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中秋節作文 >

農村的中秋節作文

農村的中秋節作文

一窗明月一窗竹,一縷月光一縷情。一絲清風一絲涼,一片真情一片心。小編收集了農村的中秋節作文,希望你們喜歡。

農村的中秋節作文

農村的中秋節一

我總希望過節,一到過節就放假,這樣我就可以在温馨的家裏多休息幾天。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是春節,但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唯獨中秋節,給人一種特別的嚮往。現在,夢寐以求的中秋節終於到了。

在外地工作的爸爸特地趕來,慶祝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我們一家人團團圓圓的感覺真好!

我喜歡中秋,那是收穫的開端。秋天邁着她碩果累累的腳步迎面而來,融着人內心即將收穫的欣喜。只有生活在農村的人才有這種情感和心境。圓圓的月亮下,吃着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桔子也上了市,人們品嚐着節日的美食,談論着豐收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着身處異地的親人,“每逢佳節倍思親”。每年,我們都會吃月餅,是那種最普通的。雖然平常,但柔軟可口,香味撲面而來,剛剛從麪包店買來,熱氣騰騰,令人垂涎欲滴,有着濃厚的農村氣息。城市的月餅琳琅滿目,各種水果一應俱全,爸爸有時也會帶來一點給我吃,但我還是喜歡吃那種普通的月餅和自己採來的水果,每年都要吃,百吃不厭,總覺得那麼可口,那麼香甜。從小到大,我可以從餐桌上看到了祖國的經濟發展。現在每年中秋吃團圓飯,農家餐桌上,除了家禽肉類,傳統蔬菜,還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山珍海味、珍奇野味、時令蔬菜喜慶的節日裏,中國人總要飲一點酒,過去是二鍋頭,現在是茅台等國宴酒也上了百姓的餐桌。這都意味着祖國經濟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紅火。今年中秋節被列為法定的節日,在節日的喜慶中,我感覺小康生活走進了千家萬户。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我愛家鄉的中秋,我愛農村的中秋!看着那一輪圓月,頗有神祕的色彩,也有神祕的藴含,幾縷雲朵像輕紗似的慢慢揭開,如水似的月光灑在窗前,對着月亮許下一個真摯的願望;中秋節快樂

農村的中秋節二

中秋在即,遠在他鄉的我心中總是展現出了一絲惆悵,一絲思鄉的惆悵,總是會想起故鄉,想起在故鄉度過的中秋佳節。

記憶中故鄉的中秋,天空總是藍得乾乾淨淨,絲絲縷縷的白雲輕輕繚繞,風擺楊柳,鳥兒翻飛。收穫過的大地,絲毫沒有空曠沉寂的跡象,人們在地裏忙着蜕玉米茬子、澆地、施肥。年輕人拉着漚好的青肥跑在蜿蜒的小路上,一路歡歌笑語。生產隊的打麥場上,高高的谷垛如小山般巍峨,攤嗮的玉米棒子,棒槌似的沐浴在太陽下泛着金光。三五成羣的光屁股孩子一頭扎進場邊的`小河,濺起大片大片的浪花,游出好遠,水鴨子一般又浮出出面,爬上岸來,蹲在橋沿上曬太陽,嘴脣子凍得紫茄子一般。

小時候沒有電,晚上到處漆黑一片,孩子們就盼望着有月亮的日子。每當新月來臨,那便是孩子們的天下了。大家早早吃過晚飯,呼朋喚伴走出家門,到大街上捉迷藏,老鷹抓小雞,指星星過魚兒,玩抬閣、背閣、鬥拐……大家玩得樂此不彼,總是被大人們幾次三番的喊叫或生拉硬扯,才戀戀不捨的回家睡覺。

故鄉比較偏僻,那時候人們沒有文化,天文知識懂得很少,對於月食,根本不知道是三球的關係。記得有一年中秋節晚上,拜罷月亮,我和一羣小夥伴正在皎潔的月光下捉迷藏,突然間感覺月色暗了下來,抬頭一看,天空晴朗朗的,月亮卻少了小半邊,不知誰喊了一聲“天狗吃月亮了——”聽到喊聲,全村人出動了,從家裏跑出來,拿着盆盆罐罐,鏟子、勺子,叮叮噹噹地敲着喊着,一路小跑到村南,爬上一座高坡上,朝着月亮的方向猛敲大喊,那驚天動地的聲音,也許真的把“天狗”震懾了,“天狗”竟然把吞下去的大半個月亮,又一點點地吐出來了!我們看到大大的、包盈盈的、明亮亮的月亮又掛在天空,才心有餘悸地跟着大人收兵回營。

那個時代很貧窮,但過中秋節很隆重。中秋節中午,每家都要做上一頓豐盛的午餐。女主人束了圍裙,添旺灶火,把大塊南瓜、土豆、豆莢粉條下到鍋裏,一會功夫,各種菜餚沸騰起來,濃郁的菜香隨着縷縷炊煙飄出小院,令過路的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猛抽上幾鼻子:“大嫂,做的好飯吧?好香啊!”大燴菜做好了,女主人到場邊拽籃麥秸,用磚擺個火爐,支上個鐵鏊子,烙一沓油餅,再炒些雞蛋。一家人回來了,一手端了菜碗,一手拿了油餅卷雞蛋,邊吃邊往街上走,大柳樹下找個石台蹲下,張三李四、麻五趙六圍成一圈,邊吃邊噴套兒,那過節的喜悦和淳樸的鄉情,是當今的人們所體會不到的。

因為晚上要供月亮,下午是女人們蒸糖餅的時間。她們把發好的白麪揉成麪糰,擀成片,把紅糖一層層夾在中間,擰成個麻花邊,中間用小碗扣成一個個圓圓的圖形,再用蓖麻刷在每個圓的中間按成許多小花,然後勻閃閃的撒上一層籽麻,把糖餅打扮的花溜溜的,再上籠蒸。蒸好的月餅白白胖胖,漂漂亮亮。但是無論孩子們口水滴流多長,母親們是不讓孩子動一動的。因為月亮是聖潔的神,供了月亮,人才能吃。

孩子們盼望着,盼望着,天終於漸漸黑了下來,月亮露出銅盤似的大臉,月中玉兔隱約可見,女主人就忙着把蒸好的糖餅、買來的月餅,還有樹上摘的石榴、蘋果、梨,整齊地擺放在大條板裏,放在月亮能看得見的地方,放上一把響亮的百頭小炮,孩子們昂着頭,仔細揪着月亮,似乎看見玉兔的嘴還在蠕動呢!拜完月亮,女主人留出走親戚用的禮品——十六上午孩子們都去姥姥家換糖餅、送月餅,當然,姑姑家也來我們家換糖餅送月餅,這一來一去,濃濃的親情就融匯於月餅之中了——也因此只能把剩下的分給孩子們吃。我家姑姑多,分到最後所剩無幾,母親便把剩下的月餅,你半塊我半塊地分給我們兄妹。我們捨不得吃,拿着月餅用牙齒一點點刮,一點點地嚼,月餅裏邊的紅綠絲,黑桃仁,花生仁,冰糖等,讓我們大飽口福,我往往留一小塊藏起來,不讓哥哥看見,第二天再慢慢吃。

標籤: 中秋節 農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zhongqiuzuowen/x427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