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端午節作文 >

【精華】寫端午節的作文800字九篇

【精華】寫端午節的作文800字九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寫端午節的作文800字9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華】寫端午節的作文800字九篇

寫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1

端午節就要到了,每當這個節日來到,插艾蒿,點雄黃、包棕子、戴香包、賽龍舟等各種活動都會把我們思緒帶回到那個令人惋惜歷史事件中,再一次想起楚王國,想起汨羅江,想起在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文學家與詩人屈原。

除了屈原,應該還有很多自己親人在這一天被我們一同懷念。我在每年端午節,都會無比思念我長眠在商州地下奶媽,我知道,她也一定會思念我。

我們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她對我哺育與愛卻遠遠超出了血緣範圍,在她精心呵護與愛撫下,快樂考試吧童年一直是我最美好回憶,尤其是端午節棕子與香包,更讓我無比懷念我奶媽——那位漂亮健康寬容豁達年輕女子。

是她在一個幼小生命需要奶水時候向我敞開了温暖懷抱,我在她懷中貪婪地吸允、索取自己需要,在她懷抱中一天天飽滿、長大、變美。

我長大了,要進幼兒園與上學,城裏與鄉下距離把我拉離了她懷抱,但我心卻無法離開她,因為她把母愛種子深深種在了我心裏。於是,週末就成了我每天期盼,通往鄉下小路與小橋,奶媽家柴門小院也成了我心中最美圖畫。

那時候每年端午節,我在睡夢中就能聞到棕子清香與香包花香,那是奶媽讓小舅挽藍子天不亮就送來煮了一夜,走完十幾里路還温熱棕子,裏面各種豆兒與棗兒把糯米染得紅紅,吃起來軟軟,甜甜,香香,我小肚皮也被棕子撐得溜圓。

每年這幾天,我主食就是奶媽棕子,我一直到現在都認為奶媽棕子是最好吃,誰都比不上。

裝棕子藍子上還掛奶媽親手做香包,那香包好看極了,是用各種絲線纏繞小棕子模樣,小巧玲瓏,香氣芬芳,我掛在脖子上在學校向女同學炫耀,高興,美……

那感覺讓我每次回憶都如同回到了童年時代,回到了奶媽身邊。

也有那麼幾次趕上在奶媽家過節,於是,包棕子就成了我最高興事,儘管我不會包,但還是象模象樣地挽起袖子,坐在大盆子邊上,拿棕葉包米與豆兒,拿草捆紮,每到這時候,奶媽都會高興一邊包手裏,一邊教我,還把我包棕子也放入鍋裏一起煮,結果可想而知,我棕子不是找不,就是裏面成了稀飯,儘管這樣,她也從未責怪過我,還任我用手在盆裏撈來撈去繼續搗亂。

親愛媽媽,女兒現在仍然不會包棕子,不會纏香包,不是女兒不想學,而是女兒要把媽媽棕子與香包永遠永遠留在記憶中,那是什麼樣棕子與香包都無法替代美記憶,美味道,美感受。

就要過節了,不知道天堂裏有沒有棕子,有沒有香包?

女兒在這裏為媽媽送上一份節日禮物,願與您在夢中相會,親手為您剝棕子,戴香包,親口祝您端午節快樂!

欣聞國家已經把端午節與春節、中秋節一起列為文化遺產進行保護,雖然還沒有規定為法定假日,但重視傳統節日步子已經邁出,我想您聽到這個消息也一定會高興,因為您愛這個節日。

寫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2

夏季最期待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看着那三角形狀的粽子,就直饞人;聞着艾草淡淡的香味,卻也沁人心脾,划龍舟,趕鴨子,都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娛樂。雄黃酒的傳奇故事,薰蒼朮的祝福,無不透露着節日的喜慶。

端午節吃粽子是從古傳承至今的一個重要習俗。包粽子主要是用荷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都統稱為粽葉。粽子的傳統形狀一般都是三角形的,人們都會根據粽餡為粽子命名,全是糯米的叫糯米粽;糯米里摻合小豆的叫豆棕;摻棗子的是棗棕。在很久以前的考試當中,家長大多都會給孩子包幾個棗棕帶上,因為棗棕又叫“早中”。剝開那層墨綠的外衣,露出裏面雪白的米肉,甜糯的香味,早已將我的饞蟲勾起來了。甜糯的粽子,這是端午節味道。

端午節在門上掛艾葉,蒿草,白芷等植物,也是端午節的一個傳統習俗艾葉、蒿草、白芷都是屬於中藥的。先煮兩個雞蛋,等雞蛋煮好以後,從中間剝開蛋白,取出蛋黃,在原本蛋黃的位置放入用艾草或蒿草包住一件銀飾品,合上雞蛋,用紗布包住,塞到嘴裏,可以驅寒、治咳嗽。艾葉,蒿草的清香是端午節的味道。

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之一。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河死去,很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以後,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船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在我的家鄉每年都會舉行賽龍舟比賽,還會在江面放置很多鴨子,幾個龍舟隊伍相互競爭,那個隊伍抓到的鴨子多,那個隊伍就獲勝。每年,我都會站在江邊,看着江面上龍舟隊伍的奮勇激進,看着他們的比賽。龍舟對屈原的紀念,這是端午節的味道。

傳授屈原投江之後,屈原家鄉的人們為了不讓蛟龍吃掉屈原的遺體,紛紛把粽子、鹹蛋拋入江中。一位老醫生拿來一罈雄黃酒倒入江中,説是可以藥暈蛟龍,保護屈原。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蛟龍。於是,人們把這條蛟龍扯上岸,抽其筋,剝其皮,之後又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黃酒抹七竅,以為這樣便可以使孩子們免受蟲蛇傷害。薰蒼朮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活動之一,就是民間傳統用蒼朮消毒空氣;將天然的蒼朮捆綁在一起,燃燒後產生的薄煙,不僅會散發出清香,還可以驅趕蚊蟲,令人神清氣爽。雄黃的傳奇,薰蒼朮的祝福,這是端午節的味道。

千年的傳統延續至今,每一樣習俗都被傳承,端午節的味道也被記憶。甜糯的粽子;奮勇激進的賽龍舟;清香的艾草;傳奇的雄黃;神奇的薰蒼朮。這都是我記憶中端午節的味道。

寫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3

也許是那碧海蒼茫的蘆葦塘不知何時淡出了我的視野,也許是如今商品化的城市生活不斷頹廢着我的熱情,過節已經成了我忙裏偷閒的代名詞。回家的途中,不經意間被:“新鮮粽子,新鮮粽子”的吆喝聲,吸引駐足。端午節牽扯着曾經那些清香的回憶陡然縈繞心間。

第一次看到鄰家小孩,拿着葦葉包成的粽子,在我面前邊炫耀,邊輕輕地剝開時,糯米香混合着葦葉的清香,瞬間裹挾了我不能自抑的饞念,很想嚐嚐那粽到底啥味?回家後我不顧正在灶台邊忙碌的母親,自顧嚷嚷起來:“媽,我也要吃粽子。”母親的背影,兀自停頓了片刻,轉身的瞬間,那眼裏有一抹晶亮順着汗漬的印跡,輕輕落入我的視野:“乖,下一次端午節,媽一定給你包。”母親的雙眼似乎蒙上了一層霧,聲音也變得艱澀起來,我的心忽然就有了種寒冷的感覺,有點懂了母親對我的許諾。

真正品嚐到母親親手包的粽子,我已經記不清是第幾個端午節了。只記得有一天清晨,母親喚我起牀,和她一起去採摘蘆葦葉。瞬間彷彿就可以吃到粽子,滿滿地支撐着我,興奮地隨着母親,躲入蘆葦塘中,尋那又寬又大,但不能太老的葦葉,仔細地不把它弄劈了,碼成一摞。看母親把葦葉泡在水盆裏。母親像變戲法似得把泡好的糯米,洗的乾乾淨淨的紅棗擺出來。我們姐弟圍在母親身邊,唧唧喳喳地催母親趕緊包。

坐在小院中的母親,一雙巧手將兩片葦葉交錯一下,摟一把盆裏泡好的糯米,放在由葦葉圍成的小槽中,再將一枚紅紅的大棗,嵌入其中,只見葦葉翻飛兩下,一個有稜有角的粽子就包好了,我趕緊把母親準備好的細絲線遞給母親,看母親自豪地把那個小粽子捆綁的服服帖帖,然後小粽子又被泡進了水裏。一下午我忙碌的視線總在母親的雙手間穿越,把太多的美好織成我記憶裏最美的畫面,母親親手包着粽子,有着母親味道的香甜的粽子。

在成長已漸漸遠去的逝水年華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忙碌,讓心也變得懶散與慵怠起來,記憶更是在繁雜的歲月砥礪中漸漸淡去曾經的美好。但是每到端午節,我依然會尋回母親那裏,在尋找葦葉,挑選糯米,商量包粽的種類,以及慢火燉,還是使用高壓鍋更方便快捷中與姐妹鬥嘴,與母親笑鬧。嚐遍美味的我,已不再眷戀粽子的清香,但我卻希望曾經的美好能不斷喚醒我漸趨疲憊與麻木的心,讓那顆感恩的心永遠停留在母親每一次親手勞作的細節之中。

寫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4

而今天就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一提到端午節,人們都會馬上想到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於形狀有稜角、內裹粘米而得名,後者顧名思義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節吃粽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西晉周處《岳陽風土記》中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可見這種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兩個節日裏食用。

粽子還是一種節日往來的禮品。到了唐宋時期,粽子已極為有名,市場上常有粽子賣。現在,我們過端午節仍然免不了要吃幾隻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樣,有南北之別,東西之分。南方常用紅棗、花生、鹹肉等混在糯米中製成,也多見不雜別的食品,而去品味粽葉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棗、果脯等作為粽子的餡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傳統的象徵,在人們心中佔據着一定的位置。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説,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説,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

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説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説;紀念伍子胥説;紀念曹娥説;起於三代夏至節説;惡月惡日驅避説,吳月民族圖騰祭説等等。以上各説,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

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説,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寫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5

今天是端午節,大傢伙都在家裏忙着過端午節。我們姊妹幾個也聚在母親家過節吃飯。想起小時候過端午節的情形,大家七嘴八舌説起來。小妹嘴快,先説起來了,還是小時候過端午節熱鬧,一個禮拜前就有過節的氣氛了。那時候農村交通不太發達,好多小商小販就來村裏賣紅棗和糯米,天天上學回來第一件事就是看家裏買了紅棗和糯米沒有。買了多少,好第二天上學去給別的同學炫耀,粽葉皮是不用買的,我們那有個蘆韋塘,勤快的人還可以打上賣給販子,過端午節的錢就有了。

那時我們那很少包粽子的,都是蒸年糕的。端午節前一天下午,家家户户就開始煮粽葉皮,泡糯米,洗紅棗。到了天快黑,大人就開始包年糕了。我們就在旁邊湊熱鬧,吃紅棗。蒸年糕也是個技術活,包好了年糕在水裏煮一晚上,也不會散開,端午節早上打開年糕津津的,包不好的,煮到半晚就會散開,端午節就沒的吃的了。不過我們從來都不擔心,母親包的年糕是村裏有名的,又好吃又瓷實。

年糕包好了,要開始煮年糕了,説包年糕是技術活,煮年糕可是件累人的活,從晚上差不多十點開始,要煮到半個夜四五點,那時都是加柴火煮的。家家户户為了煮年糕,都早早挖好了大樹根,曬乾劈好,放一次柴火差不多可以燒一個小時。到了端午節的早晨,等我們起來,母親已經炸好了油餅,從田埂上?回了艾葉。院子也掃的乾乾淨淨。

看到我們起來了,母親就用油餅包上一大塊年糕給我們吃,黃燦爛的油艾葉插在大門口,這陣各家各户人差不多都出來了,小孩子都拿着父母前面買好五彩絲線開始編五彩繩,老人説是“長命縷”,拴在各自的手腕和腳?,誰的漂亮就説誰可以長命百歲。

家裏有出嫁一兩年的女兒今天和新女婿要回孃家來,沒小孩的孃家還有小弟弟妹妹的,姐姐都會做好香囊給弟妹,傳説香囊有避邪驅瘟之意。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巾,清香四溢,再以五香絲絃扣成索,做成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的香囊。女兒有小孩的,孃家媽媽早就坐好了蛤蟆鞋,名字不好聽,做的卻很非常精緻,鞋面是黑金絲絨的,紅布包邊,鞋前面繡着一隻栩栩如生的蛤蟆,鼓的眼睛,五彩絲線做的腿,也是取避邪驅瘟之意。

現在過端午節了已經成了大家放假休息的節日了,條件好的就出去旅遊去了,沒時間的就大傢伙聚在一起吃飯,就算過端午節了。小時候的熱鬧是一去不返了。

小妹一口氣把花説完了,大家也陷入沉思,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想買什麼都可以買到,小時候過節的那種期盼,那份發自內心的悦卻再也找不回來了。

寫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6

家鄉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們漢族傳統節日。在戰國時期,我國愛國詩人屈原聽説秦軍攻破楚國國都消息後,悲憤交加,依然寫下絕筆作《懷沙》後,抱石投入淚羅江,以身殉國,百姓們紛紛親去打撈,沿水招魂,在沒有結果時,人們只有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蝦魚蠶食屈原屍首方法表達對他懷念,此日正是農曆五月初五,以後每年人們在這一天都要到江面去頭粽子表達緬懷之情,隨時間演變,人們將這一天俗稱為“端午節”,過節形式也多養起來,如插楊柳、賽龍舟、吃粽子、燒高山等等。

我也特別喜歡家鄉端午節,雖然沒有電視裏看到盛大賽龍舟、燒高山等習俗,但我獨愛綁花繩、戴荷包、插楊柳、包粽子、串親戚等風俗喜慶方式。

五月初四這天,我就嚷媽媽帶我去趕集,大人們忙購買肉呀、菜呀、蛋之類,我們孩子焦點在於買花線、買畫布,挑三揀四,串了西家串東家,幾個商店、攤位轉下來,手裏捧一大把花線、畫布。可高興了,在回家路上就迫不及待搓起花繩來。回到家裏,與鄰里幾個小朋友圍姥姥開始編花繩、縫荷包。捻線搓繩、選布剪樣,穿針引線,直到開燈時分,每個小朋友都有了滿意收穫,可把姥姥累壞了,我們便搶用小拳頭敲打姥姥伸不直腰背,姥姥臉上露出了幸福微笑……

興奮我就是睡不,偷偷起來把花繩與荷包比劃了好幾次,因為姥姥説了:“今天戴了就不靈了,只有在端午節這天戴上才會保佑我們一年平安。”真是一個難眠之夜呀!隱隱約約聽見爸爸插楊柳聲音,我一骨碌翻起身來,大聲喊戴荷包囉……以最快、最簡單方式洗刷完畢,在媽媽幫助下認真綁上了花繩、戴上了荷包,看手腕、腳腕花花綠綠花繩,是弄胸前各式各樣荷包,我自豪極了,猶如成了最美小公主。帶無比幸福心情,開始幫媽媽炒雞蛋、包粽子。

説起包粽子,可是我拿手好戲,早在六歲那年,大媽就教會了我包粽子。我便一個指揮官架勢喊來爸爸,指揮他與媽媽抱起粽子來:首先按比例把昨天購買來糯米、大棗、葡萄乾、枸杞放入盆中掏乾淨,然後再加進去一定量白糖、蜂蜜與均勻,接拿來竹葉捲成一個漏斗形,要注意,不能把葉子卷完,還要留一些等放進做好餡子後封起來,爸爸一直做得很好,就是最後封包動作出了錯,被我狠狠批評了幾句:“老爸,你也不動腦想想,包紮繩子要打成活結,不然證書後你連葉子一塊兒吃嗎……”在我成功指揮下,你一個、他一個、我一個,不一會兒包了一大堆,最後就是開灶蒸煮了,這期間,我有顯擺自己花繩與荷包指揮爸爸矯正了爸爸楊柳插得不好看之處。

開始過節享受了,一家人圍豐盛節日餐,你爭我搶、談天説地、笑語盈盈,真是其樂融融。時逢中午,我們一家又拎自己親手做好禮物去大伯家串門子,一路上陽光與煦、鳥語花香,喜笑顏開,我真被這欣欣向榮日子陶醉了……

寫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7

先傳來陣陣響徹雲霄的吆喝聲,後飄來絲絲令人垂涎三尺的粽子的氣息,不禁使整個城市,都浸泡在端陽之中……古城温州,也恰似如此。

——題記

箬葉飄香,一粽嘗來千古事;龍舟逐水,百橈劃出四時情。端午,雖沒有過年那般熱鬧光景,但是,那別有一番的情趣,也不得不讓人留戀與盼望。

故鄉的端午,也亦是如此。在故鄉,每逢此時,家家户户都必然會準備一些箬葉,還有那泡過的白白的糯米,來包粽子。每家每户的孩子們都喜歡吃粽子,大人們也總會多做些,來解解我們的饞。包粽子,當然也是一個相當細緻的活兒,不然,又怎的會這麼麻煩!往往在包粽子之前,大人們會先選材,這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兒。糯米有兩種,長糯米不適合包粽子,因為沒有圓糯米粘性足,口感糯,所以,常常會選些圓糯米來。粽子,外加些自己的口味,大部分人都是喜歡蛋黃肉餡的粽子,所以,大人們把鴨蛋中的蛋清取出,留下蛋黃,放在一個碗裏,然後在分一個碗,裏面放一些攪拌過的不是很鬆散的小肉塊,選材就算好了。但最麻煩的步驟還在下面,是包粽子,這也是最重要的。先選2-3片粽葉,把這些粽葉錯開摺疊,即上面的粽葉壓住下面粽葉一半,接着把粽葉摺疊成漏斗形狀。在這個漏斗中先放一小半糯米,再放一個蛋黃,附加着一些肉塊,然後再放點糯米把這些蓋住。糯米和漏斗口持平即可,太少了粽子很癟,太多了包不住。最後,摺疊粽葉使粽葉把江米全部包住。用棉線纏繞粽子4―5圈,繫上活釦,吃粽子的時候方便解開。粽子也就算是包好了,放在鍋裏蒸一下,馬上,一股清香便隨之飄然,瀰漫在空氣之中。

端午,也不僅僅是包粽子一種活動,它還有一個更振奮人心的比賽,那就是賽龍舟了!

賽龍舟的場地也不止一個,但是,人們往往會聚在南塘河一帶。每逢此時,大人們抱上孩子,匆匆跑到那兒,來準備觀看。坐在龍舟上的23個人(舵手、鑼手、鼓手各1人,劃手20人),個個都精神煥發,氣勢足足的。開始了,開始了!每一隻船都向箭一般的衝了出去,站着岸上的人,紛紛加油助興;船上的人也十分團結,一個個隊員動作一致,又快捷,船中打鼓的人,奮進全身力氣,邊打鼓,邊“一二一二”地吆喝着。這聲音,響徹雲霄,迎來了許多路人的駐足觀望。漸漸的,漸漸的,人越來越大,聲也越來越大,愈傳愈遠。大家在歡笑,吆喝聲中,歡樂度過。

故鄉的端陽,是那麼的令人留戀,每每想起,總是那麼的美好。端陽,盼你早點來到……

寫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8

今天讓我歡天喜地的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到了,我從媽媽那剛一打聽到,就高興的歡蹦亂跳。因為呀!這個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的是由於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賽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繫在一起。隨着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很多人有個疑問: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比賽劃龍船呢?事情是這樣來的.。一個偉大詩人屈原愛國,為皇帝出謀劃策,但有些紅眼病者覺得屈原勢力太大,多管閒事,天天在皇上面前説屈原的壞話,慢慢的皇上相信了那些荒唐的謊言,把屈原撤了職,流放到湘南去。屈原抱着救國救民的志向,富國強民的打算,反而被奸臣排擠出去,簡直氣瘋了。他到了湘南,經常到汩羅江一帶,一邊走一邊唱着傷心的詩歌。到了公元前278年5月初五那天,抱着塊大石跳河自殺了。附近的老百姓得知,大家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海,到處波浪起伏,哪兒有屈原的什麼痕跡。大夥很傷心,把竹筒子裏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獻給屈原,也讓江裏的魚蝦、蛟龍、魚······等動物飽了肚子,就不再傷害屈原的身體了。到了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都照辦了,後來他們把盛着米飯的竹筒子改為粽子,劃的小船改為賽龍船。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説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説;紀念伍子胥説;紀念曹娥説;起於三代夏至節説;惡月惡日驅避説,吳月民族圖騰祭説等等。以上各説,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説,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啊!!端午節的由來可真多呀,我喜歡端午節的美、喜歡端午節的熱鬧、喜歡端午節的粽子,喜歡屈原那種愛國精神,當然我還喜歡最好玩的賽龍舟!你喜歡端午節嗎?

寫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9

同學們,你們一定聽過這首詩吧?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贏軀亦點舟。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這首詩描寫了南宋詩人陸游在端午節這天的生活習慣。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儲藥、配藥方、祈禱這一年能平安無事。從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節的風俗。

作為中國古老文化節日之一,端午節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可謂是家喻户曉,人人皆知。過去,我對端午節的知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裏,我讀了《我們的節日》這本書,才知道原來端午節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內涵。從這本書當中得知,端午節是在中國這麼多的節日中,名稱最多的:端午節、端陽、重五節、夏節、天中節、五月節、詩人節等。端午節的來源也有很多種,有紀念屈原説、龍説、紀念伍員説等20多種。

其中,最流行的是紀念屈原説。據説,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湧到江邊去憑弔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着我們。

因為這深厚的文化底藴,所以端午節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們德清,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據説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濃濃竹葉清香的粽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們還會佩帶着香袋,姑娘們以這五彩繽紛的香袋做飾物,既香味裊裊,又讓自己變得更美麗動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來了不少小夥們留連的目光。

偶然間,我從網上看到去年,韓國打算向聯合國申報端午節為他們國家的遺產,我非常驚奇,覺得這是對我們中國人的羞辱,端午節是中國人的,怎麼可以讓給別的國家去申報呢!這可能跟有些人喜歡過洋人的節日有關吧!我想,我們應該行動起來,為保護宏揚我們中國自己的傳統文化,儘自己的一份力吧!

看了《我們的節日》,那一個個傳統、有趣的節日,正款款地向我們走來,《我們的節日》一書,為我們打開了另一扇門,讓我們通過另一個角度,去審視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我們更有理由為中華文化而自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duanwuzuowen/xwd0jk.html
專題