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你的工作是你覺得有意義的,你的工作不綁架你使你成為工作的俘虜,容許你去充分體驗生活,你就比較可能是快樂。

當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我們最終極的負責對象,千山萬水到最後,還是自己二字。

人生中一個決定牽動另一個決定,一個偶然註定了另一個偶然,因此偶然從來不是偶然,一條路勢必走向下一條路,回不了頭。我發現,人生中所有的決定,其實都是回不了頭的“卒”。

“乖”恐怕也代表着他本身的人格獨立性不夠完整。

我評斷一個人的品格,不看他如何對待比他地位高的人,我看他如何對待比他地位低的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ngdianyulu/yulu/o7xnj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